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鎏;徐洁;周磊
血流感染发病率高,在院内获得性感染中,原发血流感染列第三位,仅次于呼吸道感染和泌尿系感染[1]。原发血流感染目前仍有较高的发病率,增加病死率,住院时间延长和医疗花费增加,是临床比较棘手的感染性疾病[2]。能够快速诊断,及时控制,意义重大。本文主要探讨降钙素原(PCT)、C 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计数(WBC)三者在血流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希涛;王俊香;谢一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2006年乙肝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为7.18%[1],乙肝患者目前尚无根治的有效方法,控制病情进展、防止并发症和肝细胞癌变是治疗乙肝的关键,因此,早期识别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尤为重要[2]。甲胎蛋白(AFP)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糖蛋白,血清 AFP 水平的高低可以作为判别肝病严重程度和进展的重要指标[3],本研究通过对乙肝患者血清 AFP 水平检测,探讨血清 AFP水平升高对乙肝患者临床意义,以期为临床治疗和控制乙肝病情提供依据。
作者:李宏峰;刘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采用 DSA 观察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狭窄情况,深入分析血清胆红素含量与与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纳入合格的脑梗死患者200例。对照组为无狭窄或轻度狭窄患者,例数为100例。根据颅内动脉有无狭窄分成两组。同时进行狭窄程度的亚组分析。比较不同组间及其亚组内的血清胆红素含量的差异与变化。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狭窄组和对照组间总胆红素 STB、间接总胆红素 SIB 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狭窄组的总胆红素 STB、间接总胆红素 SIB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且重度狭窄及闭塞组的总胆红素 STB、间接总胆红素 SIB 均显著低于中度狭窄组。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血清胆红素、高血压、糖尿病与颅内动脉狭窄相关。结论血清胆红素含量偏低有可能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发生具有相关性。
作者:王鸫霖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2型糖尿病(T2DM)患者显著增多,糖尿病肾病(DN)是 DM 全身性微血管合并症之一,也是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的第二位病因[1]。2010年2月国际权威的美国肾脏病杂志发表了由世界各国肾脏病理学家共同完成的 DN 的病理诊断标准(包括病理分型标准及肾小管间质血管评分标准)[2]。以期为临床对 DN 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作者:赵令君;刘玉峰;吴淋淋;刘树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化疗是卵巢癌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晚期和复发性卵巢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在控制腹水和预防复发的同时也会对机体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如骨髓及免疫功能抑制等,影响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本文通过观察43例卵巢上皮性癌患者首次化疗期间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从免疫角度为卵巢癌患者化疗提供一个疗效评估的方法,希望减轻化疗对患者免疫功能的损伤。
作者:杨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脑梗塞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择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2011年06月至2012年05月脑梗死患者205例及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体检者,共228例。分别为脑梗塞组和正常对照组,检测收集两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同时收集脑梗塞组患者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相应指标。结果脑梗塞组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脑梗塞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高血糖或肝、肾功能损伤有相关性。ALT、GGT、性别是脑梗塞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因素。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梗塞发病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血糖或肝、肾功能异常及性别可影响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检测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预报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于秀娟;欧超伟;于海华;毕继红;吕晓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据报道肥大细胞瘤可在人类和动物,诸如猫、马、牛、猪、雪貂身上自然发生[1-3]。研究发现某些化学物或放射辐射可导致小鼠发生肥大细胞瘤[4,5]。研究发现,肥大细胞瘤与遗传及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幽门螺杆菌是一种高致病能力的菌株,它在炎症启动及调节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6]。肥大细胞是一种可以清除细菌炎症细胞之一。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粘膜肥大细胞数量明显增加,该菌被根除后,肥大细胞密度明显降低[7]。目前,关于蒙古沙土鼠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肥大细胞瘤病例,尚未见报道。
作者:朴瑛;柳云恩;谢晓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的外周血未染色大细胞(LUC)检测与外周血涂片镜检结果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12例已确诊为血液病的患者的外周血标本,以190例非血液病住院患者为对照组。使用 ADVIA2120血细胞分析仪测定 LUC,并制备血涂片进行显微镜检查。用 u 检验评价血液病患者与对照组的 LUC 差异;用 Kappa 系数评价LUC 与血涂片结果的一致性。结果病例组 LUC 阳性率高于对照组,且前者的 LUC 高于后者(P <0.05)。血液病患者中髓细胞白血病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 LUC 阳性率较高,分别为60.87%、69.64%;而在贫血及其他血液疾病中 LUC 阳性率较低,分别为15.15%、16.67%。与骨髓涂片检查相比较,其敏感性为78.9%,特异性为84.4%,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为0.833。病例组 LUC 与血涂片结果具有中等一致性(Kappa=0.567,P<0.05)。结论LUC 对血液系统疾病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LUC 可以用于评价疾病的病情进展和治疗效果。
