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仁琳;唐智敏;张细六;黄天志;张弦
颅内表皮样囊肿是一种颅内良性肿瘤,因其肉眼下色泽洁白带有珍珠光泽,又名珍珠瘤或胆质瘤。其发病率占全脑肿瘤的0.2%-1.8%,好发于20-40岁,一般无性别差异,以桥小脑角、鞍旁为常见,第四脑室少见。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内窥镜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不断成熟,其术前诊断准确率和手术疗效有所提高。现结合我院1例第四脑室表皮样囊肿,探讨颅内表皮样囊肿诊断和治疗。
作者:陶晓峰;刘畅;白艳;付明杰;王燕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肾小球肾炎(glomerulonephritis,GN)又称肾炎,是儿童泌尿系统较为常见的肾脏疾病,以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其基本特征,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1]。在我国,引起尿毒症的病因常见的是肾小球疾病,约占54.2%[2],而其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约占70.56%。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抗 GBM 抗体)是早用于检测肺出血-肾炎综合征(GPS)的特异性抗体,近年来,发现人类肾小球基底膜(GBM)存在许多抗原成份,一些学者也发现在部分以往被认为是循环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中可存在与抗 GP(Goodpasture)抗体不同的GBM 抗体,即非 GPS 抗 GBM 抗体[3]也具有一定的致肾炎性,是各类肾小球疾病易复发因素之一[4]。对此,我们对诊断为肾小球肾炎患儿进行抗 GBM抗体检测,探讨发病机制、分析病情、评估预后。
作者:司宇君;季红;魏岚;赵学良 刊期: 2014年第05期
2006年乙肝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为7.18%[1],乙肝患者目前尚无根治的有效方法,控制病情进展、防止并发症和肝细胞癌变是治疗乙肝的关键,因此,早期识别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尤为重要[2]。甲胎蛋白(AFP)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糖蛋白,血清 AFP 水平的高低可以作为判别肝病严重程度和进展的重要指标[3],本研究通过对乙肝患者血清 AFP 水平检测,探讨血清 AFP水平升高对乙肝患者临床意义,以期为临床治疗和控制乙肝病情提供依据。
作者:李宏峰;刘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据报道肥大细胞瘤可在人类和动物,诸如猫、马、牛、猪、雪貂身上自然发生[1-3]。研究发现某些化学物或放射辐射可导致小鼠发生肥大细胞瘤[4,5]。研究发现,肥大细胞瘤与遗传及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幽门螺杆菌是一种高致病能力的菌株,它在炎症启动及调节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6]。肥大细胞是一种可以清除细菌炎症细胞之一。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粘膜肥大细胞数量明显增加,该菌被根除后,肥大细胞密度明显降低[7]。目前,关于蒙古沙土鼠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肥大细胞瘤病例,尚未见报道。
作者:朴瑛;柳云恩;谢晓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在我国发病率逐年升高,我国新的一项 COPD 大型横断面调查(BOLD 研究)结果显示:年龄大于40岁的人群中 COPD 总体发生率为8.2%[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易发生微血栓栓塞,加重病情,甚至死亡。血液流变学检测反映机体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D-二聚体是反映机体存在血栓和继发性纤溶活性增高的敏感指标,为了解 AECOPD 患者体内凝血和纤溶功能变化,本研究随机选取2011年-2013年在青浦区中医医院内科治疗 AECOPD 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戚春辉;施国华;汪永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调查近3年我院住院和门诊患者的痰标本中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的菌群分布和耐药性。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08-2010年痰标本分离的革兰阴性菌株,所有菌株分离按《全国检验技术操作规程》第三版要求操作,采用 VITEK2 COMPACT 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送检痰标本共21201份,检出致病菌8516株,检出率为40.17%,革兰阴性菌6345株,检出率为29.93%,其中肺炎克雷伯菌2198株,构成比为25.81%,大肠埃希菌1417株,构成比为16.64%,铜绿假单胞菌602株,构成比为7.07%。抗菌药物活性高的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丁胺卡那霉素(均达90%以上),碳青霉烯类、头孢替坦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敏感率均在90%以上,氨苄西林几乎对这三类细菌完全耐药,氨苄西林/舒巴坦、第一和第三代头胞菌素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敏感率较低;3年来 ESBLs 阳性率:大肠埃希菌分别为53.68%、49.09%、49.89%,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49.19%、41.48%、38.80%。结论革兰阴性杆菌是深圳市儿童医院儿童痰标本分离的主要病原菌,其耐药情况并未出现较大的变迁,呈波动性变化。
