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肌钙蛋白及肌酸激酶同工酶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许茵;杨小娟;张根兴;尤德宏;刘斌;龚玥

关键词:血清肌钙蛋白, 白及, 肌酸激酶同工, 同工酶检测, 急性心肌梗死, 早期诊断, 心肌损伤标志物, 临床价值, 心肌肌钙蛋白, 患者, 诊断与鉴别, 高灵敏度, 心电图, 特异性, 酶水平, 金标准, 症状, 验证, 胸痛, 收集
摘要: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病,诊断依赖于临床胸痛症状,心电图的改变和心肌损伤标志物升高,本文通过实验证实心肌肌钙蛋白I 和肌钙蛋白 T 在 AMI 的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灵敏度和较强特异性。可取代 CK-MB 作为心肌损伤新的“金标准”,较好地用于 AMI 的早期诊断与鉴别,促进患者的康复。我们收集临床心肌梗死患者68例,并检测血清肌钙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探讨其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相关文献
  • EGFR 和 VEGF 联合检测对评估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意义

    乳腺癌是临床常见女性恶性肿瘤,是导致女性肿瘤患者死亡的重要疾病[1],且发病率呈增长趋势,年龄呈年轻化趋势[2],本病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发病原因也较多,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过度表达可能为乳腺癌发病和转移的重要分子生物学基础[3-4]。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正常细胞生长、分化和存活的重要调节因子,但当其过度表达时则可能发生肿瘤,EGFR 水平高低与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以及对化疗的敏感性密切相关,同时 EGFR 激活还能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血管形成因子的生成,释放更多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降解细胞外基质,导致肿瘤浸润。VEGF 是强的促血管内皮细胞分裂剂,与其的受体结合传导信号刺激血管形成,血管生成对肿瘤的发生、侵袭和转移至关重要,是肿瘤增殖与发生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 VEGF 还能促进肿瘤生长、阻碍宿主特异性抗原提呈细胞的成熟,致使肿瘤细胞得以逃避免疫反应[5]。因而,对 EGFR、VEGF的定性或定量检测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研究,评价乳腺癌的预后因素,或研制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通过定性、定量检测正常乳腺、乳腺增生、原发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癌细胞中EGFR 和 VEGF 的表达情况,探索一种具有良好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的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方法,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王春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GPC3和 AFP 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观察和分析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和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H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60例 PHC 患者、70例肝硬化患者和50例其它原因致肝破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各类患者的血清 GPC3和 AFP 水平和 PHC 患者的肝组织标本中的 GPC3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肝破裂患者的血清 GPC3水平显著低于肝硬化患者(P <0.05),肝硬化患者的血清 GPC3水平显著低于 PHC 患者(P <0.05);应用血清 GPC3和AFP 联合检测诊断 PHC 的敏感度为90%,显著高于单独应用血清 GPC3检测或血清 AFP 检测(P <0.05);肿瘤组织的 GPC3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 <0.05),癌旁组织的 GPC3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 <0.05),具有不同 Edmondson 病理分级或 TMN 临床分期的 PHC 患者的肝组织 GPC3表达水平的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PHC 患者的血清和肿瘤组织中的GPC3 均呈现高表达状态,其在肝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可能与患者病情的进展具有相关性,应用血清GPC3 和AFP 水平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PHC 的敏感度。

    作者:王延峰;李南阳;任雅玲;薛秀斌;李林臣;曹蕾春;贾儒渊;于小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慢性肾脏病N末端B型钠尿肽原水平与心电图指标相关分析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由于水钠潴留致使心脏容量负荷增加。心血管疾病是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主要并发症之一。N 末端 B 型钠尿肽原(NT-proBNP)浓度的升高被证实与心室容量的扩张和超负荷程度成正比[1]。目前 NT-proBNP 多用于心源性呼吸困难诊断及鉴别诊断[2],本实验旨在观察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 NT-proBNP 与心电图指标的相关关系。

