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南京大学教职工脂肪肝致病因素分析

孙鸣;童擎

关键词:脂肪肝, 因素分析, 统计学, 患病率
摘要:脂肪肝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脂肪大量在肝内异常蓄积.近年来随着脂肪肝患病率的增加以及对其研究的深入,该病已成为消化、遗传、营养、内分泌、心血管等多学科共同关注的医学问题.笔者对南京大学808例教职工脂肪肝患者的患病情况及相关致病因素进行了分析,旨在为防治该病提供依据.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心理关怀

    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包括以下3类:感染了HIV的儿童;父母(尤其是母亲和/或主要的养家糊口者)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生活在受影响的家庭和/或接受了由于艾滋病成为孤儿的家庭中的儿童.随着HIV感染人数和艾滋病死亡人数的增加,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也不断增加.如何帮助这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和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作者:严谨;肖水源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汕尾市市区中小学生贫血状况

    为了解汕尾市区中小学生贫血状况,降低学生贫血患病率,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以便为贫血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按照<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及技术规范>的要求,于2003年10月对4所学校的中小学生进行贫血状况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伟君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甘肃省高校体育教师健康状况分析

    高校体育教师对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国民体质,促进社会发展,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体育教育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时期的高等教育要求高校体育教师不仅要作为体育教育与大众健康体育的传播者,也要成为体育科研的领跑者,这就要求高校体育教师不仅要拥有强健的身体和高超的体育技能,还要掌握渊博的专业知识;但职业特点使他们承受了较大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由于体育课90%的授课是在室外,他们的身体健康也更易受到自然环境和工作环境的影响.为此,笔者于2004年5~9月对甘肃省高校体育教师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张晓刚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广州不同性质学校初中生吸烟KAP比较

    目的比较广州地区公立、厂办和民营3类学校初中生吸烟相关KAP的异同,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控烟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用自制问卷对广州市黄埔区6所公立、厂属和私立中学的3 957名初中生进行横断面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吸烟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结果调查应答率为95.6%.3类学校学生的性别、年龄和户口地分布有统计学差别;吸烟与健康相关知识得分民营>公立>厂办,差异均有显著性;吸烟与健康相关态度得分,正向态度为厂办>公立>民营,负向态度为公立>厂办>民营,态度总分为厂办>公立>民营,其中正向态度得分在3类学校学生中的差异无显著性,而负向态度得分和态度总分在3类学校学生中的差异有显著性.所调查初中生的尝试吸烟率为20.5%,每周吸烟率为5.1%,每日吸烟率为3.5%,尝试吸烟率、每周吸烟率和每日吸烟率均为民营>公立>厂办,且尝试吸烟率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民营学校初中生吸烟与健康知识相对缺乏、态度趋向负面且吸烟行为发生率明显偏高,应成为目前学校控烟工作的重点对象.

    作者:文孝忠;陈维清;区永军;万振岗;刘辰煦;何惠珍;周芳;黄比比;刘衍南;凌文华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北京师范大学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

    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蔓延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在我国,艾滋病的流行也受到了社会各界普遍关注.高等师范院校在校学生作为将来国家教师队伍的主要来源,他们预防艾滋病的知识与态度具有极其重要的示范意义.为有针对性的为开展艾滋病教育提供有效的数据与指导,笔者于2003年12月对北京师范大学学生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玲;王莉;齐建国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大学生同伴教育候选人艾滋病知识和态度基线调查

    目的了解大学生同伴教育候选人艾滋病知识、态度的基线水平,剖析以往培训的经验与不足,为改进同伴教育者的教育与训练提供依据.方法对北京市大学生同伴教育候选人163名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的问卷调查.结果艾滋病知识整体水平有待提高,知识均分为20.78分(满分26分),理论知识较高,但联系生活实际和难度较大题目的得分较低,医学专业学生优于非医学专业者.对HIV/AIDS感染者的关爱态度不够理想,态度均分为12.38分(满分19分),存在较明显的躲避倾向;女生关爱态度较男生更积极.知识水平与关爱态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大学生知识水平,但需注意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道德、关爱、伦理教育应成为重点教育内容.医学专业较其他专业学生更适宜成为同伴教育者.