作者:王柏山;孙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手足口病(Hand,foot,and mouth disease, HFMD)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常发生于学龄前儿童,以3岁以下儿童发病率高,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臀、膝等部位皮疹、斑丘疹,一般3到7天痊愈,少数重症患儿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损害,引起心肌炎、肺水肿等并发症,合并心肌损伤和神经系统损伤者常伴有较高的死亡率[1,2]。本研究通过检测 HFMD 患儿 WBC、hs-CRP 及心肌酶谱与对照组儿童进行比较,探讨其变化在 HFMD 的诊断和心肌损伤的预防与控制方面的临床意义。
作者:孟卫东;范存士;初瑞雪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细菌性肝脓肿为临床常见疾病。感染主要来自门静脉系统、胆道疾病、阑尾炎或周围感染病灶的直接曼延,腹腔感染时细菌易侵入肝脏。糖尿病是常见的内分泌疾病,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且高血糖又能促进细菌生长。近年来随着我国糖尿病患者的增加,细菌性肝脓肿发病率逐年上升[1],据报道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diabetes companied with pyogenic hepatic abscess,DPHA )发病率为462%[2]。细菌性肝脓肿伴糖尿病患者早期症状多不典型,若不及时有效诊断治疗,脓肿可穿破临近脏器及组织结构,引起膈下脓肿、脓胸、支气管胸膜瘘等,也可能出现迁徙性病灶引起肺脓肿、肾周脓肿、脑脓肿等全身脏器感染,继而引起败血症,甚至感染性休克危及患者生命,据报道死亡率可达19%-49%。本文主要通过对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郭辉;田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心血管系统疾病中严重危害着人体健康及生命一类疾病,同时又是目前全球病死率极高的疾病。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的生存环境及饮食发生改变,CHD 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迅速上升趋势,全国每年死于该病的人数,约占所有心血管病死亡人数五分之一。冠心病也就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使管腔逐渐狭窄,斑块出血破裂,血栓形成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又称缺血性心肌病。。基于 CHD 发展过程,若能在病程出现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之前,早期发现心肌缺血,对 CHD 防治将有很大的帮助。各种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是近十年来临床化学中发展快的部分。传统的肌钙蛋 I(cTnI)对心肌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而肌红蛋白检测有较高的敏感性但特异性相对较差,二者在早期诊断心肌缺血方面都存在缺陷。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是在人体血液中的白蛋白氨基末端被氧化修饰,从而产生结构改变,因其仅产生于心肌缺血时,故称为缺血修饰白蛋白,这种白蛋白在与钴离子结合能力降低为主要特点,所以利用其可以与过渡金属结合力降低的特性在人体外周血能够及早检测到升高。奚耀等对l63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超敏 C反应蛋白(CRP)水平研究显示[1],冠心病患者的血浆超敏 C 反应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有着密切的联系,反映了心肌受损的程度。对于冠心病患者重要的是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一些与心血管疾病显著相关的血清标志物的早期检测显得尤为重要,对冠心病的预后有积极的指导作用。现对本院收治的86例冠心病患者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及超敏 C 反应蛋白进行同时检测分析,研究两者的联合检测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及预防价值。
作者:李志祥;李守霞;郭胜利;郭丽丽;张鹏;刘永杰;牛丽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高通量测序技术在慢性咽炎患者耐药基因分布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本院门诊收治的慢性咽炎患者360例,采集患者咽后壁分泌物,提取质粒 DNA 并进行 Solexa 高通量测序,通过比对在 NCBI 质粒基因组数据库进行物种鉴定,通过与 ARDB 数据库进行比对进行耐药基因鉴定。结果本研究共鉴定出307个质粒,分属25种病原菌,所占比例高的为α-溶血性链球菌(12.87%),其次为副流感嗜血菌(9.86%)。通过与 ARDB 中已知的380种 ARG 比对,共有4015条序列与已知耐药基因序列一致。其中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β内酰胺酶类耐药基因、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及四环素类耐药基因占较高的比例。同时我们也检测到一个多重耐药基因 lsa。结论高通量测序技术可以高效、准确地检测慢性咽炎患者中咽部细菌的耐药基因,为临床慢性咽炎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汪常伟;魏妍慧;李彦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合并脑梗死(CI)患者血清 IL-1β、IL-6及 hs-CRP 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将20例 MHD 合并 CI 的患者纳入 MHD+CI 组,随机选择同期未合并 CI 的 MHD 患者20例纳入 MHD 组,并选取与 MHD 患者年龄、性别相匹配的2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 IL-1β、IL-6及 hs-CRP 水平。结果MHD 组及 MHD+ CI 组中血清 IL-1β、IL-6及 hs-CRP 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MHD+ CI 组中血清 IL-1β、IL-6及 hs-CRP 含量明显高于 MHD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MHD 患者普遍存在微炎症状态,且血清 IL-1β、IL-6及 hs-CRP 在 MHD 患者脑梗死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胡学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超声引导下颈部、腹部、盆腔及皮下软组织实性病变的诊断活检现在已很普遍。由于超声不能透过空气成像,CT 导引下胸腔内病变活检一直被应用,然而,由于外围肺组织与胸膜相邻,及胸膜增厚、胸腔积液的衬托,使得在周围型肺部疾病的诊断中,超声介入下组织活检的应用日趋广泛。