    作者:张美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IGF-I、HGF 及胰岛素与乳腺癌患者雌激素受体及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乳腺癌是妇女中第二位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很多因素可以影响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而淋巴结转移是乳腺癌主要的转移方式,也是乳腺癌致死的重要原因[1]。因此,控制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是乳腺癌治疗面临的重要难题。在影响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因素中,许多细胞因子都参与肿瘤的生长、血管形成、侵袭和转移[2,3]。目前对于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I)、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胰岛素(insulin)等多种内源性激素对乳腺癌的作用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另外,对于激素受体在乳腺癌发病机制方面的作用的研究,也是学者所关注的重点。因此,本研究旨在通 过 研 究 不 同 激 素 受 体 乳腺 癌 患 者 血 清 中IGF-I、HGF 及胰岛素水平,探讨 IGF-I、HGF 及胰岛素与乳腺癌患者雌激素受体及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以期为乳腺癌的临床早期诊断、治疗找到新的线索,同时为预后判断的新指标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杨晓蕾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心电图在急性肺动脉栓塞和急性非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鉴别诊断中应用

    目的:探讨心电图在急性肺动脉栓塞(APE)与急性非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鉴别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2013年我院收治的 APE 患者45例为 APE 组,NSTEMI 患者85例为 NSTEMI 组,于入院6 h 内行标准12导联心电图检查,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心电图变化的差异。结果(1)APE 组 V1-V3导联 ST 段压低、V1-V3导联 T 波倒置发生率为51.11%、46.67%,高于 NSTEMI 组的20.00%、2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NSTEMI 组 V4-V6导联 T 波倒置并 ST 段压低发生率为30.59%,显著高于 APE 组的15.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Logistic 回归分析证实,V1-V3导联 ST 段压低及其 T 波倒置是 APE 的重要预测因子;V4-V6导联 T 波倒置并 ST 段压低是 APE 和 NSTEMI 的重要预测因子。(3)APE 低、中、高风险患者间比较, SⅠ QⅡ TⅢ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V1-V3导联 ST 段压低与Ⅱ、Ⅲ、aVF 及 V1-V3导联 T 波倒置需高度怀疑 APE 的可能,而 V4-V6导联 T 波倒置、V4-V6导联 T 波倒置并 ST 段压低发生 NSTEMI 的可能性较高。

    作者:周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1248例学龄前儿童乙肝病毒感染状况分析

    我国自从1992年起在全国开展了乙型肝炎疫苗及乙型肝炎高效价免疫球蛋白联合接种的免疫方案,有效预防了儿童期的乙肝病毒感染,并且大幅降低了婴幼儿时期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1]。但是,有关我国城镇和农村学龄前儿童乙肝感染状况和乙肝疫苗接种情况的研究较少,现对吉林省长春市下辖城镇和农村入托的学龄前儿童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进行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丛占杰;于亚波;王伟;李晓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P-选择素和血小板参数检测对肺炎患者的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肺炎患者的 P-选择素和血小板参数水平预测患者的病情及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117例肺炎患者,按照病情程度分为轻症肺炎组和重症肺炎组,随机选取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体检者12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三组对象的 P-选择素水平和血小板参数。结果三组对象血浆 P-选择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重症肺炎组的 P-选择素高于轻症肺炎组和对照组;三组对象的 PLT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重症肺炎组 PLT 高于轻症肺炎组和对照组,轻症肺炎组高于对照组;三组对象的 PDW、MPV 和 P-LCR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重症肺炎组 PDW、MPV 和 P-LCR 低于轻症肺炎组和对照组,轻症肺炎组 P-LCR 低于对照组。结论对急性肺炎患者的 P-选择素和血小板参数进行检测可以有效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和判断预后,在临床上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严宇鹏;王冀;魏庆庆;胡罗文;孙颖颖;李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PET-CT 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现状和展望

    前列腺癌在发达国家中已经成为威胁男性健康的重要疾病。在西方国家,前列腺癌病死率在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前列腺癌发病率相对较低,但随着人口老龄化及生活条件的改善,近年来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已位列男性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二位,已成为影响国人健康的重要疾病。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正确的临床分期可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延长寿命。目前临床上,前列腺癌的常用诊断方法有:检测血中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含量、肛门指诊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等。PSA 是组织特异性抗原,非肿瘤特异性抗原,它在前列腺癌的转移分期以及局限性的低分化前列腺癌的应用中,可能会导致疾病的过度诊断与过度治疗[1];另一方面,小的高分化的病灶有可能被漏诊而未能得到及时的治疗。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检出病灶的阳性率约为60%,经腹部和经会阴活检多点取材重复活检阳性率约30%[2]。尽管局限性的微小病灶给予了根治性手术治疗,但是大约有35%(在高危人群中可能更高)的病人在初的根治治疗之后的十年左右存在再次复发的可能[3]。