    作者:何忠虎;季成叶;张冰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南京大学教职工脂肪肝致病因素分析

    脂肪肝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脂肪大量在肝内异常蓄积.近年来随着脂肪肝患病率的增加以及对其研究的深入,该病已成为消化、遗传、营养、内分泌、心血管等多学科共同关注的医学问题.笔者对南京大学808例教职工脂肪肝患者的患病情况及相关致病因素进行了分析,旨在为防治该病提供依据.

    作者:孙鸣;童擎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不同海拔地区汉、哈族学生生长发育状况比较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酒泉市西南,旧县城位于平均海拔2 950 m(2 700~3 200 m)的当金山北麓的斜坡荒漠戈壁滩上,缺氧、高寒、高湿等自然环境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1998年底,国务院批准将县城整体搬迁至地势平坦的戈壁滩上,平均海拔1 600 m,比旧城降低了1 350 m,对人体健康影响起决定性因素的缺氧[1]及其他自然、生活环境也有了较明显的改善.为了解这些改变对汉族、哈萨克族(以下简称哈族)学生生长发育产生的影响,笔者特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鹏图;王彦俊;郁俊卿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中国6~18岁汉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综合评价

    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是国民体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对该领域的相关研究非常重视[1-3].体质健康本身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因此,对体质健康的评价也应该综合进行,才能全面而准确地反映体质现状[4].本研究采用单项指标得分累加法对我国6~18岁汉族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城乡男女学生的评价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

    作者:毕振旺;杨育林;席庆兰;魏霞;徐留臣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均衡膳食对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目的探讨合理均衡膳食对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即时修改食谱和提高儿童生长发育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对深圳市9所幼儿园3~4岁学龄前儿童1 188名进行合理营养配餐,观察配餐前后1 a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情况和营养性疾病的患病率.结果均衡膳食后学龄前儿童体重合格增长率上升6.1%,身高合格增长率上升4.9%,营养性疾病患病率明显下降,低体重、发育迟缓、轻度贫血、肥胖分别下降0.82%,0.34%,1.2%,1.1%.结论均衡膳食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物质基础.

    作者:黄梅;陈文彩;翁丽芬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集美中学多功能网络教室卫生状况

    教室是学生学习和活动的场所,良好的教室卫生既可满足教学功能需要,又有利于学生安全及身心健康.为了解多媒体网络教室的卫生学情况,笔者于2001年9月及2002年6月对集美中学的多媒体网络教室进行了监测.

    作者:黄海燕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学习困难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和干预对策

    儿童学习困难是指儿童难以适应正常的教育环境、跟不上常规教育进度、学业成绩明显落后于正常儿童,而智力又基本正常[1].国内外多数调查资料显示,在校儿童学习困难的发生率为15%~20%,男女比例约为2:1 [2].学习困难是教育学上的一种常用称谓,它的含义甚广,相关术语很多,如学习无能(learning disability)、学习障碍(learning disorder)、学习技能发育障碍(academic skill development disorder)、特殊学习缺陷(special learning disability)、教育障碍(educational handicaps)、轻微脑功能失调(minimal brain dysfunction)等.由这些术语可见,学习困难是一个具有争议性的研究领域,许多问题还有待深入探索.

    作者:郑晓边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过敏性疾病家族史与儿童哮喘的相关研究

    目的了解过敏性疾病(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和湿疹/神经性皮炎)家族史对儿童哮喘的影响,为儿童哮喘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2000~2002年德国Wilhelmshaven镇和Delmenhorst镇小学入学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与儿童哮喘有关的因素,采用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和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验证.结果3种过敏性疾病家族史对儿童哮喘均有显著影响,尤其是过敏性哮喘家族史影响大;亲属中,母亲过敏性哮喘对儿童的影响比父亲强,母亲过敏性鼻炎对儿童的影响与父亲接近,父亲湿疹/神经性皮炎对儿童的影响比母亲强;家族中患过敏性疾病的人越多,儿童患哮喘的危险性就越高.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排除混杂因素后,以上趋势仍存在.结论过敏性疾病家族史对儿童哮喘有显著影响,且不同疾病和不同亲属的影响程度不同.

