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范春竹;赵丽
青少年单纯性肥胖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与肥胖有关疾病的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为了解承德地区中小学生肥胖的现状及其相关因素,笔者于2004年9月~2005年3月对承德市市区和郊区的5所学校4 857名中小学生进行了相关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周文辉;杜娈英;祁宏亮;李东辉;庞玉玲;马丽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索团体心理咨询改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效果,为改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对某医学院20名学生(贫困生12名、非贫困生8名)进行团体心理咨询的干预,对比干预前后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等心理量表的得分情况.结果贫困生SCL-90各症状因子的得分比干预前都有所下降,其中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等6个症状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SRS量表的结果显示贫困生的主观支持得分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团体心理咨询是改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
作者:徐浩岚;游向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膳食诱导肥胖(DIO)及肥胖抵抗(DIO-R)大鼠下丘脑弓状核神经肽Y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探讨神经肽Y与肥胖抵抗的关系.方法高脂饮食建立DIO与DIO-R大鼠模型,分别于2周、12周末处死,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下丘脑弓状核神经肽Y的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实验2周末,DIO大鼠神经肽Y mRNA和蛋白阳性面积分别为(0.563 8±0.100 5),(0.610 9±0.143 4)mm2,高于DIO-R(0.411 5±0.085 1),(0.523 1±0.096 3)mm2和对照组大鼠(0.400 4±0.062 2),(0.445 3±0.157 8)mm2;神经肽Y mRNA和蛋白积分光密度分别为9 025.48±2 192.32,7 786.39±1 423.02,高于DIO-R(7 651.79±2 279.21,5 447.16±3 207.09)和对照组大鼠(6 499.24±2 342.94,5 530.83±841.13).结论神经肽Y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且保持敏感性可能与肥胖抵抗有关.
作者:翟玲玲;姚兴家;赵剑;贾丽红;吴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通过职业接触而感染HIV,HBV,HCV和结核杆菌等,长期以来一直是威胁医务人员自身健康的严重问题[1].据报道,在美国1981~1993年发现的30多万艾滋病病人中,已有20万人死亡,其中6%是卫生工作者[2].在2003年春季爆发的SARS疫情中,一线医务人员感染率高达20%以上[3],令医学界和社会各界震惊.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人们对医源性感染认识的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问题已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医务人员的群体中,实习学生可以说是更为脆弱的一群,由于缺乏实践经验,他们在实习期间往往把精力放在理论学习和技能操作上,相应地忽视了对医院内各种有害因素的防护.笔者通过对即将毕业的医学中专生进行职业接触感染认知情况的调查,了解学生接受职业防护教育的现状和在生产实习中暴露于患者血液、体液的发生情况,为制定有关职业防护教育规划提供依据.
作者:赫欣;刘红敏;南秋红;潘红玲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学校是儿童青少年集中学习和活动的场所,搞好学校的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对保证学生在校期间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和社会的稳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1].为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防止食物中毒的发生,笔者在2005年春季学校开学前及中、高考前对本溪地区54所学校食堂进行了现场监督检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韩冬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广州市中小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预防中小学生自杀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一调查表,应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广州市8所中学和8所小学学生7 527名,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结果广州市中小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为14.5%.多因素分析显示,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为性别、学生类型、健康状况、因病缺勤、吸烟、饮酒、被恐吓或伤害、轻微自伤行为和伤心绝望.结论自杀意念在中小学生中较为常见.应加强综合干预措施,防止自杀行为的发生.
作者:陈薇;李芳健;王家骥;麦锦城;王心旺;李亮昌;方耀华;卡德尔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和体育运动的发展,学生各种体育活动日益增多,体育训练中时常发生的一些运动创伤和伤害[1~2],给学生、家长以及学校造成较大损失.高校学生体育活动中运动损伤的发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也影响了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课外活动的开展,应引起有关领导和教师的高度重视.因此,要增强预防观念,加强预防措施,大力开展大学生体育活动中医务监督与自我保健的对策研究,尽可能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作者:陈霞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了解1985~2000年蒙古族中小学生机能发育状况及变化趋势,为改善学生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以1985年与2000年蒙古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为资料,选择血压、脉搏、肺活量3项机能指标及肺活量体重指数和肺活量胸围指数2项派生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蒙古族学生体育锻炼及劳动等活动明显不足,心肺功能2000年较1985年明显下降.结论 15 a来,蒙古族学生机能指标中的血压有所下降,脉搏有所上升,肺活量、肺活量体重指数与肺活量胸围指数明显下降.机能指标存在明显城乡差异,城市学生心肺功能指标发育优于乡村学生.
作者:赵宏林;佟伟军;李绍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因不能有效地缓解工作压力或妥善地应对工作中的挫折所经历的身心疲惫的状态.众多研究表明,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体验到职业倦怠的教师,容易对学生失去耐心和爱心,降低对教学准备的充分性,对工作的控制感和成就感下降,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从而影响教育效果.为了解辽宁通化地区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笔者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志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无偿献血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为探讨采供血与宣传预防艾滋病知识教育工作的有机结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形式,对623名参加无偿献血的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者艾滋病知识综合知晓率为74.41%;对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回答正确率较高,但对一些非传播途径回答正确率较低;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存在一定的歧视现象.结论在引导大学生开展无偿献血的同时,有责任做好预防艾滋病知识的宣传工作.
