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蚌埠市初中生行为问题现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李红影;袁长江;胡传来;姚荣英;汤建军;刘佳;陶芳标

关键词:危险行为, 横断面研究, 学生, 因素分析, 统计学
摘要:目的了解初中生行为问题现状及分布特点,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取蚌埠市4所中学的初一和初二年级学生3 559人,以Gonners儿童行为问卷(父母问卷)调查并评定学生的行为问题,以自编的问卷调查学生父母的人口统计学变量、儿童出生情况、母亲妊娠史等.计算6种行为问题和总行为问题的检出率,分析行为问题在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中的分布特征,并进行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初中生总行为问题检出率为8.0%.初一学生为7.4%,初二学生为8.6%,差异无显著性(x2=1.51,P=0.22);独生子女为8.0%,非独生子女为8.1%,差异无显著性(x2=0.026,P=0.87);各年龄组(11~16岁)检出率差异亦无显著性(x2=6.687,P=0.083);男生总行为问题检出率为5.9%,女生为10.1%,差异有显著性(x2=20.51,P=0.000).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初中生行为问题危险因素主要有女孩、母亲文化程度低、教育子女为父亲或母亲一方的、父母的教育态度不一致、采取以惩罚为主的教育方式、家庭气氛不和睦、母亲年龄偏大或偏小、母亲人工流产史、母亲孕期贫血、母亲妊娠早期高热、儿童出生时窒息和新生儿期因黄疸住院.结论对青春期学生的行为问题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女生.家长应给子女提供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同时应重视围产期保健,以减少青春期学生的行为问题发生率,保证初中生的心理健康.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好发年龄为20~40岁.为了解以招收少数民族为主的右江民族医学院大学生HBV感染情况,以及HBV感染在汉族、壮族、瑶族学生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对2001~2003年入学的学生进行了乙型肝炎感染标志物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曹聪;马迎教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体育教学对健全大学生人格的理论探新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体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体育教学过去过于偏重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和身体的教育,忽视了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体育教学应在技术、技能、身体的基础上向心理的层面拓展,在学校体育的各个环节上挖掘体育精神元素,注重健全大学生人格,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发展.笔者试图在体育教学对健全大学生人格的理论方面予以探新.

    作者:刘雪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赣南师范学院学生用药情况

    为了解赣南师范学院学生用药情况,掌握用药信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药品浪费,降低医疗费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笔者对该学院2003年度部分学生处方的用药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作者:吴终慧;宋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青少年精神分裂症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

    精神分裂症是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常见的精神病.该病的病因尚未明确,多在青壮年发病,且病程迁延,缓慢进展,有转归为精神衰退的可能[1] .国内外很多学者的研究结果均显示,父母养育方式与青少年人格发育及心理疾病的产生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故探讨家庭教育、环境因素对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影响尤为重要和迫切.

    作者:谢平霞;唐江琴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某中学高一年级219名学生学习主体性调查

    目的分析高一学生学习主体性发展的现状和特点,为后续教育干预实验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采用<中学生学习主体性问卷>调查高一学生219名学习主体性的发展水平,运用t检验比较学习主体性发展的性别和班级类型差异.结果高一学生的责任感和主动性的平均分较高,自信心和坚持性的平均得分较低.高一男女生的学习主体性整体水平差异无显著性,但男生的独立性高于女生;示范班学生学习主体性整体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普通班学生,其坚持性、自觉性、责任感和主动性均显著高于普通班.结论高一学生学习主体性发展的性别差异不显著,而班级类型差异极为明显.

    作者:田澜;黄开福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宁夏吴忠市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膳食调查

    目的了解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学生营养状况,促进平衡膳食、合理营养,为职业技术学院制订学生科学食谱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称量记帐法对吴忠市职业技术学院349名学生进行膳食调查.结果蛋白质摄入量占<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的69%左右;能量摄入分布中,蛋白质供能不足,仅占9.4%(标准为12%~14%);动物脂肪摄入量偏低;钙摄入量占DRIs的45%左右,严重缺乏;核黄素摄入量为DRIs的53%左右,维生素A摄入量占DRIs的65%左右;铁、硫胺素、尼克酸以及维生素C摄入量大于DRIs.结果吴忠市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膳食结构不合理,应增加蛋白质、矿物质、钙和维生素A、B2的摄入量.

    作者:康进玉;李晓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不同心理健康水平军校大学生防御机制比较研究

    目的了解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军校大学生防御机制的使用情况,为提高军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和防御方式问卷,对军校13 102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军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可以分为心理健康组(63.9%),亚健康组(32.1%)和心理问题组(4.0%).不同心理健康水平军校大学生使用的防御机制不同.不成熟防御机制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相关系数大,其次是中间型防御机制和掩饰因子,相关系数小的是成熟防御机制.结论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军校大学生之间使用的防御机制不同,军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注重防御机制的使用方法,帮助其建立成熟的防御系统,提高其应对挫折的能力.

