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生子儿童贫血状况分析

陈天娇;季成叶;逄增昌;王伟;甄宏;翟耀明;胡永华

关键词:血红蛋白, 贫血, 双生, 单卵, 二卵, 儿童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双生子儿童贫血状况和贫血同病率,探讨其遗传和环境效应.方法选取5~19岁双生子228对,其中MZ(单卵双生子)142对,DZ(二卵双生子)86对,在DNA卵性鉴定基础上,以成对法计算同病一致率、调整BMI前后组内相关系数及遗传度.结果双生子儿童贫血检出率与一般人群无明显差异,贫血同病一致率分别为MZ 0.28,DZ 0.15,Hb(血红蛋白)遗传度为0.23.调整BMI前后MZ与DZ组内相关系数和遗传度无显著变化.结论儿童贫血状态受遗传及环境因素共同影响,环境效应更明显.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广东药学院新生乙肝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广东药学院入学新生HBsAg携带和乙肝病毒感染情况,以便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减少和控制乙肝的传播和流行.方法用酶联免疫法对广东药学院1999~2003年入学新生6 047名统一进行乙肝5项标志物检测.结果1999~2003年入学新生HBsAg阳性率分别为13.37%,16.71%,14.56%,10.50%和10.79%;乙肝病毒感染率分别为42.87%,41.51%,40.02%,38.46%和23.33%,HBsAg携带率和乙肝病毒感染率有逐年减少的趋势(P<0.001).结论广东药学院新生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及乙肝病毒感染率均较高,应在学生中进行乙型肝炎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加强传染源管理,对易感者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作者:张信;李伯桂;周和;孙宏慧;何步东;李东东;郭玉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某市高等院校大学生结核病相关知识现况

    目的了解大学生结核病知晓情况,以便为高校学生预防结核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某市10所高校,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抽取14个院系的二~四年级本科在校学生1 638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对结核病的病源、传染源、传播途径、药物预防及其危害的知晓率低于50%.大学生担心的是没有好的治疗方法,并表现出对结核病的恐慌.获得结核病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宣传画、书籍、杂志(66.5%).结论大学生的结核病相关知识、信念和卫生行为与其文化知识水平不相符,在大学生中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势在必行.大学生所表现的良好愿望和态度,是结核病健康教育顺利进行的保证.

    作者:丁虹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北京市西城区中小学生因病减免体育课情况分析

    根据原国家教委、国家体委关于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通知,在中小学课程教学计划中,体育课是必修课.这有利于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有利于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对提高儿童青少年身体素质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中小学生可能会因疾病暂时不适宜进行体育锻炼,不适合上体育课,对此进行分析,可以反映哪些疾病影响学生健康成长,以便为儿少卫生工作者制订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作者:张亚娟;张秀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澳门地区儿童青少年骨关节创伤分析

    目的了解澳门地区儿童青少年骨关节创伤情况,以便为预防和控制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提供依据.方法对澳门镜湖医院1993年2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新生儿至18岁骨关节创伤病例943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43例病例中,男女比例为2.44:1,共发生骨折、脱位995处.在骨折病例中,以上肢骨折多(645处),其中前臂占37.2%,以跌伤为主.按年龄阶段分析,有4个高峰:第1个是产伤锁骨骨折46例,占同期出生婴儿的0.3%;第2个在1~5岁,主要是肱骨髁骨折(60处)和前臂骨折(41处);第3个在6~11岁,以前臂骨折(99处)、胫腓骨骨折(92处)和肱骨髁骨折(75处)为主;第4个在12~18岁,以运动外伤的前臂骨折(100处)为主.结论提高生活技术,重视幼儿看管,加强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可有效预防儿童少年意外伤害的发生.

    作者:朱向辉;李卫平;陈子杰;祁斌时;符丹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广西汉壮族学生营养干预效果及对策研究

    目的探讨广西汉、壮族学生营养干预的效果和对策,为改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营养状况和生长发育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汉、壮族地区分别抽取中小学校各2所,实施营养干预措施后观察效果.结果干预后汉、壮族地区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都有明显提高,汉族地区好于壮族地区.干预后只有壮族地区中学生营养状况有明显改善.干预后汉族地区学生形态、机能指标变化不明显,壮族地区学生体成分和机能指标向有利方面发育.结论对广西汉、壮族学生采取的营养干预措施是可行和有效的,应进一步加强实施和推广.

    作者:王家林;黄小鹏;陈涤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儿童肥胖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儿童肥胖的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在世界范围内呈增加趋势.部分肥胖儿童已经显示出了心血管疾病的早期症状,如血管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性病理改变、高血压、左心室增大、心脏功能异常等,极大地影响了儿童身体健康.随着肥胖状态的持续,这些儿童成年后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必然会明显上升.

    作者:孙莹;陶芳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原工学院大学生肺结核流行特征分析

    为了解大学生肺结核病流行特征,寻找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笔者对中原工学院7 a间大学生肺结核患病情况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杨进生;王素玲;吕茹;王丽娟;刘晶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126名学业不良高一新生心理素质发展特点

    目的分析学业不良高一新生心理素质发展现状和特点,为后续教育干预实验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采用<中学生心理素质问卷>(3SMQ)调查学业不良高一新生126名心理素质的发展水平,运用t检验分析心理素质发展的性别差异.结果接受调查的学生在认知、个性和适应性3个维度上得分率的高低排序为认知>个性>适应性;除女生的求知欲明显高于男生外,男女学生在其他因素上的得分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结论学业不良高一新生心理素质各维度及其因素的发展水平不均衡,男女生性别差异不明显.