作者:王红梅;黄宝兴;赖建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红细胞谷胱甘肽 S 转移酶(GST)水平及其与透析充分性及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单位室模型尿素指数值(spKt/V)将84例长期维持血液透析的终末期患者分为血液透析充分组(sp-Kt/V≥1.3)33例以及血液透析不充分组(spKt/V<1.3)51例,另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相关临床及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血液透析组 GST、肌酐、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甲状旁腺素(PTH)、白细胞介素-2、6、8(IL-2、6、8)及肿瘤坏死因子-a(TNF-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且血液透析不充分组 GST、IL-2、6、8、TNF-a 水平显著高于血液透析充分组(P <0.05)。经 Pearson’s 相关分析可知,GST与 spKt/V、IL-2、IL-6、IL-8、TNF-a 呈正相关(均 P <0.05),而与肌酐、hs-CRP、TSAT、PTH 无相关性(P >0.05)。对51例血液透析不充分患者调整透析方案后有23例患者 spKt/V≥1.3,经调整后患者 GST 水平显著低于调整前,但仍高于充分透析组。结论维持血液透析患者 GST 水平与 spKt/V 及相关炎症因子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测定GST 可有效反映血液透析充分性,对临床调整血液透析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刘扬;战海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长春地区 PHC 与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感染模式和 HBVDNA 载量的关系。方法2009年1月-2012年12月就诊的258例 PHC 患者,酶联免疫法检测 HBV 血清标志物,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血清 HBVD-NA 载量。结果258例 PHC 患者,男性209例,占81.00%;女性49例,占19.00%;年龄小年龄31岁,大年龄74岁,平均年龄(52.08±9.348)岁;HBsAg 阳性者239例(92.63%),HBeAg 阳性者42例(16.28%),HBVDNA 阳性者157例(60.85%);HBsAg、HBeAb 和 HBcAb 均为阳性者133例(51.55%),其中 HBVDNA 阳性者80例(60.15%);HBsAg、HBeAg 和 HBcAb 均为阳性者35例(13.57%),其中 HBVDNA 阳性者35例(100.00%);HBsAg和 HBcAb 均为阳性者58例(22.48%),其中 HBVDNA 阳性者27例(46.55%)。结论本研究中 PHC 患者 HBV 感染以“小三阳”为主,HBVDNA 载量为低水平复制状态,临床上应结合 HBV-M 和 HBVDNA 定量检测结果评价患者体内的 HBV 复制情况。
作者:王志茹;刘庆波;赵文静;田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正常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对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 T 细胞 T-bet、GATA-3以及下游细胞因子 IFN-Y 和 IL-4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 Ficoll 分离和直接贴壁、传代培养扩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 Fi-coll 法和尼龙棉柱法获取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外周血的 T 淋巴细胞;以5×104个/孔的 MSCs 作为基底层细胞,经植物血凝素(PHA)刺激后,与正常人骨髓间充质细胞共培养4天,收集 T 淋巴细胞和培养上清,采用 RT-PCR 法检测 T 细胞中 T-bet 和 GATA mRNA 的表达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培养上清干扰素- Y (IFN-Y)和白细胞介素-4(IL-4)的浓度;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治疗(5×10-5 mol/ L)。结果实验中未检测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本身分泌 IFN-Y 和 IL-4;与 T 细胞+PHA 组相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 T 淋巴细胞共培养组在接受PHA 刺激后,IFN-Y 的表达明显降低(P <0.05),IL-4表达升高(P <0.05);同时显著降低 T-bet(P <0.05)和升高GATA-3(P <0.05)的表达,这与地塞米松治疗组结果相似(P >0.05)。结论间充质干细胞可能通过调节 T 细胞 T-bet 和 GATA-3的表达对 ITP 患者发挥治疗作用。