作者:王淑荣;闫皓;杨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了解中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我和谐状况,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中学生自我和谐的影响.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自我和谐量表对457名中学生进行评定.结果男生和女生在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刻板性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自我的灵活性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表明,中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其自我和谐有显著影响.结论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我和谐存在性别差异,中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其自我和谐有显著的影响.
作者:邹琴;李文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2002年9月,笔者对烟台师范学院组织参加山东省大学生蓝球比赛的大学生,运用心电图进行医务监督,以提供运动员科学训练的有效依据.同时与普通大学生的心电图进行比较,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爱华;史祝梅;李国岩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定量评价中小学男生静态姿势控制功能,探讨其发育特点,为制定体育教育促进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计算机人体平衡测试仪,评定98名发育正常的中小学男生,维持静态站立的稳定性.结果中学组6种感觉状态下的平均平衡分以及状态4,6的平衡分均显著高于小学低年级和小学高年级组(P<0.01),2个小学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学组在状态2,3,5中的平衡分仅高于低年级小学组(P<0.01),其余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中男生静态姿势控制功能高于小学男生,不同年级小学生之间能力相当;用于维持姿势稳定的视觉系统的代偿功能和前庭系统的整合功能到初中才获得显著提高.
作者:任园春;王玉凤;于立身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自我价值感(self-worth,self-esteem)是个人在对自己重要性的正面评价基础上产生的正向自我情感体验[1,2],即喜欢自己、接纳自己.它是自我意识的核心成分,也能体现一个人的人格倾向.有研究表明,适度的自我价值感是个体心理健康的前提条件,通过培养个体适度的自我价值感可以促进其心理健康,是心理健康教育和健全人格养成的有效手段[3].该调查拟测查重庆市大学生的自我价值感水平,旨在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育良好的自我价值感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龚艺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了解青浦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为学校健康教育及相关部门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对上海市青浦区2 584名学生进行健康危险行为问卷调查.结果健康危险行为在该区青少年中普遍存在,94.3%的青少年至少存在1种健康危险行为.在各种危险因素中,吸烟率为19.23%,饮酒率为50.08%,有15.02%的学生考虑过自杀.大多数健康危险行为发生率男生高于女生,职校和中专学生高于高中学生,并有随年级升高而上升的趋势.结论应加强健康教育,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提高青少年的整体健康水平.
作者:冯秀英;黄耀峰;付玉美;李燕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中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重要阶段.合理营养、平衡膳食不仅对儿童的体格和智力发育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且对预防成年期疾病也有积极的作用.解决好学生的营养问题是当前一项重要问题[1].为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小学生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以便为指导平衡膳食、合理营养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该区2001~2004年学生营养状况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杜尉英;郑晶泉;胡佳;齐慧;毛军;戴建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农村学生及家长的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为评价干预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招远市农村学生和家长进行调查并实施干预.结果干预前农村学生及家长营养知识水平较低,缺乏正确的膳食行为,具有良好的接受营养教育的态度;实施干预后学生及家长膳食营养的知、信、行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结论无论是开展膳食营养教育,还是实施干预,都要有针对性.学生良好膳食习惯的形成与家长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学生和家长进行营养教育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作者:刘芹德;刘希良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自信是人的个性的主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个体整个个性的健全发展,而自我评价是其表现的一个方面.由于职业高中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环境、就业情况、社会舆论等因素与普通高中学生不同,可能使其在自我评价中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本研究试图分析宝山区职业高中学生和普通高中学生自我评价水平和存在的差异及其与家庭情况的相关性,为提高高中学生自信度提出相应措施.
作者:陆丽娜;杨卓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了解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健康状况、相关的行为及对健康促进的需求,为改善教师健康状况,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胶东半岛160所中小学35岁以上的男性体育教师312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耐力水平感觉良好率仅为47.8%,39.4%的人患有1种或几种慢性疾病.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不良行为发生率较高,吸烟、饮酒、心理压力、课时量等因素均与慢性病存在统计学联系.体育教师对健康促进的需求较高.结论应关注体育教师的健康状况,改善其工作条件,积极开展体育教师的健康促进工作.
作者:史祝梅;周君华;韩立明;李爱民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劳动合同关系和工作强度对幼儿教师生存质量满意度、安全感的影响,为维护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和安全感量表,通过分层整群抽样,对河北省11所幼儿园437名教师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正式工的心理状况、社会关系、生存质量满意度显著高于临时工,低工作强度幼儿教师社会关系满意度显著高于其他工作强度的教师.劳动合同关系和工作强度对环境状况满意度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工作强度低和较低的正式工环境状况满意度高于临时工,工作强度较高和高的临时工环境状况满意度高于正式工.正式工安全感的确定控制感因子得分显著高于临时工,低工作强度教师安全感总分显著高于较高工作强度教师.结论劳动合同关系影响幼儿教师的心理状况、社会关系、满意度和确定控制感,工作强度影响幼儿教师对社会关系的满意度和安全感.劳动合同关系和工作强度对环境状况满意度表现出交互作用.
作者:王艳芝;封文波;王欣 刊期: 200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