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01年南宁市中小学生贫血状况

刘海燕;卢毅;刘凤翔;黄汝忠

关键词:贫血, 学生, 血红蛋白
摘要:贫血是中小学生常见的营养问题,影响身心健康.为了解南宁市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状况,并为中小学生贫血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01年9~11月对南宁市43所中小学共12 362名学生进行了贫血状况调查.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大学生压力事件与挫折耐受性调查

    压力是个人在面对具有威胁性刺激情境中,一时无法消除威胁时的一种被压迫的感受.挫折耐受性是指个体遇到挫折时能否摆脱困扰而避免心理与行为失常的能力,即个体适应挫折、抗御挫折和应付挫折的能力.

    作者:李东斌;黄晓萍;谢雪梅;习育华;罗祥龙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减少大学生献血后反应的健康教育干预效果

    目的减少大学生无偿献血后的不适反应,探讨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在衢州学院医学专业大学生中进行健康教育干预,非医学专业大学生为对照组,现场记录和问卷调查大学生献血后的不适反应.结果 270名无偿献血大学生,107人出现不适反应,发生率为39.6%.其中99名医学专业大学生28人出现献血后不适反应,发生率为28.28%;171名非医学专业大学生79人出现献血后不适反应,发生率为46.20%,明显高于医学专业大学生(χ2=8.43,P<0.01).结论大学生献血后不适反应发生率较高.进行健康教育干预,有减少大学生无偿献血后不适反应的效果.

    作者:诸葛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某军医学院学员艾滋病知识、态度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军医学院学员对艾滋病的认知水平、态度,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以便为进一步开展军校学员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于2002年12月上旬对1 375名学员进行了艾滋病知识、态度问卷调查.结果 26.6%的学员对传播途径存在错误认识,75.5%的学员认为蚊虫叮咬可以传播艾滋病;20.6%的学员对高危行为认识不清,25.5%的学员认为自慰可以传播艾滋病;20.7%的学员对预防措施认识错误,48.0%和18.5%的学员认为注射疫苗、口服预防性药物可以预防艾滋病;34.5%的学员对待艾滋病的态度不够积极, 58.0%的学员担心以后会传染上艾滋病.Logistic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认知水平越高(P= 0.00);年级越高,期望值越高(P=0.04),其他因素间未发现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军医学院学员有必要进一步了解和掌握AIDS相关知识,以提高认知水平,减少对艾滋病的恐惧心理.

    作者:高秋菊;薛春洪;刘辉;邓淑风;白小嘉;刘天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寄宿制初一学生焦虑、抑郁和应付方式研究

    中学是人生的重要阶段,是生理、心理等方面发展的重要阶段.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近几年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受到了普遍重视[1].为了解寄宿生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笔者于2001年进行了本次调查.

    作者:范虹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武汉市武昌区3~6岁儿童意外伤害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了解武汉市武昌区3~6岁儿童意外伤害影响因素,为控制儿童意外伤害提供流行病学资料.方法分层随机整群抽取武汉市武昌区7所幼儿园3~6岁655名儿童为样本,用自制儿童意外伤害调查表对儿童过去1 a的伤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单因素采用χ2分析,多因素采用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与意外伤害发生有关的因素包括儿童性别、是否早产、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收入以及儿童自身性格、儿童生活能力、大人陪伴时间等.结论武昌区3~6岁集体儿童意外伤害发生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意外伤害对武昌区儿童健康的影响不可忽视.

    作者:向兵;刘筱娴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新疆博乐市不同民族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分析

    为了解博乐市城区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哈萨克族4个民族中小学生营养状况,笔者于2002年4~6月对博乐市区 5 749名中小学生进行了预防性健康体检,并采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进行营养状况评价.现将营养状况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孙兴琴;青剑英;吐尔逊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平顶山市农村初中生焦虑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农村初中生焦虑状况,为农村初中生焦虑的预防和干预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2 470名农村初中生进行测试.结果农村初中生的焦虑水平比较高,总检出率为9.2%;女生焦虑水平高于男生;初三年级学生的焦虑水平低于初一、二年级学生;普通初中学生的焦虑倾向高于重点初中.结论应针对农村初中生中焦虑特点开展心理健康促进活动.