作者:姜铧;龙志国;张霞;夏云金;章正华;万楚成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手足口病是常见的儿童肠道病毒感染性疾病,多发生在5岁儿童群体。手足口病主要是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基础检查、病原体核酸检查等确诊。超敏 C 反应蛋白指标检测是常见的检测项目之一,较常规的 C 反应蛋白检测敏感[1-3]。为了探讨超敏 C反应蛋白水平改变在手足口病患儿中的临床意义。本文选择我院手足口病患儿,观察超敏 C 反应蛋白水平在此类患儿中改变情况。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俊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 SP70检测在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就诊并经临床明确诊断为良性胸腔积液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各90例,采集患者胸腔积液标本,检测 SP70、CEA、Cyfra21-1和 NSE 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恶性胸腔积液组患者 SP70、CEA、CYFRA21-1检测阳性率分别为72.2%、58.9%和53.3%,显著高于良性胸腔积液组的10.0%、13.3%和22.2%(P <0.05);恶性胸腔积液组NSE 阳性率(31.1%)与良性胸腔积液组(2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恶性胸腔积液组 SP70敏感度、特异度和符合率分别为72.2%、89.2%和81.6%,CEA 敏感度、特异度和符合率分别为58.9%、84.9%和74.2%,Cy-fra21-1敏感度、特异度和符合率分别为53.3%、67.1%和58.4%,NSE 敏感度、特异度和符合率分别为31.1%、78.0%和50.2%。两组患者血清 SP70检测率分别为5.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胸腔积液 SP70检测率分别为10.0%、7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SP70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具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潜在的辅助作用,可为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信息。
作者:邓石雄;刘映云;李尔凡;白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心血管系统疾病中严重危害着人体健康及生命一类疾病,同时又是目前全球病死率极高的疾病。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的生存环境及饮食发生改变,CHD 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迅速上升趋势,全国每年死于该病的人数,约占所有心血管病死亡人数五分之一。冠心病也就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使管腔逐渐狭窄,斑块出血破裂,血栓形成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又称缺血性心肌病。。基于 CHD 发展过程,若能在病程出现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之前,早期发现心肌缺血,对 CHD 防治将有很大的帮助。各种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是近十年来临床化学中发展快的部分。传统的肌钙蛋 I(cTnI)对心肌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而肌红蛋白检测有较高的敏感性但特异性相对较差,二者在早期诊断心肌缺血方面都存在缺陷。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是在人体血液中的白蛋白氨基末端被氧化修饰,从而产生结构改变,因其仅产生于心肌缺血时,故称为缺血修饰白蛋白,这种白蛋白在与钴离子结合能力降低为主要特点,所以利用其可以与过渡金属结合力降低的特性在人体外周血能够及早检测到升高。奚耀等对l63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超敏 C反应蛋白(CRP)水平研究显示[1],冠心病患者的血浆超敏 C 反应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有着密切的联系,反映了心肌受损的程度。对于冠心病患者重要的是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一些与心血管疾病显著相关的血清标志物的早期检测显得尤为重要,对冠心病的预后有积极的指导作用。现对本院收治的86例冠心病患者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及超敏 C 反应蛋白进行同时检测分析,研究两者的联合检测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及预防价值。
作者:李志祥;李守霞;郭胜利;郭丽丽;张鹏;刘永杰;牛丽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的影响。方法将44例 PTS 患者设为 PTS组、30例 DVT 非 PTS 患者设为非 PTS 组及30例正常患者设为对照组,分别测定 AGEs(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进行比较,同时按照栓塞严重程度及血流动力学分级分别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PTS 组、非 PTS 组、对照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含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S 患者下肢栓塞程度与血清 AGEs 含量成正相关, PTS 患者患肢血流动力学分级与血清 AGEs 含量呈正相关。结论AGEs 与下肢 DVT 及 PTS 的形成与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尹戈;田国;单恒云;张林;张晓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化疗是卵巢癌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晚期和复发性卵巢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在控制腹水和预防复发的同时也会对机体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如骨髓及免疫功能抑制等,影响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本文通过观察43例卵巢上皮性癌患者首次化疗期间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从免疫角度为卵巢癌患者化疗提供一个疗效评估的方法,希望减轻化疗对患者免疫功能的损伤。
