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琳;陈亮
我国自从1992年起在全国开展了乙型肝炎疫苗及乙型肝炎高效价免疫球蛋白联合接种的免疫方案,有效预防了儿童期的乙肝病毒感染,并且大幅降低了婴幼儿时期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1]。但是,有关我国城镇和农村学龄前儿童乙肝感染状况和乙肝疫苗接种情况的研究较少,现对吉林省长春市下辖城镇和农村入托的学龄前儿童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进行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丛占杰;于亚波;王伟;李晓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机体炎性状态评估是临床检验诊断重要的分析内容,对自身免疫性和感染性等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病情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对血清一些急性期蛋白(acute-phase protein,APP)水平进行测定用于监测炎性状态已经在临床得到广泛的开展,为常用的指标为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1]。α1-酸性糖蛋白(α1-acid glycoprotein, AAG)、触珠蛋白(HP)和铜蓝蛋白(ceruloplasmin, CP)也是常见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临床亦有广泛应用,本文通过探讨这三项指标的检测结果对炎症诊断的意义及与 CRP 的一致性和相关性,以进一步了解血清 AAG、HP 和 CP 在临床炎症诊疗中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贺政新;张丽娜;安黎云;陈晶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结肠管状腺癌是临床较为常见且预后不良的大肠癌之一,其发病率高,恶性度高,且死亡率高,手术和化疗均不能达到根治的效果。GATA3转录因子是 GATA 超家族成员之一,我们对其在结肠管状腺癌中的特异性表达进行检测,进而进一步探讨结肠管状腺癌的发病机理等,以期达到治愈结肠管状腺癌的目的。结肠管状腺癌约占大肠癌的80%,患者多为老年人,多数患者诊断后很难治愈,近年来报道GATA3在诸多恶性肿瘤细胞中有表达,如乳腺癌[1,2],宫颈癌[3],胰腺癌[4]等。国外也有学者研究表明,GATA3的表达与肿瘤分级、淋巴结转移等指标相关[5]。国内尚未见结肠管状腺癌中 GATA3表达情况的报道。因此我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 GATA3在结肠管状腺癌中的表达情况,通过研究其组织级别和分化程度的关系,探讨其在结肠管状腺癌中的发病机理及预后中的意义。
作者:佟强;金梅;姜慧;刘天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乳腺癌是妇女中第二位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很多因素可以影响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而淋巴结转移是乳腺癌主要的转移方式,也是乳腺癌致死的重要原因[1]。因此,控制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是乳腺癌治疗面临的重要难题。在影响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因素中,许多细胞因子都参与肿瘤的生长、血管形成、侵袭和转移[2,3]。目前对于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I)、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胰岛素(insulin)等多种内源性激素对乳腺癌的作用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另外,对于激素受体在乳腺癌发病机制方面的作用的研究,也是学者所关注的重点。因此,本研究旨在通 过 研 究 不 同 激 素 受 体 乳腺 癌 患 者 血 清 中IGF-I、HGF 及胰岛素水平,探讨 IGF-I、HGF 及胰岛素与乳腺癌患者雌激素受体及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以期为乳腺癌的临床早期诊断、治疗找到新的线索,同时为预后判断的新指标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杨晓蕾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慢性心衰患者联合检测肌红蛋白和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临床价值,结合临床表现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确诊为慢性心衰者共78例,设为研究组,另外配对选择可比性强的同期体检健康者的80例设为对照组,均检测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和肌红蛋白浓度水平,综合分析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肌红蛋白和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浓度水平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阳性检出率分析可见,研究组患者单独检测肌红蛋白和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7.18%和88.46%,均明显低于两项指标联合检测阳性检出率(94.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检测结果临床符合性进行分析,以临床确诊结果为金标准,采用 Kappa 一致性检验分析检测结果和临床确诊结果的符合性,得出联合两项指标检测的 Kappa 值为0.95,单独检测肌红蛋白的 Kappa 值为0.87,单独检测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 Kappa 值为0.89。结论肌红蛋白和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都是辅助检测慢性心衰疾病的良好指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临床符合性,联合检测可以有效降低漏诊率和误诊率,值得推广。
作者:罗成富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颅内夹层动脉瘤(intracranial dissecting aneurysm,IDA)是指由于不同原因引起的血管腔内血进入血管壁间引起血管腔狭窄或血管壁膨出破裂,也有可能动脉壁滋养动脉破裂造成的原发性壁内血肿引起动脉瘤样扩张[1]。IDA 根据发生部位的不同分为颈动脉系 IDA 和椎-基底动脉系 IDA。颈动脉系 IDA 发生在颅底颈动脉管外口以上部位。椎-基底动脉系 IDA 发生在枕骨大孔以上部位。
