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幼儿教师生存质量和安全感的劳工因素分析

王艳芝;封文波;王欣

关键词:生活质量, 职业满意,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学生保健服务
摘要:目的探讨劳动合同关系和工作强度对幼儿教师生存质量满意度、安全感的影响,为维护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和安全感量表,通过分层整群抽样,对河北省11所幼儿园437名教师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正式工的心理状况、社会关系、生存质量满意度显著高于临时工,低工作强度幼儿教师社会关系满意度显著高于其他工作强度的教师.劳动合同关系和工作强度对环境状况满意度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工作强度低和较低的正式工环境状况满意度高于临时工,工作强度较高和高的临时工环境状况满意度高于正式工.正式工安全感的确定控制感因子得分显著高于临时工,低工作强度教师安全感总分显著高于较高工作强度教师.结论劳动合同关系影响幼儿教师的心理状况、社会关系、满意度和确定控制感,工作强度影响幼儿教师对社会关系的满意度和安全感.劳动合同关系和工作强度对环境状况满意度表现出交互作用.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心理干预对大学生失眠的影响

    目的评估综合心理干预对失眠的临床疗效,为探索适合高校大学生失眠的心理干预方法和治疗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从湖北民族学院患有失眠的大学生中选取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名,实验组采用综合心理干预模式进行为期1 a的干预,对照组则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为评估工具,分别在实验前、后对2组睡眠质量进行测查.结果综合心理干预后,2组的睡眠情况均有明显改善(P<0.01),且实验组疗效及效果稳定性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心理干预对改善患者的失眠症状非常有效,而且可以防止药物依赖和滥用.

    作者:谭斌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蒙古族中小学生15年间机能发育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1985~2000年蒙古族中小学生机能发育状况及变化趋势,为改善学生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以1985年与2000年蒙古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为资料,选择血压、脉搏、肺活量3项机能指标及肺活量体重指数和肺活量胸围指数2项派生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蒙古族学生体育锻炼及劳动等活动明显不足,心肺功能2000年较1985年明显下降.结论 15 a来,蒙古族学生机能指标中的血压有所下降,脉搏有所上升,肺活量、肺活量体重指数与肺活量胸围指数明显下降.机能指标存在明显城乡差异,城市学生心肺功能指标发育优于乡村学生.

    作者:赵宏林;佟伟军;李绍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武汉市私立学校初中学生节食行为分析

    目的了解私立学校中学生节食情况及节食心理行为,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问卷调查方式收集8所私立学校初一和初二年级学生1 307名的节食及相关行为心理资料.结果男生中11.5%的人有节食行为,女生中10.8%的人有节食行为.节食行为心理分析发现,学生对自身体重的感觉、女孩越瘦越好的审美心理、节食与健康的关系等对学生是否节食都有显著影响(P<0.01).结论要培养中学生健康的饮食行为,加强他们对节食危险性的认识.

    作者:张德新;柳春红;刁平;龚洁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余姚市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现状

    艾滋病(AIDS)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的一种目前尚无预防疫苗、无有效治愈办法且病死率极高的传染病.艾滋病防治是当今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宣传教育被公认为是目前预防和控制艾滋病传播的有效手段.为了解余姚市青少年预防艾滋病知识的现状、认识态度以及开展宣传教育的需求情况,笔者于2001年11月对该市城乡中学生进行了预防艾滋病知识水平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贺晓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入校新生低滴度HBsAg血清检测意义与分析

    目的了解低滴度HBsAg血清在入校新生中的分布及其相关HBV五项血清标志物特征,探讨影响低滴度HBsAg血清的因素.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2001~2004年入校新生12 280名进行血清HBsAg检测,以中和试验确定HBsAg阳性血清滴度在1∶8和1∶4的构成,并分析其HBV五项血清标志物模式.结果共检出HBsAg阳性血清684例.684例HBsAg阳性学生中,HBsAg血清滴度1∶8的120例,占总受检人数的1.00%,占阳性数17.54%;HBsAg血清滴度1∶4的30例,占总受检人数0.24%,占阳性数4.39%.对HBV五项血清标志物模式分析得出8种情况,其中以小三阳(HBsAg,抗-HBc和抗-Hbe阳性),大三阳(HBsAg,HBeAg和抗-HBc阳性),HBsAg和抗-HBc阳性,HBsAg和HBeAg阳性4种结合模式为主.结论低滴度HBsAg血清与高滴度HBsAg血清HBV五项标志物基本模式一致,证明HBsAg血清滴度高低的传染性一致,这类人群更不能忽视,应同时进行HBV五项血清标志物检测,对提高HBsAg检测灵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和流行病学意义.

