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毅
目的探讨大学生运动行为的知识、态度、信念特点,以便更好地促进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自制运动知识、态度、信念和行为的调查问卷,对573名大学二年级学生的运动行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23.4%的男生和6.8%的女生过去 1 a每周锻炼3次,男女生之间差异有显著性.在运动知识和信念平均得分方面,男生显著高于女生.男女生的运动行为与其运动知识、态度、信念呈低度或中度相关.结论大学生运动行为的知识、态度、信念较低,应采取有效干预,增加大学生运动行为,降低健康危险行为.
作者:李广宇;刘燕;张宝荣;张会来;戴国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为了解贵州省中小学生常见病的发生发展情况,笔者根据贵州省学生体质调研数据,对1991年和2000年7~18岁中小学生龋病、蛔虫感染、贫血、近视、营养不良、肥胖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励;付舒礼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为配合全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笔者于2002年10~11月对达州市城乡中小学生血红蛋白含量进行了测定,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王维;陈霖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军医学院学员对艾滋病的认知水平、态度,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以便为进一步开展军校学员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于2002年12月上旬对1 375名学员进行了艾滋病知识、态度问卷调查.结果 26.6%的学员对传播途径存在错误认识,75.5%的学员认为蚊虫叮咬可以传播艾滋病;20.6%的学员对高危行为认识不清,25.5%的学员认为自慰可以传播艾滋病;20.7%的学员对预防措施认识错误,48.0%和18.5%的学员认为注射疫苗、口服预防性药物可以预防艾滋病;34.5%的学员对待艾滋病的态度不够积极, 58.0%的学员担心以后会传染上艾滋病.Logistic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认知水平越高(P= 0.00);年级越高,期望值越高(P=0.04),其他因素间未发现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军医学院学员有必要进一步了解和掌握AIDS相关知识,以提高认知水平,减少对艾滋病的恐惧心理.
作者:高秋菊;薛春洪;刘辉;邓淑风;白小嘉;刘天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幼儿零食行为的影响因素,为控制幼儿零食行为提供依据.方法对合肥市502名9~36个月的幼儿进行了零食行为及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先用单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再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的影响因素有饭菜/零食花费比、家中常备有零食、每月用于零食的花费、家长常用零食奖励孩子等.结论影响幼儿零食行为的因素都是家庭方面的因素.在对幼儿零食行为进行教育时,其主要对象应是家长.
作者:孙文杰;高永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学校每年应对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检查;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已纳入制度化、科学化管理的轨道,自1979年以来每5 a都要进行1次大规模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国家教育部已决定启动经常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每2 a一次).
作者:张朋才;谢忠元;张学化;高学峰;张迎修;徐留臣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营养性疾病也随之发生,如因肥胖而引起的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疾病等.这些疾病都是由于人们日常膳食结构不合理而导致的,因此,探讨如何预防营养性疾病、改善居民的膳食营养状况,是近年来国内外比较关注的问题.
作者:谭小艳;罗传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青少年学生上网者越来越多.对中专学生进行上网现状调查,有助于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保障学生正常健康地学习和生活.
作者:张勤国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和普及,互联网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好处,但它的消极面也在不断地暴露出来.其中互联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尤其深刻,具体表现在认知冲突、情感冲突、意志冲突、人格冲突和社交冲突上.
作者:张平湖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营养是影响中小学生身体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学生营养是当今社会所普遍关心的问题.学生良好的营养状况是成人后健康的基础,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都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研究表明,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计划,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营养知识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变他们不良的饮食习惯.为此,笔者在中小学生中开展了营养知识教育,并对其效果进行了评价.
作者:钱松雪;赵桂艳;刘志瑜;倪芝萍;顾勤洁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师范大学生的主要压力源及常采用的应对方式,以便为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4名师范大学生的压力源构成情况和常用的几种应对方式进行调查.结果生活事件发生的频率依次为考试失败、学习负担重、被人误会等,在7个事件上男女性别差异显著.生活事件各因子应激量从大到小排序为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受惩罚、健康与适应问题、其他、亲友与财产丧失.常采用的应对方式是:努力去改变现状,使情况向好的一面转化(89.7%);吸取他人和自己经验(88.7%);从失败中吸取经验(86.8%);能理智应付困境(85.3%)等.在采取消极应对方式上具有显著性别差异.结论生活应激事件主要来自学习方面和人际关系方面等.采用的应对方式一般为主动、积极地针对问题的应付,但仍有部分学生的应对方式倾向于消极.
