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谨;肖水源
早餐是一天中的首次用餐,在全天的能量和营养素摄人中占有重要地位[1].多项调查结果表明,各国儿童青少年不吃早餐和随便用早餐的现象十分普遍[2,3],国内文献报道我国儿童青少年不吃早餐的现象也普遍存在[4,5].为了解浙江省温岭市初中学生对早餐的认识、态度及行为现状,以便为中学生营养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笔者对温岭市3所学校部分初中生进行了早餐的认识、态度及行为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边保华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未成年犯自尊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为维护未成年犯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抽取某未成年犯管教所关押的未成年犯166名为犯罪组,以某普通中学学生及部分待业人员195名为对照组,采用自尊调查表(SEI)、SCL-90量表和抑郁状态问卷(DSI)进行调查.结果犯罪组SCL-90除强迫和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外,其余均高于对照组;SEI均分显著低于对照组,DSI均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犯罪组高自尊者SCL-90各因子分显著高于低自尊者,对照组高自尊者SCL-90各因子分均显著低于低自尊者;2组高自尊者DSI均分显著低于低自尊者.犯罪组SEI与SCL-90各因子呈正相关(与总分和强迫、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因子相关显著,P<0.05),与DSI呈显著负相关;对照组SEI与SCL-90各因子及DSI呈非常显著负相关.结论未成年犯的自尊水平对心理健康状况有一定影响.
作者:肖三蓉;邓远平;刘玲玲;雷良忻 刊期: 2005年第10期
儿童学习困难是指儿童难以适应正常的教育环境、跟不上常规教育进度、学业成绩明显落后于正常儿童,而智力又基本正常[1].国内外多数调查资料显示,在校儿童学习困难的发生率为15%~20%,男女比例约为2:1 [2].学习困难是教育学上的一种常用称谓,它的含义甚广,相关术语很多,如学习无能(learning disability)、学习障碍(learning disorder)、学习技能发育障碍(academic skill development disorder)、特殊学习缺陷(special learning disability)、教育障碍(educational handicaps)、轻微脑功能失调(minimal brain dysfunction)等.由这些术语可见,学习困难是一个具有争议性的研究领域,许多问题还有待深入探索.
作者:郑晓边 刊期: 2005年第10期
高校体育教师对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国民体质,促进社会发展,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体育教育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时期的高等教育要求高校体育教师不仅要作为体育教育与大众健康体育的传播者,也要成为体育科研的领跑者,这就要求高校体育教师不仅要拥有强健的身体和高超的体育技能,还要掌握渊博的专业知识;但职业特点使他们承受了较大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由于体育课90%的授课是在室外,他们的身体健康也更易受到自然环境和工作环境的影响.为此,笔者于2004年5~9月对甘肃省高校体育教师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张晓刚 刊期: 2005年第10期
在中小学生现时营养状况评价分析中,体质量指数(BMI)法和身高标准体重法是比较常用的2种方法.为了解这2种方法同时用于一组人群评价时有无差异,笔者于2004年4月,选择海口市2所中学和2所小学7~18岁学生9 611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上述2种方法,对其进行比较分析.
作者:杨来益;洪义海;宋孟冰;张平;潘小婷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了解北京市学生龋齿的流行情况,探讨导致龋齿的行为因素,为进一步预防与控制龋齿提供依据.方法由口腔专业医师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诊断标准及方法进行口腔检查,调查前对医生进行标准实验和重复实验,变异系数和符合率均在允许范围之内.采用封闭式问卷进行影响因素调查,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北京市学生乳、恒牙龋患病率为73.01%和26.99%,城乡学生恒牙龋均低于1.1.较高年龄学生产生恒牙龋齿的危险因素有刷牙频次、饭后刷牙、吃甜食、咀嚼习惯、喝饮料等;较低年龄学生产生乳牙龋齿危险因素有刷牙频次、饭后漱口、牙刷更换时间等.结论应加强学生预防龋齿的健康教育工作.
