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王琳;井坤娟;张永和;张素仙;王艳茹
运动损伤是指发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的意外伤害,不仅损害学生身体健康,影响正常学习与生活,而且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也会产生影响[1].为了解藏族地区中学生运动损伤情况,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和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并为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基础资料,笔者对甘南州11所藏族学校学生2002年9月至2003年7月课内外体育活动损伤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卓生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为了解赣南师范学院学生用药情况,掌握用药信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药品浪费,降低医疗费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笔者对该学院2003年度部分学生处方的用药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作者:吴终慧;宋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好发年龄为20~40岁.为了解以招收少数民族为主的右江民族医学院大学生HBV感染情况,以及HBV感染在汉族、壮族、瑶族学生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对2001~2003年入学的学生进行了乙型肝炎感染标志物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曹聪;马迎教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调查初二学生及其家长对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态度,探讨家长在学生性健康教育中的影响,为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邯郸市3所普通中学初二年级学生及家长,进行干预前后的2次问卷调查和定性研究.结果家长对青春期性教育态度保守,青春期性教育的承担者多为母亲一方;干预前后家长和孩子态度转变明显.结论亲子交流可以提高家长对子女青春期性教育的关注,提高父母对孩子影响作用.
作者:胡翼飞;孙江平;马迎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采用综合手段研究单纯性肥胖青少年女学生减肥前后形态、机能、生化指标、运动功能等变化,探讨健康减肥方法.方法2003年3月抽取单纯性肥胖青少年女学生60名,采用有氧运动、合理饮食、心理矫正及医务监督等方法进行10个月的减肥干预试验.结果减肥后的青少年女学生在形态、机能、心理以及生化指标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改善和提高,与减肥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综合减肥方法减肥后能达到健美和健康要求.
作者:傅兰英;盛伟;王小引;姬成茂;王培勇;雷鹏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高一学生学习主体性发展的现状和特点,为后续教育干预实验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采用<中学生学习主体性问卷>调查高一学生219名学习主体性的发展水平,运用t检验比较学习主体性发展的性别和班级类型差异.结果高一学生的责任感和主动性的平均分较高,自信心和坚持性的平均得分较低.高一男女生的学习主体性整体水平差异无显著性,但男生的独立性高于女生;示范班学生学习主体性整体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普通班学生,其坚持性、自觉性、责任感和主动性均显著高于普通班.结论高一学生学习主体性发展的性别差异不显著,而班级类型差异极为明显.
作者:田澜;黄开福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初中生行为问题现状及分布特点,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取蚌埠市4所中学的初一和初二年级学生3 559人,以Gonners儿童行为问卷(父母问卷)调查并评定学生的行为问题,以自编的问卷调查学生父母的人口统计学变量、儿童出生情况、母亲妊娠史等.计算6种行为问题和总行为问题的检出率,分析行为问题在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中的分布特征,并进行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初中生总行为问题检出率为8.0%.初一学生为7.4%,初二学生为8.6%,差异无显著性(x2=1.51,P=0.22);独生子女为8.0%,非独生子女为8.1%,差异无显著性(x2=0.026,P=0.87);各年龄组(11~16岁)检出率差异亦无显著性(x2=6.687,P=0.083);男生总行为问题检出率为5.9%,女生为10.1%,差异有显著性(x2=20.51,P=0.000).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初中生行为问题危险因素主要有女孩、母亲文化程度低、教育子女为父亲或母亲一方的、父母的教育态度不一致、采取以惩罚为主的教育方式、家庭气氛不和睦、母亲年龄偏大或偏小、母亲人工流产史、母亲孕期贫血、母亲妊娠早期高热、儿童出生时窒息和新生儿期因黄疸住院.结论对青春期学生的行为问题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女生.家长应给子女提供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同时应重视围产期保健,以减少青春期学生的行为问题发生率,保证初中生的心理健康.
作者:李红影;袁长江;胡传来;姚荣英;汤建军;刘佳;陶芳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了解中专学生儿童期羞辱的发生情况,探讨儿童期羞辱经历的社会影响因素及其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联,为制定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填式问卷,对石家庄某中专学校学生484名的儿童期羞辱经历进行不记名调查.结果46.7%的学生16岁前曾经历过至少1次羞辱.对儿童羞辱的人,排在前5位的依次是同伴/同学(30.6%)、教师(25.8%)、父亲(21.1%)、母亲(20.9%)和兄弟姐妹(18.4%).有过儿童期羞辱经历的学生,SCL-90量表中的躯体症状、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症状等9个因子的均分均明显高于没有儿童期羞辱经历的学生,而且儿童期羞辱经历与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偏执、精神病性症状等因子均分和SCL-90总均分有随羞辱程度加重而上升的剂量反应趋势.结论中专学校学生儿童期羞辱问题常见.儿童期羞辱经历与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明显相关.在学校和社区应开展预防儿童虐待的干预活动,使教师和家长掌握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方法,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教师、家长的行为,制止对儿童的羞辱.