    作者:张纯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河南普通高校大学生亚健康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普通高校大学生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河南省5所高校大学生1 600名进行问卷调查,并测试学生体质健康指标.结果大学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亚健康状态,56项亚健康状态有7项表现的学生占34.38%.其中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是学业负担重、精神压力大、就业形势严峻、心理环境等.结论普通高校应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多渠道、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讲座和活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为更好就业、适应社会及挑战未来提供保障.

    作者:杨现新;刘燕;韩光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小学生2001~2004年营养状况

    中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重要阶段.合理营养、平衡膳食不仅对儿童的体格和智力发育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且对预防成年期疾病也有积极的作用.解决好学生的营养问题是当前一项重要问题[1].为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小学生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以便为指导平衡膳食、合理营养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该区2001~2004年学生营养状况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杜尉英;郑晶泉;胡佳;齐慧;毛军;戴建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北京某大学新生生殖健康知识现状及教育需求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生殖健康知识及性行为状况,为在青少年中开展生殖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5年9月对北京某大学746名入学新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在被调查的大学新生中,24.4%知道女性排卵时间,24.9%知道女性容易受孕的时间.学生性知识主要来自报刊和电视.绝大多数被调查大学新生没有婚前性交行为,只有9人(1.2%)报告有过性交行为.结论在大学生生殖健康教育中,应将促使学生继续保持生殖健康、避免可导致感染性病/艾滋病的健康行为作为一个重要目标.

    作者:陈晶琦;易英;王粉燕;马玉霞;籍红;斯颀;张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中小学男生静态姿势控制功能发育特点研究

    目的定量评价中小学男生静态姿势控制功能,探讨其发育特点,为制定体育教育促进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计算机人体平衡测试仪,评定98名发育正常的中小学男生,维持静态站立的稳定性.结果中学组6种感觉状态下的平均平衡分以及状态4,6的平衡分均显著高于小学低年级和小学高年级组(P<0.01),2个小学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学组在状态2,3,5中的平衡分仅高于低年级小学组(P<0.01),其余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中男生静态姿势控制功能高于小学男生,不同年级小学生之间能力相当;用于维持姿势稳定的视觉系统的代偿功能和前庭系统的整合功能到初中才获得显著提高.

    作者:任园春;王玉凤;于立身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上海市重点高中学生艾滋病同伴教育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同伴教育在上海市重点高中学生中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为探讨健康教育方法提供依据.方法从上海市33所重点高中随机抽取3所学校,从每所学校各随机抽取2个班级共293人为干预组进行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同时每校另选2个班级共296人为对照组.在教育实施前和实施后分别对2组学生进行内容一致的问卷调查.结果干预组学生艾滋病性病以及性生殖健康知识均分从32.27分上升到39.27分(P<0.01),干预组各方面知识均分均比对照组有大幅提高(P<0.01),干预组对艾滋病病人的态度均分也有提高(P<0.05).结论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能明显提高重点高中学生有关知识水平,同时应加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作者:蔡泳;施榕;沈理笑;张劲松;金星明;黄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青少年抑郁的小组治疗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青少年抑郁的小组干预模式及干预效果,以便为建立有效的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将在医院门诊被诊断为抑郁状态或有抑郁症状的10名青少年组成团体,对其进行8次、持续2个月的小组治疗,治疗前后填写SCL-90,SAS,SDS和小组成员评价表.结果小组治疗后SCL-90中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等因子分及SAS,SDS分均有显著性降低,小组成员自我评价升高,自觉有信心、有能力面对各种困难和问题.结论小组治疗对于青少年抑郁是一种有效的心理干预模式.