    作者:吴敏;赵红光;李英华;林承赫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血浆 D-二聚体对脊柱结核患者术后早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

    目前结核疫情在全球呈现增长趋势,脊柱结核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1]。脊柱结核的手术疗效较好,但由于术后卧床时长,易致早期深静脉血栓形成,因此对脊柱结核患者术后早期深静脉血栓应早期发现和治疗。血浆 D-二聚体与患者凝血功能密切相关,作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标志物,对其的研究正广泛开展起来[2]。为此我们应用 ROC 曲线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骨科脊柱结核术后患者 D-二聚体的含量,探讨其对脊柱结核术后诊治静脉血栓的价值。

    作者:邓长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颅内夹层动脉瘤的临床诊断

    颅内夹层动脉瘤(intracranial dissecting aneurysm,IDA)是指由于不同原因引起的血管腔内血进入血管壁间引起血管腔狭窄或血管壁膨出破裂,也有可能动脉壁滋养动脉破裂造成的原发性壁内血肿引起动脉瘤样扩张[1]。IDA 根据发生部位的不同分为颈动脉系 IDA 和椎-基底动脉系 IDA。颈动脉系 IDA 发生在颅底颈动脉管外口以上部位。椎-基底动脉系 IDA 发生在枕骨大孔以上部位。

    作者:艾斯克江·阿不力米提;于伟东;赵丛海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经阴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血 HCG 检测对宫外孕诊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经阴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监测对宫外孕(EP)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3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疑似早期 EP 孕妇108例,检测孕妇血 HCG 水平,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断层超声成像(TUI)及容积对比成像-C(VCI-C)平面检查,同时检测孕妇子宫内膜厚度、血流分布情况,子宫动脉和滋养动脉所呈现的血流频谱,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08例可疑患者经病理诊断输卵管妊娠102例、卵巢妊娠3例,经阴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血 HCG 检测准确率为97.22%。其中3例患者属于宫内孕合并卵巢黄体破裂被误诊为 EP,误诊率为2.78%。结论经阴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血 HCG 检测能够快速、准确地判定 EP,是 EP 早期诊断的首选方法。

    作者:朱征涛;孙宁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超声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意义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系常见的围产期窒息缺氧所致的颅脑损伤类型,是我国目前导致新生儿残疾及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超声检查具有不受时间限制、安全无损伤、可反复操作等优点,随着超声设备和技术的不断提高,通过超声来研究新生儿 HIE 的脑损伤逐渐受到重视。作者对30例新生儿 HIE 及30例健康足月新生儿的颅内声像图改变进行分析,旨在探讨本病的超声表现及其诊断意义。

    作者:王璐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甲状腺癌中 Beclin-1蛋白和 PTEN 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 Beclin-1蛋白和 PTEN 蛋白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SP法检测65例甲状腺癌及25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 Beclin-1蛋白和 PTEN 蛋白的表达,并对其与性别、年龄、病理学分型、TNM 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65例甲状腺癌中 Beclin-1蛋白和 PTEN 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低于二者在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甲状腺癌中 Beclin-1蛋白在伴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20.5%低于不伴淋巴结转移组50.0%;PTEN 蛋白在伴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20.5%低于不伴淋巴结转移组46.2%;在 TNM 为Ⅲ、Ⅳ期组阳性率14.3%低于Ⅰ、Ⅱ期组的阳性率38.6%(P <0.05)。Beclin-1蛋白和 PTEN蛋白表达之间呈正相关。结论 Beclin-1蛋白和 PTEN 蛋白的低表达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相关,二者联合标记可能作为评估甲状腺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有效指标,并可能为其靶向治疗提供思路。

    作者:张伟;李娟;丁海;张学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昼夜节律对咪达唑仑靶控输注镇静效果的影响