作者:艾斯克江·阿不力米提;于伟东;赵丛海 刊期: 2015年第03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7岁,因右眼颞侧球结膜新生物生长伴异物感1周入院。患者11天前因右眼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于我院行右眼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ranibizumab)治疗,4天后患者发现右眼注射部位球结膜新生物生长并伴异物感,自觉肿物逐渐增大。玻璃体内注射手术过程:患者取仰卧位,0.5%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行右眼表面麻醉3次,消毒、铺巾、开睑,0.5%聚维酮碘溶液加生理盐水彻底冲洗结膜囊,用棉签吸干结膜囊内液体时不慎弄破颞下7点位球结膜,范围约3 mm×3 mm,用齿镊固定眼球,1 ml 注射器附30 G 注射针头,在颞下7点位角膜缘后4 mm 处睫状体平坦部进针,玻璃体内注入ranibizumab 0.50 mg(0.05 ml),棉签轻压针口,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20.00 mg 涂右眼,无菌纱布包扎右眼。本次入院眼科检查:右眼视力:0.1,矫正:0.12(-0.75 DS/-1.75 DC×81),左眼视力:0.1(矫正不提高);右眼眼压:15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眼压:13 mmHg。右眼颞下方7点位球结膜距角巩膜缘3 mm 处见一肉芽样红色结节状突起(图1),大小约3 mm×5 mm,颞侧球结膜充血(+++),晶状体皮质灰白色混浊,核呈黄色,余前节(-),玻璃体稍混浊,裂隙灯下前置镜眼底检查:黄斑区见4 PD 大小灰黄色渗出病灶,中心凹反射(-)。左眼晶状体皮质灰白色混浊,核呈黄色,余前节(-),玻璃体稍混浊,裂隙灯下前置镜眼底检查:上下血管弓内见4 PD 大小萎缩灶,中心凹反射(-)。眼部 B 超提示双眼玻璃体混浊及后脱离。黄斑 OCT提示右眼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左眼色素上皮层多处小隆起。诊断:右眼结膜肉芽肿、双眼老年性黄斑变性(右眼湿性、左眼干性)、双眼老年性白内障。完善术前相关检查,在局麻下行右眼结膜肿物切除术,切除肿物及周围部分球结膜送病理。病理诊断:(右眼球结膜肿物)炎性肉芽组织,纤维组织增生(图2)。术眼术后给予左氧氟沙星眼液4次/日,持续2周。1个月后门诊复查未见复发(图3),患者无不适主诉。
作者:薛纬霞;毕明超;宋鄂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由于水钠潴留致使心脏容量负荷增加。心血管疾病是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主要并发症之一。N 末端 B 型钠尿肽原(NT-proBNP)浓度的升高被证实与心室容量的扩张和超负荷程度成正比[1]。目前 NT-proBNP 多用于心源性呼吸困难诊断及鉴别诊断[2],本实验旨在观察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 NT-proBNP 与心电图指标的相关关系。
作者:张美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在冠心病和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150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组5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46例,急性心肌梗死组52例,同时选取急性脑梗死组70例,健康对照组70例。采用循环酶法测定血清 Hcy 含量,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 含量。结果冠心病组和急性脑梗死组 Hcy、hs-CRP 检测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冠心病组各亚组间比较,Hcy、hs-CRP 含量均为 AMI 组> UAP 组> SAP 组,Hcy、hs-CRP 含量 UAP 组与SAP 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Hcy、hs-CRP 含量 AMI 组与 UAP 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各组 Hcy、hs-CRP 阳性率与两项联合检测阳性率比较,两项联合检测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Hcy、hs-CRP 水平与冠心病、急性脑梗死有密切关系,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冠心病HE 急性脑梗死诊断的准确性,可为疾病的预后评估提供更有力的判断依据。
作者:卢玉振;林森;胡得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病,诊断依赖于临床胸痛症状,心电图的改变和心肌损伤标志物升高,本文通过实验证实心肌肌钙蛋白I 和肌钙蛋白 T 在 AMI 的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灵敏度和较强特异性。可取代 CK-MB 作为心肌损伤新的“金标准”,较好地用于 AMI 的早期诊断与鉴别,促进患者的康复。我们收集临床心肌梗死患者68例,并检测血清肌钙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探讨其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许茵;杨小娟;张根兴;尤德宏;刘斌;龚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过敏性紫癜(allergic purpura)是一种小血管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为瘀斑和皮肤瘀点,以儿童时期常见[1]。主要的病理改变是小血管周围嗜酸性粒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的浸润,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很大的不便。但是,细胞因子在过敏性紫癜发病中的作用引起医学研究者广泛重视,且已被许多学者所认同[2]。本研究旨在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a(TNF-a)表达的临床意义,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黄灵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为常见的恶性肿瘤,该病在全身恶性肿瘤中仅占到1%甚至更低的比例。相关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增高趋势,且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已成为全身各组织系统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关于该病的诊断,由于早期多无明显症状体征,故早期诊断较为困难。好在近年来大规模健康体检工作逐渐普及,通过体检过程中颈部超声检查可发现体积较小的甲状腺结节,从而进一步就诊。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诊断也表现出了独特的优势[2-3]。