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丽娟;彭艳英;金建玲;陶建秀;任慧;江熠;高霞;郁世芳
为了解濮阳市中小学生健康状况,笔者于2002年对该市中小学生进行了贫血状况调查,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随机抽取3所中学和6所小学的2 029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其中女生998人,男生1 031人.
作者:蔡桂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为配合全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笔者于2002年10~11月对达州市城乡中小学生血红蛋白含量进行了测定,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王维;陈霖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评价大学生艾滋病知识问卷的难度和区分度,以便提出对不同问题的处理意见.方法难度指数、区分度指数是按难度、区分度的计算方法,对大学生艾滋病知识问卷进行难度、区分度分析与评价.结果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血液、性、母婴)的题目难度偏小(P=0.91),区分度不好(D=0.15);男女之间传播概率难度偏大(P=0.17),区分度不好(D=0.17);非传播途径、安全性行为、病程等方面的题目难度适宜(平均P=0.57),区分度好或尚可(平均D=0.51).结论总体而言,大学生艾滋病知识问卷的难度、区分度较好,建议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和男女之间传播概率的题目不作为评价艾滋病预防教育效果的指标.
作者:孙昕霙;常春;郭岩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我国中小学生安全事故发生率逐年上升,并处于死因顺位第1位[1].众所周知,由于历史、政治、军事等各种社会原因,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的少数民族大都居住在生存条件与卫生资源相对落后的边远地区.
作者:赵允忠;陈桂华;胡世勋;马少文;唐玉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壮族与汉族学生的体格发育和现时营养状况及其差异,为开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群抽样2所封闭式城区高中学校学生2 786名进行身高、体重测量,按1995年全国7~22岁城乡学生体重、身高百分位数评价表和全国学生7~2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用学生体检评估系统软件分别对壮族和汉族学生生长发育和现时营养状况进行统计评价.结果汉、壮族学生上等身高分别为9.24%和2.45%,差异有显著性(P<0.01).上等体重分别为12.54%和8.13%,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生长发育存在民族差异,汉族学生的体格发育好于壮族学生,差异有显著性,2个民族学生现时营养状况无差异.壮族学生生长发育存在不足,有待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作者:卢自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武汉市武昌区3~6岁儿童意外伤害影响因素,为控制儿童意外伤害提供流行病学资料.方法分层随机整群抽取武汉市武昌区7所幼儿园3~6岁655名儿童为样本,用自制儿童意外伤害调查表对儿童过去1 a的伤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单因素采用χ2分析,多因素采用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与意外伤害发生有关的因素包括儿童性别、是否早产、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收入以及儿童自身性格、儿童生活能力、大人陪伴时间等.结论武昌区3~6岁集体儿童意外伤害发生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意外伤害对武昌区儿童健康的影响不可忽视.
作者:向兵;刘筱娴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传统的管理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已经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管理体制改革也随着这一变化正在不断推进.
作者:范一星;黄卫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集美大学2002级福建籍新生甲、乙、戊3型肝炎感染情况.方法采用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结果学生中抗HAV-IgG,HBsAg和抗HEV-IgG阳性率分别为77.08%,15.23%,17.15%,地区差异明显;HAV,HEV无性别差异,而HBV以男性为高;农村HAV和HBV感染率均高于城镇,而HEV感染率无城乡差别.结论应该加强对本地区大学生的甲、乙肝预防,急需研究出一种有效的戊肝疫苗.
作者:李玉宝;郑英杰;叶祥忠;王刚;欧山海;葛胜祥;林鉴;张军;夏宁邵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是由鼠类携带和传播的一类急性传染病,在我国每年发病5万~10万例,占世界发病总数的90%以上[1].
作者:侯冲;戴向阳;焦颖;李民;李明磊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军医学院学员对艾滋病的认知水平、态度,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以便为进一步开展军校学员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于2002年12月上旬对1 375名学员进行了艾滋病知识、态度问卷调查.结果 26.6%的学员对传播途径存在错误认识,75.5%的学员认为蚊虫叮咬可以传播艾滋病;20.6%的学员对高危行为认识不清,25.5%的学员认为自慰可以传播艾滋病;20.7%的学员对预防措施认识错误,48.0%和18.5%的学员认为注射疫苗、口服预防性药物可以预防艾滋病;34.5%的学员对待艾滋病的态度不够积极, 58.0%的学员担心以后会传染上艾滋病.Logistic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认知水平越高(P= 0.00);年级越高,期望值越高(P=0.04),其他因素间未发现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军医学院学员有必要进一步了解和掌握AIDS相关知识,以提高认知水平,减少对艾滋病的恐惧心理.
