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宇;刘燕;张宝荣;张会来;戴国盛
目的了解2002年乌鲁木齐市7~12岁儿童肥胖现状,为预防和控制学龄期儿童肥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确定研究对象,测定7~12岁肥胖儿童各项指标,并与健康儿童进行比较.结果乌鲁木齐市7~12岁儿童肥胖检出率为5.3%,肥胖儿童的心肺功能指标劣于健康儿童,高血压、高血脂患病率高于健康儿童.结论乌鲁木齐市学龄儿童肥胖率较高,学校应加强对肥胖儿童的体质及血压、血脂监测,及早预防和控制儿童肥胖.
作者:曹明芹;古丽巴哈尔·卡德儿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青少年学生上网者越来越多.对中专学生进行上网现状调查,有助于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保障学生正常健康地学习和生活.
作者:张勤国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减少大学生无偿献血后的不适反应,探讨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在衢州学院医学专业大学生中进行健康教育干预,非医学专业大学生为对照组,现场记录和问卷调查大学生献血后的不适反应.结果 270名无偿献血大学生,107人出现不适反应,发生率为39.6%.其中99名医学专业大学生28人出现献血后不适反应,发生率为28.28%;171名非医学专业大学生79人出现献血后不适反应,发生率为46.20%,明显高于医学专业大学生(χ2=8.43,P<0.01).结论大学生献血后不适反应发生率较高.进行健康教育干预,有减少大学生无偿献血后不适反应的效果.
作者:诸葛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贫血是少年儿童常见病之一,它可使少年儿童发育受阻,体能下降,智力降低.为了解溧水县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状况,以便为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小学生贫血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按照<全国学校常见病防治方案>要求,笔者于2002年10~11月对溧水县10所中小学校学生进行了贫血调查.
作者:黄锡强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重庆市中小学生口腔疾病现状,为中小学生口腔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WHO口腔健康调查方法,分层整群抽取48个调查点,共调查8 328人,分为12,15和18岁3个年龄组进行调查.结果重庆市中小学生12,15和18岁年龄组龋病患病率分别为22.51%,22.25%和20.41%;12,15和18岁年龄组龋均分别为0.46,0.50和0.51;牙龈出血检出率12岁组为1.71%,15岁组为1.35%,18岁组为1.89%;牙结石检出率12岁组为15.13%,15岁组为30.56%,18岁组为50.93%;牙周软垢检出率12岁组为 32.59%,15岁组为34.11%,18岁组为36.93%.随着年龄增长,牙周病发病率不断升高.结论重庆市中小学生龋病患病率相对较低,牙周病患病率相对较高,龋患牙充填率低.学校、家长及学生应做到早期检查、早期预防和早期治疗,使中小学生口腔疾病的防治工作制度化、系列化、网络化.
作者:林居红;李刚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有关调查显示,我国少年儿童贫血患病率达20%左右,明显高于发达国家水平[1].而且近5 a年的普查显示,乡村学生贫血率明显高于城市;低年龄学生大于初、高中生[2].为了解包头市郊区少年儿童贫血情况,我们结合郊区地理特点及人口分布情况,于2002年4~5月对包头市郊区4个乡、镇小学一年级学生进行了贫血状况调查.
作者:李风华;李俊峰;高文慧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高校未婚男青年对生殖健康参与意识及认知、需求,以提高学校性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随机抽取昆明4所高校503名17~24岁男生作性别意识、生殖健康认知、需求及参与意向的匿名调查.结果 (1)92%的男生认为生殖健康男性有责,应主动参与;但自律守贞者仅为8%,要求女性守贞者达56%.有94%男生认为人工流产是不得已、有损于健康的节育补救措施,仅有40%的男生认为女性生殖节育任务使之较男性面临更多的健康风险.(2)能正确回答男女避孕方法和排卵期的人仅占调查对象的29%和52%,分别有49%,61%和89%的人认为目前男性主动避孕少、安全套使用率低及性病、非意愿妊娠上升的原因是生殖健康教育及技术服务缺乏.(3)在男大学生现有的性知识中,各有2%来自家庭和学校,更多的来自同伴(30%)和媒体(66%);89%男生渴望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性教育,93%的男生认为生殖避孕知识与性道德教育相结合更易奏效.结论高校未婚男青年强烈的生殖健康知识需求/参与意向与男尊女卑性别意识和低水平的生殖避孕知识形成巨大落差,性知识来源的正常渠道(学校、家庭)受阻.学校开展系统、科学的性/生殖健康教育已势在必行.
作者:张河川;王兆勤;郭思智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小学生与健康生活方式有关的知识、态度、行为现况,为相应的干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太原市桃园小学三~五年级824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健康生活方式知识(48.35分)、态度(18.52分)、行为(59.58分)问卷得分小学生均未达到及格水平,且男生在知识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P<0.05);三、五年级小学生的知识得分显著高于四年级(P值均<0.05),三、四年级小学生的态度得分显著高于五年级(P值均<0.05).结论对小学生进行健康生活方式的教育干预不仅必要,而且迫切.