作者:曹若湘;符芸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了解珠海市青少年吸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控烟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应用世界卫生组织(WHO)/中国卫生部提供的<全球青少年烟草调查中国问卷>,对珠海市25所中学初二至高一年级的学生2 48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尝试过吸烟(包括只吸1口)的学生占29.4%,其中男生为42.0%,女生为14.6%,差异有显著性;第一次吸烟时年龄小于12岁的学生占49.7%;吸烟的学生中62.9%的香烟来自于商店或烟摊,84.9%的学生能从商店或烟摊买到香烟;父母都吸烟或其中一人吸烟的高达65.5%,父母吸烟的子女吸烟的比例明显高于父母不吸烟的子女,差异有显著性(χ2=21.576,P<0.01);44.5%的学生认为学校没有组织过控烟活动;96.2%的学生对吸烟有害健康有正确的认识,但呈现出知识、信念、行为的分离.结论珠海市青少年尝试吸烟现象较为普遍,父母吸烟对子女吸烟行为产生严重影响.应在家庭、学校、社区形成良好的控烟支持环境.
作者:陈琦;梁小冬;朱克京;吴少芳 刊期: 2005年第10期
龋齿是中小学生的多发病之一,不仅引起疼痛,而且直接影响学生的食欲、咀嚼、消化和吸收,同时还可导致牙髓炎、牙周脓肿,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危害很大.WHO将龋病列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3位疾病.乌鲁木齐市学生卫生保健部门对中小学生的龋齿防治工作非常重视,采取窝沟封闭、龋齿填充等防龋措施,使中小学生口腔卫生保健水平显著提高.为了解近年来本市中小学生龋齿防治效果,笔者对2004年与2000年乌鲁木齐地区学生体质健康资料中汉族学生的患龋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牛丽;刘卫新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比较早产与足月产儿青春期体格发育和性发育水平,分析早产对青春期体格和性发育的影响.方法对99名早产与99名足月产的12~15岁初中生进行身高、体重测定,同时评定第二性征发育水平,询问首次遗精和月经初潮的年龄.结果2组青少年的身高、体重发育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早产男童的阴毛发育水平落后于足月产儿,首次遗精年龄大于足月产儿;早产女生的乳房发育水平落后于早产儿,月经初潮年龄大于足月产儿.结论早产儿到青春期虽然在体格发育方面赶上足月产儿,但性发育水平仍落后于足月产的同龄青少年.
作者:姚荣英;陶芳标;庄颖;袁长江;韩慧 刊期: 2005年第10期
2004年7月29日下午,浙江省绍兴市某乡镇幼儿园40名幼儿发生腹痛、呕吐、发热、腹泻症状,经调查分析,确定为一起食用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蜡样芽胞杆菌污染的食品所致的混合性食物中毒.
作者:王之俊;周林娟;李珂;吴丹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出生前后不同时期婴幼儿暴露水平及其父母基线血铅水平、母亲孕中血铅水平等对幼儿行为问题的影响及其关联程度.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从1996年开始在环境铅污染较严重的安徽省池州市某区进行了为期6 a的流行病学调查.对新婚夫妇进行追踪观察至分娩,并定期观察随访其子女发育情况.共采集到210对夫妇基线血样,93份孕中血,98份脐带血样.采用PE-AA800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血铅水平检测.2001年11月,研究组再次系统地对队列内夫妇的165名子女进行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采用2~3岁Achenbach幼儿行为量表(CBCL)对幼儿进行行为问题测试,并在婴幼儿体检时采集指血165份进行了血铅检测.结果(1)母亲基线血铅、父亲基线血铅、婴幼儿血铅、脐带血铅和孕中血铅几何均值依次为(62.71±2.18)μg/L,(72.93±2.06)μg/L,(130.39±1.88)μg/L,(54.32±2.11)μg/L和(50.93±1.95)μg/L;血铅超过100 μg/L样本所占比例分别为32.38%,38.09%,43.03%,10.20%和9.68%.(2)幼儿行为问题发生率为12.12%.高血铅组与正常血铅组幼儿在攻击、破坏行为、外向性等6个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单因素相关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幼儿血铅水平与外向性行为得分间存在正相关(β=0.01 243,P<0.05).结论出生前后铅暴露水平对婴幼儿行为问题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尤以幼儿当前血铅水平影响更为显著.
