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南京市某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状况

徐芾;吴盛辉;徐苹

关键词:学生, 生殖健康, 性病/艾滋病
摘要:目的了解高校女大学生的生殖健康现状,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方法对南京市某高校111名女大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111名女大学生中痛经、白带异常和下腹痛者分别占44.1%,31.5%和21.6%. 73.0%的女大学生认为只要双方愿意就可以发生性行为,做过人流的有7.4%.女大学生有关性病/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为 20.7%~67.6%.结论应加强对女大学生进行生殖健康教育,以保证她们能够进行知情选择和决定.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河南省高校636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应付方式

    目的了解河南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应付方式和个性间的关系,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SCL-90、应付方式问卷以及艾森克个性问卷对河南省高校大学生636名进行测查.结果研究组与全国大学生常模相比,仅在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和焦虑4个因子均分上差异有显著性,其他因子均分间差异无显著性.心理健康与应付方式及个性间有一定程度的相关.结论河南省大学生同其他省份大学生一样,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与其应付方式及个性间有一定的相关关系.

    作者:赵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学生营养午餐营养素供给量》中值得商榷的几个问题

    北京市开展学生营养午餐已经4 a多了,学生营养餐食谱是依据卫生部1998年发布的<学生营养午餐营养素供给量>制定的.根据实际操作,感到其中一些数据不够准确,给营养师的营养素计算带来诸多不便.现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作者:罗海鸥;安健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临床医学生膳食营养教育初探

    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营养性疾病也随之发生,如因肥胖而引起的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疾病等.这些疾病都是由于人们日常膳食结构不合理而导致的,因此,探讨如何预防营养性疾病、改善居民的膳食营养状况,是近年来国内外比较关注的问题.

    作者:谭小艳;罗传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13岁前吸烟饮酒与中学生多种危害健康行为的关系

    目的探讨13岁前吸烟、饮酒行为与中学时期多种危害健康行为的关系,以便为制定青少年危害健康行为的早期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修订的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青少年危险行为监测问卷(YBBS)对3 127名合肥市城乡中学生进行无记名调查,问卷包括34项危害健康行为和9项社会人口统计学变量.结果中学生13岁以前吸烟率为9.7%,13岁以前的饮酒率为45.7%.13岁前吸烟的中学生,打架、自杀意念、每天吸烟、1 a内喝过酒、大量饮酒、上网时间过长、见过毒品、曾有性行为8项危害健康行为报告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13岁前饮酒中学生的打架、自杀意念、每天吸烟、1 a内喝过酒、大量饮酒、少食蔬菜、上网时间过长、见过毒品、曾有性行为等9项危害健康行为报告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13岁之前有吸烟或饮酒行为的中学生同时存在其他多种危害健康行为,避免儿童青少年早期接触烟酒对预防青少年时期多种危害健康行为有积极意义.

    作者:陶芳标;高茗;马淑芳;李婉;张金霞;王敏;苏普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同伴教育在学校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教育的核心是积极引导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1].

    作者:韩云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山东省2000年度学生身体发育状况

    目的了解山东省学生身体发育现状,探讨相应的干预对策.方法以2000年山东省学生体质检测数据与全国同年龄组学生进行比较.结果山东省7~17岁儿童青少年2000年与1985年比较,身高平均增长城男为5.83 cm,城女为3.93 cm,乡男为6.90 cm,乡女为5.74 cm;体重平均增长城男为10.13 kg,城女为6.25 kg,乡男为6.61 kg,乡女为4.08 kg;胸围平均增长值城男为3.75 cm,城女为2.67 cm,乡男为2.02 cm,乡女为1.08 cm;肺活量平均增长值城男为21.54 ml,城女为-16.00 ml,乡男为29.09 ml,乡女为-26.00 ml.结论山东省学生身体素质明显提高,身体发育匀称度和营养得到改善,特别是农村学生生长突增起止时间提前.

    作者:杨育林;徐留臣;魏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滕州市市区10~18岁学生血压现状

    血压是反映心脏、血管发育程度的一项重要的生理功能指标.尽早发现儿童青少年的血压异常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对防治高血压有积极的意义.为此笔者对滕州市市区35 513名 10~18岁学生的血压状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关祥旭;郭占春;耿晓玲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毕业分配制度改革前后某医科大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目的了解毕业分配制度改革前后医科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以便为在新的形势下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山医科大学黄铎香编制的<心理健康测查表>,对不同时期的2 640名在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查.结果毕业分配制度改革后医科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明显多于改革前,改革前有心理障碍的在校生占11.9%,改革后上升到14.8%(P< 0.05);增加的心理疾病以强迫症为主(P<0.01).结论医科大学生各类心理疾病得分改革后均高于改革前,其中恐怖分、强迫分和精神分裂分2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应及时针对医科在校生的心理问题,积极开展心理疏导工作.

    作者:周成宜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环渤海地区青少年生长发育及体质状况分析

    我国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就全国范围来讲,环渤海地区(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青少年身材高[1,2].然而,这些报道仅限于身高1项指标,缺乏对生长发育及体质状况的多指标综合分析.本文对环渤海地区7~18岁城乡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及体质状况进行了综合分析,以便为国家建设环渤海经济圈提供人类学资料.

    作者:张迎修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女大学生功血患者47例心理状况分析

    为了解女大学生这一特殊人群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笔者对辽宁大学女生青春期功血患者在诊治过程中的焦虑和抑郁症状进行了调查.

