学术投稿

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与饮食因素的相关分析

陈文

关键词:生长和发育, 饮食习惯,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儿童, 学龄前
摘要:目的了解经济发达地区学龄前儿童的营养状况,分析饮食因素与儿童生长发育之间的关系.方法测量体重、身高,计算Z评分;编制问卷了解3~7岁学龄前儿童1 a的饮食习惯及饮食结构,测量同期体重、身高增加的数值,并与饮食因素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830名学龄前儿童低体重、生长迟缓发生率低于1998年全国城市平均水平;超重的检出率为16.7%(男17.6%,女15.4%),肥胖的检出率为2.1%(男2.1%,女2.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体重的影响因素有每餐的量、幼儿园进餐情况、每日餐次、肉类食品和进食西式快餐的次数;身高的影响因素有每餐的量、幼儿园进餐情况、肉类食品、牛奶等.结论要根据儿童不同生长发育水平及年龄实施科学饮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山东省不同类型学校高中生生活质量状况

    目的了解不同类型学校高中生生活质量状况,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山东省5所高级中学高一~高三年级学生共1 322名,选用高中生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调查.结果不同类型学校的高中生生活质量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城市重点高中学生的生活质量状况好,城乡结合处学校的学生生活质量差.结论学校周边环境、学生生源等因素影响高中生生活质量,不同类型学校应针对其薄弱环节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作者:侯淑晶;解亚宁;张桂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青少年学生体像烦恼与自尊的相关研究

    目的研究青少年学生体像烦恼与自尊的关系,为制定教育对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编的<青少年学生体像烦恼问卷>和Rosenberg的<自尊量表>对随机抽取的2 981名大、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青少年学生总体像烦恼及4个具体方面与自尊都呈显著负相关,有体像烦恼的男生自尊得分显著低于女生;有体像烦恼的大学生自尊得分显著低于高中生,城市学生的自尊得分显著低于农村学生;青少年学生肥胖指数与自我对体重的主观认识呈显著正相关,肥胖指数与自我体重认识一致与不一致者的自尊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青少年学生体像烦恼对其自尊的影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在进行青少年学生体像教育时,要注意体像烦恼对整体自我价值感的负面影响.

    作者:高亚兵;彭文波;骆伯巍;周丽华;叶丽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广东省中小学生伤害流行特征

    目的了解广东省中小学生伤害的流行特征和疾病负担情况,为伤害的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4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大城市、中小城市、一类农村和二类农村各3个县区进行调查,每个县抽取1所学校,共对6 352名学生进行调查,小学一、二年级学生面对面访谈,三~六年级学生在调查员和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初、高中生自填.结果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率为30.4%,次数发生率为48.0%,每例伤者年均伤害1.58次.伤害的前6位原因是扭伤(23.4%)、割伤(23.2%)、跌倒(21.4%)、碰撞/挤压(11.7%)、热/火烫(5.8%)和交通事故(5.5%).46.9%的伤害是浅表伤,其他依次为脱位/扭伤(23.0%)、烧烫伤(6.2%)和开放性伤(5.7%);伤害常发生的地方是家中(37.1%)、学校(29.9%)和路上(20.0%);体育活动时发生伤害的比例高(占28.3%),其次为娱乐活动(18.8%)和家务(16.6%).95.8%伤害是轻度伤害,3.9%是中度伤害,0.3%是重度伤害.没有休息的伤者占70.2%,休息1周以下者占24.3%,大于1周者占2.5%.结论广东省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率高,疾病负担沉重.

    作者:马文军;许燕君;李剑森;徐浩锋;董智强;聂少萍;李海康;林锦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江门市城乡中学生视力与体质关系分析

    目的了解城市和乡村中学生视力低下与身体体质的关系,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实施方案>规定的方法对2所城市中学、1所乡村中学的2 880名学生进行视力和身体体质监测.结果城市与农村中学生视力低下在不同年龄阶段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即视力低下率初中阶段城市高于农村,高中阶段城市低于农村;视力低下在性别、学年、学生的体育成绩(立定跳远、50 m跑、握力)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不存在身高和体重差异.结论身体发育过程不会直接导致视力低下,而视力低下与用眼有着直接的关系.

