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修贵;杨兴万;曾凤秀;陈安昀;王彩莲;向阳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预防已引起许多国家的高度关注.1989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始了一个公共卫生项目--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系统(The Youth Risk Behavior Surveillance System,YRBSS)研制,旨在监测导致青少年死亡、患病以及各种社会问题的主要健康危害行为.1998年起,我国北京、安徽、上海等地也开展了这方面的调查.
作者:朱佳珮 刊期: 2005年第10期
儿童学习困难是指儿童难以适应正常的教育环境、跟不上常规教育进度、学业成绩明显落后于正常儿童,而智力又基本正常[1].国内外多数调查资料显示,在校儿童学习困难的发生率为15%~20%,男女比例约为2:1 [2].学习困难是教育学上的一种常用称谓,它的含义甚广,相关术语很多,如学习无能(learning disability)、学习障碍(learning disorder)、学习技能发育障碍(academic skill development disorder)、特殊学习缺陷(special learning disability)、教育障碍(educational handicaps)、轻微脑功能失调(minimal brain dysfunction)等.由这些术语可见,学习困难是一个具有争议性的研究领域,许多问题还有待深入探索.
作者:郑晓边 刊期: 2005年第10期
2004年2月10日至3月8日,扬州市广陵区湾头镇某初级中学发生一起出疹性疾病爆发疫情.笔者对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志军;马小剑;钱颖 刊期: 2005年第10期
为了解北京市中小学教室空气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政府和专业机构制定和完善学校教室空气质量标准和安全有效的消毒净化措施提供依据,笔者于2004年2月22日至3月15日对北京市9个区县的94所学校进行了调查.
作者:滕立新;段佳丽;张宏伟;于慧芳;李心意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了解珠海市青少年吸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控烟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应用世界卫生组织(WHO)/中国卫生部提供的<全球青少年烟草调查中国问卷>,对珠海市25所中学初二至高一年级的学生2 48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尝试过吸烟(包括只吸1口)的学生占29.4%,其中男生为42.0%,女生为14.6%,差异有显著性;第一次吸烟时年龄小于12岁的学生占49.7%;吸烟的学生中62.9%的香烟来自于商店或烟摊,84.9%的学生能从商店或烟摊买到香烟;父母都吸烟或其中一人吸烟的高达65.5%,父母吸烟的子女吸烟的比例明显高于父母不吸烟的子女,差异有显著性(χ2=21.576,P<0.01);44.5%的学生认为学校没有组织过控烟活动;96.2%的学生对吸烟有害健康有正确的认识,但呈现出知识、信念、行为的分离.结论珠海市青少年尝试吸烟现象较为普遍,父母吸烟对子女吸烟行为产生严重影响.应在家庭、学校、社区形成良好的控烟支持环境.
作者:陈琦;梁小冬;朱克京;吴少芳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离异家庭母亲教养方式与幼儿行为问题的相关关系,以便对幼儿的消极行为进行有效干预.方法采用中文版EMBU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和Rutter儿童行为问卷对兰州市226名幼儿及母亲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离异家庭幼儿行为检出率较高,其中男孩为32%,女孩为14%.离异家庭母亲教养方式与幼儿行为问题相关显著,同时正常家庭与离异家庭母亲的教养方式差异也存在显著性.结论母亲的教养方式是影响幼儿行为发展的重要因素,积极的教养方式对离异家庭幼儿的健康成长起重要作用.
作者:郑名;李炙檬 刊期: 2005年第10期
学校卫生人员承担着学校健康教育、疾病防治、卫生保健、卫生监督、卫生宣传等方面的工作.为了解辽宁鞍山市学校卫生队伍现状,笔者于2002年12月进行了此项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涛;刘艳秋 刊期: 2005年第10期
有人对1980~2001年国内有关师范大学生心理综合素质研究的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发现,对贫困生、少数民族学生研究太少[1].另一方面,已有的相关文献中,研究者们往往根据是否申请补助或通过相关部门的认定来确定贫困生的样本[2-6].笔者试图以贫困认知为取样标准,于2003年10月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探讨.
作者:陈昌明;李万兵;汪红烨 刊期: 2005年第10期
乙型肝炎(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传染病,其严重程度居各类传染病之首,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是我国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为了解中学生乙肝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以便为学校对中学生开展预防乙肝健康教育提供依据,笔者于2004年9~10月进行了此次调查.
作者:王小平;林斯海 刊期: 2005年第10期
在中小学生现时营养状况评价分析中,体质量指数(BMI)法和身高标准体重法是比较常用的2种方法.为了解这2种方法同时用于一组人群评价时有无差异,笔者于2004年4月,选择海口市2所中学和2所小学7~18岁学生9 611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上述2种方法,对其进行比较分析.
作者:杨来益;洪义海;宋孟冰;张平;潘小婷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了解太原市重工业区学龄前儿童血铅含量与智商的关系,为儿童铅污染的防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太原市重工业区3所幼儿园儿童325名进行血铅和智商测定以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学龄前儿童血铅中位数为0.817μmol/L,血铅超标率为78.15%,高血铅组与低血铅组儿童智商差异有显著性(P<0.01),学龄前儿童智商与父亲的文化程度、母亲的职业呈正相关(P<0.01),与血铅含量、开始添加辅食的时间呈负相关.结论应切实改善和减少环境污染,幼儿园应远离交通运输干线;幼儿应及时添加辅食,加强健康教育,必要时给予辅助性药物治疗.
