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瑛坚;刘雪莹;潘颖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技术(narrow band imaging,NBI)在内镜诊断早期咽喉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3月因主观症状就诊于我院门诊,经电子喉镜检查发现咽喉粘膜异常增生及喉肿物疑似恶性病变的104例患者,分别在白光和 NBI 模式下观察咽喉部黏膜,记录病变的大小、范围,同时进行 NBI 分级,并对病灶性质做出预判,对 NBI 模式下发现的117个病灶均取活检,以病理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将其他检查结果与之作对照。结果1.窄带成像技术在对病损轮廓、黏膜表面及粘膜下微血管形态显示方面均明显优于普通白光内镜图像,差异有显著性(P <0.05)。2.104例怀疑喉癌或癌前病变的患者中共发现117个病灶,其中白光模式下病变检出率为89.7%,应用 NBI 模式检出率为99.1%。NBI 内镜对咽喉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诊断的灵敏度为91.4%,而普通白光内镜的灵敏度为74.1%,二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NBI 分级与病理诊断的关系:声带息肉等良性病变主要表现为 NBI Ⅰ级(10/12),慢性喉炎等炎性病变主要表现为 NBI Ⅱ级(15/19),轻度不典型增生主要表现为 NBI Ⅲ级(10/15),重度不典型增生主要表现为 NBI Ⅳ级(5/7),重度不典型增生及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 NBI Ⅴ级(52/64)。结论与白光模式相比,NBI 模式能清晰地显现病变的轮廓及黏膜表层及黏膜下层微血管的各种形态变化,可增强病变的可识别性。内镜窄带成像技术操作简便、安全,较白光模式更易发现细微变化的病灶,亦可使活检阳性率明显提高,在早期咽喉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于红;高圣锐;孙志;祝威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根据肿瘤统计结果,肺癌是我国男性患者中常见的癌症类型和主要的肿瘤致死原因。2000-2005年,我国肺癌的发病人数增加了11.6万,死亡人数增加了10.1万。肺癌5年生存率仅约15.6%,主要原因是约75%的患者在诊断时已属晚期肺癌[1,2]。肺癌可因早期诊断不足而致预后差,从组织学来看,腺癌在肺癌中占38.5%,是常见的一种类型,由于腺癌呈贴壁式生长(是指肿瘤细胞沿着肺泡生长,没有基质,血管以及胸膜侵袭),在 CT中多表现为磨玻璃密度影(GGO),近年来多排螺旋CT 技术的应用使得很多小 GGO 结节发现率大为提高。肺癌病理组织学对于肺癌的预后判断和治疗非常关键,但在一般情况下要通过手术,支气管镜或者穿刺才能了解患者的病理结果[3,4],而很多患者可能不具备获得病理标本的条件,因此通过无创技术(如 CT)对患者进行组织学分类意义重大,对手术和治疗方法的选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5],但是,就我们所知,目前国内还没有系统性研究观察 CT 结果与肺癌组织类型之间的关系,因此本次研究的目的是检测 CT 结果能否为肿瘤组织学预测提供特征性指标,以及这些特征是否与肿瘤大小和分型有关。
作者:方思月;杨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近年来,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随着甲状腺发病率的增长,甲状腺手术的例数亦不断增加,术后发生切口粘连的例数亦不断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回顾性分析1995-2009年间甲状腺手术1320例,发生不同程度粘连240例,报道如下。
作者:王洪东;田宇;李雪飞;王伟;王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高血压Ⅱ、Ⅲ级患者[1]是血压升高的后两个阶段,与Ⅰ级相比患者不再是单纯的血压升高,而是已经出现脑、心脏、肾脏等器质性病变,与Ⅱ级患者相比,Ⅲ级患者的代偿功能已经消失,随时伴有脑出血、脏器衰竭等生命危险,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和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2]。了解高血压影响因素和发病机制是临床治疗的关键,有专家指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血压水平密切相关,同时还与 C-反应蛋白水平具有内在联系,前者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因素之一,后者则是判断血管炎症的常用指标[3,4]。本次研究主要探讨的是高血压Ⅱ、Ⅲ级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变化情况及与 C-反应蛋白的关系,同时与体检正常者进行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黄勤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为基础,以案例(病例)为基本素材,在特定的病例中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并转换成临床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可有效地调动授课对象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和综合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因此能够更显著地提高教学效果。