    昼夜节律是与人体关系为密切的生物节律之一,近年来临床医生越来越重视昼夜节律对药物作用效果的影响[1-4]。时间药理学研究指出,同一组织或是器官对于相同剂量的同一种药物在不同时间时段,药物敏感性和作用效果是有差异的。咪达唑仑是一种在临床麻醉和 ICU 镇静中被广泛应用的苯二氮卓类短效中枢神经抑制剂,具有抗焦虑、催眠、抗惊厥和顺行性遗忘作用。目前已有研究证实昼夜节律对异丙酚、氯胺酮、戊巴比妥、维库溴铵和七氟醚的药效学效应具有影响[5-9],但昼夜节律对咪达唑仑药效学影响的研究未见报道。通过研究对比咪达唑仑在日间和夜间使用镇静效果的差别,继而来研究探讨昼夜节律对咪达唑仑的镇静效果是否有影响作用。

    作者:王岩;叶虹;王庆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高通量血液透析对血清β2-微球蛋白和甲状旁腺激素的影响

    大量研究表明,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相关病发症是终末期肾病患者死亡率增加的常见病因之一[1]。血液透析(HD)可能诱导氧化应激以及慢性微炎症反应,加剧透析相关疾病的进展。此外,HD 还可能导致患者钙、磷代谢紊乱,引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降低免疫力,严重者影响心肺血管等重要器官组织,增加病死率[2]。炎症反应重要指标β2微球蛋白(β2-MG)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指标甲状旁腺激素(iPTH)均为中大分子物质,HD对其清除效果不佳。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与HD 相比,具有不同的透析器膜材料、孔径及通透性,对不同分子量溶质的清除不同,对中大分子毒素清除效果显著[3]。我院对4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予以 HFHD 治疗,观察其对β2-MG 和 iPTH 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侯终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科技书刊应使用阿拉伯数字的场合

    总的原则应是:凡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又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在科技书刊中,主要用于以下场合。1公元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如:20世纪90年代,1998-02-15,18:06:25。2物理量量值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如:1m(1米),30多 V(30多伏)。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新型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诊断标志物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 associated lipocalin,NGAL)属于脂质运载蛋白家族(lipocalin)的一员,作为新型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诊断标志物与临床常用的肌酐、尿量等传统检测指标相比,更能迅速、灵敏地反映肾脏的损伤及恢复过程,用于早期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e,AKI)的诊断更具有特异性和敏感性。

    作者:高艺航(综述);印璞(审校);于庭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1 H-MRS 对脑胶质瘤的分级作用初探

    对疑患胶质瘤的患者术前行非侵袭性检查以评估肿瘤的级别,对治疗计划的制定及预后的预测非常重要;传统 MRI 对脑肿瘤的分级作用已被证实,但是它有时可能混淆高低级别肿瘤[1]。1 H-MRS 是传统 MRI 的重要补充,被认为是确定胶质瘤级别的重要检查方法[2]。本研究的目的是回顾性分析我院22例手术切除的胶质瘤患者的1 H-MRS 表现,明确3D 1 H-MRS 中高低级别胶质瘤中代谢产物浓度是否不同,及代谢产物浓度对胶质瘤的分级是否有用。

    作者:张翔宇;李朝晖;田宇;杜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BAFF 对 BXSB 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清和 PBBC 的影响

    本研究对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50例 BXSB 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探讨了 B 淋巴细胞活化因子(BAFF)对 BXSB 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清和 PBBC 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白鹤;刘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抑郁症患者血清总胆固醇与自杀未遂的 meta 分析

    自杀(Suicide)是近年来医学界日益关注的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并已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世界卫生组织调查表明,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到2012年,全球自杀率已经上升了60%[1],且新增部分主要位于发展中国家(developing country),而在中国,自杀已经成为第五大主要死亡原因[2]。抑郁症(Depression)是导致自杀的重要精神障碍性疾病之一,近年来国内外进行了一些血清总胆固醇(Serum total cholesterol,CHOL)与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Attempted suicide)的相关研究,但结论不尽相同。本文根据这些研究,对血清总胆固醇与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相关性的 Meta 分析,以进一步明确其关系。

    作者:王治博;杨煜;武月婷;魏倩;任淑萍;李云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