作者:陈晶琦;廖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蠕形螨俗称毛囊虫(follicle mite),寄生于人体的仅2种,即毛囊蠕形螨(Demodex fouiculo Yum,Df)和皮脂蠕形螨(Demodexbrevis,Db).蠕形螨是一类永久性的寄生虫,Df.寄生于皮肤较为表浅的毛囊部位,且有群居现象;Db.一般为单条独居生活,寄生于皮肤深部的皮脂腺内[1].蠕形螨感染具有流行广泛、病变轻微、病程缓慢、反复发作等特点,故常易被忽视.为了解在校大学生蠕形螨感染情况,笔者对云南大理地区某高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旨在为进一步做好学校卫生工作提供依据.
作者:杨毅梅;何作顺;张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为提高高校女教职工的健康水平,做好妇科疾病的预防工作,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笔者于204年6月对某高校全体已婚女教职工进行了一次妇科普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曹晖;杨学峰;胡莉莉;张巧玲;王启源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咸宁市学龄前儿童对口腔卫生知识的知晓情况,探讨对学龄前儿童进行口腔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方法2003年10~12月对成宁市城区6所小学学前儿童496名进行共9学时、为期9周的儿童口腔卫生知识健康教育,并对学龄前儿童授课前后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儿童对口腔健康知识回答平均正确率由授课前的56.72%增加到授课后的89.85%,授课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儿童口腔卫生行为形成率由授课前的57.53%增加到授课后的88.78%,授课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对学龄前儿童进行口腔卫生知识健康教育和宣传牙病预防知识,可以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树立预防牙病的正确观念,提高儿童口腔健康水平.
作者:蒋汝刚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既遵循一定规律,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西宁市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境内的东部,平均海拔2 261 m[1].为探讨高原地区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状况及其变化趋势,笔者对西宁市2003年与2000年的中小学生健康监测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瑞琪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小学生心理需要内容及其层次变化的特点,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依据Masler心理需要层次理论拟定心理需要调查表,由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填写自己需要的事或想说的话,对1997年和2001年2次调查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4 a后低层次需要率减少,高层次需要率明显增加.结论小学生心理需要的内容和层次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但其认识能力有限,需要加强教育引导.
作者:瞿正万;傅伟忠;陈美娣;古嘉琪;顾立铭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为全面了解株洲工学院在职教工的健康状况,以便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株洲工学院校医院于2004年5月对本学院在职教工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健康检查,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蒋玉翠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视力低下是我国和世界许多国家、地区儿童青少年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严重影响了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长期以来,世界各地的卫生工作者就视力低下问题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以寻求切实可行的方法来扭转视力低下在儿童青少年中不断加重的现状.本文就当前儿童青少年视力低下的流行现状及其成因作一综述,以便为制定儿童青少年视力低下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张丽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近年来,我国儿童单纯性肥胖检出率越来越高,某些大城市小学生的肥胖检出率已接近15%,正迅速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有研究表明:儿童期的肥胖41%~80%可发展为成人肥胖[1,2],成为成年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先驱症.本文对肥胖儿童的内分泌、骨龄进行了研究,以探讨儿童单纯性肥胖对健康的影响.
作者:张德甫;胡巧云;陈姜;郗园林;段新维;马艾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让学生了解自身营养状况,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营养评价和合理营养.方法由教师负责测定学生身高、体重、上臂围(AC)、胸围和三角肌皮褶厚度(TSF),计算各自的体重指数(BMI)和上臂肌围(AMC),由学生根据人体测量结果及计算出的相关指数进行自我营养评价.结果人体测量数据有性别差异,低体重女生多于男生,超重男生多于女生;TSF女生高于男生,AMC男生高于女生.学生能按营养学知识进行比较恰当的自我营养评价,但男、女学生的评价有一定差异.结论结合人体测量,请学生进行自我营养评价,可提高学生合理营养的自觉性,及时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对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徐瑞芬;黄庆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儿童保健措施逐渐完善,以往严重威胁儿童青少年健康和生命的急慢性传染病和营养障碍等已得到有效的控制;而意外伤害问题则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发达国家威胁儿童健康及生命安全的主要问题,是儿童青少年的第1位死因[1].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把意外伤害的预防列为2000年人人健康全球战略目标之一[2].为了减少由于非疾病而造成的意外死亡,探索学生意外死亡的预防对策,现对上海市宝山区1995~2003年学生意外死亡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李有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了解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军校大学生防御机制的使用情况,为提高军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和防御方式问卷,对军校13 102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军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可以分为心理健康组(63.9%),亚健康组(32.1%)和心理问题组(4.0%).不同心理健康水平军校大学生使用的防御机制不同.不成熟防御机制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相关系数大,其次是中间型防御机制和掩饰因子,相关系数小的是成熟防御机制.结论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军校大学生之间使用的防御机制不同,军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注重防御机制的使用方法,帮助其建立成熟的防御系统,提高其应对挫折的能力.
作者:李俊丽;梅清海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广东省外来流动人口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以便为采取相应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取新鲜粪便,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于显微镜下检查肠道寄生虫卵,并用问卷法调查个人卫生情况.结果外来流动人口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为11.34%,明显高于常住人口学生的3.96%;外来流动人口学生卫生知识知晓率为81.65%,常住人口为82.80%.外来流动人口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与家庭收入、父母文化程度密切相关.结论应加强对外来流动人口学生的健康教育,提高卫生意识,促进预防肠道寄生虫措施的落实.
作者:李海康;马文军;聂少萍;李剑森;徐浩锋;许燕君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