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SIRT6蛋白在非浸润性膀胱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陈党生;屈冲;王九妹

关键词:
摘要:世界范围内,膀胱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居较高地位,每年大约有13000人因此死亡[1].在我国,膀胱癌的发生率居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并呈逐年上升趋势[2].且有较高的复发率及死亡率[3].因此探索膀胱癌的有效预后性指标对降低其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免疫球蛋白G亚型检测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

    呼吸道感染是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多数病因是由致病微生物感染引起,通过临床的治疗,患儿会很快痊愈.但有少数患儿会出现反复的呼吸道感染.这与原发性免疫功能缺陷有关,选择性IgG亚类缺陷病是儿童时期常见的免疫缺陷病之一,该病的临床表现之一就是反复的呼吸道感染.通过对我院门诊及住院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33例检测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G亚型,针对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小儿呼吸道感染,大多应用抗生素对症治疗,而对选择性IgG亚类缺陷引起的小儿呼吸道感染,对症治疗的同时还要针对IgG亚类缺陷病因治疗,逐步提高患儿自身免疫力,减少其感染机会.

    作者:丁树和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MiR-29a和PTEN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miR-29a和PTEN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以及临床意义.方法 饲养SD大鼠50只,构建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血肌酐、尿素氮水平,qRT-PCR检测miR-29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TEN的表达,分析miR-29a、PTEN和肾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大鼠血清血肌酐、尿素氮水平以及PTEN表达水平显著升高,miR-29a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相关性分析表明miR-29a和PTEN、Scr和BUN均有显著负相关性;而PTEN和Scr、BUN水平均有显著正相关性.结论 在RIRI中,miR-29a和PTEN的表达和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的肾功能损伤有显著的联系,为针对miR-29a及PTEN基因靶向治疗RI-RI提供一定的实验基础.

    作者:李德辉;毛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神经导航结合DTI技术在切除大脑功能区肿瘤的应用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结合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在切除大脑功能区肿瘤中的应用,对降低患者致残率及提高肿瘤全切率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医院收治的36例颅脑功能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对照组(18例)和观察组(18例),其中观察组采用神经导航结合DTI技术辅助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用传统手术方式切除肿瘤,比较两组患者肿瘤全切率,采用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评分)评估患者术后机体功能状态.结果 对照组患者肿瘤全切除8例(44.44%),观察组患者肿瘤全切除15例(8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5.8997,P<0.05);对照组患者10例(55.56%)KPS评分≥70分,观察组患者16例(88.89%)KPS评分≥70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9846,P<0.05),且两组KPS评分得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在随访过程中14例无症状生存,2例病情复发,2例伴有癫痫症状;对照组患者9例无症状生存,4例出现病情复发,死亡2例,3例伴有长期不完全性运动功能障碍.结论 神经导航结合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可明确肿瘤切除范围,有利于提高大脑功能区肿瘤全切率,改善患者术后机体功能状态,保护大脑功能同时大范围切除肿瘤.

    作者:聂柳;邢孔学;刘兴吉;夏鹰;金虎;陈建强;陈晓东;林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肺癌化疗患者院内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肺癌化疗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及耐药性情况.方法 2013年2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化疗治疗的104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入选者的感染部位、感染病原菌及不同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情况.结果 出现医院感染的104例肺癌化疗者中,呼吸道感染者比例高(56,53.8%).共分离出110株感染病原菌,其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73株,66.4%),其次是革兰阳性菌(30株,27.3%),真菌(7株,6.4%).革兰阴性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高(57株,78.1%),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G的耐药率高(22株,73.3%),真菌对氟康唑耐药率高(5株,71.4%).结论 了解行化疗治疗的肺癌医院感染者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特点,促进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给临床诊断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郭阳;孙玉玲;王海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尖锐湿疣患者HPV感染与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研究