为了探讨常规超声与弹性成像技术联合应用对甲状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笔者回顾性分析了1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于立江;张颖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GF)与2型糖尿病(T2DM)心脏自主神经病变(CAN)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72例 T2DM 患者,根据蹲踞试验结果将其分为:A 组(SqTv 与 SqTs 正常)、B 组(SqTv 或 SqTs 正常)、C 组(SqTv 与 SqTs 异常),另选25例为 D 组(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结果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清 HGF 水平与正常人相比明显升高,随着 CAN 的加重,HGF 水平随之升高,糖尿病患者各项心率变异性(HRV)指标均较正常人显著降低,各项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期防治 CAN 可将血清 HGF 水平作为重要指标,蹲踞试验可有效筛查糖尿病 CAN 患者,其与 HRV 具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赵焱;邓扬;闫弘睿;阚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尿液分析仪是一种半定量分析技术,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结果可靠,在许多国家已经把它作为常规方法在临床检验中广为应用[1]。但随着自动化尿液分析仪的普及忽视了传统的人工显微镜检查,结果造成漏诊或误诊。传统的尿液显微镜检测是一种物理检测法,素有尿液有性成分检测的“金标准”之称。本文通过比较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尿液中红细胞和白细胞的结果,就两种方法结果不一致性问题进行分析,对尿液分析仪筛检尿液 RBC 及WBC 正常标准加以探讨,提高尿液检测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作者:孙圣明;肖世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对我院普外科病房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进行胃肠道手术,术后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HAP)的病原微生物进行分析,以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孙文振 刊期: 2015年第03期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0岁,既往:家中养鸡,于2月中旬起每天有10只左右死亡。该患者入院后持续发热,多维持在39℃左右,咳嗽进行性加重,呼吸道症状明显,经省市疾病控制中心2次甲型流感核酸检测:H7N9阳性。血常规:白细胞1.59×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0.87,血沉(ESR)19 mm/1 h。心肌酶:乳酸脱氢酶(LDH)301 U/L,α—羟丁酸脱氢酶198 U/L。肝功能: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45 U/L,白蛋白36.8 U/L,球蛋白25.6 g/L,白球比=1∶4。肾功能:尿素氮4.25 mmol/L,肌酐76.0μmol/L,钙1.96 mmol/L。患者入院前2天在外院CT 检查,表现为左肺上叶、舌叶随机分布的磨玻璃样渗出性病变和肺实变(图1-2),此后第2天、第4天、第6天分别复查床头 DR,病灶迅速扩散,累及肺叶增多,短时间内进展为 ARDS,呈典型的“白肺”征(图4-6)。该患者从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人感染 H7N9禽流感重症病例。该患者入院后第17天,一般生命体征恢复,无不适、咳嗽、咳痰等,复查肺 CT:双肺炎变基本吸收,连续2次经省、市疾病控制中心确认咽拭子检查 H7N9核酸阴性,该患者符合出院标准。
作者:赵琳;陈亮 刊期: 2015年第03期
CKD 在全球范围的发病率和患病率急剧增长,预后差和费用高,给社会经济和人民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已成为近年来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之一[1],但是由于早期往往没有症状和体征,很多慢性肾脏病患者就诊时已经到达终未期肾病,失去了治疗的机会,慢性肾脏病的早期诊断变得日益重要。血液与尿液的实验室指标检测是早期发现CKD 的重要手段,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指标有血清肌酐(Scr)、尿酸(UA)、尿素(Urea)、胱抑素 C(Cy-sC)、β2微球蛋白(β2-MG)、尿微量总蛋白(UCTP)、尿白蛋白(UCALB)、尿β2MG 及肾小球滤过率(eGFR)等,本研究以肾活检为金标准,综合评价血清 Scr、UA、Urea、CysC、β2-MG、UCTP、UCALB、尿β2MG 及 eGFR 指标在慢性肾脏病诊断中的价植,兹报道如下。
作者:袁明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大量研究表明,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相关病发症是终末期肾病患者死亡率增加的常见病因之一[1]。血液透析(HD)可能诱导氧化应激以及慢性微炎症反应,加剧透析相关疾病的进展。此外,HD 还可能导致患者钙、磷代谢紊乱,引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降低免疫力,严重者影响心肺血管等重要器官组织,增加病死率[2]。炎症反应重要指标β2微球蛋白(β2-MG)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指标甲状旁腺激素(iPTH)均为中大分子物质,HD对其清除效果不佳。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与HD 相比,具有不同的透析器膜材料、孔径及通透性,对不同分子量溶质的清除不同,对中大分子毒素清除效果显著[3]。我院对4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予以 HFHD 治疗,观察其对β2-MG 和 iPTH 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侯终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肾病综合征(NS)是一种常见的、病因复杂的、病理类型多样的肾脏疾病[1]。NS 在住院的肾脏疾病患者中所占的比例较大,约为20%-40%[2]。现将我科自1999年1月-2013年7月间收住院的临床诊断为 NS 并全部做肾穿刺活检的1358例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以期更好的了解NS 的临床及病理特征。
作者:王雁德;娄岩;杨哲;刘树军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