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游;余小鸣;王嘉
随着上海市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外来务工人员的数量越来越多,由外来人员筹办的外来人员子女学校(以下称民工子弟学校)也逐年增加.这些学校基础条件和设施简陋,学生大多来自农村,个人卫生状况较差,头虱的感染率较高[1].
作者:王韶华;徐友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当前大学生的嫉妒现状及嫉妒心理的影响因素,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Bringle自我报告嫉妒量表、特质焦虑问卷等对江西省3所高校大学生733名进行调查,并以SPSS及LISREL 8.30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嫉妒心理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Bringle自我报告嫉妒量表测查结果显示,新生与老生、文科生与理科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男女、城乡、独生子女与否、贫困生与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嫉妒心理与焦虑、正性情绪、人际信任、个人评价、教养方式及社会支持存在显著性相关,且受个人人格、父母教养方式及社会支持等因素的影响.外部环境通过个人的认知对嫉妒起作用,而人格则起直接的影响作用.结论嫉妒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应加强对大学生人格的塑造,转变教养方式,提供更多社会支持,以减少嫉妒的危害.
作者:张建育;王海棠;李文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营养状况直接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生长发育和学习效率[1].为了解怀柔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为健康干预提供依据,笔者对2004年北京市怀柔区中小学生体检资料进行了分析,并和2000年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如下.
作者:丁玉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小学教师对儿童铅中毒的认识、态度和需求,为预防儿童铅中毒干预教育提供依据.方法抽取大理市城区16所小学的430名教师为研究对象,自行设计儿童铅中毒认知水平问卷,测评小学教师对儿童铅中毒的认识、态度和需求情况.结果小学教师对我国儿童铅中毒的流行势态、污染源的认识相对不足,对儿童铅中毒污染来源及危害防治知识的认知存在文化程度差异,小学组与中专及以上各组之间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5.0%的小学教师认为有必要在幼儿园、学校开展儿童铅中毒的健康教育,并愿意接受儿童铅中毒知识的专门培训.结论对小学教师进行定期、系统的儿童铅中毒知识培训,有助于预防儿童铅中毒健康促进工作的开展.
作者:何作顺;严方苹;辉进宇;李宏发;张银新;段全凤;张海强 刊期: 2006年第04期
2005年4月18日12∶00,莱州市某中学餐厅就餐的60名学生在用餐过程中先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头晕症状.莱州市卫生防疫站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办公室接到报告后立即赶赴现场,经流行病学调查,判定为食用经甲醛处理的针梁鱼引起的食物中毒.
作者:李召兴;宋志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健康危险行为现状,以便为采取有效干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编的健康危险行为调查问卷,对285名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健康危险行为进行调查.结果男生吸烟率为59.47%;男、女生饮酒率分别为85.46%,53.45%;男、女生经常吃早餐的比例分别为28.19%,87.93%,饮食无规律的比例分别为38.77%,31.03%,有过自杀意念的比例分别为21.59%,12.07%,晚上按时睡觉的比例分别为36.12%,44.83%,上网聊天、玩游戏的比例分别为43.17%,46.55%,经常玩棋牌的比例分别为28.63%,12.07%.结论体育专业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发生较为严重,多数健康危险行为存在性别和年级差异.
作者:董玉福;高炳乾;子莲鹰;杨颖飞;安军;吴根生;和锡健;杨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是一种细胞内寄生原虫,主要寄生于人和动物的有核细胞内,引起人兽弓形虫病.为了解十堰地区小学生弓形虫感染情况和流行特征,以便为防止和控制弓形虫病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十堰市519名小学生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朱名胜;耿家荣;宋明华;王绍基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龋病是儿童少年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患病率呈逐步上升或居高不下态势.近年来我国儿童肥胖率增长迅猛,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
作者:张朋才;王德慧;吕华;崔华良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学校特困生与贫困生群体已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目前我国高校特困与贫困大学生在校人数的比例为1/3~1/4,且转型期社会经济变迁加剧了贫困生问题的长期性[1-2].特困、贫困大学生不仅要承受经济拮据、难以完成学业的压力,还可能有深藏于内心的困惑、焦虑、痛苦和自卑的心理负担,因此特困、贫困生群体的心理辅导已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和内容.
