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乌鲁木齐市部分汉族学龄期儿童肥胖状况

曹明芹;古丽巴哈尔·卡德儿

关键词:儿童, 营养状况, 肥胖, 血压, 生化指标
摘要:目的了解2002年乌鲁木齐市7~12岁儿童肥胖现状,为预防和控制学龄期儿童肥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确定研究对象,测定7~12岁肥胖儿童各项指标,并与健康儿童进行比较.结果乌鲁木齐市7~12岁儿童肥胖检出率为5.3%,肥胖儿童的心肺功能指标劣于健康儿童,高血压、高血脂患病率高于健康儿童.结论乌鲁木齐市学龄儿童肥胖率较高,学校应加强对肥胖儿童的体质及血压、血脂监测,及早预防和控制儿童肥胖.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郑州市初中矮身材学生致矮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矮身材儿童的致矮因素,为开展针对性干预措施、降低矮身材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对郑州市4所中学初中生3 240名进行身高测量,筛选出92例矮身材儿童为研究对象,将正常身高儿童1∶1与之配对,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骨龄判定、血清激素及头发微量元素测定.结果矮身材检出率为3.21%;病例与对照组间父母身高、骨龄差异有显著性(P<0.001),出生方式、出生体重差异有显著性(P值分别<0.05和0.01);矮身材儿童偏食者多、缺乏体育活动,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值分别<0.05和0.01);矮身材组血清睾酮均值低于对照组(P<0.001),睾酮与身高、骨龄之间存在正相关性.结论矮身材发生与父母身材矮小、难产、低出生体重、偏食、体育活动少、血清睾酮水平偏低等因素有关;儿童少年矮身材多为体质性生长发育迟缓.

    作者:娄晓民;李岚;曹咏梅;陈姜;张德甫;胡巧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包头市郊区小学一年级学生贫血状况

    有关调查显示,我国少年儿童贫血患病率达20%左右,明显高于发达国家水平[1].而且近5 a年的普查显示,乡村学生贫血率明显高于城市;低年龄学生大于初、高中生[2].为了解包头市郊区少年儿童贫血情况,我们结合郊区地理特点及人口分布情况,于2002年4~5月对包头市郊区4个乡、镇小学一年级学生进行了贫血状况调查.

    作者:李风华;李俊峰;高文慧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襄樊市143名中专学生上网现状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青少年学生上网者越来越多.对中专学生进行上网现状调查,有助于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保障学生正常健康地学习和生活.

    作者:张勤国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武汉市武昌区3~6岁儿童意外伤害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了解武汉市武昌区3~6岁儿童意外伤害影响因素,为控制儿童意外伤害提供流行病学资料.方法分层随机整群抽取武汉市武昌区7所幼儿园3~6岁655名儿童为样本,用自制儿童意外伤害调查表对儿童过去1 a的伤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单因素采用χ2分析,多因素采用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与意外伤害发生有关的因素包括儿童性别、是否早产、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收入以及儿童自身性格、儿童生活能力、大人陪伴时间等.结论武昌区3~6岁集体儿童意外伤害发生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意外伤害对武昌区儿童健康的影响不可忽视.

    作者:向兵;刘筱娴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达州市中小学生血红蛋白测定结果

    为配合全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笔者于2002年10~11月对达州市城乡中小学生血红蛋白含量进行了测定,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王维;陈霖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连城县29所学校自备饮用水卫生状况

    为了解连城县中小学自备饮用水卫生状况,保障学校自备饮用水安全,确保师生身体健康,防止饮用水安全事件的发生,连城县卫生防疫站于2002年12月~2003年1月进行了相关抽样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江栋;罗汉刚;罗健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延边州朝鲜族学生2000与1985年生长发育指标比较

    以1985年和2000年朝鲜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为基础,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朝鲜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分析,确定15 a来朝鲜族学生身体形态、机能、体能素质发育水平,探讨朝鲜族学生体质发展变化的规律和趋势,为少数民族的学校教育、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特别是朝鲜族的民族体育学、卫生学、人口学等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李刚;王利;曲霞;刘淑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成都市小学生肥胖状况分析

    目的分析小学生肥胖状况特点,为儿童营养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体格测量方法和身高标准体重法,分析2002年成都市小学生的肥胖状况.结果城市男生的肥胖率为8.1%~26.2%,女生为4.9%~15.2%;郊区男生肥胖率为3.4%~15.0%,女生为2.9%~8.6%.肥胖率存在明显的年龄特点,不论男女,9~12岁各年龄组的肥胖率均显著高于6~8岁各年龄组学生.结论小学生肥胖的高发年龄为9~12岁,应抓住小学生肥胖的关键年龄阶段进行预防和控制.

    作者:沈丽琴;李昌吉;詹承烈;龙云芳;徐培渝;陈希宁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某军医学院学员艾滋病知识、态度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军医学院学员对艾滋病的认知水平、态度,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以便为进一步开展军校学员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于2002年12月上旬对1 375名学员进行了艾滋病知识、态度问卷调查.结果 26.6%的学员对传播途径存在错误认识,75.5%的学员认为蚊虫叮咬可以传播艾滋病;20.6%的学员对高危行为认识不清,25.5%的学员认为自慰可以传播艾滋病;20.7%的学员对预防措施认识错误,48.0%和18.5%的学员认为注射疫苗、口服预防性药物可以预防艾滋病;34.5%的学员对待艾滋病的态度不够积极, 58.0%的学员担心以后会传染上艾滋病.Logistic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认知水平越高(P= 0.00);年级越高,期望值越高(P=0.04),其他因素间未发现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军医学院学员有必要进一步了解和掌握AIDS相关知识,以提高认知水平,减少对艾滋病的恐惧心理.

