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肥胖学生血脂变化特点的病例对照研究

郭亚文;周祖华;徐大麟;姜庆五

关键词:血液学试验, 肥胖症, 病例对照研究, 学生
摘要:目的 了解肥胖学生血脂变化的特点,为肥胖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88名肥胖和88名对照组学生进行血脂检查,并分析血脂与体重、年龄、性别的关系.结果 肥胖学生存在血脂紊乱的占47.73%、胆固醇(TC)异常的占29.55%、三酰甘油(TG)异常的占19.32%、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异常的占19.3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异常的占5.68%,对照组学生分别占15.91%,1.14%,5.68%,2.27%,9.09%.其中血脂,TC,TG,LDL-C 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肥胖组和对照组的HDL-C均数分别为1.28,1.46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肥胖学生中,血脂异常的检出率随着体质量增加而上升.结论 肥胖学生存在明显的血脂紊乱,表现为高TC,TG,LDL-C,而且血脂紊乱与体质量有关.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研究进展

    当前,心理行为问题已经成为儿童青少年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资料,在发达国家3~15岁儿童少年中发生持久、且影响社会适应的心理问题占5%~15%.在发展中国家,估计也相差不多.我国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卫生状况也不容乐观,据估计在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 000万人受到各种心理问题的困扰.

    作者:徐勇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女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选测项目的有效性研究

    目的 探析《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中不同测试项目对女大学生体质健康成绩的影响,论证《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测试项目的有效性.方法 对重庆市5所高校2003级女生235名进行不同项目的测试,比较成绩的等次.结果 相同的学生选择《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中不同测试项目,其体质健康成绩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测试项目需作深入的研究.

    作者:阳亚雄;王进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温州市12~16岁托养儿童行为问题调查

    目的 了解温州市12~16岁托养儿童行为问题发生情况,为提高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帮助.方法 根据分层整群抽样的原则,对温州地区4 540名12~16岁学生采用自制问卷和Achenbach's儿童行为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托养儿童占调查总数的37.00%.托养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9.17%,高于非托养普通儿童的11.47%(χ2=21.67,P<0.01).结论 温州市12~16岁托养儿童行为问题比较严重,其心理健康状况应引起关注.

    作者:宫本宏;王晓敏;蒋爱云;倪飞龙;李长瑾;戴王磊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大冶市中学师生艾滋病防治知识及需求调查

    目的 了解大冶市中学师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认知及需求情况,为制定社区健康教育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大冶市初二和高二年级学生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对教师采用方便样本个人/小组访谈的方法进行定性研究.结果 608名中学生对艾滋病传播和非传播途径共8个问题回答正确率均在90.00%以上,但全部答对者只有304人,占50.00%;男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答对率高于女生.中学生获得艾滋病知识的主要渠道是电视(83.39%)、教师(76.32%)和报纸杂志(65.30%).大部分教师对艾滋病知识有所了解,但普遍未参加过专业培训.结论 中学师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认知尚不够全面深入,健康教育工作还有待深入开展.

    作者:叶晟;黄咸月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蚌埠市初三年级学生危险行为分析

    目的 了解蚌埠市初三年级学生危险行为现状,为采取干预措施保护青少年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共抽取蚌埠市14所中学19个班的初三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获有效问卷935份.对其伤害行为、吸烟行为、饮酒和药物使用行为、性行为、饮食行为、锻炼行为和上网行为进行调查.结果 4.3%的学生从不遵守或很少遵守交通规则,23.0%的学生有打架行为,2.7%的学生曾离家出走,20.6%的学生曾考虑过自杀,18.1%的学生曾经吸烟,64.1%的学生曾经饮酒,有1.4%的学生曾使用过摇头丸;1.2%的学生曾发生过性行为,但只有0.4%的性行为者每次性行为都使用安全套;30.9%的学生认为自己稍胖或很胖,54.0%和75.7%的学生每天吃水果和蔬菜次数≥1次,58.6%的学生每天喝牛奶≥1杯,72.2%的学生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参加校内外运动队的学生分别占17.2%和5.0%,9.1%的学生调查前1周上网≥3 d.结论 多数伤害行为、吸烟行为、饮酒和药物使用行为、性行为、锻炼行为和上网行为男生高于女生.

