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达
目的了解超重和肥胖学生膳食与运动的知、信、行现状,为儿童肥胖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北京、武汉、深圳3个城市小学三~四年级的超重和肥胖学生进行统一问卷调查.结果 41.07%的学生正确回答了6项以上知识问题,答对率在75%以上的比例仅为1.83%;87.48%的学生不知道肥胖对健康的影响,80.48%的学生不了解如何控制体重增长趋势.超重和肥胖学生对膳食与运动的正确态度持有率为53.13%.75%以上的学生表示愿意获取有关膳食与运动的知识,并愿意在获得相关知识的前提下,做出积极健康的行为改变.在15项行为中,65%左右的超重或肥胖学生只能保持3~5种正确行为,而能保证体育课外健身运动时间的学生只有25.04%.结论超重和肥胖学生对膳食与运动的认识比较缺乏,但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作者:钱玲;田本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因病缺课是学生在小学阶段较为常见的现象.为了解锦州市城乡小学生因病缺课的差异,笔者选择了锦州城市和县城实验小学各1所为调查点校,对2所学校小学生1997~2002年因病缺课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潘琦;吴素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集美大学2002级福建籍新生甲、乙、戊3型肝炎感染情况.方法采用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结果学生中抗HAV-IgG,HBsAg和抗HEV-IgG阳性率分别为77.08%,15.23%,17.15%,地区差异明显;HAV,HEV无性别差异,而HBV以男性为高;农村HAV和HBV感染率均高于城镇,而HEV感染率无城乡差别.结论应该加强对本地区大学生的甲、乙肝预防,急需研究出一种有效的戊肝疫苗.
作者:李玉宝;郑英杰;叶祥忠;王刚;欧山海;葛胜祥;林鉴;张军;夏宁邵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以1985年和2000年朝鲜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为基础,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朝鲜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分析,确定15 a来朝鲜族学生身体形态、机能、体能素质发育水平,探讨朝鲜族学生体质发展变化的规律和趋势,为少数民族的学校教育、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特别是朝鲜族的民族体育学、卫生学、人口学等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李刚;王利;曲霞;刘淑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压力是个人在面对具有威胁性刺激情境中,一时无法消除威胁时的一种被压迫的感受.挫折耐受性是指个体遇到挫折时能否摆脱困扰而避免心理与行为失常的能力,即个体适应挫折、抗御挫折和应付挫折的能力.
作者:李东斌;黄晓萍;谢雪梅;习育华;罗祥龙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以Child-to-Child方法作为载体进行学校营养教育,评价Child-to-Child(C-T-C)健康教育方法在小学生营养教育中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采用对照实验研究的方法,对实验组学生应用C-T-C教学模式进行3个月的营养教育.实验组学生在参与自身营养促进的同时,通过调查、表演、广播等形式向辐射组学生进行营养知识的宣传和传播.结果实验组与辐射组学生营养知识及格率均明显提高(P<0.01),对营养与健康的态度及食品消费价值观念有明显转变,饮食行为有所改善,同时参与营养教育的行为得分均显著提高(P<0.01).结论应用C-T-C方法进行学校营养教育效果显著,具有投入小、收益大的优势,应加以应用和推广.
作者:余小鸣;段爱旭;庾小平;王嘉;刘二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从不同角度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研究已有不少报道,并提出了许多预防及调试措施.为了解对中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影响较大的神经衰弱的患病情况,笔者对内蒙古自治区7所中学的回、汉族学生进行了调查,以便为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及各民族间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提供依据.
作者:宝继英;张丽英;苗文娟;富景春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学校每年应对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检查;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已纳入制度化、科学化管理的轨道,自1979年以来每5 a都要进行1次大规模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国家教育部已决定启动经常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每2 a一次).
作者:张朋才;谢忠元;张学化;高学峰;张迎修;徐留臣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汉语阅读障碍(read disorder,RD)儿童视觉编码和词语成分加工的脑功能定位及血氧水平依赖(blood oxygenation level-dependent, BOLD)响应与加工作业之间的关系.方法以19名RD儿童为病例组,以28名正常儿童为对照组,2组儿童年龄分别为(9.81±1.22)岁和(9.77±1.19)岁.运用功能近红外成像技术,观察760 nm和850 nm的漫射光强变化,测定受试者左前额皮层的血流量和血氧的变化.结果 2组儿童左前额叶的BOLD响应强度在词语成分加工时均显著强于视觉编码加工.视觉编码加工时,RD儿童左前额叶的血流量增加,对照组的血流量减少;词语成分加工时,RD儿童和正常儿童左前额叶的血流量均呈现增加趋势,但RD儿童脑区域激活强度和激活范围较对照组明显减弱(P<0.05).结论左前额叶参与RD儿童视觉编码和词语成分加工作业.汉语RD儿童在完成上述2项加工作业时的脑局部血流量的代谢机制和脑功能机制与正常儿童存在明显差异,提示汉语RD儿童神经生理机制的异常可能是其发病的大脑物质基础.