案例教学初由美国法学院前院长克里司托夫-朗代尔于1870年提出,后为美国哈佛商学院大力倡导;20世纪80年代,案例教学法才得以引入我国,并被认为是代表未来教育方向的一种成功教育方法,目前已在管理学、法学和其它学科领域的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作者:郑百红;黎萍;田昕;陈鹏;许忠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 RhoGDI2与 EMT 相关蛋白(E-cadherin、Vimenti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行手术切除且随访满5年的结直肠癌患者组织标本80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标本中 RhoGDI2与 EMT 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它们与各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探讨 RhoGDI2与 EMT 相关蛋白间的相关性。结果 RhoGDI2、E-cadherin、Vimentin 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7.5%、23.6%、48.7%。结直肠癌组织中,RhoGDI2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 分期及5年生存率相关(P <0.05);E-cadherin 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 分期及5年生存率相关(P <0.05);Vimentin 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 分期及5年生存率相关(P <0.05)。结直肠癌组织中,RhoGDI2与 Vimentin 的表达呈正相关(r=0.295,P <0.05);RhoGDI2、Vimentin 与 E-cadherin 的表达呈负相关(r=-0.278、r=-0.309,P <0.05)。结论RhoGDI2与 EMT 相关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密切相关,我们推测 RhoGDI2可能通过促进 EMT 的发生导致了结直肠癌的侵袭、转移及不良预后。
作者:陈颖;姜昊声;马俐君;柳思琪;金珍婧;徐庆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微小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3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和弹性成像的图像信息并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相对比,评估使用上述一种方法及联合使用超声造影及弹性成像诊断的效果。结果34个甲状腺结节中,病理活检证实恶性病灶18个,良性病灶16个。弹性成像中恶性结节与良性结节的 SR,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ROC 曲线下面积(AUC)0.911。甲状腺微小癌超声造影具有造影剂晚进、向心性进入,瞬时低增强的特点。超声造影联合弹性成像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44%,87.50%,91.18%,94.44%,93.33%。结论超声造影与弹性成像联合应用对于甲状腺微小癌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晓红;张铁山;胡颖;林琳;徐晓旭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随着国际交流合作的日益广泛,来华的医学留学生呈逐年增多的趋势。目前,留学生教育已经成为国内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高校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1]。因此,针对留学生的特点,探索合适的教学模式是目前高校教师面临的崭新课题。
作者:李艳茹;王琳;王建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肩袖又称肌腱袖,是由四块内层肌肉(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和小圆肌)肌腱包绕肩关节而形成的半环形腱膜结构,其腱纤维与关节囊纤维层交织附着,并共同止于肱骨解剖颈上半的沟中,四条肌腱强厚有力,如同有收缩力的韧带,使肱骨头紧贴关节盂,是稳定肩关节的主要结构。其中,肩胛下肌腱位于关节囊的前方,腱宽3.9 cm;冈上肌腱位于上方,腱宽2.3 cm;冈下肌和小圆肌联合腱位于后方,腱宽4.7 cm,这四块肌肉组成一个袖套样结构包绕肱骨头,止于肱骨的大、小结节。了解肌腱袖的结构及各肌腱位置关系,对于手术重建肩袖附着点及关节囊切开或修补术,均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作者:邵明磊;孙嘉阳;阮庆;吴秋季;吕佳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为掌握我院病原菌耐药状况与发展趋势,指导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笔者就吉林大学第一医院2013年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供临床参考。