    作者:张曼华;张驰;柏晓利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高校高级知识分子脂肪肝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高校高级知识分子脂肪肝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为一级预防提供参考.方法整群抽取安徽省3所高校高级职称教师共1 512名,调查其年龄、身高、体重、血清学指标、饮食和行为习惯,B超诊断脂肪肝.结果脂肪肝患病率为35.9%,男性高于女性,40~60岁组男性患病率高,女性随年龄增长患病率增高.脂肪肝的患病与体质量指数、腰臀比、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饮酒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高校高级知识分子脂肪肝患病率较高,向心性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饮酒是该人群脂肪肝患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查涛;胡传来;李迎春;肖永康;张宝;蒋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大学生体育活动中医务监督与自我保健对策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和体育运动的发展,学生各种体育活动日益增多,体育训练中时常发生的一些运动创伤和伤害[1~2],给学生、家长以及学校造成较大损失.高校学生体育活动中运动损伤的发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也影响了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课外活动的开展,应引起有关领导和教师的高度重视.因此,要增强预防观念,加强预防措施,大力开展大学生体育活动中医务监督与自我保健的对策研究,尽可能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作者:陈霞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深圳特区1 090名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深圳市福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促进工作.方法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对深圳市2所中学1 090名中学生进行心理测试.结果中学生主要的心理卫生问题有孤独倾向、学习焦虑、冲动倾向、自责倾向和对人焦虑等,异常者(人次数)的累积百分比达85.59%,男生的冲动倾向、身体症状和恐怖倾向高于女生,而女生学习焦虑和自责倾向显著高于男生.结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问题有所不同,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促进工作.

    作者:王秀萍;吴舒颖;曹金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医学院校新生心理素质状况研究

    医学生将要担负的职业具有高压力、高风险的性质,不仅需要精湛的技术,还需要稳定的情绪,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因此,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显得格外重要,不仅直接关系到未来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还影响到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笔者应用有关量表对医学院校大学新生心理素质特点及有关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为高等医科院校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优化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

    作者:武文娟;沈继龙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高中生考试焦虑与学习成绩的关系

    目的探讨高中生考试焦虑与学习成绩的关系,为预防高中生考试焦虑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考试焦虑量表(TAS)对山东省某中学538名高中生进行调查.依据班主任评定的学习成绩等级分组,分析考试焦虑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结果 538名高中生中考试焦虑的检出率为65.2%.学习成绩优秀者、一般者和较差者考试焦虑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和理科生与总体结果相似,女生和文科生中学习成绩优秀者、一般者和较差者考试焦虑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考试焦虑与学习成绩呈非常显著负相关,即学习成绩越差,考试焦虑的检出率越高(P<0.001);男生和理科生与总体结果相似,女生和文科生有无考试焦虑与学习成绩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高中生的考试焦虑问题普遍存在且与学习成绩有关.男生和理科生考试焦虑的发生与学习成绩的相关关系比女生和文科生密切.

    作者:周玮;孟宪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合肥工业大学学生健康教育满意度和需求情况调查

    健康教育是一项基本的素质教育,可以使学生获得系统的卫生保健知识,对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增进心理素质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开展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笔者于2004年11月对合肥工业大学学生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及其需求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彭卫琴;戴长青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山东省大学生肥胖与体质健康的关系

    目的探讨大学生身体成分特征与运动能力及体质健康的关系,为大学生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身体成分测定、体质测试等方法,对山东省1 287名高校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18~23岁男、女大学生随年龄、体重的增长体脂缓慢增长,而去脂体重即瘦体重(LBM)却呈下降趋势.男、女大学生18和19岁年龄组的无氧工作能力及18岁年龄组的有氧工作能力明显好于其他各年龄组(P<0.05);各年龄组中,高体脂学生的体质状况及运动能力与体脂正常学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采取适当手段对大学生特别是高体脂的学生进行必要的体质健康干预,以增强其体质健康水平.

    作者:戴瑞美;刘卫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邯郸市小学生鼻窦炎患病情况调查

    儿童慢性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病,其主要症状有鼻塞、流脓涕、头痛等,严重者可影响患儿的学习,使学习成绩下降.笔者于2004年11月对邯郸市小学生2 466名进行了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王菊香;裴士庚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综合性大学不同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高发区,慢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携带率为9.57%[1],严重威胁人们的身心健康.为了解综合性大学师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以便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干预,笔者对某综合性大学近5 a本科和硕士新生及2003年在职教职工和离退休教职工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霞;赵晋湘;杨屿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