作者:王芳芳;许言午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为了解贵州省中小学生常见病的发生发展情况,笔者根据贵州省学生体质调研数据,对1991年和2000年7~18岁中小学生龋病、蛔虫感染、贫血、近视、营养不良、肥胖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励;付舒礼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营养性疾病也随之发生,如因肥胖而引起的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疾病等.这些疾病都是由于人们日常膳食结构不合理而导致的,因此,探讨如何预防营养性疾病、改善居民的膳食营养状况,是近年来国内外比较关注的问题.
作者:谭小艳;罗传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传统的管理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已经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管理体制改革也随着这一变化正在不断推进.
作者:范一星;黄卫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小学生肥胖状况特点,为儿童营养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体格测量方法和身高标准体重法,分析2002年成都市小学生的肥胖状况.结果城市男生的肥胖率为8.1%~26.2%,女生为4.9%~15.2%;郊区男生肥胖率为3.4%~15.0%,女生为2.9%~8.6%.肥胖率存在明显的年龄特点,不论男女,9~12岁各年龄组的肥胖率均显著高于6~8岁各年龄组学生.结论小学生肥胖的高发年龄为9~12岁,应抓住小学生肥胖的关键年龄阶段进行预防和控制.
作者:沈丽琴;李昌吉;詹承烈;龙云芳;徐培渝;陈希宁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判断低质量体积分数臭氧对大学生宿舍及卫生间空气中有害物质质量体积分数的影响,探索学校室内空气净化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臭氧发生器产生的低质量体积分数臭氧和国家规定的现场监测及实验室各项目分析的标准方法进行研究.结果低质量体积分数臭氧有明显降低室内空气中NH3,CH2O质量体积分数的作用(P<0.05);对NO2的质量体积分数有增高的作用(P<0.05);但对CO2质量体积分数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低质量体积分数臭氧对NH3、CH2O有明显的净化作用.
作者:易义珍;唐明德;陈律;王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以1985年和2000年朝鲜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为基础,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朝鲜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分析,确定15 a来朝鲜族学生身体形态、机能、体能素质发育水平,探讨朝鲜族学生体质发展变化的规律和趋势,为少数民族的学校教育、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特别是朝鲜族的民族体育学、卫生学、人口学等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李刚;王利;曲霞;刘淑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幽门螺杆菌(HP)是WHO公布的新发现的传染病菌,其危害在我国日趋严重,尤其在儿童中的感染率以1%~4%的年速率增长,在12岁儿童的感染率已高达40%以上[1].近年来,口腔中的HP及口腔HP与胃HP的关系,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作者:沈丽娟;彭艳英;金建玲;陶建秀;任慧;江熠;高霞;郁世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青少年自我意识与父母教育方式的关系,以促进青少年自我意识的良性发展.方法以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和自我意识量表(PHSS)为测试工具,对157名初中学生进行测评.结果不同性别青少年的父母教养方式存在差异,青少年的行为与合群2个自我意识分量表得分存在性别差异,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结论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自我意识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张秀阁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幼儿园儿童腮腺炎、水痘及其他传染性疾病的发病趋势,为预防幼儿传染性疾病的流行提供依据.方法对杭州市1991~2001年幼儿园传染病填报资料进行发病率统计,并进行χ2检验和趋势性χ2检验.结果腮腺炎的发病率从1991年的 5.076%下降到2001年的0.724%,且呈逐年下降趋势;水痘的发病率无明显下降趋势,1991~2001年平均为2.938%;其他传染性疾病发病率较低,1991~2001年平均为1.220%.结论腮腺炎、水痘是幼儿园中的主要传染病.城市和农村幼儿园腮腺炎发病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水痘发病率城市幼儿园呈下降趋势,而农村下降不明显.
作者:徐韦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武汉市武昌区3~6岁儿童意外伤害影响因素,为控制儿童意外伤害提供流行病学资料.方法分层随机整群抽取武汉市武昌区7所幼儿园3~6岁655名儿童为样本,用自制儿童意外伤害调查表对儿童过去1 a的伤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单因素采用χ2分析,多因素采用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与意外伤害发生有关的因素包括儿童性别、是否早产、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收入以及儿童自身性格、儿童生活能力、大人陪伴时间等.结论武昌区3~6岁集体儿童意外伤害发生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意外伤害对武昌区儿童健康的影响不可忽视.
作者:向兵;刘筱娴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我国中小学生安全事故发生率逐年上升,并处于死因顺位第1位[1].众所周知,由于历史、政治、军事等各种社会原因,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的少数民族大都居住在生存条件与卫生资源相对落后的边远地区.
作者:赵允忠;陈桂华;胡世勋;马少文;唐玉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为了解博乐市城区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哈萨克族4个民族中小学生营养状况,笔者于2002年4~6月对博乐市区 5 749名中小学生进行了预防性健康体检,并采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进行营养状况评价.现将营养状况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孙兴琴;青剑英;吐尔逊 刊期: 200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