作者:吴汉荣;姚彬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军医大学学员失眠现象发生情况,为学校开展卫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308名军医大学学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军医大学学员失眠现象发生率为44.9%,其相关因素主要有学习紧张、考试、忧虑、抑郁、噪音、人际关系矛盾和睡眠不规律,且失眠学员缺少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结论军医大学学员失眠现象发生率较高,应重视和加强对学员失眠现象的预防和调节.
作者:李娟;蔡全才;戴震;林建;陈北川;刘世建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贫血是中小学生常见的营养问题,影响身心健康.为了解南宁市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状况,并为中小学生贫血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01年9~11月对南宁市43所中小学共12 362名学生进行了贫血状况调查.
作者:刘海燕;卢毅;刘凤翔;黄汝忠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中学生心理卫生状况,为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问卷(MHT)对上海市区4所普通中学的1 036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中学生心理障碍发生率为24.9%,其中以预备班和高一年级发生率高,达30%以上;中学生自杀意念存在率为20%~40%,高中女生高;不同人格类型学生心理障碍发生率不同,N型、P型和不稳定型人格心理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结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急待加强.应建立心理障碍及高危人群的筛查方法,为心理咨询服务提供依据.
作者:谭晖;储海宝;袁仁曦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大学生膳食营养素摄入量与记忆力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81名大学生的膳食状况及记忆力进行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偏相关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调查对象膳食中能量、蛋白质的摄入量基本达到RDA的要求;记忆力与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维生素C及能量的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388 7,0.324 7,0.612 6,0.497 5和-0.209 6;经回归分析表明有8个变量进入优回归方程,复相关系数R为0.781.结论所调查的人群记忆力与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维生素C成显著的正相关,与能量成显著的负相关;所考察的膳食营养素中,蛋白质、糖类、脂肪、能量、钙、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C对记忆力有显著影响.改进膳食结构有利于记忆力的充分发挥.
作者:余小领;樊明涛;李学斌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近年来,校园内群体食物中毒特别是恶性投毒事件时有报道.这些事件中毒人数多,波及面广,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1997年起,柳江县采取多种措施,不断加强校园食品卫生监督力度,有效地控制了食物中毒和食源性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保障了广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现就农村学校食堂卫生监督管理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林运成;黄以仁;曾菊华;谢化凤;韦恒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初中生心理防御机制的特点,为初中生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利用防御方式问卷(DSQ)对某校246名初三学生进行测评.结果大多数初中生倾向于应用成熟的防御机制;学习成绩中等女生较其他人更多地使用不成熟防御机制,学习成绩中等以下男生较其他人更少使用成熟的防御机制;在防御策略上,女生比男生更回避,学习成绩中等以下学生比中等学生更多运用同一化,而学习成绩中等学生则较多运用幻想、升华、制止和回避.结论初中生心理防御机制存在性别差异,不同学习成绩学生应对应激的防御策略可能不同.
作者:舒幼娥;孟宪璋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高校女大学生的生殖健康现状,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方法对南京市某高校111名女大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111名女大学生中痛经、白带异常和下腹痛者分别占44.1%,31.5%和21.6%. 73.0%的女大学生认为只要双方愿意就可以发生性行为,做过人流的有7.4%.女大学生有关性病/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为 20.7%~67.6%.结论应加强对女大学生进行生殖健康教育,以保证她们能够进行知情选择和决定.
作者:徐芾;吴盛辉;徐苹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和普及,互联网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好处,但它的消极面也在不断地暴露出来.其中互联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尤其深刻,具体表现在认知冲突、情感冲突、意志冲突、人格冲突和社交冲突上.
作者:张平湖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自1988年8月24日国家教委、国家计生委发布<关于在中学开展青春期教育的通知>以来,学校性教育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了解学校性教育现状,可以更好地满足儿童青少年性健康的需求.为此,笔者于2002年11月对来自全国1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60名学校卫生人员进行了不记名的问卷调查,目的是了解学校卫生工作人员对性教育的态度、需求和在学校开展性教育的情况,为教育及相关部门制定学校性教育工作策略提供参考.
作者:陈晶琦;刘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近视是我国和世界许多国家、地区儿童少年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近些年来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我国1991年与1980年同类资料相比,10 a间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学生的视力低下率平均上升了23.45%[1].
作者:李小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中学是人生的重要阶段,是生理、心理等方面发展的重要阶段.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近几年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受到了普遍重视[1].为了解寄宿生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笔者于2001年进行了本次调查.
作者:范虹江 刊期: 200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