    作者:赵红利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重庆市中小学生口腔疾病患病情况

    目的了解重庆市中小学生口腔疾病现状,为中小学生口腔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WHO口腔健康调查方法,分层整群抽取48个调查点,共调查8 328人,分为12,15和18岁3个年龄组进行调查.结果重庆市中小学生12,15和18岁年龄组龋病患病率分别为22.51%,22.25%和20.41%;12,15和18岁年龄组龋均分别为0.46,0.50和0.51;牙龈出血检出率12岁组为1.71%,15岁组为1.35%,18岁组为1.89%;牙结石检出率12岁组为15.13%,15岁组为30.56%,18岁组为50.93%;牙周软垢检出率12岁组为 32.59%,15岁组为34.11%,18岁组为36.93%.随着年龄增长,牙周病发病率不断升高.结论重庆市中小学生龋病患病率相对较低,牙周病患病率相对较高,龋患牙充填率低.学校、家长及学生应做到早期检查、早期预防和早期治疗,使中小学生口腔疾病的防治工作制度化、系列化、网络化.

    作者:林居红;李刚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互联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和普及,互联网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好处,但它的消极面也在不断地暴露出来.其中互联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尤其深刻,具体表现在认知冲突、情感冲突、意志冲突、人格冲突和社交冲突上.

    作者:张平湖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高校未婚男青年生殖健康参与意识及认识需求评价

    目的了解高校未婚男青年对生殖健康参与意识及认知、需求,以提高学校性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随机抽取昆明4所高校503名17~24岁男生作性别意识、生殖健康认知、需求及参与意向的匿名调查.结果 (1)92%的男生认为生殖健康男性有责,应主动参与;但自律守贞者仅为8%,要求女性守贞者达56%.有94%男生认为人工流产是不得已、有损于健康的节育补救措施,仅有40%的男生认为女性生殖节育任务使之较男性面临更多的健康风险.(2)能正确回答男女避孕方法和排卵期的人仅占调查对象的29%和52%,分别有49%,61%和89%的人认为目前男性主动避孕少、安全套使用率低及性病、非意愿妊娠上升的原因是生殖健康教育及技术服务缺乏.(3)在男大学生现有的性知识中,各有2%来自家庭和学校,更多的来自同伴(30%)和媒体(66%);89%男生渴望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性教育,93%的男生认为生殖避孕知识与性道德教育相结合更易奏效.结论高校未婚男青年强烈的生殖健康知识需求/参与意向与男尊女卑性别意识和低水平的生殖避孕知识形成巨大落差,性知识来源的正常渠道(学校、家庭)受阻.学校开展系统、科学的性/生殖健康教育已势在必行.

    作者:张河川;王兆勤;郭思智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合肥市幼儿零食行为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目的探讨幼儿零食行为的影响因素,为控制幼儿零食行为提供依据.方法对合肥市502名9~36个月的幼儿进行了零食行为及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先用单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再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的影响因素有饭菜/零食花费比、家中常备有零食、每月用于零食的花费、家长常用零食奖励孩子等.结论影响幼儿零食行为的因素都是家庭方面的因素.在对幼儿零食行为进行教育时,其主要对象应是家长.

    作者:孙文杰;高永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573名大学生的运动知识·态度·信念·行为

    目的探讨大学生运动行为的知识、态度、信念特点,以便更好地促进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自制运动知识、态度、信念和行为的调查问卷,对573名大学二年级学生的运动行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23.4%的男生和6.8%的女生过去 1 a每周锻炼3次,男女生之间差异有显著性.在运动知识和信念平均得分方面,男生显著高于女生.男女生的运动行为与其运动知识、态度、信念呈低度或中度相关.结论大学生运动行为的知识、态度、信念较低,应采取有效干预,增加大学生运动行为,降低健康危险行为.

    作者:李广宇;刘燕;张宝荣;张会来;戴国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延边州朝鲜族学生2000与1985年生长发育指标比较

    以1985年和2000年朝鲜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为基础,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朝鲜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分析,确定15 a来朝鲜族学生身体形态、机能、体能素质发育水平,探讨朝鲜族学生体质发展变化的规律和趋势,为少数民族的学校教育、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特别是朝鲜族的民族体育学、卫生学、人口学等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李刚;王利;曲霞;刘淑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山东省2000年度学生身体发育状况

    目的了解山东省学生身体发育现状,探讨相应的干预对策.方法以2000年山东省学生体质检测数据与全国同年龄组学生进行比较.结果山东省7~17岁儿童青少年2000年与1985年比较,身高平均增长城男为5.83 cm,城女为3.93 cm,乡男为6.90 cm,乡女为5.74 cm;体重平均增长城男为10.13 kg,城女为6.25 kg,乡男为6.61 kg,乡女为4.08 kg;胸围平均增长值城男为3.75 cm,城女为2.67 cm,乡男为2.02 cm,乡女为1.08 cm;肺活量平均增长值城男为21.54 ml,城女为-16.00 ml,乡男为29.09 ml,乡女为-26.00 ml.结论山东省学生身体素质明显提高,身体发育匀称度和营养得到改善,特别是农村学生生长突增起止时间提前.