作者:杨艺敏;张东;李晶;董雪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评估血清乳酸水平与颅脑损伤发生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DTIH)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5年1月收治的脑外伤患者160例,按 ISS 分值分成重伤组(16~25分)和严重伤组(≥25分),并根据预后分为 DTIH 组和非 DTIH 组。于入院时、6 h 和24 h 检测动脉血乳酸水平,计算乳酸清除率。结果严重伤组入院时、6 h、24 h 血乳酸水平及 DTIH 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重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严重伤组12 h 乳酸清除率明显低于重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DTIH 组入院时、6 h、24 h 血乳酸水平及 ISS 评分均明显高于非 DTIH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DTIH 组6 h、12 h 乳酸清除率明显低于非 DTIH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入院时、6 h、24 h 血乳酸水平与 DTIH 发生均呈正相关(P <0.05)。结论早期动脉血乳酸水平与颅脑损伤患者 DTIH 的发生密切相关,对评估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及判断 DTIH 发生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乔潜林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按病因分为外伤性和自发性,两者比例3:1,前者多见于颅脑外伤,故此类患者多就诊于神经外科,加之眼科医生对该病的警惕性不高,易忽视一些细微的体征,造成漏诊或误诊延误治疗。现将1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漏诊致严重并发症病例报告如下,旨在增加眼科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王立娜;吕雪漫;卢佳;曹靖惠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高脂血症(hyperlipoidemia)是临床常见的严重影响到人们特别是中老年人健康的病症,长期高脂血症可导致脂肪性肝炎和肝纤维化,与脂肪肝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1],同时引起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全球每年约有120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和中风,在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病的人数超过300万人以上,该病已成为我国愈来愈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将成为我国卫生经济的巨大负担[2,3]。心脑血管病的主要病理基础为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脂是预防和控制这些相关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手段。不断涌现的降脂药物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高脂血症,尤以他汀类药物为主,但是西药降脂停药后易反弹,且可引起一定程度的副作用,如胃肠道症状、头痛、眩晕或皮疹,且新药研发困难。而中药以传统辨证论治为基础,纠正高血脂后血脂不易反弹,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可长期服用,宏观辨病和微观辨证相结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4]。茵陈蒿汤中所含的醇溶性的黄酮类、香豆素类成分具有降血脂作用,已被大量的动物实验所证实,但目前尚缺乏充分的临床实验资料。本项目通过临床病例对照研究,探讨茵陈蒿汤对中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代谢、血管内皮功能、血管动脉硬化程度的影响,为推广国药提供临床依据。
作者:刘天戟;吴若然;姜南;赵忠岩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甲状腺髓样癌(MTC)与乳头状癌和滤泡癌不同,是起源于甲状腺滤泡旁细胞(C 细胞)特殊的恶性肿瘤。临床较少见,占所有甲状腺癌5%-10%[1]。又由于 MTC 细胞形态多样,明确诊断比较困难。本研究对14例经组织学证实甲状腺髓样癌的细胞学形态进行分析,旨在提高诊断 MTC 准确性。
作者:张文杰;闻春艳;孙大菊 刊期: 2015年第09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5岁,患前列腺癌4年,4天前由于创伤,导致右髋关节疼痛,普通 X 光片提示右侧股骨颈骨折,右侧髋部骨质密度增高。其他辅助检查中阳性指标如表1。
