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长春中医学院2000级学生4年体质状况追踪观察

吕宏;阚英

关键词:体质, 生长和发育, 流行病学方法, 学生, 医科
摘要:为了解长春中医学院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笔者于2000~2003年9~10月份对长春中医学院2000级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了追踪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海拔地区汉、哈族学生生长发育状况比较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酒泉市西南,旧县城位于平均海拔2 950 m(2 700~3 200 m)的当金山北麓的斜坡荒漠戈壁滩上,缺氧、高寒、高湿等自然环境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1998年底,国务院批准将县城整体搬迁至地势平坦的戈壁滩上,平均海拔1 600 m,比旧城降低了1 350 m,对人体健康影响起决定性因素的缺氧[1]及其他自然、生活环境也有了较明显的改善.为了解这些改变对汉族、哈萨克族(以下简称哈族)学生生长发育产生的影响,笔者特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鹏图;王彦俊;郁俊卿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北京市房山区中小学校食堂建设与学生营养教育调查

    目的了解北京市中小学校食堂现状及其在学生营养健康教育中所起的作用,为加强学校食堂建设和学生营养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房山区9所中小学校食堂及366名在校就餐的学生进行膳食及营养教育相关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食堂硬件设备较好,但饮食服务人员文化程度较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86.0%,极少接受营养知识培训.在食堂就餐的学生较多,但食堂几乎从未结合学生饮食开展过任何形式的营养健康宣教.学生营养知识普遍欠缺,并且通过学校获得营养相关知识的机会少,只占18.0%;83.3%的学生希望食堂能够增加饮食营养宣传和指导服务.结论学校食堂建设应与学生营养健康教育相结合.

    作者:魏守刚;刘秀敏;高霞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心理关怀

    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包括以下3类:感染了HIV的儿童;父母(尤其是母亲和/或主要的养家糊口者)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生活在受影响的家庭和/或接受了由于艾滋病成为孤儿的家庭中的儿童.随着HIV感染人数和艾滋病死亡人数的增加,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也不断增加.如何帮助这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和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作者:严谨;肖水源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汕尾市市区中小学生贫血状况

    为了解汕尾市区中小学生贫血状况,降低学生贫血患病率,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以便为贫血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按照<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及技术规范>的要求,于2003年10月对4所学校的中小学生进行贫血状况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伟君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某医科大学高级教职员工健康状况分析

    高级教职员工是指高校中拥有副高级职称或副处级及以上的教职员工(包括离退休人员),因其承担着学校主要的科研、行政工作,所以加强这一特殊群体的预防保健工作意义重大.为了解这一群体的健康状况,笔者对某医科大学高级教职员工2004年7月的年度健康检查情况进行了分析,以便为高校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

    作者:肖永康;胡传来;朱启星;蒋建华;张宝;徐晓玫;边琳娜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大学生同伴教育候选人艾滋病知识和态度基线调查

    目的了解大学生同伴教育候选人艾滋病知识、态度的基线水平,剖析以往培训的经验与不足,为改进同伴教育者的教育与训练提供依据.方法对北京市大学生同伴教育候选人163名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的问卷调查.结果艾滋病知识整体水平有待提高,知识均分为20.78分(满分26分),理论知识较高,但联系生活实际和难度较大题目的得分较低,医学专业学生优于非医学专业者.对HIV/AIDS感染者的关爱态度不够理想,态度均分为12.38分(满分19分),存在较明显的躲避倾向;女生关爱态度较男生更积极.知识水平与关爱态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大学生知识水平,但需注意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道德、关爱、伦理教育应成为重点教育内容.医学专业较其他专业学生更适宜成为同伴教育者.

    作者:何忠虎;季成叶;张冰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马尔康地区饮茶和不饮茶中小学生龋齿患病情况

    四川省马尔康地区属藏族、汉族等多民族集居的地方,其生活习惯不尽相同,藏族有饮用边茶、砖茶的习惯,而边(砖)茶中氟含量较高,为182~470 mg/kg.为了解饮用边茶、砖茶藏族学生和不饮用边茶、砖茶汉族学生的龋齿患病情况,阿坝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3年分别对966名饮用边(砖)茶和990名不饮用边(砖)茶学生的龋齿患病情况进行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光才;秦雪红;付海霞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太原市中学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

    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传染病.为了解太原市城乡中学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以便为制定乙型肝炎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03年对31 305名中学生进行了HBV(乙肝病毒)感染状况调查.

    作者:朱文华;刘华平;李毓玺;张清旺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汕头市部分中学生乙型肝炎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乙型肝炎(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传染病,其严重程度居各类传染病之首,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是我国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为了解中学生乙肝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以便为学校对中学生开展预防乙肝健康教育提供依据,笔者于2004年9~10月进行了此次调查.

    作者:王小平;林斯海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中国6~18岁汉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综合评价

    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是国民体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对该领域的相关研究非常重视[1-3].体质健康本身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因此,对体质健康的评价也应该综合进行,才能全面而准确地反映体质现状[4].本研究采用单项指标得分累加法对我国6~18岁汉族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城乡男女学生的评价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

    作者:毕振旺;杨育林;席庆兰;魏霞;徐留臣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沈阳市部分学生家长健康教育需求调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生理、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针对这一指导思想,沈阳市铁西区部分学校在向学生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也开展了家长健康教育活动,如家长个别咨询、团体辅导、举办讲座等.为了解家长对学校开展此项活动的需求情况,笔者于2003年9月进行了问卷调查.