    作者:杨育林;徐留臣;魏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长宁区中小学生营养知识教育的效果评价

    营养是影响中小学生身体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学生营养是当今社会所普遍关心的问题.学生良好的营养状况是成人后健康的基础,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都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研究表明,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计划,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营养知识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变他们不良的饮食习惯.为此,笔者在中小学生中开展了营养知识教育,并对其效果进行了评价.

    作者:钱松雪;赵桂艳;刘志瑜;倪芝萍;顾勤洁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太原市某小学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知识·态度·行为

    目的了解小学生与健康生活方式有关的知识、态度、行为现况,为相应的干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太原市桃园小学三~五年级824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健康生活方式知识(48.35分)、态度(18.52分)、行为(59.58分)问卷得分小学生均未达到及格水平,且男生在知识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P<0.05);三、五年级小学生的知识得分显著高于四年级(P值均<0.05),三、四年级小学生的态度得分显著高于五年级(P值均<0.05).结论对小学生进行健康生活方式的教育干预不仅必要,而且迫切.

    作者:王芳芳;许言午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13岁前吸烟饮酒与中学生多种危害健康行为的关系

    目的探讨13岁前吸烟、饮酒行为与中学时期多种危害健康行为的关系,以便为制定青少年危害健康行为的早期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修订的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青少年危险行为监测问卷(YBBS)对3 127名合肥市城乡中学生进行无记名调查,问卷包括34项危害健康行为和9项社会人口统计学变量.结果中学生13岁以前吸烟率为9.7%,13岁以前的饮酒率为45.7%.13岁前吸烟的中学生,打架、自杀意念、每天吸烟、1 a内喝过酒、大量饮酒、上网时间过长、见过毒品、曾有性行为8项危害健康行为报告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13岁前饮酒中学生的打架、自杀意念、每天吸烟、1 a内喝过酒、大量饮酒、少食蔬菜、上网时间过长、见过毒品、曾有性行为等9项危害健康行为报告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13岁之前有吸烟或饮酒行为的中学生同时存在其他多种危害健康行为,避免儿童青少年早期接触烟酒对预防青少年时期多种危害健康行为有积极意义.

    作者:陶芳标;高茗;马淑芳;李婉;张金霞;王敏;苏普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中原工学院新生军训期间常见病分析

    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加强纪律观念,提高身体和思想素质,中原工学院每年新生入校时,均要求进行为期15 d的军训.在此期间,学生出现的心理上、躯体上的疾病较多,笔者对2002年入校新生军训期间出现的一些常见病进行了统计,以便今后能更好地做好防治工作.

    作者:李晓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包头市郊区小学一年级学生贫血状况

    有关调查显示,我国少年儿童贫血患病率达20%左右,明显高于发达国家水平[1].而且近5 a年的普查显示,乡村学生贫血率明显高于城市;低年龄学生大于初、高中生[2].为了解包头市郊区少年儿童贫血情况,我们结合郊区地理特点及人口分布情况,于2002年4~5月对包头市郊区4个乡、镇小学一年级学生进行了贫血状况调查.

    作者:李风华;李俊峰;高文慧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杭州市幼儿腮腺炎、水痘及其他传染病发病趋势分析

    目的了解幼儿园儿童腮腺炎、水痘及其他传染性疾病的发病趋势,为预防幼儿传染性疾病的流行提供依据.方法对杭州市1991~2001年幼儿园传染病填报资料进行发病率统计,并进行χ2检验和趋势性χ2检验.结果腮腺炎的发病率从1991年的 5.076%下降到2001年的0.724%,且呈逐年下降趋势;水痘的发病率无明显下降趋势,1991~2001年平均为2.938%;其他传染性疾病发病率较低,1991~2001年平均为1.220%.结论腮腺炎、水痘是幼儿园中的主要传染病.城市和农村幼儿园腮腺炎发病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水痘发病率城市幼儿园呈下降趋势,而农村下降不明显.

    作者:徐韦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