    作者:许敏兰;Hermann Pohlabeln;陶芳标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珠海市青少年吸烟行为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珠海市青少年吸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控烟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应用世界卫生组织(WHO)/中国卫生部提供的<全球青少年烟草调查中国问卷>,对珠海市25所中学初二至高一年级的学生2 48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尝试过吸烟(包括只吸1口)的学生占29.4%,其中男生为42.0%,女生为14.6%,差异有显著性;第一次吸烟时年龄小于12岁的学生占49.7%;吸烟的学生中62.9%的香烟来自于商店或烟摊,84.9%的学生能从商店或烟摊买到香烟;父母都吸烟或其中一人吸烟的高达65.5%,父母吸烟的子女吸烟的比例明显高于父母不吸烟的子女,差异有显著性(χ2=21.576,P<0.01);44.5%的学生认为学校没有组织过控烟活动;96.2%的学生对吸烟有害健康有正确的认识,但呈现出知识、信念、行为的分离.结论珠海市青少年尝试吸烟现象较为普遍,父母吸烟对子女吸烟行为产生严重影响.应在家庭、学校、社区形成良好的控烟支持环境.

    作者:陈琦;梁小冬;朱克京;吴少芳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高校医院应体现以人为本新理念

    以人为本的内含是指人文精神,本质上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对人存在的意义、人的价值及人的自由和发展珍视和关注的思想[1].以人为本在当今社会已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医院是社会精神文明的窗口,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新理念.高校医院由于其服务宗旨及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更应体现以人为本.

    作者:王志英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一起出疹性疾病爆发情况调查

    2004年2月10日至3月8日,扬州市广陵区湾头镇某初级中学发生一起出疹性疾病爆发疫情.笔者对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志军;马小剑;钱颖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大学生自我艾滋病感染危险预测和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了解大学生自我艾滋病感染危险预测水平,为改进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03年对浙江某市2所综合性大学21 448名大学生进行自答式问卷调查.结果8.1%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可能感染艾滋病,68.1%回答不可能,23.8%回答不知道.男学生有自我感知危险意识的比例为11.0%,女学生则为5.2%,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242.54,P<0.001);对性途径传播艾滋病形势了解的学生中9.0%有自我危险预测,有性交行为史的学生中12.8%有自我危险预测.与自我艾滋病感染危险预测有关的影响因素有学校、性别、是否了解经性途径传播艾滋病正在上升、是否有性交行为史等7个因素.结论应重视并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艾滋病感染危险预测水平,并进一步深化大学生有关艾滋病预防的健康教育内容和方式.

    作者:潘晓红;丛黎明;马瞧勤;杨清;许国章;余飞颖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长春中医学院2000级学生4年体质状况追踪观察

    为了解长春中医学院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笔者于2000~2003年9~10月份对长春中医学院2000级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了追踪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吕宏;阚英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中国汉族儿童少年体质水平的地域分布

    目的分析中国27省市7~18岁汉族儿童少年体质水平的地域分布,为研究儿童少年体质发展规律及影响因素、探讨体质综合评价方法提供依据.方法用标准离差法将27省市7~18岁汉族儿童少年的11项形态、机能和素质指标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进行体质综合评价.结果环渤海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儿童少年体质好,贵州省差.结论中国汉族儿童少年体质水平的地域差异较为明显.

    作者:张迎修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中学生青春期健康教育实践

    青春期是性发育非常迅速的时期,青少年在生理、心理上存在着许多困惑,他们有许多问题希望得到解答、指导和帮助.他们对自己身体发生的变化非常好奇,由于不懂是怎么回事,不知该怎么办,往往就会产生紧张、恐怖的情绪.有的孩子隐约感到这与健康教育的问题有关,却羞于启齿,甚至引发类同犯罪的心理.因此,认真开展中学生青春期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且应针对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作者:郭顺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