    作者:李杭建;张建军;董永超;朱明军;乔国维;龚庆春;孔繁祥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大学生上网健康负效应干预的近期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控制大学生上网健康负效应的有效策略和方法,评价干预的近期效果.方法 抽取某高校二年级14个班学生806名,按专业分层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干预组开展了8个月的干预活动,于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在研究的各项指标上,对照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在干预后明显改善(P<0.05);上网率及网络成瘾的检出率分别由95.3%和9.4%降至91.7%和2.7%,经常通宵上网的人数比例由6.0%降至2.9%,上网期间休息和愿意改变不良上网行为的人数比例分别由24.9%和81.0%增至32.4%和86.8%,每周上网费用、上网时间、上网频率均有下降,生理、心理、社会负效应分和负效应总分亦降低.结论 采取干预措施可改变大学生的不良上网行为和态度,能在近期有效降低上网带来的健康负效应.

    作者:张金沙;周顺祥;马维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不同年级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比较

    AIDS自发现以来,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全世界各地蔓延,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是其他任何一种疾病都无法相比的[1].由于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及特异性疫苗,宣传教育等行为干预是目前公认有效的预防艾滋病手段[2].我国艾滋病流行进入快速增长期已5 a余,能否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蔓延已到了关键时期.因此,在青年大学生中开展预防AIDS 的健康教育尤其重要.为了解高校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以便探讨和制定高校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规划和适宜的教育模式,笔者于2005年进行了相关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蕾;钱跃升;张晓菲;孟宪鹏;廖玫珍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宁波大学学生网络使用和网络成瘾现状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和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历年公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3年6月30日,我国上网人数约6 800万,其中18~35岁的占66.6% ,大专及其以上学历的占55.2%[1].一方面网络资源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娱乐需求,使他们能快捷便利地沟通信息,大限度地共享资源;但另一方面,在改变大学生学习交流方式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某些负面影响.为探讨综合院校大学生网络使用状况及上网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笔者进行了此次调查.

    作者:李辉;张涛;崔军;张莉娜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网络成瘾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目的 了解网络成瘾者互联网使用方式的特点以及网络成瘾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为防制大学生网络成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1 784名本科生为被试,采用网络成瘾问卷、感觉寻求问卷、症状自评量表为研究工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网络成瘾检出率为7%,低年级男生是网络成瘾的高发人群;网络成瘾大学生的网络使用时间缺少规律性,时间总量多、花费高;网络成瘾大学生在强迫、抑郁、人际敏感、睡眠和饮食4个指标上已经呈阳性反应,并具有更高的去抑制化程度.结论 网络成瘾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很大影响,高校应指导大学生正确、适度上网.

    作者:冯晓黎;梅松丽;李兆良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高中生自我概念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目的 探讨高中生自我概念具体维度与父母养育方式之间的关系,为提高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对沧州市469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 高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自我概念形成的重要因素,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的自我概念影响不同.对于不同性别高中生而言,自我概念总分、自我认同、自我满意和自我行动主要受同性别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的积极影响和异性别父母的过干涉、过保护和拒绝否认因子的消极影响.结论 高中生自我概念主要受父母教养方式中同性别父母正向因子的积极影响和异性别父母负向因子的消极影响.

    作者:汪启荣;胡希俊;李怀珍;张中兴;王欣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北京大学医学部离退休人员超重肥胖及相关疾病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体重与高血脂、脂肪肝及其相关疾病的关系,为及早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奠定基础.方法 对北京大学医学部离退休人员762名进行健康体检,按体重指数(BMI)分为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比较各组间高血脂、脂肪肝及其相关疾病检出率的差异.结果 除糖尿病外,不同体重组的高血脂、脂肪肝和高血压检出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脂肪肝外,不同年龄组的超重、肥胖、高血脂、高血压及糖尿病检出率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重、肥胖与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压和糖尿病存在相关关系,亟需采取早期、有效的措施控制超重和肥胖倾向.

    作者:阮晶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大学生自我和谐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目的 了解大学生自我和谐的特征及其与应付方式之间的关系,为有针对性地促进大学生自我和谐的完善与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我和谐量表(SCCS)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42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高职大学生自我的灵活性得分显著高于本科大学生;总分和各因子分的性别和专业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应对方式与自我和谐总分及其分量表得分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结论 采用积极应对方式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自我和谐,而消极应对对自我和谐存在不利影响.

    作者:李志凯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延边大学朝鲜族与汉族大学生体检结果分析

    由于生活习惯不同,不同民族身体健康状况也会存在一定差异.笔者从2002年延边大学新生体检资料中,选出朝鲜族和汉族学生资料进行比较分析,以掌握朝鲜族与汉族学生身体发育的特点及其差异,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少数民族地区学生保健工作提供依据.

