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润;马迎华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和普及,互联网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好处,但它的消极面也在不断地暴露出来.其中互联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尤其深刻,具体表现在认知冲突、情感冲突、意志冲突、人格冲突和社交冲突上.
作者:张平湖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评价大学生艾滋病知识问卷的难度和区分度,以便提出对不同问题的处理意见.方法难度指数、区分度指数是按难度、区分度的计算方法,对大学生艾滋病知识问卷进行难度、区分度分析与评价.结果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血液、性、母婴)的题目难度偏小(P=0.91),区分度不好(D=0.15);男女之间传播概率难度偏大(P=0.17),区分度不好(D=0.17);非传播途径、安全性行为、病程等方面的题目难度适宜(平均P=0.57),区分度好或尚可(平均D=0.51).结论总体而言,大学生艾滋病知识问卷的难度、区分度较好,建议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和男女之间传播概率的题目不作为评价艾滋病预防教育效果的指标.
作者:孙昕霙;常春;郭岩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从不同角度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研究已有不少报道,并提出了许多预防及调试措施.为了解对中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影响较大的神经衰弱的患病情况,笔者对内蒙古自治区7所中学的回、汉族学生进行了调查,以便为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及各民族间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提供依据.
作者:宝继英;张丽英;苗文娟;富景春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初中生心理防御机制的特点,为初中生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利用防御方式问卷(DSQ)对某校246名初三学生进行测评.结果大多数初中生倾向于应用成熟的防御机制;学习成绩中等女生较其他人更多地使用不成熟防御机制,学习成绩中等以下男生较其他人更少使用成熟的防御机制;在防御策略上,女生比男生更回避,学习成绩中等以下学生比中等学生更多运用同一化,而学习成绩中等学生则较多运用幻想、升华、制止和回避.结论初中生心理防御机制存在性别差异,不同学习成绩学生应对应激的防御策略可能不同.
作者:舒幼娥;孟宪璋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汉语阅读障碍(read disorder,RD)儿童视觉编码和词语成分加工的脑功能定位及血氧水平依赖(blood oxygenation level-dependent, BOLD)响应与加工作业之间的关系.方法以19名RD儿童为病例组,以28名正常儿童为对照组,2组儿童年龄分别为(9.81±1.22)岁和(9.77±1.19)岁.运用功能近红外成像技术,观察760 nm和850 nm的漫射光强变化,测定受试者左前额皮层的血流量和血氧的变化.结果 2组儿童左前额叶的BOLD响应强度在词语成分加工时均显著强于视觉编码加工.视觉编码加工时,RD儿童左前额叶的血流量增加,对照组的血流量减少;词语成分加工时,RD儿童和正常儿童左前额叶的血流量均呈现增加趋势,但RD儿童脑区域激活强度和激活范围较对照组明显减弱(P<0.05).结论左前额叶参与RD儿童视觉编码和词语成分加工作业.汉语RD儿童在完成上述2项加工作业时的脑局部血流量的代谢机制和脑功能机制与正常儿童存在明显差异,提示汉语RD儿童神经生理机制的异常可能是其发病的大脑物质基础.
作者:吴汉荣;姚彬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性别角色特质与焦虑及抑郁的关系,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法采用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I)、焦虑自评量表(SAS)和Beck抑郁问卷(BDI)对336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男女生在性别角色类型分布上差异无显著性(P> 0.05);正性的男性化特质或女性化特质与焦虑、抑郁都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双性化与男性化者比女性化与未分化者焦虑、抑郁水平低.结论大学生性别角色与焦虑及抑郁密切相关.
作者:余小芳;邓小农;王立皓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以1985年和2000年朝鲜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为基础,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朝鲜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分析,确定15 a来朝鲜族学生身体形态、机能、体能素质发育水平,探讨朝鲜族学生体质发展变化的规律和趋势,为少数民族的学校教育、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特别是朝鲜族的民族体育学、卫生学、人口学等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李刚;王利;曲霞;刘淑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青少年学生上网者越来越多.对中专学生进行上网现状调查,有助于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保障学生正常健康地学习和生活.
作者:张勤国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13岁前吸烟、饮酒行为与中学时期多种危害健康行为的关系,以便为制定青少年危害健康行为的早期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修订的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青少年危险行为监测问卷(YBBS)对3 127名合肥市城乡中学生进行无记名调查,问卷包括34项危害健康行为和9项社会人口统计学变量.结果中学生13岁以前吸烟率为9.7%,13岁以前的饮酒率为45.7%.13岁前吸烟的中学生,打架、自杀意念、每天吸烟、1 a内喝过酒、大量饮酒、上网时间过长、见过毒品、曾有性行为8项危害健康行为报告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13岁前饮酒中学生的打架、自杀意念、每天吸烟、1 a内喝过酒、大量饮酒、少食蔬菜、上网时间过长、见过毒品、曾有性行为等9项危害健康行为报告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13岁之前有吸烟或饮酒行为的中学生同时存在其他多种危害健康行为,避免儿童青少年早期接触烟酒对预防青少年时期多种危害健康行为有积极意义.
