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连大学新生唾液免疫球蛋白A浓度测查结果

孙莉;于新宇;甄铁梅;赵莲华;李长荣;佟凤芝

关键词:应激, 唾液, 免疫球蛋白, 学生
摘要:目的了解入校大学生唾液免疫球蛋白A浓度的变化情况,为大学生的心理卫生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抽取大连大学新入校健康医学本科生志愿者,男生10名,女生13名,分别于入学后第1,3,7,13周,采取基础状态下唾液,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查免疫球蛋白A的浓度.结果男、女生之间唾液免疫球蛋白A浓度经t检验,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男生唾液免疫球蛋白A浓度第1周与第3周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新入校大学生不同性别、不同时期唾液免疫球蛋白A浓度有显著性变化.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西安市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及趋势研究

    目的了解西安市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及趋势,以便为儿童生长发育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儿童体格检测方法测量身高、体重、坐高和胸围4项指标.运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与1985年同类资料进行纵向比较.结果 1998年西安市学龄前儿童身体形态发育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和性别差异,同一年龄各指标均值以城市男童为高,乡村男童和城市女童居中,乡村女童低.13 a纵向比较发现,西安市城乡学龄前儿童在13 a中均呈现生长发育长期增长趋势,乡村儿童的增长幅度超过城市儿童.结论在今后的儿童保健工作中,应重点关注农村儿童,尤其是农村女童,这对于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维清;侯如兰;马晶昕;郭晓燕;高红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海南省部分高校大学生性健康知识现状

    性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促进海南省高校性健康教育的开展,笔者对海南部分高校大学生性健康知识的知晓现状进行了调查,以了解大学生性生理功能发育状况、性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对性健康教育的需求,为高校性健康教育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黎志灵;洪美玲;王力军;张志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黄石地区高考学生HBsAg及ALT检测结果分析

    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区,其病毒感染主要发生在婴幼儿期,并随年龄增长而增高[1].

    作者:陈华明;柴辉;程学强;柯于强;张茂海;彭国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一起学校登革热疫情分析

    2002年,广州市发生了登革热大流行,全市共报告登革热1 423例,发病率达20.14/10万.疫情涉及了除从化市外的12个区、县级市,共有102个街镇发生病例[1].在流行期间,首发的多个爆发点对全市总体疫情的播散起到了促进作用.现将广州市某中学的登革热疫情报道如下.

    作者:沙国霞;熊莉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浙江大学学生睡眠障碍及相关因素分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竞争日益激烈,学生面临的学习、就业和生活压力较大,心理障碍性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为了解大学生的心身健康状况,笔者对浙江大学睡眠障碍大学生的患病情况及其与生活、学习和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晓梅;徐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甘肃省裕固族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在大西北的祁连山中,聚居着一个稀有、也是甘肃省特有的少数民族--裕固族,其90%聚居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为了提高裕固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和及早发现该民族学生各种心理疾病,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笔者于2002年7月对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中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对裕固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

    作者:欧阳林;陈宗武;石岩;余志琪;张雁鸿;马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湖北大学新生口腔卫生状况分析

    为了解大学生口腔健康和口腔卫生行为现状,以便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笔者对湖北大学2003级入学的城市和农村学生各200人进行了口腔卫生行为调查和口腔健康检查.

    作者:敖静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柳州市2000年与1985年学生生长发育状况比较

    目的了解柳州市汉族学生生长发育现状和变化特点,以便为研究学生生长发育的规律提供依据.方法对2000年柳州市7~18岁汉族中、小学生体质调研资料进行分析,并与1985年调研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15 a间柳州市中小学生形态指标的发育呈上升趋势,男生平均身高、体重分别增长1.12 cm和2.36 kg,女生分别增长0.62 cm和1.65 kg;机能发育指标无论城乡男女,70.8%的年龄组学生均低于1985年柳州水平和1995年全国水平(P<0.01).结论柳州市中小学生形态发育存在长期增长趋势,而机能发育较差.应引起家长、学校和社会的重视.

    作者:王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国小学生基本数学能力测试量表常模的建立

    目的建立适合我国小学生基本数学能力测试量表的评定常模,以满足心理测量的需要.方法参照2000年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分别在城区与农村抽取样本7 377例和7 316例.结果常模样本构成比例与人口资料基本吻合,样本在各年级及男女性别分布基本均衡,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城乡儿童的数学能力测试得分在大部分分测试中差异存在显著性,而大部分分测试得分的性别差异无显著性,因此分别建立城区和农村2套常模.结论小学生基本数学能力测试量表的评定常模基本达到了设计目的和预期水平.

    作者:李丽;吴汉荣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高校社区现场急救急性心肌梗死35例效果分析

    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急性心肌梗死(AMI)死亡病人中约1/2发生在发病后2 h内,且常死于到达医院之前.这2 h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尤其是初的1 h,在此以后的死亡率明显下降[1].