    目的 研究尖锐湿疣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 以189例尖锐湿疣患者为研究对象,87例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组,比较不同型别HPV感染尖锐湿疣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情况,比较初发尖锐湿疣患者(76例)及复发尖锐湿疣患者(113例)细胞免疫功能情况.结果 不同型别HPV感染尖锐湿疣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细胞免疫功能比较,CD3+降低,CD8+升高;CD4+,CD4+/CD8+对照组、低危组、混合组以及高危组均依次降低,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初发、复发HPV感染尖锐湿疣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正常对照组、初发组、复发组CD4+,CD4+/CD8+依次降低,CD8+依次升高,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尖锐湿疣患者普遍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情况,尤其高危型HPV感染患者,同时尖锐湿疣的高复发性也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作者:单孔荣;李林妍;王红丽;宋燕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姜黄素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促进SiHa细胞自噬

    目的 研究姜黄素素诱导人宫颈癌细胞自噬的机制及对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10,20,和30 μmol/L姜黄素处理宫颈癌SiHa细胞12 h,随后采用Western-blot检测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中Akt和mTOR的磷酸化水平.同时采用自噬抑制剂3-MA处理细胞,采用MTT法观察处理前后SiHa细胞活性变化情况;ELISA检测IFN-γ的分泌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基因p53,p21和p27表达变化.结果 姜黄素能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Akt和mTOR磷酸化.同时,姜黄素也能抑制SiHa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分泌IFN-γ.当同时给予3-MA处理后,可明显逆转姜黄素对SiHa生长增殖的抑制作用,同时也能消除姜黄素诱导其分泌IFN-γ.此外,姜黄素也能上调细胞内p53,p21和p27的表达,抑制自噬后,p53,p21和p27表达明显减少.结论 姜黄素可通过抑制PI3K/Akt/mTOR活性诱导SiHa细胞自噬,终抑制其增殖并诱导其分泌IFN-γ及表达p53,p21和p27.

    作者:范世珍;陈旭娜;于波海;莫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骨科内置物术后感染性发热患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检测的临床意义

    骨科内置物术后感染一直以来都是临床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若感染不能得到及时控制,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及预后[1-3].目前,医院针对骨科内置物术后感染患者的治疗策略主要是通过抗菌药物治疗,而抗菌药物应在什么阶段使用、用法用量如何控制,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

    作者:韩枫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三维打印双相磷酸钙陶瓷支架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研究三维打印技术制备的由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HA/β-TCP)组成的双相磷酸钙陶瓷(BCP)支架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潜力,为其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提供试验基础.方法 通过三维打印技术制备质量比为3∶7的HA/β-TCP复合纳米支架,扫描电镜(SEM)观察支架形态.将支架与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通过CCK-8实验检测支架的生物相容性以及种子细胞在支架上的增殖分;并以相同材料制备的压模片进行比较.结果 三维打印技术制备的双相磷酸钙陶瓷支架为三维均匀多孔隙结构,骨髓基质干细胞能够在此支架上很好的增殖,分化.结论 三维打印制备双相磷酸钙陶瓷支架有较好的相容性,可促进细胞的分化,可作为细胞支架应用于骨组织工程中.

    作者:李佳乐;夏轶超;澈力格尔;刘敏;王梓霖;韩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两种降糖方式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F波的影响及意义

    目的 通过F波的参数分析单纯口服降糖治疗与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联合口服降糖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121例,男51例,女70例,平均年龄(62.22±9.03)岁;平均病程(115.21±84.40)月.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口服治疗组(OHA组),每日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联合口服降糖治疗组(MDSⅡ+OHA组).根据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HbA1c)水平不同分为HbA1c>8%组和HbA1c≤8%组.采用肌电图诱发电位仪进行胫神经的F波检测及神经传导检测,记录各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 与OHA组比较,MDSⅡ+OHA组的HbA1c水平较低(P<0.05),空腹血糖(fastblood glucose,FPG)水平无差别(P>0.05).MDSⅡ+OHA组Fmin、Fmax、Fmean及SCV均缩短,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与HbA1c>8%组比较,HbA1c≤8%组的Fmin、Fmax、Fmean、S-LAT均缩短(P<0.05),S-MAP、SCV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与单纯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相比,间断胰岛素皮下注射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可能更好的延缓DPN患者周围神经的损害;有效的控制血糖可能更好的减轻糖尿病的周围神经损害;F波可能更早地反映DPN的神经损伤,F波的参数反映DPN损伤可能较神经传导速度检测更敏感.