    作者:赵亚军;李凤轩;陈宝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高中生心理健康测评与团体辅导实验

    目的了解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团体心理辅导实验效果,以制定适合中国学生的心理健康普查量表.方法采用自编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测查表(MHRS-HS),对全国10所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的2 016名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在4所高中学校对935名高中生进行短程团体辅导实验研究.结果 MHRS-HS具有可以接受的信度和效度;高中生心理健康状态不佳,在性别、年级、重点高中和职业高中、地区等变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过2个月的团体辅导实验,高中生在学习动力、人际沟通、自我意识、生活调适4个方面都有显著改善(P值均<0.05).结论目前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不佳.团体心理辅导对高中生心理健康有促进作用.

    作者:郑晓边;耿北玲;蔡群;尹邓安;王一凡;舒敏翊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理视健眼操与现行健眼操视力保健效果的差异比较

    目的探讨理视健眼操和现行眼保健操视力保健效果的差异,以寻求更加有效的预防青少年近视方法.方法采用理视健眼操与现行眼保健操对照实验的方法,观察2 560名初中生总体视力、屈光度、眼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控制学生视力下降的效果观察组(2 584只眼)比对照组(2 536只眼)高12.33%;控制中小学生近视屈光度(小瞳验光)加深的效果,观察组(1 568只眼)比对照组(1 682只眼)提高27.62%;散瞳检影验光跟踪轻、中度近视学生1 a,观察组(78只眼)近视屈光度平均比对照组(74只眼)少加深(0.56±0.33)D,差别有统计学意义;66只正视眼做不同眼操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理视健眼操视力保健效果比现行眼保健操好,其原因主要为直接主动和间接被动保健方式的差别、调节途径多少和调节范围大小的差别、改善眼部微循环效果强弱的差别.

    作者:李美红;潘丽萍;雷建明;雷文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视听材料评价

    目的筛选推荐适宜的视听材料,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展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方法向各部门征集现有的艾滋病健康教育VCD材料,组织专家、学生评审,就内容的科学性、针对性和信息表达形式、画面质量、音响效果等6个方面进行评价,从中筛选出适合不同学段学生的宣教材料.结果 <良性反应>、<公益广告及节目>、<预防艾滋病小品集>等作品较适合用于教学辅助影像材料;<预防艾滋病、保护金葫芦>等适宜当地使用;<预防艾滋病(科普类)>和<艾滋病离我有多近>等视听教材内容全面,知识性、科学性和系统性强,但其中部分涉及敏感内容,需修改后再进入学校.部分剧集需经拆分后单独提取艾滋病知识向学生宣教.大学生较喜爱知识性强的科普教材,中学生则对形式活泼的小品类、文艺类材料更感兴趣.结论现有视听材料有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内容和形式可适合不同人群需求.教师在使用时应对材料内容和形式作适当选择和把握,使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真正产生实效.

    作者:张冰;季成叶;宋逸;张芯;廖文科;马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广州市医科大学生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广州市医科大学生抑郁发生状况,探讨有关影响因素,为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对广州市4所医学院校学生944名进行一般人口学特征、抑郁状态及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结果广州市医学院校学生的抑郁检出率为80.6%(693/860).就业压力大、学业负担重、失恋以及对新生活环境不满意等是产生抑郁情绪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广州市医科大学生抑郁检出率较高,应重视和加强对医科大学生的心理卫生保健工作.

    作者:张泽武;吴赤蓬;刘国宁;范存欣;王惠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泉州市中小学生1982年与2002年生长发育状况比较

    目的了解泉州市中小学生生长发育现状及变化规律,为进一步开展儿童青少年卫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02年泉州市7~17岁中小学生身高、体重、胸围进行调查,并与1982年的调研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泉州市中小学生的形态指标发育呈上升趋势,2002年男生平均身高、体重、胸围分别增长了6.52 cm,10.64 kg和4.86 cm,女生分别增长了5.00 cm,7.65 kg和6.40 cm,高于1982年泉州市生长发育水平.结论泉州市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存在长期增长趋势.

    作者:谢峥能;曾晓东;陈小嵘;钟小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汕头市8~10岁儿童碘营养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碘营养干预试验前后学龄儿童碘营养状况,探讨提高学龄儿童碘营养水平的有效措施.方法向居民统一供应含碘30~50 mg/kg的碘盐,并指导正确食用,同时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卫生知识的知晓率和健康行为正确率.调查综合干预实施前后居民户碘盐合格情况、学龄儿童尿碘中位数和甲状腺肿大率.结果干预前(1999年)学龄儿童尿碘中位数为69.60μg/L,居民碘盐合格率为10.0%,学生甲状腺肿大率为17.3%,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及格率和行为正确率均低于50%;干预后(2002年)学龄儿童尿碘中位数为143.15 μg/L,居民碘盐合格率为94.5%,学生甲状腺肿大率为7.1%,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及格率和行为正确率均高于80%.结论缺碘地区通过食盐加碘,配合有效的全民健康教育等综合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学龄儿童的碘营养状况.