    作者:尹凤林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深圳市龙岗区学龄前儿童溺爱行为现况

    目的 研究深圳市学龄前儿童溺爱行为现况及其流行特征,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深圳市龙岗区23所幼儿园3 826名3~6岁幼儿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儿童溺爱行为检出率为79.1%,其中经常出现溺爱行为的检出率为11.8%;年龄、带养人、父母籍贯、家庭类型、父亲学历、父亲陪伴时间、母亲孕期疾病不同的儿童溺爱行为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生儿期住院天数及4个月内喂养情况不同的儿童溺爱行为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溺爱行为较为普遍,与带养人、地域文化、父亲学历及父亲陪伴时间、母亲孕期健康及儿童健康状况、非母乳喂养等有关.

    作者:任路忠;刘贵敏;邓顺莲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杭州市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现状

    目的 了解杭州市学校食品安全现状,为制订学校食品卫生管理办法提供依据.方法 以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杭州市大专院校、中学、小学及幼儿园共1 050所进行现况调查.结果 有82.76%的学校实行主管校长负责制,68.95%的学校制定了食物中毒防制措施,81.26%的学校食堂持有卫生许可证,74.95%的学校食堂食品仓库符合卫生要求,66.50%的学校副食品店有食品索证制度,农村学校自备水的水质细菌指标合格率为55.6%.大中专院校的食品安全综合情况优于中小学及幼托机构.结论 部分学校自身的管理组织和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置措施未落实到位,食品及原料索证把关不严,存在无卫生许可证生产经营现象.

    作者:和蓉;吕胜平;李小仙;吴奇志;倪大中;潜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黄连解毒汤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43例疗效分析

    带状疱疹是水痘或疱疹病毒侵犯外胚层结构及感觉神经系统组织引发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多见于胸背部、面部和腰部,常沿肋间神经分布,发病时局部疼痛,可伴有轻度发热,病程一般为2~3周,病愈后不再复发.笔者应用黄连解毒汤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患者43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建良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江西农业大学教职工空腹血糖及相关指标分析

    近年来,糖尿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大疾病,糖尿病的防治工作日益受到人们关注.空腹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一项重要参数,因此,对学校教职工定期体检,检测空腹血糖,及时发现血糖异常人群,并研究血糖异常与血脂、血压的相互关系,便于尽早采取针对性措施,有利于糖尿病及相关疾病的防治.为此,笔者于2005年对江西农业大学1 356名教职工的空腹血糖及相关指标进行了分析.

    作者:刘楠;李红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高等学校不同经营类型食堂饮食卫生状况

    目的 了解和掌握高等学校内不同经营类型食堂的饮食卫生管理状况,为进一步做好高校饮食卫生管理提供对策.方法 对高校分别由学校经营、承租经营和个体经营的15个食堂或餐厅、40名从业人员进行现场检查和评分,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不同经营类型的食堂饮食卫生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经营类型食堂从业人员的卫生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经营类型的食堂饮食卫生管理的各监督环节平均得分不同.结论 高校内学校经营管理的食堂卫生管理较好,承租、个体经营的餐厅或食堂在饮食卫生管理方面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

    作者:罗司军;成荣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构建大学生医疗保健体制的设想

    我国高校大学生医疗保健体制不健全、不完善,大学生有病不能及时医、大病无力治的现象在许多高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大学生们的身心健康,成为制约一些大学生完成学业的一个重要因素.有关部门要建立新型的大学生医疗保健体制,满足大学生基本医疗保健需求,办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作者:张建;徐秀娟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北京市东城区学生营养餐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目的 了解北京市东城区学生的营养餐认知及对不同供餐单位的满意度,为促进营养餐质量的不断提高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选取北京市东城区7所中小学各年级在校就餐的学生2 782名,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由保健所人员组织学生统一在班上填写.结果 学生营养餐的知晓率较低,其中小学生的知晓率高于中学生.中小学生对营养餐的满意度较低(14.87%),其中对送餐公司营养餐的不满意率明显高于校办食堂.学生午餐剩饭菜情况十分普遍,饭菜不好吃是主要原因.结论 学生缺乏营养餐知识是推进营养餐进程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应加强对营养餐制作单位的管理,不断提高饭菜质量,并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保证学生每天摄入足够均衡的营养素,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作者:潘勇平;高爱钰;陈海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