    作者:孙丽艳;赵蒙;殷宏宇;王为;孙庆权;王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带状疱疹喉炎侵及多组脑神经1例

    急性喉炎临床常见,多由呼吸道病原体引起,如鼻病毒、冠状病毒、β-溶血性链球菌[1,2].疱疹病毒,尤其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喉炎并不常见.带状疱疹喉炎可表现为声门或声门上方水疱、水肿和溃疡性破损[3].带状疱疹病毒也可侵犯脑神经,Ⅱ、Ⅲ、Ⅳ、Ⅴ、Ⅵ、Ⅶ、Ⅷ脑神经都可受累,其中面神经受累常见.我科收治一例带状疱疹病毒喉炎,未累及面神经,而累及Ⅴ、Ⅷ、Ⅸ、Ⅹ脑神经,十分少见,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方良;南善姬;朱博驰;吴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脑室胸骨分流术1例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虽然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手术近年来逐渐普及,但脑室腹腔分流术仍然是治疗脑积水的主要手段[1].传统的脑室腹腔分流术、脑室心房分流术等仍有较高的失败率,文献报道约29%-59%的病人术后几年发生分流失败[2,3].国外学者新研究表明:胸骨柄可作为静脉通路进行胸骨内输液而成为脑脊液分流的理想载体.脑室胸骨分流术在我国内地尚未见提及,国际文献中也鲜有报道.近,我们首次通过脑室胸骨分流术治愈了一例难治性脑积水的病人,该患多次行分流术失败,其中行脑室静脉窦分流1次,后因矢状窦闭塞而分流失败;脑室腹腔分流术3次,均因腹腔段粘连包裹而分流失败.现报告并文献复习如下.

    作者:陈卓;赵航;高宇飞;谢丽娟;秦治刚;金星一;赵丛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2013-2016年度某院常见菌耐药谱分析

    近年来,细菌的耐药性和医院内感染随着抗菌药物与介入医疗的广泛使用在持续增加,使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巨大负担[1-3].通过回顾性统计分析临床病原菌的种类、分布和耐药变迁的情况,可及时掌握医院致病菌耐药情况的发展趋势,对临床抗感染治疗和预防医院内感染及制定抗菌药物管理等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4-5].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旨在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病原菌的耐药监测数据.

    作者:刘佳蕊;王萍;孙卓;张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乳腺癌术后疼痛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

    乳腺癌是发达国家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发展中国家第二常见的恶性肿瘤.乳腺癌的治疗方案取决于其分期,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乳腺癌手术治疗后可能出现各种术后并发症,尤其是术后慢性疼痛.据流行病学调查乳腺癌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病率可达20 %-68 %[1-3].乳腺癌术后疼痛综合征(post mastectomy painsyndrome,PMPS)属于术后慢性疼痛的一种,定义为乳腺癌术后胸部、腋窝、上臂及肩部出现的慢性疼痛,并且超过3个月[4,5].

    作者:李博然;张享;王鑫;徐景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代谢综合征合并腕管综合征患者的神经传导研究

    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又称为迟发性正中神经麻痹,是由于正中神经在腕部受到压迫而造成大鱼际肌无力和手部正中神经支配区的疼痛、麻木及进行性的鱼际肌萎缩,造成患者手部功能受限,生活质量下降.CTS的病因尚不明,一般认为与肥胖、关节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糖尿病、外伤、肿瘤、淀粉样变性、结节病和过度反复运动造成的损伤等有关[1].

    作者:奚晴超;姚蔚;王娟娟;方铭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结合基序蛋白6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RNA结合基序蛋白6(RBM6)在结直肠癌(CRC)中表达水平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92例配对的CRC及癌旁组织石蜡包埋标本RBM6表达水平,观察其与CRC病人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再以Western印迹和qRT-PCR检测28例配对冷冻保存的新鲜CRC及癌旁组织中RBM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RBM6在92例CRC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表达水平(癌组织30.4%,28/92 vs癌旁10.9%,10/92;P<0.01).卡方检验显示:RBM6的表达与CRC肿瘤的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与患者TNM分期和远处转移呈正相关(P=0.026,P=0.021).单因素分析发现:RBM6高表达CRC患者预后更差(P=0.024).qRT-PCR和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RBM6在CRC中蛋白和mRNA表达均高于配对癌旁组织(P<0.01;P=0.009).结论 RBM6在CRC中呈高表达,并与患者临床分期、远处转移及不良预后相关,可能参与CRC的恶性进展.