作者:宋晓良;钟莉莉;罗云霄;郝婷婷;熊晓亮;赵银龙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不同强度运动刺激会对机体免疫机能产生不同的影响,已有研究表明,大强度训练会导致运动员免疫功能低下或紊乱[1],而免疫功能与微量元素之间的失衡直接相关,因此元素的变化也是导致运动后机体产生疲劳的重要原因之一[2]。有关运动后微量元素的合理补充对运动员免疫促进,已经成为运动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但目前对于锌、铁、铜、钙、镁、硒等微量元素与运动的关系研究较多[3,4],而对于铅、镉等元素的研究则是空白。本研究从相关的免疫指标、微量元素变化等方面观察大强度训练对运动员免疫机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以期为进一步开发有效改善运动员免疫力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对运动员合理的微量元素补充以及进行有效的训练安排也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作者:邹晓峰;李欣诺;王晓玲;杨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居泉沙雷菌(Serratia fonticola)是近年来才命名的较新菌种[1,2]。居泉沙雷菌属沙雷氏菌属,在自然界的水及动植物中广泛存在,但因其引起的人类感染则较为罕见[3]。居泉沙雷氏菌从临床医学标本中也可分离出,主要见于创口渗出液[4],但居泉沙雷氏菌的生化反应(VP、明胶酶、脂酶、DNA酶阴性)不典型,目前医学界对于居泉沙雷菌的认识尚少之又少[5,6]。2015年我院发现1例居泉沙雷菌致菌血症的严重感染的病例,实属罕见。为增加医务工作者对居泉沙雷菌认识,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莹莹;钟专;康春阳;刘晓阳;陈加俊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研究显示,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仅次于疼痛,甚至是比疼痛更难以忍受的不适体验。这不仅会导致患者满意度下降[1],而若引发吸入性肺炎、颅内高压等,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2]。本文通过对雷莫斯琼的不同给药剂量及不同给药方式,探讨其佳的术后防治恶心呕吐的效果。
作者:王云芸;张妍;赵国庆;张烁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下部胸腔在回收胸腔液体方面具有更大的作用,这是由于它的间皮细胞在通过细胞转运蛋白吸收水和电解质方面有更强的能力[1,2],同时下部胸腔具有更丰富的淋巴网络和更丰富的淋巴孔道[3]。由于在胸腔内的外科操作和创伤,使这些机制受到破坏。在肺叶切除过程中,肺叶表面的脏层胸膜不可避免的被一起切除,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时,胸壁的操作孔位于下部胸腔,对下部胸腔的壁层胸膜也造成了损伤,同时不同类型的全胸腔镜肺切除手术对胸腔造成的损伤部位及程度也不同。全胸腔镜肺上叶切除、肺下叶切除及楔形切除术后做比较,胸腔液体回收的能力不同,胸腔积液产生的量也不同,因此术后引流量也不同。这对于确定全胸腔镜下什么类型的肺切除术后较早拔管可能引起积液相关并发症是非常重要的。本文研究全胸腔镜肺上叶切除、肺下叶切除及肺楔形切除术后胸腔引流量的差别及它们与术后积液相关并发症的关系。
作者:于海翔;王跃;楚振宇;姜皓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紊乱疾病,表现为记忆缺失和认知功能损伤,由于人的寿命普遍延长,老龄化是 AD 的主要危险因子之一,65岁以上的人群发病率急剧上升[1],目前,所有关于AD 病因的假说均不能解释其全部病理特征,AD 是遗传兼环境等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疾病,神经影像研究发现大脑皮质和海马及其他脑区有明显的萎缩,早期胆碱能神经系统功能丧失[2-4],AD 患者脑干血清素能及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胞核缺失表明这些神经递质系统在 AD 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3]。其中,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与 AD 的病因与疾病进程相关,但其从中所起的作用并不明确,多巴胺β羟化酶(DBH)作为一种儿茶酚胺合成酶,对去甲肾上腺素的合成与更新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基因的调控下,血浆 DBH 的活性在不同个体间表现出广泛的遗传性,DBH 可调节 NA 水平,但这一作用对 AD 的发生与疾病进程的影响却尚不清楚,在 AD 患者中,海马和皮质中 DBH 活性减低,可能是970T 等位基因和随后降低的 DBH 活性使去甲肾上腺素(NA)的合成减少并失去了神经保护作用,因而,血浆 DBH 很可能是 AD 疾病发展和认知功能损伤的生物标志物,由于血浆 DBH 活性受基因型控制,因而本研究通过测定患者血浆 DBH 活性及 C-970T 和 C1603T DBH 基因多态性,以阐明DBH 调节 NA 对 AD 疾病进程的影响。
作者:孟云;朱言亮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