作者:戴伏英;范淑兰;邢玉梅;王祝欣 刊期: 2005年第10期
为了解汕尾市区中小学生贫血状况,降低学生贫血患病率,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以便为贫血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按照<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及技术规范>的要求,于2003年10月对4所学校的中小学生进行贫血状况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伟君 刊期: 2005年第10期
寻常痤疮俗称粉刺,是青春期一种常见的多形性皮肤病,以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引起皮肤红色丘疹、脓疱结节及囊性损害,好发于颜面及胸背等处.大学生是高发人群,男性多于女性,此病治疗方法很多,但效果均不满意或有些疗法副作用较大.近几年来,笔者应用新癀片口服加外用治疗寻常痤疮12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肇翚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出生前后不同时期婴幼儿暴露水平及其父母基线血铅水平、母亲孕中血铅水平等对幼儿行为问题的影响及其关联程度.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从1996年开始在环境铅污染较严重的安徽省池州市某区进行了为期6 a的流行病学调查.对新婚夫妇进行追踪观察至分娩,并定期观察随访其子女发育情况.共采集到210对夫妇基线血样,93份孕中血,98份脐带血样.采用PE-AA800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血铅水平检测.2001年11月,研究组再次系统地对队列内夫妇的165名子女进行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采用2~3岁Achenbach幼儿行为量表(CBCL)对幼儿进行行为问题测试,并在婴幼儿体检时采集指血165份进行了血铅检测.结果(1)母亲基线血铅、父亲基线血铅、婴幼儿血铅、脐带血铅和孕中血铅几何均值依次为(62.71±2.18)μg/L,(72.93±2.06)μg/L,(130.39±1.88)μg/L,(54.32±2.11)μg/L和(50.93±1.95)μg/L;血铅超过100 μg/L样本所占比例分别为32.38%,38.09%,43.03%,10.20%和9.68%.(2)幼儿行为问题发生率为12.12%.高血铅组与正常血铅组幼儿在攻击、破坏行为、外向性等6个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单因素相关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幼儿血铅水平与外向性行为得分间存在正相关(β=0.01 243,P<0.05).结论出生前后铅暴露水平对婴幼儿行为问题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尤以幼儿当前血铅水平影响更为显著.
作者:朱中平;沈彤;俞翠莲;邹武庆;刘俊玲;姜玉屏;朱启星 刊期: 2005年第10期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抗菌药物的不断创新,各种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疗.但是,滥用抗菌药物可使细菌产生耐药性而使疗效降低或消失,还可造成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笔者对广西财经学院卫生所2000~2003年口服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以便掌握我校抗菌药物的使用特点和趋势,促进临床科学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陈小华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了解蒙古族学生性发育状况,以便为青春期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择7~18岁蒙古族学生,采用概率单位回归法和逐步回归分析,研究蒙古族学生月经初潮和首次遗精平均年龄及其与体质的关系.结果蒙古族女生初潮早年龄城、乡均为10岁;全部来潮年龄城市为16岁,乡村18岁仍未达100%.初潮平均年龄城、乡分别为12.96和13.44岁,城市较乡村早0.48岁.男生早首次遗精年龄城、乡均为11岁;全部首次遗精年龄城市男生18岁,乡村男生18岁尚未达100%.首次遗精平均年龄城乡分别为14.14与15.15岁,城市较乡村早了1.01岁.月经初潮和首次遗精均比全国平均年龄晚.结论蒙古族学生月经初潮和首次遗精平均年龄及早发生年龄存在提前趋势.形态发育指标与青春期发育有密切关系.
作者:赵宏林;佟伟军;李绍山;张艳芬;冯华;赵东风;包玉荣;庞海花;白长明 刊期: 2005年第10期
四川省马尔康地区属藏族、汉族等多民族集居的地方,其生活习惯不尽相同,藏族有饮用边茶、砖茶的习惯,而边(砖)茶中氟含量较高,为182~470 mg/kg.为了解饮用边茶、砖茶藏族学生和不饮用边茶、砖茶汉族学生的龋齿患病情况,阿坝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3年分别对966名饮用边(砖)茶和990名不饮用边(砖)茶学生的龋齿患病情况进行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光才;秦雪红;付海霞 刊期: 2005年第10期
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是国民体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对该领域的相关研究非常重视[1-3].体质健康本身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因此,对体质健康的评价也应该综合进行,才能全面而准确地反映体质现状[4].本研究采用单项指标得分累加法对我国6~18岁汉族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城乡男女学生的评价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
作者:毕振旺;杨育林;席庆兰;魏霞;徐留臣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未成年犯自尊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为维护未成年犯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抽取某未成年犯管教所关押的未成年犯166名为犯罪组,以某普通中学学生及部分待业人员195名为对照组,采用自尊调查表(SEI)、SCL-90量表和抑郁状态问卷(DSI)进行调查.结果犯罪组SCL-90除强迫和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外,其余均高于对照组;SEI均分显著低于对照组,DSI均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犯罪组高自尊者SCL-90各因子分显著高于低自尊者,对照组高自尊者SCL-90各因子分均显著低于低自尊者;2组高自尊者DSI均分显著低于低自尊者.犯罪组SEI与SCL-90各因子呈正相关(与总分和强迫、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因子相关显著,P<0.05),与DSI呈显著负相关;对照组SEI与SCL-90各因子及DSI呈非常显著负相关.结论未成年犯的自尊水平对心理健康状况有一定影响.
作者:肖三蓉;邓远平;刘玲玲;雷良忻 刊期: 2005年第10期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营养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但仍存在着许多营养问题,一方面营养不良没有根本解决,另一方面营养过剩现象日益突出[1].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人们缺乏营养知识,不能合理地选择食物而造成的[2].目前,我国普遍存在钙摄入不足的问题.为对小学生进行钙营养健康教育及干预,了解小学生营养知识的知晓情况,笔者对宁波市镇海区4所学校学生进行了有关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抽样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顾素玲 刊期: 200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