作者:朱中平;沈彤;俞翠莲;邹武庆;刘俊玲;姜玉屏;朱启星 刊期: 2005年第10期
肺炎支原体是儿童、青少年时期肺部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支原体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能独立生活的没有细胞壁的小病原微生物.感染肺炎支原体后潜伏期长,具有传染性,易造成传播,且5~20岁人群普遍易感.有资料报道2001~2002年在我国宁夏银川市曾引起局部流行[1].
作者:申修贵;杨兴万;曾凤秀;陈安昀;王彩莲;向阳 刊期: 2005年第10期
寻常痤疮俗称粉刺,是青春期一种常见的多形性皮肤病,以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引起皮肤红色丘疹、脓疱结节及囊性损害,好发于颜面及胸背等处.大学生是高发人群,男性多于女性,此病治疗方法很多,但效果均不满意或有些疗法副作用较大.近几年来,笔者应用新癀片口服加外用治疗寻常痤疮12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肇翚 刊期: 2005年第10期
青春期是性发育非常迅速的时期,青少年在生理、心理上存在着许多困惑,他们有许多问题希望得到解答、指导和帮助.他们对自己身体发生的变化非常好奇,由于不懂是怎么回事,不知该怎么办,往往就会产生紧张、恐怖的情绪.有的孩子隐约感到这与健康教育的问题有关,却羞于启齿,甚至引发类同犯罪的心理.因此,认真开展中学生青春期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且应针对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作者:郭顺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为掌握柳州市大中专新生健康状况,了解新生传染病、常见病的发病规律及动态变化,保证入学新生能够参加正常的训练与专业技术学习,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在校园内传播,笔者于1999~2003年对柳州市大中专新生进行了健康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严志玲;王萍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合理均衡膳食对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即时修改食谱和提高儿童生长发育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对深圳市9所幼儿园3~4岁学龄前儿童1 188名进行合理营养配餐,观察配餐前后1 a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情况和营养性疾病的患病率.结果均衡膳食后学龄前儿童体重合格增长率上升6.1%,身高合格增长率上升4.9%,营养性疾病患病率明显下降,低体重、发育迟缓、轻度贫血、肥胖分别下降0.82%,0.34%,1.2%,1.1%.结论均衡膳食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物质基础.
作者:黄梅;陈文彩;翁丽芬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离异家庭母亲教养方式与幼儿行为问题的相关关系,以便对幼儿的消极行为进行有效干预.方法采用中文版EMBU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和Rutter儿童行为问卷对兰州市226名幼儿及母亲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离异家庭幼儿行为检出率较高,其中男孩为32%,女孩为14%.离异家庭母亲教养方式与幼儿行为问题相关显著,同时正常家庭与离异家庭母亲的教养方式差异也存在显著性.结论母亲的教养方式是影响幼儿行为发展的重要因素,积极的教养方式对离异家庭幼儿的健康成长起重要作用.
作者:郑名;李炙檬 刊期: 2005年第10期
包头市属蒙汉族杂居地区,地处祖国北部,冬春季偏长,食物单一,以谷类、肉类为主,蔬菜、水果少,儿童生长发育因此受到一定的影响.为改善本地区儿童生活饮食习惯提供依据,笔者对该地区10岁年龄组儿童膳食营养状况进行了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陈煊;李国华;赵金龙;李香兰 刊期: 2005年第10期
为了解长春中医学院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笔者于2000~2003年9~10月份对长春中医学院2000级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了追踪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吕宏;阚英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了解北京市中小学校食堂现状及其在学生营养健康教育中所起的作用,为加强学校食堂建设和学生营养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房山区9所中小学校食堂及366名在校就餐的学生进行膳食及营养教育相关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食堂硬件设备较好,但饮食服务人员文化程度较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86.0%,极少接受营养知识培训.在食堂就餐的学生较多,但食堂几乎从未结合学生饮食开展过任何形式的营养健康宣教.学生营养知识普遍欠缺,并且通过学校获得营养相关知识的机会少,只占18.0%;83.3%的学生希望食堂能够增加饮食营养宣传和指导服务.结论学校食堂建设应与学生营养健康教育相结合.
作者:魏守刚;刘秀敏;高霞 刊期: 200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