    作者:王子昕;盛伟伟;董明;周建平;孔凡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cTnⅠ、CK-MB及乳酸联合检测对急诊老年严重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评估

    目的 研究急诊老年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浆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动脉血乳酸水平的变化及其对预后的评估.方法 收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老年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98例,就诊后予cTnⅠ、CK-MB、乳酸等检查,并行APACHEⅡ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和SOFA(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早期目标导向性治疗(EGDT)后6h复测血乳酸水平,随访28天,依据患者的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分别比较存活组和死亡组cTnⅠ,CK-MB,乳酸,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区别;比较脓毒性休克和严重脓毒症组的cTnⅠ,CK-MB,乳酸,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的区别;并进行cTnⅠ,CK-MB,乳酸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的相关性分析;通过分析ROC曲线下面积(AUC)确定cTnⅠ、CK-MB、乳酸对老年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脓毒性休克组患者cTnⅠ、CK-MB、乳酸、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大于严重脓毒症组;死亡组cTnⅠ、CK-MB、和乳酸均大于存活组(P<0.05);cTnⅠ、CK-MB、乳酸水平与APACHElI评分、SOFA评分具有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r=0.675-0.899,P<0.05),cT-nⅠ、CK-MB、乳酸预测死亡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6、0.949、0.809、0.829,通过logistic回归所得联合预测概率ROC曲线下面积为0.979(P<0.05).结论 急诊脓毒性休克以及老年严重脓毒症患者采用eTnⅠ、CK-MB和动脉血乳酸联合检测,对其病情和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评估价值,cTnⅠ、CK-MB、和乳酸水平愈高提示患者预后愈差.

    作者:王春源;李肖肖;丁静;勤俭;杜雪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SIRT6蛋白在非浸润性膀胱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世界范围内,膀胱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居较高地位,每年大约有13000人因此死亡[1].在我国,膀胱癌的发生率居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并呈逐年上升趋势[2].且有较高的复发率及死亡率[3].因此探索膀胱癌的有效预后性指标对降低其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党生;屈冲;王九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校企合作模式培养复合型医学检验人才的探析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是涉及多个学科内容的医学应用学科,并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涵盖全体系的临床医学分支学科.随着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和医学教育改革的深化,医学检验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育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不断进取的“创新型”复合人才[1,2].校企合作建设实践教育基地正是新形势下培养复合型检验人才的有效途径[3].实习实训教学基地(医院)、独立医学检验所及高科技生物科技公司作为实践教育承载体,对于提高和强化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推动教学改革和创新等,有较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浦春;冯钢;路勇;武其文;黄丽珠;张鹏;张建英;许国飞;章尧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染色质解旋酶DNA结合蛋白7表达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目的 通过研究肝癌组织内染色质解旋酶DNA结合蛋白7(CHD7)的表达及其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探讨CHD7作为肝癌预后预测指标的可行性.方法 将286例肝切除术后病理确诊为肝细胞肝癌的标本制作成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癌及癌旁肝组织中CHD7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HD7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对应的癌旁肝组织.CHD7高表达与肿瘤数目、肿瘤包膜完整性、肿瘤血管侵犯、TNM分期及BCLC分期密切相关,与肝癌患者术后总体生存率呈负相关,而与肝癌患者术后复发率呈正相关.结论 CHD7在肝癌中明显高表达,可作为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之一.

    作者:陈颖;邓周峰;江卫华;周嘉;苏明琪;韩骏;张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糖尿病患者泌尿系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现状分析

    糖尿病(DM)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由于患者代谢紊乱,免疫功能下降,极易引发各种感染,其中泌尿系感染是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1].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广泛应用,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也随之发生改变,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也不断升高,给临床治疗带来更多的困难[2].为了解我院糖尿病患者泌尿系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我们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区收治的151例糖尿病住院患者泌尿系感染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了解糖尿病患者发生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糖尿病泌尿系感染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李丽荣;郭凯;刘彦希;孙景春 刊期: 2017年第05期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