    作者:吴彬;王普生;黄建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大同大学医学生营养知识和膳食行为现状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大学生的膳食结构及食物消费现况,为医学院校进行膳食营养健康教育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膳食知识、行为问卷,对大同大学医学院322名一~三年级的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中国居民膳食能量主要来源的知晓率不足60%;主食动植物食品搭配的学生占26.7%,副食荤素搭配的学生占14.3%,不同生源学生副食结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城市学生荤素搭配率(22.8%)高于农村学生(5.6%);食物消费频次低的是肉类、鱼虾类,每周消费3次以上的分别占7.1%,0.9%;豆类、薯类消费不理想,每周消费3次及以上的均不到50%;不同生源学生肉类、水果、奶类、豆类消费频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城市学生消费频次(依次为9.3%,52.5%,64.8%,48.8%)高于农村学生(5.0%,37.5%,43.1%,36.9%);不同性别学生肉类、蛋类消费频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生消费频次(依次为9.9%,60.5%)高于女生(4.7%,45.3%).结论大学生膳食营养知识欠缺,膳食结构及食物消费存在严重的不合理性,尤其是农村生源学生及女生.在医学院校针对新生进行膳食营养健康教育及干预十分必要.

    作者:范利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未成年犯的人格特点与心理健康状况和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目的了解未成年犯人格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状况和应对方式的关系,为有针对性地预防和矫正未成年人犯罪提供依据.方法以河北省某少年管教所16~18岁218名未成年犯为研究组,随机抽取16~18岁高中生274名作为对照组,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症状自评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其实施团体测定.结果未成年犯的人格特点中,精神质特征和神经质特征比较明显,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并且使用积极应对方式较少,而使用消极应对方式较多,其人格特点与心理健康水平和应对方式之间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结论未成年犯的人格具有偏离正常群体的趋势,且对其心理健康水平和应对方式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李俊丽;梅清海;于承良;章爱先;翟庆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学龄儿童攻击行为的追踪研究

    目的考察进入青春期前后儿童攻击行为的稳定性,为进一步开展学龄儿童攻击行为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以86名学龄儿童(男46名,女40名)及其家长为研究对象,以攻击行为量表、攻击观念量表、父母管教行为量表、冲突解决策略量表和家庭环境量表为研究工具,对学龄儿童自评的攻击行为进行为期2.5 a的追踪.结果学龄儿童攻击行为存在稳定性,且没有性别差异;与学龄儿童的攻击行为有关的攻击性观念及父母的管教行为、家庭冲突解决策略和家庭环境在追踪的2.5 a内基本保持稳定,只有父母管教行为中的体罚和取消儿童权利的做法显著减少.结论进入青春期前后的学龄儿童的攻击行为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作者:刘建榕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四川阿坝州藏羌汉族儿童青少年体成分分析

    目的了解四川藏、羌、汉族儿童青少年体成分状况,分析其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变化特点.方法利用生物电流阻抗法(BIA)测定四川省阿坝藏羌自治州7~18岁藏、汉、羌族1 822名男女儿童青少年的体成分.结果男、女生瘦体重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且有显著的相关性(r=0.75).男生的瘦体重年增加值随年龄增长呈增加趋势,女生则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男生体脂百分比在13.1%~22.3%之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女生的体脂百分比在23.8%~29.8%之间,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羌族儿童少年的体脂百分比有高于汉族、藏族的趋势,但男生只在12,15岁时显著高于汉族,女生在12岁时显著高于藏族.结论藏、羌、汉族儿童青少年体成分随着青春发育表现出性别和民族差异,提示性别、民族可能也是造成儿童青少年体成分差异的影响因素.