    作者:张岩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中原工学院新生军训期间常见病分析

    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加强纪律观念,提高身体和思想素质,中原工学院每年新生入校时,均要求进行为期15 d的军训.在此期间,学生出现的心理上、躯体上的疾病较多,笔者对2002年入校新生军训期间出现的一些常见病进行了统计,以便今后能更好地做好防治工作.

    作者:李晓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武警指挥类院校学员健康知识和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有关因素对武警指挥类院校学员健康知识和行为的影响,为促进此类院校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自制调查问卷,分层整群多阶段抽样,对全国5所武警指挥类院校的927名学员采用现场无记名问卷方式进行调查,所获资料用 SPSS 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学员的健康知识和行为的总分及格率分别为76.1%和46.6%,健康知识问题正确回答率 (14.1%~93.9%)和健康行为形成率(30.5%~84.9%)主要受施教人员、教育时间和有无专门教材的影响;有专业教师的2项得分显著高于无专业教师的(P<0.01);教育时间达到20 h的得分明显高于未达到20 h的(P<0.01);有专门教材的与无教材的教育效果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要配备专业教师,提供教材和保证教育时间,提高学员自身保健水平和组织健康教育工作的能力,为部队健康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李浴峰;陈峰;王心;刘彬;雷志勇;呼文亮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家庭环境对4~5岁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

    目的探讨家庭环境对4~5岁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以降低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600名4~5岁儿童的行为及家庭环境进行调查,应用SPSS软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不同家庭精神环境特征对4~5岁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不同,且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影响男性儿童行为问题的家庭特征有亲密度、矛盾性、知识性、组织性和成功性;影响女性儿童的家庭特征有亲密度、矛盾性、知识性、组织性、成功性和娱乐性.结论家庭环境对4~5岁儿童行为发育产生重要影响.在进行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诊断和干预时,要重视家庭环境的作用,并要注意性别差异.

    作者:孙殿凤;衣明纪;刘金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杭州市幼儿腮腺炎、水痘及其他传染病发病趋势分析

    目的了解幼儿园儿童腮腺炎、水痘及其他传染性疾病的发病趋势,为预防幼儿传染性疾病的流行提供依据.方法对杭州市1991~2001年幼儿园传染病填报资料进行发病率统计,并进行χ2检验和趋势性χ2检验.结果腮腺炎的发病率从1991年的 5.076%下降到2001年的0.724%,且呈逐年下降趋势;水痘的发病率无明显下降趋势,1991~2001年平均为2.938%;其他传染性疾病发病率较低,1991~2001年平均为1.220%.结论腮腺炎、水痘是幼儿园中的主要传染病.城市和农村幼儿园腮腺炎发病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水痘发病率城市幼儿园呈下降趋势,而农村下降不明显.

    作者:徐韦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合肥市幼儿零食行为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目的探讨幼儿零食行为的影响因素,为控制幼儿零食行为提供依据.方法对合肥市502名9~36个月的幼儿进行了零食行为及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先用单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再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的影响因素有饭菜/零食花费比、家中常备有零食、每月用于零食的花费、家长常用零食奖励孩子等.结论影响幼儿零食行为的因素都是家庭方面的因素.在对幼儿零食行为进行教育时,其主要对象应是家长.

    作者:孙文杰;高永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儿童性病120例分析

    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TD)对儿童健康的危害远大于成人,它直接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心理健康.因此,儿童性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笔者对1998年1月~2002年9月在河南大学医学院儿科、皮肤性病科、内科等就诊的120例儿童性病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杜耀武;刘英杰;柴立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安全教育KAP分析

    我国中小学生安全事故发生率逐年上升,并处于死因顺位第1位[1].众所周知,由于历史、政治、军事等各种社会原因,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的少数民族大都居住在生存条件与卫生资源相对落后的边远地区.

    作者:赵允忠;陈桂华;胡世勋;马少文;唐玉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减少大学生献血后反应的健康教育干预效果

    目的减少大学生无偿献血后的不适反应,探讨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在衢州学院医学专业大学生中进行健康教育干预,非医学专业大学生为对照组,现场记录和问卷调查大学生献血后的不适反应.结果 270名无偿献血大学生,107人出现不适反应,发生率为39.6%.其中99名医学专业大学生28人出现献血后不适反应,发生率为28.28%;171名非医学专业大学生79人出现献血后不适反应,发生率为46.20%,明显高于医学专业大学生(χ2=8.43,P<0.01).结论大学生献血后不适反应发生率较高.进行健康教育干预,有减少大学生无偿献血后不适反应的效果.

    作者:诸葛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广东药学院学生住院疾病构成分析

    学生因病住院是影响学生正常学习的重要原因.为了解广东药学院近年来学生住院的主要原因,为高校学生预防保健提供依据,我们分析了近5 a来广东药学院学生因病住院的疾病构成,报道如下.

    作者:李伯佳;张信;朱永湘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性别角色与焦虑及抑郁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性别角色特质与焦虑及抑郁的关系,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法采用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I)、焦虑自评量表(SAS)和Beck抑郁问卷(BDI)对336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男女生在性别角色类型分布上差异无显著性(P> 0.05);正性的男性化特质或女性化特质与焦虑、抑郁都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双性化与男性化者比女性化与未分化者焦虑、抑郁水平低.结论大学生性别角色与焦虑及抑郁密切相关.

    作者:余小芳;邓小农;王立皓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