    作者:田澜;谈春华;叶甲友;鲁移林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临沂医学专科学校学生口腔卫生与患龋情况

    为了解临沂医学专科学校学生患龋情况,以便提高学生的防龋意识,指导学生口腔保健工作,笔者于2002年9月对该校2000~2002级在校大学生3 600名进行了龋病与口腔卫生情况调查.

    作者:庄乾瑞;李安泽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广州第十二中学学生2000~2002学年健康状况评价

    为了解广州市第十二中学学生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状况,探寻学生健康保障的措施与对策,为加强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依据,笔者对2000~2002学年在校学生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状况进行了分析.

    作者:侯淑容;祁丽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浙江大学学生睡眠障碍及相关因素分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竞争日益激烈,学生面临的学习、就业和生活压力较大,心理障碍性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为了解大学生的心身健康状况,笔者对浙江大学睡眠障碍大学生的患病情况及其与生活、学习和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晓梅;徐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西安市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及趋势研究

    目的了解西安市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及趋势,以便为儿童生长发育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儿童体格检测方法测量身高、体重、坐高和胸围4项指标.运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与1985年同类资料进行纵向比较.结果 1998年西安市学龄前儿童身体形态发育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和性别差异,同一年龄各指标均值以城市男童为高,乡村男童和城市女童居中,乡村女童低.13 a纵向比较发现,西安市城乡学龄前儿童在13 a中均呈现生长发育长期增长趋势,乡村儿童的增长幅度超过城市儿童.结论在今后的儿童保健工作中,应重点关注农村儿童,尤其是农村女童,这对于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维清;侯如兰;马晶昕;郭晓燕;高红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城市初中生网络成瘾与其网络行为的相关研究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城市初级中学信息技术教育迅速普及,随之沉迷上网而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问题也越来越引起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关注,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成为近年来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网络成瘾是指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1].为了解城市初中学生网络成瘾的程度和网上行为特点,以便及早地对初中学生进行网络健康教育,笔者于2002年12月~2003年1月对某市2所中学初中生网络使用程度和网络行为进行了调查.

    作者:张晓阳;席震芳;严红妹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甘肃省291名农村幼儿心理健康状况与家庭因素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农村幼儿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家庭因素之间的关系,以便为农村幼儿家长改善家庭教育环境以及幼儿教育工作者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甘肃省291名农村幼儿家长进行调查.结果甘肃省农村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男孩在性格缺陷、社会适应不良、行为障碍方面存在的问题比女孩多,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的性格缺陷、行为障碍问题多.影响农村幼儿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主要是家庭结构、家庭经济收入、主要抚养人、夫妻关系、家庭对孩子的期望水平等因素.结论农村幼儿的心理健康应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幼儿家长的重视,父母应重视家庭因素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

    作者:郑名;辛宏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宁海县推行学校食堂量化分级管理的做法与体会

    学校食堂是一种特殊的食品加工经营场所,其加工经营的食品是否卫生安全,不但关系着师生的身体健康,而且会影响教学秩序及社会的稳定.近年来,全国曾多次发生学生集体用餐食物中毒事件,宁海县学校食堂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卫生安全隐患,如一些学校领导对食堂卫生管理的认识不到位,从业人员卫生意识淡薄,食堂基本卫生设施简陋,功能布局不够合理等.针对这一情况,宁海县卫生局在教育部门的配合下,开展食堂卫生调研.

    作者:王平;王莉微;胡为栋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成年期疾病的早期预防

    成年期疾病是指成年后容易患的一些疾病,如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糖尿病、肥胖症、高血压病及高血脂症等,这些疾病不仅影响成年期的健康、老年期的生存质量,而且对生命构成危害.

    作者:马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双生子儿童贫血状况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双生子儿童贫血状况和贫血同病率,探讨其遗传和环境效应.方法选取5~19岁双生子228对,其中MZ(单卵双生子)142对,DZ(二卵双生子)86对,在DNA卵性鉴定基础上,以成对法计算同病一致率、调整BMI前后组内相关系数及遗传度.结果双生子儿童贫血检出率与一般人群无明显差异,贫血同病一致率分别为MZ 0.28,DZ 0.15,Hb(血红蛋白)遗传度为0.23.调整BMI前后MZ与DZ组内相关系数和遗传度无显著变化.结论儿童贫血状态受遗传及环境因素共同影响,环境效应更明显.

    作者:陈天娇;季成叶;逄增昌;王伟;甄宏;翟耀明;胡永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南京工程学院大学生考前焦虑用药分析

    考试对每个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尤其是期末考试和毕业考试.由于过分紧张,个别学生容易产生考前焦虑心理.在日常门诊中,南京工程学院每年5月下旬~6月下旬(考试阶段)因失眠而前来就诊的学生较多,且以工科类学生多见,男生所占比例较大.患者有头晕、头痛、四肢乏力、食欲不振、面容消瘦、体重减轻等症状.

    作者:张桂萍;王敏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石河子大学学生生殖健康知识与态度调查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中期,是身体发育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是性心理趋于成熟的阶段.当今社会性信息的相对开放,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1].笔者通过对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态度及避孕知识的调查,为在大学生中开展生殖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作者:魏秀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福建省畲族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目的了解畲族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以便为少数民族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测试工具,以当地汉族中学生为对照组,采用随机整群分层抽样研究方法,调查福建省部分畲族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汉畲族中学生在抑郁、恐怖等因子中差异均有显著性,与对照组不同,调查对象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不存在显著性.结论畲族中学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汉族学生.应针对畲族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心理健康的指导和干预工作.

    作者:白丽英;叶一舵;王东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