作者:杨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大肠癌是一种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居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3位。大肠腺瘤是一种具有癌变潜能的良性病变,发病率较高,而且是大肠癌主要的癌前病变[1],是发展成癌的首要危险因素。但对其癌变机制的研究很少,且其癌变机制尚不明确。
作者:赵振亚;姚冬颖;齐蕾;刘晓丽;李元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为了解无精子症、少精子症、弱精子症男性不育与染色体核型异常关系,对124例确诊为无精子症、少精子症、弱精子症男性不育行染色体核型检查,统计染色体核型异常状况分析如下。
作者:邓国生;张炬光;何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感染性疾病一直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近年来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及耐药菌株引起感染问题日趋严重,现代感染类型的变化表现在病原体种类的变迁、细菌耐药性的变迁和机体易感性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现了以条件致病菌在免疫低下的机体内引起全身各系统的感染这一现代感染的典型模式。而老年病人随着增龄,各器官功能呈生理性减退,免疫功能低下;同时老年人常患有各种慢性疾病,其中部分疾病影响机体的抵抗力,导致老年人感染发病率增高、病死率增高。医院感染目前已成为全球性的突出问题,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抗生素的使用不当促进了耐药菌在机体内和医院环境中的定植繁衍,进而导致交叉感染和内源性感染日益增多。为了解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病房细菌的构成和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给临床感染性疾病的抗生素药物选择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我们回顾性地分析了2009年1月-2012年12月我中心老年病房分离的致病菌构成及耐药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程鎏;徐洁;周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合并脑梗死(CI)患者血清 IL-1β、IL-6及 hs-CRP 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将20例 MHD 合并 CI 的患者纳入 MHD+CI 组,随机选择同期未合并 CI 的 MHD 患者20例纳入 MHD 组,并选取与 MHD 患者年龄、性别相匹配的2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 IL-1β、IL-6及 hs-CRP 水平。结果MHD 组及 MHD+ CI 组中血清 IL-1β、IL-6及 hs-CRP 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MHD+ CI 组中血清 IL-1β、IL-6及 hs-CRP 含量明显高于 MHD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MHD 患者普遍存在微炎症状态,且血清 IL-1β、IL-6及 hs-CRP 在 MHD 患者脑梗死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胡学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2型糖尿病发病率较高,2型糖尿病在长期慢性病程中可并发症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到患者生存质量,特别是下肢血管病变相关并发症较多[1-3]。2型糖尿病合并的下肢血管病变早期诊断有助于早期实施治疗,对血管病变起到有效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简单、安全、容易操作、检查可重复等优点。本文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病变中的检查意义。现报告如下。
作者:符杨湘;钱岚;曾少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手足口病(Hand,foot,and mouth disease, HFMD)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常发生于学龄前儿童,以3岁以下儿童发病率高,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臀、膝等部位皮疹、斑丘疹,一般3到7天痊愈,少数重症患儿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损害,引起心肌炎、肺水肿等并发症,合并心肌损伤和神经系统损伤者常伴有较高的死亡率[1,2]。本研究通过检测 HFMD 患儿 WBC、hs-CRP 及心肌酶谱与对照组儿童进行比较,探讨其变化在 HFMD 的诊断和心肌损伤的预防与控制方面的临床意义。
作者:孟卫东;范存士;初瑞雪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