    作者:门德良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某军校学员孤独感状况

    目的了解军校学员的孤独感状况,为提高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水平和进行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UCLA孤独量表对某军校一~三年级155名学员孤独感状况进行调查.结果一~三年级军校学员孤独感得分分别为(43.37±8.53),(46.64±7.79),(45.81±7.75)分,差异无显著性;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得分分别为(44.31±8.02)和(46.10±8.23)分,差异亦无显著性;但城市、乡镇学员间孤独感得分差异存在显著性(F=3.87,P<0.05).结论军校学员孤独感明显高于地方高校学生,要加强军校学员的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田彬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医学生对儿童性侵犯认识的定性研究

    目的了解医学生对儿童性侵犯的认识,为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个人深入访谈的方法对21名在校医学生进行访谈.结果绝大多数被访者听说过儿童性侵犯案例.被访者在以往的学校学习中都没有接受过正式的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对儿童性侵犯问题的了解主要来自书本、杂志和互联网.多数被访者认为预防儿童性侵犯的主要措施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绝大多数被访者对性侵犯受害儿童表示同情,并认为不应该歧视受害儿童,应多给予关怀与帮助.结论医学生对儿童性侵犯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一些问题的认识仍较片面.

    作者:韩萍;陈晶琦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视力低下小学生远视、近视与年龄的关系

    目的分析7~12岁视力低下学生各年龄组远视、近视的分布情况,以便为有效防治小学生视力低下提供依据.方法用1%阿托品眼膏对7~12岁视力低下学生进行散瞳验光.结果调查549只眼,远视204只,构成比37.16%;近视339只眼,构成比为61.75%.7,8岁视力低下学生中,远视分别是近视的8倍和6.3倍;9岁组,远视是近视的1.4倍;10,12岁组近视分别是远视的4.8倍和10.2倍.10岁后,学生近视构成比增高.结论 7~9岁视力低下学生以远视为主,10~12岁视力低下学生以近视为主.9岁是学生屈光状态的转折点,是预防近视的关键时期.应早发现、早治疗儿童弱视.

    作者:覃巧玲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城市初中生网络成瘾与其网络行为的相关研究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城市初级中学信息技术教育迅速普及,随之沉迷上网而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问题也越来越引起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关注,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成为近年来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网络成瘾是指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1].为了解城市初中学生网络成瘾的程度和网上行为特点,以便及早地对初中学生进行网络健康教育,笔者于2002年12月~2003年1月对某市2所中学初中生网络使用程度和网络行为进行了调查.

    作者:张晓阳;席震芳;严红妹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广州市部分中学生睡眠质量调查

    目的了解中学生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中学生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问卷进行集体测试.结果中学生睡眠质量主要存在睡眠质量欠佳、睡眠时间不足,出现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障碍;影响学生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学业负担过重、环境影响以及个人情绪3个因素.结论中学生睡眠质量存在着较严重的问题,应引起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关注.

    作者:麦锦城;徐惠珍;周丽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不同类型学校教师心理卫生状况比较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学校教师的心理卫生状况,为预防和控制教师心理问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对3所大学、56所中学、20所小学的556名教师进行测评,对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教龄、家庭人均收入和居住地的教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按照SCL-90中有1个因子≥3分界定为有心理问题,教师心理问题检出率为32.0%.其中男性检出率为50.0%,女性检出率为17.9%;不同类型学校以及不同年龄、教龄、经济状况教师的心理卫生问题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卫生问题检出率高于大学教师;家庭人均收入在500~1 000元和教龄大于20 a的教师心理卫生问题明显.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性别、婚姻状况对教师心理卫生水平有较大的影响.结论教师心理问题不容忽视,应对各类教师进行心理援助.

    作者:王金道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宁夏回族自治区2000年度学生营养状况分析

    儿童少年的营养,不仅是为了补充生命活动、生活和劳动过程中的消耗,而且要满足长生发育的需要.

    作者:胡淑琴;冯运灵;陈洁;雷玲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加强大学生麻疹监测的策略与措施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种疫苗的地区易发生流行.卫生部于1996年制订、下发了<全国加速控制麻疹指南>,对全国的麻疹控制工作提出了分类指导原则.从1999年起在全国脊髓灰质炎监测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了麻疹监测系统,为评价加速控制麻疹工作提供了条件,也为今后可能开展的消除麻疹工作做了准备.

    作者:易剑飞;翁弟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356名医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其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医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方法应用EMBU与SCL-90结合表,对某校356名医学生进行父母教养方式和心理健康调查.结果男女生的父亲惩罚严厉及偏爱被试差异有显著性;独生与非独生子女的父母情感温暖、惩罚严厉、过干涉过保护因子及母亲拒绝否认差异有显著性(P<0.05).父亲情感温暖与SCL-90得分呈负相关性,父亲过度保护、母亲惩罚严厉、母亲拒绝否认与SCL-90得分呈正相关性.结论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心理健康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不良的教养方式可增加子女心理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能性.

    作者:韩娟;余毅震;杨森焙;李武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河南省3所不同类型师范院校学生心理素质状况

    目的了解不同类型师范类院校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为师范院校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提供依据.方法自编心理素质调查自陈问卷,对河南省3所不同类型高等师范院校学生570名进行测试.结果 3种类型师范院校学生在自我评价、合作素质、独立素质、职业态度等心理素质评分差异有显著性;男生与女生在职业态度评分上差异有显著性;来自农村的学生在情绪素质、意志素质、独立性评分低于城市学生,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应有针对性地加强不同类型师范院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作者:李建芹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