作者:陶芳标;高茗;马淑芳;李婉;张金霞;王敏;苏普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自1988年8月24日国家教委、国家计生委发布<关于在中学开展青春期教育的通知>以来,学校性教育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了解学校性教育现状,可以更好地满足儿童青少年性健康的需求.为此,笔者于2002年11月对来自全国1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60名学校卫生人员进行了不记名的问卷调查,目的是了解学校卫生工作人员对性教育的态度、需求和在学校开展性教育的情况,为教育及相关部门制定学校性教育工作策略提供参考.
作者:陈晶琦;刘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英国、荷兰在预防HIV/AIDS学校健康教育领域中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为促进我国预防HIV/AIDS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国家教育部组织代表团于2001年12月4~16日对英国、荷兰预防艾滋病学校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了为期13 d的考察.
作者:马迎华;廖文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武汉市武昌区3~6岁儿童意外伤害影响因素,为控制儿童意外伤害提供流行病学资料.方法分层随机整群抽取武汉市武昌区7所幼儿园3~6岁655名儿童为样本,用自制儿童意外伤害调查表对儿童过去1 a的伤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单因素采用χ2分析,多因素采用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与意外伤害发生有关的因素包括儿童性别、是否早产、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收入以及儿童自身性格、儿童生活能力、大人陪伴时间等.结论武昌区3~6岁集体儿童意外伤害发生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意外伤害对武昌区儿童健康的影响不可忽视.
作者:向兵;刘筱娴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高校女大学生的生殖健康现状,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方法对南京市某高校111名女大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111名女大学生中痛经、白带异常和下腹痛者分别占44.1%,31.5%和21.6%. 73.0%的女大学生认为只要双方愿意就可以发生性行为,做过人流的有7.4%.女大学生有关性病/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为 20.7%~67.6%.结论应加强对女大学生进行生殖健康教育,以保证她们能够进行知情选择和决定.
作者:徐芾;吴盛辉;徐苹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有关调查显示,我国少年儿童贫血患病率达20%左右,明显高于发达国家水平[1].而且近5 a年的普查显示,乡村学生贫血率明显高于城市;低年龄学生大于初、高中生[2].为了解包头市郊区少年儿童贫血情况,我们结合郊区地理特点及人口分布情况,于2002年4~5月对包头市郊区4个乡、镇小学一年级学生进行了贫血状况调查.
作者:李风华;李俊峰;高文慧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营养性疾病也随之发生,如因肥胖而引起的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疾病等.这些疾病都是由于人们日常膳食结构不合理而导致的,因此,探讨如何预防营养性疾病、改善居民的膳食营养状况,是近年来国内外比较关注的问题.
作者:谭小艳;罗传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农村初中生焦虑状况,为农村初中生焦虑的预防和干预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2 470名农村初中生进行测试.结果农村初中生的焦虑水平比较高,总检出率为9.2%;女生焦虑水平高于男生;初三年级学生的焦虑水平低于初一、二年级学生;普通初中学生的焦虑倾向高于重点初中.结论应针对农村初中生中焦虑特点开展心理健康促进活动.
作者:赵红利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一个人的健康状况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又是综合因素的反映,很难由某一个指标来确定.但把所有的指标都考虑进去,也是不可能的.本文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参照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医学标准,筛选出对大学生(18~24岁,无重大疾病)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的4个方面因素--体育锻炼达标程度、身体形态功能、疾病状况、心理卫生,对大学生的健康状况进行模糊综合评判.由于针对不同因素采用了相应的评价方法,此评判方式具有较好的操作性.举例说明如下.
作者:商厚姝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矮身材儿童的致矮因素,为开展针对性干预措施、降低矮身材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对郑州市4所中学初中生3 240名进行身高测量,筛选出92例矮身材儿童为研究对象,将正常身高儿童1∶1与之配对,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骨龄判定、血清激素及头发微量元素测定.结果矮身材检出率为3.21%;病例与对照组间父母身高、骨龄差异有显著性(P<0.001),出生方式、出生体重差异有显著性(P值分别<0.05和0.01);矮身材儿童偏食者多、缺乏体育活动,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值分别<0.05和0.01);矮身材组血清睾酮均值低于对照组(P<0.001),睾酮与身高、骨龄之间存在正相关性.结论矮身材发生与父母身材矮小、难产、低出生体重、偏食、体育活动少、血清睾酮水平偏低等因素有关;儿童少年矮身材多为体质性生长发育迟缓.
作者:娄晓民;李岚;曹咏梅;陈姜;张德甫;胡巧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为了解女大学生这一特殊人群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笔者对辽宁大学女生青春期功血患者在诊治过程中的焦虑和抑郁症状进行了调查.
作者:张岩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家庭经济较为贫困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各类高等院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借鉴.方法采用SCL-90对419名家庭贫困大学生和419名非贫困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家庭贫困大学生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恐怖、偏执方面可能存在问题的人数和百分比高于非贫困大学生群体,其心理问题检出率均超过7%,人际关系敏感因素的检出率超过15%.结论安徽省部分高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学校应为该群体提供包括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在内的各方面帮助.
作者:汪明;郑禹;包春雷 刊期: 200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