    作者:胡小琪;张必科;张倩;张琚;崔宝荣;罗尔基;王志文;唐志;谢玉富;马冠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宜宾市131所农村学校生活饮用水三氮污染状况

    近年来,由于城镇人口增长及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相对不力、农业生产大量使用化学肥料,地表水三氮(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污染严重,致使地下水不同程度受到三氮污染[1-2].宜宾市翠屏区农村中小学校用水多以地下水为水源,为避免潜在危害,保障农村学校师生的身体健康,笔者于2004年7~8月对该区131所农村学校的生活饮用水进行了三氮含量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丽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大学生无症状性心律失常的诊断与干预对策

    心率失常是指心脏搏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次序的异常.心率失常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并且分类繁杂,临床表现有很大差异,包括发作时无明显症状至心脏性猝死.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对无症状的各类心律失常还未能引起患者及临床医生的重视.本文对某大学1998年以来大学新生体检、听诊心律不规则者,进行心电图筛选后的46例无症状心律失常的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孙珍秀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山东省不同身高体质量指数青少年运动素质比较

    目的 分析不同身高、体质量指数(BMI)青少年运动素质的差异,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方法和训练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身高和BMI将7~18岁青少年分为高身材高BMI组、高身材中BMI组、高身材低BMI组、中等身材高BMI组、中等身材中BMI组、中等身材低BMI组、矮身材高BMI组、矮身材中BMI组和矮身材低BMI组,比较不同身高和BMI青少年的运动素质.结果 在9组青少年中,中等身材中BMI组运动素质好,各身高段高BMI组运动素质均较差.结论 不同身高、BMI青少年的运动素质差异较大,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作者:张迎修;王淑荣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恒牙列拥挤的双生子研究

    目的通过双生子研究遗传和环境因素对恒牙列拥挤形成所起的作用,以进一步研究恒牙列拥挤的影响因素.方法以48对双生子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卵型鉴定技术分为单卵双生子组(MZ)和二卵双生子组(DZ),采取牙牙合石膏模型并进行测量,获取牙齿近远中径大小、牙弓弧长及牙列拥挤度等数据;采用Holzinger经典双生子法计算遗传度.结果同卵与二卵双生子牙齿近远中径的平均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说明牙齿近远中径在同卵、二卵双生子样本中平均水平接近.上下颌牙量遗传度较高,上颌为69.97%,下颌为75.73%;上颌牙弓弧长的遗传度(71.26%)明显高于下颌(31.33%);单卵双生子和二卵双生子上下颌牙齿的拥挤度的对内相关系数较为接近,二卵双生子略低,遗传度很低,上颌为4.73%,下颌为10.3%.结论上下颌牙量大小和上颌牙弓弧长受较强遗传控制,下颌牙弓弧长受弱遗传控制,恒牙列拥挤度遗传度很低,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作者:续美如;卜令楠;陈天骄;谢以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四川阿坝州藏羌汉族儿童青少年骨量比较研究

    目的分析四川省阿坝藏羌自治州藏、羌和汉族儿童少年的骨量状况,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用双能X线前臂骨密度测量仪(pDEXA)测量1 822名7~19岁藏、羌、汉族男女学生前臂远端1/10处和近端1/3处尺骨和桡骨(Dist.R+U,Prox.R+U)以及近端1/10处桡骨(Prox.R)的骨矿物密度(BMD)、骨矿物含量(BMC)、骨面积(BA).结果 11,16,18岁女生和12,16,17岁男生的前臂骨量各项指标民族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其他多个年龄段,藏族学生前臂远端骨量(特别是9~12岁男生Dist.R+U BMD及Dist.R+U BMC)、前臂近端骨面积(Prox.R+U BA)和近端桡骨骨面积(Prox.R BA)显著高于汉族和羌族;羌族学生骨量水平处于藏族和汉族之间;汉族13岁女生Dist.R+U BA和Prox.R BMD显著高于本族同龄男生,羌族11岁女生Prox.R+U BMC和Prox.R BMC以及11,12岁女生Dist.R+U BA显著高于本族同龄男生,藏族15岁女生Dist.R+U BA显著高于本族同龄男生,在其他年龄段各项骨量指标均为男生大于或等于女生.不同民族出现骨量性别差异的年龄不尽相同;男生在13~18岁、女生在11~16岁,Prox.R+U BMD增长幅度明显大于Dist.R+U BMD.结论四川藏、羌、汉族儿童青少年骨量存在差异,是否为遗传因素起作用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崔宝荣;胡小琪;张倩;张必科;张琚;熊兴太;罗尔基;李云宏;马冠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在生命科学领域,人类生长发育一向受到高度重视,许多学科都在进行研究.生长发育包含着许多复杂的生物学现象以及复杂的变化过程,探讨其一般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早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不断深化的传统研究课题.阐明规律的目的在于应用,在于指导实际工作.人类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对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体育科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都有指导意义.探讨其中影响因素是为了查明遗传与环境在不同层面上对生长发育的作用特点与强度,进而减少不利因素的影响,调动优生优育的大潜力.

    作者:刘宝林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