    作者:高秋菊;薛春洪;刘辉;邓淑风;白小嘉;刘天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2001年南宁市中小学生贫血状况

    贫血是中小学生常见的营养问题,影响身心健康.为了解南宁市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状况,并为中小学生贫血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01年9~11月对南宁市43所中小学共12 362名学生进行了贫血状况调查.

    作者:刘海燕;卢毅;刘凤翔;黄汝忠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广东药学院学生住院疾病构成分析

    学生因病住院是影响学生正常学习的重要原因.为了解广东药学院近年来学生住院的主要原因,为高校学生预防保健提供依据,我们分析了近5 a来广东药学院学生因病住院的疾病构成,报道如下.

    作者:李伯佳;张信;朱永湘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女大学生功血患者47例心理状况分析

    为了解女大学生这一特殊人群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笔者对辽宁大学女生青春期功血患者在诊治过程中的焦虑和抑郁症状进行了调查.

    作者:张岩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医院信息系统的发展及其在社会医疗保险中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传统的管理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已经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管理体制改革也随着这一变化正在不断推进.

    作者:范一星;黄卫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长宁区中小学生营养知识教育的效果评价

    营养是影响中小学生身体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学生营养是当今社会所普遍关心的问题.学生良好的营养状况是成人后健康的基础,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都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研究表明,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计划,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营养知识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变他们不良的饮食习惯.为此,笔者在中小学生中开展了营养知识教育,并对其效果进行了评价.

    作者:钱松雪;赵桂艳;刘志瑜;倪芝萍;顾勤洁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合肥市幼儿零食行为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目的探讨幼儿零食行为的影响因素,为控制幼儿零食行为提供依据.方法对合肥市502名9~36个月的幼儿进行了零食行为及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先用单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再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的影响因素有饭菜/零食花费比、家中常备有零食、每月用于零食的花费、家长常用零食奖励孩子等.结论影响幼儿零食行为的因素都是家庭方面的因素.在对幼儿零食行为进行教育时,其主要对象应是家长.

    作者:孙文杰;高永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学校卫生工作人员对学校性教育态度和需求分析

    自1988年8月24日国家教委、国家计生委发布<关于在中学开展青春期教育的通知>以来,学校性教育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了解学校性教育现状,可以更好地满足儿童青少年性健康的需求.为此,笔者于2002年11月对来自全国1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60名学校卫生人员进行了不记名的问卷调查,目的是了解学校卫生工作人员对性教育的态度、需求和在学校开展性教育的情况,为教育及相关部门制定学校性教育工作策略提供参考.

    作者:陈晶琦;刘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民俗艺术旋律健身训练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以校园民俗艺术旋律训练作为一种特殊校园健身方式,对大学生13项生理生化和心理情绪指标的综合影响效应.方法将80名大学生分为民俗艺术训练组和对照组,训练组在3个月内按每周2次,每次30 min进行校园民俗音乐舞蹈及书法美术旋律的综合健身训练,对照组不参加任何民俗艺术健身训练.分别在实验期前后作SCL-90症状自评表、脉率、组织呼吸的碳酸化反应及唾液α-淀粉酶活性测定.结果训练组3项生理生化指标前后测值间差异均有显著性,对照组的3项生理生化指标前后测值间差异均无显著性;训练组有5项SCL-90症状因子分前后测值间差异显著,而对照组有1项SCL-90症状因子分前后测值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校园民俗艺术健身训练对大学生的生理及情绪具有较独特的综合调节作用.

    作者:余铀;狄彩萍;高永祥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227例儿童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及干预效果评价

    幽门螺杆菌(HP)是WHO公布的新发现的传染病菌,其危害在我国日趋严重,尤其在儿童中的感染率以1%~4%的年速率增长,在12岁儿童的感染率已高达40%以上[1].近年来,口腔中的HP及口腔HP与胃HP的关系,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作者:沈丽娟;彭艳英;金建玲;陶建秀;任慧;江熠;高霞;郁世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平顶山市农村初中生焦虑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农村初中生焦虑状况,为农村初中生焦虑的预防和干预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2 470名农村初中生进行测试.结果农村初中生的焦虑水平比较高,总检出率为9.2%;女生焦虑水平高于男生;初三年级学生的焦虑水平低于初一、二年级学生;普通初中学生的焦虑倾向高于重点初中.结论应针对农村初中生中焦虑特点开展心理健康促进活动.

    作者:赵红利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13岁前吸烟饮酒与中学生多种危害健康行为的关系

    目的探讨13岁前吸烟、饮酒行为与中学时期多种危害健康行为的关系,以便为制定青少年危害健康行为的早期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修订的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青少年危险行为监测问卷(YBBS)对3 127名合肥市城乡中学生进行无记名调查,问卷包括34项危害健康行为和9项社会人口统计学变量.结果中学生13岁以前吸烟率为9.7%,13岁以前的饮酒率为45.7%.13岁前吸烟的中学生,打架、自杀意念、每天吸烟、1 a内喝过酒、大量饮酒、上网时间过长、见过毒品、曾有性行为8项危害健康行为报告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13岁前饮酒中学生的打架、自杀意念、每天吸烟、1 a内喝过酒、大量饮酒、少食蔬菜、上网时间过长、见过毒品、曾有性行为等9项危害健康行为报告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13岁之前有吸烟或饮酒行为的中学生同时存在其他多种危害健康行为,避免儿童青少年早期接触烟酒对预防青少年时期多种危害健康行为有积极意义.

    作者:陶芳标;高茗;马淑芳;李婉;张金霞;王敏;苏普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