作者:刘春燕;李文权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壮族与汉族学生的体格发育和现时营养状况及其差异,为开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群抽样2所封闭式城区高中学校学生2 786名进行身高、体重测量,按1995年全国7~22岁城乡学生体重、身高百分位数评价表和全国学生7~2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用学生体检评估系统软件分别对壮族和汉族学生生长发育和现时营养状况进行统计评价.结果汉、壮族学生上等身高分别为9.24%和2.45%,差异有显著性(P<0.01).上等体重分别为12.54%和8.13%,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生长发育存在民族差异,汉族学生的体格发育好于壮族学生,差异有显著性,2个民族学生现时营养状况无差异.壮族学生生长发育存在不足,有待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作者:卢自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因病缺课是学生在小学阶段较为常见的现象.为了解锦州市城乡小学生因病缺课的差异,笔者选择了锦州城市和县城实验小学各1所为调查点校,对2所学校小学生1997~2002年因病缺课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潘琦;吴素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判断低质量体积分数臭氧对大学生宿舍及卫生间空气中有害物质质量体积分数的影响,探索学校室内空气净化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臭氧发生器产生的低质量体积分数臭氧和国家规定的现场监测及实验室各项目分析的标准方法进行研究.结果低质量体积分数臭氧有明显降低室内空气中NH3,CH2O质量体积分数的作用(P<0.05);对NO2的质量体积分数有增高的作用(P<0.05);但对CO2质量体积分数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低质量体积分数臭氧对NH3、CH2O有明显的净化作用.
作者:易义珍;唐明德;陈律;王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近百年来,学校卫生工作的发展为儿童青少年的健康做出了重大贡献.但随着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健康观念的转变,学校卫生的实践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医学顾问委员会首次提出了健康促进的概念,20世纪80年代国外专家提出了健康促进学校的概念,并在欧洲若干国家试点,取得很大成功.
作者:陈润;马迎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有关因素对武警指挥类院校学员健康知识和行为的影响,为促进此类院校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自制调查问卷,分层整群多阶段抽样,对全国5所武警指挥类院校的927名学员采用现场无记名问卷方式进行调查,所获资料用 SPSS 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学员的健康知识和行为的总分及格率分别为76.1%和46.6%,健康知识问题正确回答率 (14.1%~93.9%)和健康行为形成率(30.5%~84.9%)主要受施教人员、教育时间和有无专门教材的影响;有专业教师的2项得分显著高于无专业教师的(P<0.01);教育时间达到20 h的得分明显高于未达到20 h的(P<0.01);有专门教材的与无教材的教育效果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要配备专业教师,提供教材和保证教育时间,提高学员自身保健水平和组织健康教育工作的能力,为部队健康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李浴峰;陈峰;王心;刘彬;雷志勇;呼文亮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超重和肥胖学生膳食与运动的知、信、行现状,为儿童肥胖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北京、武汉、深圳3个城市小学三~四年级的超重和肥胖学生进行统一问卷调查.结果 41.07%的学生正确回答了6项以上知识问题,答对率在75%以上的比例仅为1.83%;87.48%的学生不知道肥胖对健康的影响,80.48%的学生不了解如何控制体重增长趋势.超重和肥胖学生对膳食与运动的正确态度持有率为53.13%.75%以上的学生表示愿意获取有关膳食与运动的知识,并愿意在获得相关知识的前提下,做出积极健康的行为改变.在15项行为中,65%左右的超重或肥胖学生只能保持3~5种正确行为,而能保证体育课外健身运动时间的学生只有25.04%.结论超重和肥胖学生对膳食与运动的认识比较缺乏,但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作者:钱玲;田本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高校食堂社会化后在校生的膳食营养状况,为今后进一步改善大学生的膳食结构提供依据.方法对36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膳食营养状况调查,以计算机自动评价统计处理.结果男生每日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可以满足需要;女生能量和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钙摄入量不足,各种维生素摄入状况良好.结论需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营养指导,使其在自身饮食搭配上更趋于合理化.
作者:王忠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幼儿园儿童腮腺炎、水痘及其他传染性疾病的发病趋势,为预防幼儿传染性疾病的流行提供依据.方法对杭州市1991~2001年幼儿园传染病填报资料进行发病率统计,并进行χ2检验和趋势性χ2检验.结果腮腺炎的发病率从1991年的 5.076%下降到2001年的0.724%,且呈逐年下降趋势;水痘的发病率无明显下降趋势,1991~2001年平均为2.938%;其他传染性疾病发病率较低,1991~2001年平均为1.220%.结论腮腺炎、水痘是幼儿园中的主要传染病.城市和农村幼儿园腮腺炎发病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水痘发病率城市幼儿园呈下降趋势,而农村下降不明显.
作者:徐韦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农学院大学生膳食营养素摄入状况,以便更好地指导高校学生合理膳食.方法采用膳食记录和称重法,对农学院食品系学生272名进行5 d膳食调查.结果学生能量摄入量不足,男女生早餐分别占全日能量的28.1%和26.7%,动物性脂肪与植物性脂肪来源适宜;蛋白质摄入量不足,优质蛋白质比例偏低;铁摄入量充足,但主要为非血红素铁;钙、维生素B2、尼克酸摄入量不足.结论农科大学生膳食营养素摄入结构不合理,应增加优质蛋白质、钙、动物性铁、维生素B2、尼克酸摄入量.
作者:邵佩兰;徐明 刊期: 200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