作者:许雷;于海翔;孙宏斌;韩振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自身免疫性疾病(AID)是一类发病原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常累及多器官、多系统、反复发作和慢性迁延。泛指机体免疫效应细胞或免疫效应分子针对自身组织或细胞产生病理性免疫应答反应,由自身免疫反应参与发病机制,导致组织损伤或功能障碍的疾病。近年来,随着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深入研究,医院已广泛开展了抗核抗体(ANA)和自身抗体的检测。其中ANA 主要用于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筛查,而自身抗体则主要针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和鉴别。
作者:谢璟;张小莲;李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ystatin,CysC)、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和尿微量清蛋白(Urinary mi-croalbuminuria,U-mAlb)联合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Early diabetic nephropathy,DN)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112例糖尿病患者,根据临床诊断将其分为 DN 尿蛋白阳性组40例(A 组)、DN 尿蛋白阴性组35例(B 组)、糖尿病无肾损害组37例(C 组),同时选择同期来医院健康体检的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对照组),分别测定3组对象血清CysC、Hcy 和 U-mAlb 水平,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A 组和 B 组 CysC、Hcy 和 U-mAlb 水平明显高于 C 组和对照组(P <0.05),其中 A 组3项指标水平升高为显著(P <0.05)。A 组和 B 组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 C 组和对照组(P <0.05),且阳性率随着患者肾损害程度的加重而升高。B 组3项指标联合检测的诊断阳性率为94.29%,明显高于各指标的单项检测(77.14%、74.29%、77.14%)(P <0.05)。B 组联合检测 AUC 值高,为0.963,明显高于 Cy-sC、Hcy 和 U-mAlb 单项检测的 AUC 值(P <0.05)。结论联合检测 CysC、Hcy 和 U-mAlb 可以显著提高早期诊断的敏感度,有利于 DN 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成诗;吴兵;魏光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常规检查是临床检验学的重要常规检测项目之一,对及时、准确地诊断及鉴别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出血性等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国内大多数实验室仍采用手工方法进行脑脊液细胞计数。1992年,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ational committe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s,NCCLS)推荐手工计数方法作为脑脊液计数的标准方法,但实际工作中对操作者技能要求高、操作耗时长,结果重复性、精密性较难保证,难以适应急诊病例的需要。因此以自动化仪器代替手工操作是脑脊液细胞计数的必然发展趋势,本文使用 XT-4000i 细胞分析仪和 UF-1000i尿流式细胞分析仪对251份脑脊标本进行细胞计数,探讨自动化细胞分析仪进行脑脊液细胞计数的可行性。
作者:宋蓓;张国军;康熙雄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放射治疗是目前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提高肿瘤放疗敏感性可以提高放疗患者依从性,改善预后,是当前研究的热点。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v)是一种非黄酮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凋亡的作用,Rev 在放射治疗中具有阻断肿瘤的发生和进展的特性,其分子机制的得到广泛的研究。Rev 对活性氧系统的功能具有二像性,一方面可以对等地生成苯酚和间苯二酚相关的2个峰,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显著的杀伤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强有力地清除氧自由基保护正常组织;Rev 可以与 DNA 直接结合,生成具有遗传毒性、可代谢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调节 DNA 代谢、维持和修复系统,抑制末端转移酶端粒和拓扑异构酶;此外,Rev 还能通过多种途径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作者:杨壹羚(综述);张恒(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血管性痴呆主要是因为脑血管疾病而引起的智能和认知功能障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属于慢性进行性疾病,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存质量。血清β淀粉样蛋白与 tau 蛋白水平改变在阿尔茨海默病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选择我院血管性痴呆患者,观察血清β淀粉样蛋白与 tau 蛋白在此类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胡仁琳;唐智敏;张细六;黄天志;张弦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不同分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 Treg 细胞比例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老年 COPD 患者100例,将处于急性加重期的患者纳入急性组,将处于稳定期的患者纳入稳定组,两组分别纳入42例和58例,选取健康人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三组研究对象外周血中的 CD4+ Foxp3+ Treg 细胞的比例、CD4+ CD25+ Treg 细胞的比例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IL-1)的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急性组患者的 CD4+ Foxp3+ Treg 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研究对象的 CD4+ Foxp3+ Treg 细胞比例显著高于稳定组(P <0.05);急性组患者的 TNF-α、IL-8、IL-6、IL-1水平均显著高于稳定组(P <0.05),稳定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老年 COPD 患者在急性加重期表现为 Treg 细胞比例的异常升高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大幅度上升,这可能是造成急性加重期 COPD 患者感染和损伤程度加重的原因之一,稳定期老年 COPD 患者仍存在过度炎症反应的现象,但程度相对较低,并出现了 Treg细胞比例下降的机体自我保护现象。
作者:汤丽萍;解立新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