作者:高秋菊;薛春洪;刘辉;邓淑风;白小嘉;刘天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毕业分配制度改革前后医科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以便为在新的形势下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山医科大学黄铎香编制的<心理健康测查表>,对不同时期的2 640名在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查.结果毕业分配制度改革后医科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明显多于改革前,改革前有心理障碍的在校生占11.9%,改革后上升到14.8%(P< 0.05);增加的心理疾病以强迫症为主(P<0.01).结论医科大学生各类心理疾病得分改革后均高于改革前,其中恐怖分、强迫分和精神分裂分2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应及时针对医科在校生的心理问题,积极开展心理疏导工作.
作者:周成宜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以1985年和2000年朝鲜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为基础,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朝鲜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分析,确定15 a来朝鲜族学生身体形态、机能、体能素质发育水平,探讨朝鲜族学生体质发展变化的规律和趋势,为少数民族的学校教育、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特别是朝鲜族的民族体育学、卫生学、人口学等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李刚;王利;曲霞;刘淑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青少年学生上网者越来越多.对中专学生进行上网现状调查,有助于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保障学生正常健康地学习和生活.
作者:张勤国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高校女大学生的生殖健康现状,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方法对南京市某高校111名女大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111名女大学生中痛经、白带异常和下腹痛者分别占44.1%,31.5%和21.6%. 73.0%的女大学生认为只要双方愿意就可以发生性行为,做过人流的有7.4%.女大学生有关性病/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为 20.7%~67.6%.结论应加强对女大学生进行生殖健康教育,以保证她们能够进行知情选择和决定.
作者:徐芾;吴盛辉;徐苹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高校未婚男青年对生殖健康参与意识及认知、需求,以提高学校性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随机抽取昆明4所高校503名17~24岁男生作性别意识、生殖健康认知、需求及参与意向的匿名调查.结果 (1)92%的男生认为生殖健康男性有责,应主动参与;但自律守贞者仅为8%,要求女性守贞者达56%.有94%男生认为人工流产是不得已、有损于健康的节育补救措施,仅有40%的男生认为女性生殖节育任务使之较男性面临更多的健康风险.(2)能正确回答男女避孕方法和排卵期的人仅占调查对象的29%和52%,分别有49%,61%和89%的人认为目前男性主动避孕少、安全套使用率低及性病、非意愿妊娠上升的原因是生殖健康教育及技术服务缺乏.(3)在男大学生现有的性知识中,各有2%来自家庭和学校,更多的来自同伴(30%)和媒体(66%);89%男生渴望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性教育,93%的男生认为生殖避孕知识与性道德教育相结合更易奏效.结论高校未婚男青年强烈的生殖健康知识需求/参与意向与男尊女卑性别意识和低水平的生殖避孕知识形成巨大落差,性知识来源的正常渠道(学校、家庭)受阻.学校开展系统、科学的性/生殖健康教育已势在必行.
作者:张河川;王兆勤;郭思智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TD)对儿童健康的危害远大于成人,它直接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心理健康.因此,儿童性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笔者对1998年1月~2002年9月在河南大学医学院儿科、皮肤性病科、内科等就诊的120例儿童性病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杜耀武;刘英杰;柴立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判断低质量体积分数臭氧对大学生宿舍及卫生间空气中有害物质质量体积分数的影响,探索学校室内空气净化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臭氧发生器产生的低质量体积分数臭氧和国家规定的现场监测及实验室各项目分析的标准方法进行研究.结果低质量体积分数臭氧有明显降低室内空气中NH3,CH2O质量体积分数的作用(P<0.05);对NO2的质量体积分数有增高的作用(P<0.05);但对CO2质量体积分数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低质量体积分数臭氧对NH3、CH2O有明显的净化作用.
作者:易义珍;唐明德;陈律;王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从不同角度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研究已有不少报道,并提出了许多预防及调试措施.为了解对中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影响较大的神经衰弱的患病情况,笔者对内蒙古自治区7所中学的回、汉族学生进行了调查,以便为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及各民族间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提供依据.
作者:宝继英;张丽英;苗文娟;富景春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高校食堂社会化后在校生的膳食营养状况,为今后进一步改善大学生的膳食结构提供依据.方法对36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膳食营养状况调查,以计算机自动评价统计处理.结果男生每日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可以满足需要;女生能量和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钙摄入量不足,各种维生素摄入状况良好.结论需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营养指导,使其在自身饮食搭配上更趋于合理化.
作者:王忠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血压是反映心脏、血管发育程度的一项重要的生理功能指标.尽早发现儿童青少年的血压异常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对防治高血压有积极的意义.为此笔者对滕州市市区35 513名 10~18岁学生的血压状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关祥旭;郭占春;耿晓玲 刊期: 200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