    作者:张文丽;冀鹰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新癀片治疗大学生寻常痤疮120例临床观察

    寻常痤疮俗称粉刺,是青春期一种常见的多形性皮肤病,以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引起皮肤红色丘疹、脓疱结节及囊性损害,好发于颜面及胸背等处.大学生是高发人群,男性多于女性,此病治疗方法很多,但效果均不满意或有些疗法副作用较大.近几年来,笔者应用新癀片口服加外用治疗寻常痤疮12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肇翚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南京大学教职工脂肪肝致病因素分析

    脂肪肝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脂肪大量在肝内异常蓄积.近年来随着脂肪肝患病率的增加以及对其研究的深入,该病已成为消化、遗传、营养、内分泌、心血管等多学科共同关注的医学问题.笔者对南京大学808例教职工脂肪肝患者的患病情况及相关致病因素进行了分析,旨在为防治该病提供依据.

    作者:孙鸣;童擎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某高校贫困大学生SCL-90评定结果

    有人对1980~2001年国内有关师范大学生心理综合素质研究的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发现,对贫困生、少数民族学生研究太少[1].另一方面,已有的相关文献中,研究者们往往根据是否申请补助或通过相关部门的认定来确定贫困生的样本[2-6].笔者试图以贫困认知为取样标准,于2003年10月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探讨.

    作者:陈昌明;李万兵;汪红烨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高校医院应体现以人为本新理念

    以人为本的内含是指人文精神,本质上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对人存在的意义、人的价值及人的自由和发展珍视和关注的思想[1].以人为本在当今社会已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医院是社会精神文明的窗口,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新理念.高校医院由于其服务宗旨及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更应体现以人为本.

    作者:王志英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长沙市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健康教育实施效果评价

    目的比较在不同类型的学校健康教育模式下小学生的健康知识、态度、行为情况,探讨在现有课程改革进程模式下发展学校健康教育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两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对长沙市3所小学151名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生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为42.4%~95.4%,集中单独授课组学生吃蔬菜、便后洗手、睡前刷牙、饭前洗手的比率均高于分散授课组;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集中单独授课组学生的健康知识、态度、行为均好于分散授课组.结论长沙市小学生健康知识、态度、行为还存在问题,在现阶段,学校健康教育应该以集中单独授课的教学模式为主.

    作者:周绍英;杨土保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环境铅污染对2~3岁幼儿行为问题影响的队列分析

    目的研究出生前后不同时期婴幼儿暴露水平及其父母基线血铅水平、母亲孕中血铅水平等对幼儿行为问题的影响及其关联程度.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从1996年开始在环境铅污染较严重的安徽省池州市某区进行了为期6 a的流行病学调查.对新婚夫妇进行追踪观察至分娩,并定期观察随访其子女发育情况.共采集到210对夫妇基线血样,93份孕中血,98份脐带血样.采用PE-AA800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血铅水平检测.2001年11月,研究组再次系统地对队列内夫妇的165名子女进行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采用2~3岁Achenbach幼儿行为量表(CBCL)对幼儿进行行为问题测试,并在婴幼儿体检时采集指血165份进行了血铅检测.结果(1)母亲基线血铅、父亲基线血铅、婴幼儿血铅、脐带血铅和孕中血铅几何均值依次为(62.71±2.18)μg/L,(72.93±2.06)μg/L,(130.39±1.88)μg/L,(54.32±2.11)μg/L和(50.93±1.95)μg/L;血铅超过100 μg/L样本所占比例分别为32.38%,38.09%,43.03%,10.20%和9.68%.(2)幼儿行为问题发生率为12.12%.高血铅组与正常血铅组幼儿在攻击、破坏行为、外向性等6个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单因素相关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幼儿血铅水平与外向性行为得分间存在正相关(β=0.01 243,P<0.05).结论出生前后铅暴露水平对婴幼儿行为问题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尤以幼儿当前血铅水平影响更为显著.

    作者:朱中平;沈彤;俞翠莲;邹武庆;刘俊玲;姜玉屏;朱启星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太原市重工业区学龄前儿童血铅含量与智商发育的关系

    目的了解太原市重工业区学龄前儿童血铅含量与智商的关系,为儿童铅污染的防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太原市重工业区3所幼儿园儿童325名进行血铅和智商测定以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学龄前儿童血铅中位数为0.817μmol/L,血铅超标率为78.15%,高血铅组与低血铅组儿童智商差异有显著性(P<0.01),学龄前儿童智商与父亲的文化程度、母亲的职业呈正相关(P<0.01),与血铅含量、开始添加辅食的时间呈负相关.结论应切实改善和减少环境污染,幼儿园应远离交通运输干线;幼儿应及时添加辅食,加强健康教育,必要时给予辅助性药物治疗.

    作者:戴伏英;范淑兰;邢玉梅;王祝欣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蚌埠市中学班主任教师心理健康状况

    中学教师是影响中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无疑是学校教育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问题.

    作者:吴松年;诸宗缘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体质量指数与身高标准体重法评价营养状况结果比较

    在中小学生现时营养状况评价分析中,体质量指数(BMI)法和身高标准体重法是比较常用的2种方法.为了解这2种方法同时用于一组人群评价时有无差异,笔者于2004年4月,选择海口市2所中学和2所小学7~18岁学生9 611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上述2种方法,对其进行比较分析.

    作者:杨来益;洪义海;宋孟冰;张平;潘小婷 刊期: 2005年第10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