作者:时松和;冯启建;吴敏;葛菊红;李幼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关于压力的概念,在当代科学文献中至少有3种不同的含义:(1)压力指那些使人感到紧张的事件或环境刺激;(2)压力指的是一种主观反映;(3)压力也可能是人体对需要或伤害侵入的一种生理反应[1].对于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笔者认为既有客观环境刺激的原因,同时也是主观上个体认知评价的结果.此外,它还涉及到个体的社会环境,如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等.了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构成,对于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吴文峰;卢永彪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晕厥又称昏厥,是学校医院门诊常见的急症之一.晕厥虽然是一种暂时的大脑功能障碍,但若处理不当亦能危及生命.现将某高校医院门诊近3 a 晕厥患者86例的病因及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孙彦青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青少年近视发生与血清锌、铜、硒含量的关系,为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视力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对数视力表,对168名中学生进行视力检测,并根据性别、视力分组,采用原子吸收法对被试者血清锌、铜、硒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男、女近视组患者血清锌、铜、硒含量均显著低于男、女正常视力组(P值均<0.01),且视力与血清锌、铜、硒含量呈正相关.不同性别学生血清锌、铜、硒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和发展与血清锌、铜、硒含量下降密切相关,视力下降程度与血清锌、铜、硒含量下降呈正相关.
作者:霍明章;刘宏;曹济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长宁区外来小学生自我意识和生活质量状况,为该群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整群随机抽取长宁区招收外来学生的5所小学四、五年级全体学生1 568名(外来组682名,本地组886名),用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和儿童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外来学生自我意识水平与本地学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来学生生活质量各个方面和总分与本地学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自我意识各分量表和生活质量4个方面及总分之间存在显著相关.结论与本地学生相比,外来学生存在消极的自我评价,生活质量也明显低于本地学生,且自我意识与生活质量关系密切.
作者:鲁巧珍;汪玲;张泽申;谭晖;刘红联;庞红;安爱华;王震维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是近年来女性阴道感染中常见的疾病之一,且发病人数呈不断上升趋势.根据陕西师范大学校医院妇科门诊2003年9月~2004年7月诊治的86例女大学生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的发病情况,笔者对其病因进行了分析.
作者:李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加强学校(包括托幼机构)卫生监督管理,确保学校卫生安全,是各级卫生、教育部门的重要职责,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此,绵阳市针对学校卫生监督工作点多、线长、服务面广的特点,从创新工作思路入手,在探索长效监管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现简要介绍如下.
作者:赵安国 刊期: 2006年第04期
2004年4月5日,南宁市某职业技术学院发生一起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大部分发病学生在学校医务室就医治疗,经给予庆大霉素等药物治疗后痊愈.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验证实,系因食堂从业人员带菌引起的肠炎沙门菌肠道传染病局部爆发事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黄纯建;何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高校医学生的膳食营养状况,为提高大学生的营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编制半定量食物频率问卷,检验其信度和效度,并以此为调查工具,对330名医学生进行膳食调查. 结果医学生的食物构成以粮谷类、蔬菜水果类、肉类为主,但能量来源比例不合理,脂肪供能过高,碳水化合物供能过低;钙摄入不足,优质蛋白质、动物源性铁与维生素A摄入不足.结论应教育学生合理改进膳食结构,增加优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动物源性铁、维生素A摄入量,以提高营养水平.
作者:马晓菊;吕晓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单纯肥胖儿童与正常儿童睾丸发育之间的差异,分析Kaup指数变化对儿童睾丸发育可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采用对照分析的方法,对618例7~14岁的肥胖男童和603例正常儿童进行睾丸超声测量,计算出睾丸容积均值(MVT),并对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7~14岁各年龄组肥胖组与对照组MVT的测量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12岁男童MVT 1∶1配对资料比较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儿童身高、体重增长与MVT发育相关显著(P<0.01),肥胖组儿童则无相关性(P>0.05).结论肥胖可能影响儿童睾丸发育,应做好儿童青少年的肥胖预防工作.
作者:朱文丽;许志勇;赵方;张兴全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龋病是学生的常见病、多发病,WHO已将其列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癌症的第3位非传染性疾病.口腔卫生是健康生活的组成部分,是我国卫生部将龋病纳入中小学生的常见病防治考核目标.为监测湖南永州市学生口腔卫生保健效果,了解学生口腔卫生状况和龋病患病情况,以便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03年9~11月对该市中小学生进行了口腔卫生及龋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如下.
作者:成艳华;蒋敏;黄隆英;王忠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淮南地区在校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状况,为高校的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淮南市4所高校96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学历水平学生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历越高,知晓率越高;不同专业学生知晓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学生高于其他专业学生.多数大学生认为贞操重要,反对婚前性行为.57.62%的学生生殖健康知识来源于学校教育.结论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掌握不足,应加强教育.
作者:杜久伟;许克义;朱复希;陈天义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