    作者:李俊丽;梅清海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长沙市小学生学习能力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长沙市小学生学习能力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教育学生健康成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北京师范大学学习能力量表及自行设计的相关因素调查表,对湖南省长沙市857名小学生进行测试,使用SPSS 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小学生学习能力均值为(52.45±8.78),评定等级在良和优之间;小学男生与女生学习能力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长沙市小学生学习能力处于全国中上等水平;男生与女生智力发育差异无显著性,小学生的学习能力随着教育程度增高而上升;父母文化程度对子女的学习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

    作者:赵淑英;郭华;扬光;张汾染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父母教养方式对中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

    人际关系是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建立在个人情感基础上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吸引与排斥的关系,反映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上的亲疏远近距离[1].人际关系的好坏对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极为重要,他们渴望能受到同伴的喜欢和拥戴,而这一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受家庭、学校、社会和个体自身特点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2].本文仅从父母教养方式对中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赵志一;窦路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肥胖对青少年血液动力学及血管硬化的影响

    青少年肥胖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在世界范围内呈增加趋势.部分肥胖儿童已经显示出了心血管疾病的早期症状,如血管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性病理改变、高血压、左心室增大、心脏功能异常等,极大地影响了儿童身体健康.随着肥胖状态的持续,儿童成年后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将会明显上升.

    作者:庄颖;宋伟;姚荣英;韩慧;陶芳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瘦素、甲状腺素含量与骨龄关系的研究

    近年来,我国儿童单纯性肥胖检出率越来越高,某些大城市小学生的肥胖检出率已接近15%,正迅速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有研究表明:儿童期的肥胖41%~80%可发展为成人肥胖[1,2],成为成年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先驱症.本文对肥胖儿童的内分泌、骨龄进行了研究,以探讨儿童单纯性肥胖对健康的影响.

    作者:张德甫;胡巧云;陈姜;郗园林;段新维;马艾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在学校食堂卫生监督工作中的应用

    为贯彻落实卫生部、重庆市卫生局关于推行食品卫生管理监督制度,逐步调整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模式,提高监督效率,促进学校食品卫生规范化管理的进程,提高食品卫生质量,重庆市万州区根据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指南>和<重庆市学校食堂量化分级评定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和要求[1],将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模式具体应用于学校食堂卫生监督工作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谭心元;周定珍;秦玲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调整食盐加碘标准对儿童碘营养状况的影响

    目的了解全民食盐加碘新标准实施对儿童碘营养状况的影响,为改善儿童的碘营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对1995~2002年山东省学龄儿童尿碘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标准实施前后学龄儿童尿碘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1).新标准实施前,47.0%的学龄儿童尿碘>300μg/L,存在碘摄入量过多的现象;新标准实施后,尿碘>300μg/L的学龄儿童减少至19.4%,碘摄入量过多的现象得到了有效改善.结论新标准中盐碘质量分数是适宜的,建议提高食盐加碘的均匀度,进一步缩小食盐加碘量的标准范围.

    作者:王欣;石福增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某高校学生结核病流行特征分析

    近年来,结核病的发病出现回升趋势,尤其在青壮年人群.2003年4月,某高校2001级高职护理班学生中先后发现数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在随后的结核菌素试验(以下简称结素试验)排查中发现近50%的学生为强阳性,进一步胸片检查又确诊几例结核病患者.发病学生中,50%以上确诊为胸腔积液.为了解该校学生结核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笔者对该校2001级高职护理班学生进行了本次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王彦;王琳;井坤娟;张永和;张素仙;王艳茹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长沙某高校女教职工妇科疾病普查结果分析

    为提高高校女教职工的健康水平,做好妇科疾病的预防工作,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笔者于204年6月对某高校全体已婚女教职工进行了一次妇科普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曹晖;杨学峰;胡莉莉;张巧玲;王启源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开封地区中小学生视力10年监测结果分析

    视力低下是学生常见病之一.为了解开封地区中小学生视力状况,进一步做好青少年视力防护工作,笔者对开封地区1994~2003年中小学生视力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鲁娟;史蕾;袁欣可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某军校学员血压现状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军校学员血压现况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以便为针对性地制订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与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于2004年4月5~8日清晨,对某军校学员1 200名进行血压、身高、体重等指标的测量,对血压偏高者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该军校学员血压偏高检出率为3.92%,男性高于女性(P<0.01),男性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也高于女性(P<0.01).经单因素分析发现,不同性别、专业间血压偏高者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脉压差大于50 mm Hg时,高血压患病危险性增大(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性别和脉压差是血压偏高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军校学员也存在一定数量的高血压患者,应针对危险因素积极开展一级预防,对血压偏高者,积极开展二级预防.

    作者:高秋菊;刘天鹏;郭魁亮;冯长龙;薛春洪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医科大学生饮酒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武汉地区医科大学生饮酒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控制医学生饮酒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武汉地区5所医学院校95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武汉地区医科大学生饮酒率为19.6%,影响医科大学生饮酒的主要因素有对饮酒的态度、性格、性别、年级、家庭状况、父母及朋友的饮酒行为以及父母的文化程度.结论控制医科大学生饮酒应从交友、家庭等因素入手,加强教育,提高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

    作者:王平;赵敏;李海燕;阮丽萍;杨建兵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西宁市儿童少年生长发育变化趋势分析

    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既遵循一定规律,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西宁市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境内的东部,平均海拔2 261 m[1].为探讨高原地区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状况及其变化趋势,笔者对西宁市2003年与2000年的中小学生健康监测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瑞琪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东莞和深圳流动人口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状况

    目的了解广东省外来流动人口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以便为采取相应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取新鲜粪便,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于显微镜下检查肠道寄生虫卵,并用问卷法调查个人卫生情况.结果外来流动人口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为11.34%,明显高于常住人口学生的3.96%;外来流动人口学生卫生知识知晓率为81.65%,常住人口为82.80%.外来流动人口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与家庭收入、父母文化程度密切相关.结论应加强对外来流动人口学生的健康教育,提高卫生意识,促进预防肠道寄生虫措施的落实.

    作者:李海康;马文军;聂少萍;李剑森;徐浩锋;许燕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