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及临床应用现状

刘亚巍;衣志勇;王伟夫;孙玉发;蒋知新;陈春亮;熊琪;刘派;李玉龙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生物标志物, 危险分层
摘要:生物标志物是一种生物学参数,能够用来客观地评价和量化正常的生理反应、病理过程及治疗效果,可作为疾病筛查、诊断及监测的一个工具.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 syndrome,ACS)心肌生物标志物是细胞结构的蛋白成分,当心肌损伤发生的时候,可以释放入血液循环.在胸痛、疑诊ACS以及心力衰竭急性恶化患者的诊断、病情监测、治疗、疗效评价以及预后评估等方面扮演了关键的角色.在美国心脏病学会及欧洲心脏病学会提出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新定义当中,已把心肌标志物放在了核心地位[1].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钙血症致心电图ST段缩短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7岁,主因双下肢僵硬、疼痛伴口干、多尿1个月入院.曾在当地医院就诊,查血钙4.35mmol/L,甲状旁腺激素1999mg/L,诊断为高钙血症,给予对症处理,血钙低下降到3.92mmol/L.15d前又出现恶心.入院查体:血压175/86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醒,精神一般,甲状腺Ⅱ度,可及结节,质硬,随吞咽活动,心肺腹未发现异常,神经系统阴性.急查血钙3.97mmol/L,血清尿酸405.3μ mol/L,葡萄糖5.14mmol/L,尿素7.28mmol/L,二氧化碳23.9mmol/L,碱性磷酸酶433.3U/L,肌酐131.7μmol/L,钾3.34mmol/L,钠137.9mmol/L,氯化物106.3mmol/L.心电图示窦性心律,ST段缩短几乎消失,Ⅰ、Ⅱ、Ⅲ、aVF、V1-V6导联P波正向,aVR导联P波负向,PR间期164ms,心率62/min,QRS时限90ms,QT间期359ms,QTc359ms,QRS电轴50°(图1).临床诊断: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高钙危象、肾功能不全、高尿酸血症.

    作者:苟静凤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高龄患者高血钾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84岁,主因发作性言语不清伴右侧肢体无力住院治疗.患者入院后第2天言语不清、肢体无力症状消失,考虑患者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慢性肾功能不全、脑梗死、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心力衰竭病史.入院后化验检查,红细胞2.99× 1012/L,血红蛋白89g/L,血浆脑钠肽(BNP)5460mg/L,尿素8.12mmol/L,肌酐139 μmol/L,钾4.60mmol/L,总二氧化碳19mmol/L,氯110mmol/L;心电图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及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给予活血、抗凝、扩冠、降压、强心、利尿、营养心肌、营养脑细胞等治疗,病情平稳.所用药物中有双氢克尿噻25mg/d,螺内酯20mg/d,缬沙坦80mg/d.入院20d后,患者无明显诱因晚间出现阵发性胸闷,无胸痛,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无肢体麻木,无疲乏、无力,无肌肉酸痛等症状,持续大约10min后自行缓解.

    作者:张雅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高龄住院患者D-二聚体水平对诊断深静脉血栓事件的价值

    目的 探讨适合高龄住院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诊断的D-二聚体界值.方法 回顾性调查52例高龄(≥80岁)DVT患者,对照同期住院的基本情况近似的208例高龄患者,分析不同D-二聚体界值对于诊断的价值.结果 常规界值0.5μg/L的诊断特异性(23.1%)和阳性预测值(24.5%)均较低,ROC曲线分析后选取1μg/L时,其特异性(54.3%)、阳性预测值(35.4%)、阳性似然比(2.19)明显提高,达到年轻患者常规界值(0.5μg/L)水平,而特异性仍然达到100%.结论 在高龄患者,根据年龄将D-二聚体界值调高到1μ g/L,可以明显提高其诊断价值.

    作者:鲁晓春;付治卿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记分法判别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性质的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记分法判别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性质的价值.方法 比较128例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和144例健康人CRBBB相关参数,并按阳性预测值高低赋予不同分值,构成记分法标准.结果 记分法构成,CRBBB伴原发性ST-T改变、心电轴左偏<-30°或右偏>+110°、J-Tc间期>0.32s各记5分,QRS波时限≥0.16s记4分,V1导联R峰时间≥0.10s记3分,QRS波时限>0.14s、v5导联S波时限>0.08s、年龄≥60岁各记2分,总积分≥5分者判为病理性CRBBB,<5分者判为功能性CRBBB.单项指标判别CRBBB性质敏感度低(2.34%~83.59%)或特异度不高(22.22%~1 00.00%),记分法判别CRBBB性质则有较高敏感度(85.16%)、特异度(91.67%)和预测准确性(88.60%).结论 记分法对判别CRBBB性质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戴伟川;冉启川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正常高值血压中青年男性合并糖尿病对动脉僵硬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合并2型糖尿病(T2DM)对正常高值血压者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影响.方法 从2010年5月~2011年5月在杭州疗养院疗养或健康体检的中青年男性中,选取正常高值血压且合并T2DM患者64例,单纯正常高值血压者70例及理想血压66例.所有对象均检测颈动脉CIMT、baPWV以及血液生化指标.结果 与理想血压组比较,单纯正常高值血压组CIMT及baPWV均增高,分别为(0.78±0.l0)mm vs (0.73±0.08)mm及(1318.4±132.5)cm/s vs (1232.5±121.2)cm/s;与单纯正常高值血压组比较,正常高值血压合并T2DM组CIMT及baPWV也显著增高(0.84±0.13)mmvs(0.78±0.10)mm,(1406.7±139.8)cm/s vs(1318.4±132.5)cm/s,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T2DM及空腹血糖增高是正常高值血压男性颈动脉CIMT和baPWV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baPWV增高的OR及95%CI分别为3.49(1.67~7.34)及2.32(1.24~4.34).结论 正常高值血压合并T2DM者动脉僵硬度进一步增加,提示对该人群可能需调整正常高值血压的定义并强化干预措施.

    作者:王征;韩飞舟;董晓敏;杨建涛;林虹伶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浅析医院人力资源部门内部培训可持续发展途径

    部门内部建设不仅包括硬件设施的建设,更重要的是人员队伍建设这个软件工程,一个部门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着力加强对部门内部成员的培养,着眼整体团队的建设,使之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实现稳固可持续发展状态[1].培训作为一种直接的提高知识水平的途径被广泛用于各种层面的组织和队伍.培训工作是人力资源工作的重要职能之一,在绝大多数单位中都是由人力资源部门来承担培训任务,这就预示着在对这些熟知培训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时,应当和对其他部门有所不同,要使用更为高明的培训手段,让培训目的得以真正实现.

    作者:谢姿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甲状腺功能分析

    近几年,门诊就诊的老年患者中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患者逐年增多,常表现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甲减),多见的是甲状腺功能正常性病变综合征(SES),且发生SES时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低甲状腺素T3综合征)居多,病情严重时可见低T3/甲状腺素T4综合征.本研究通过老年住院患者甲状腺功能检测,探讨老年患者甲状腺功能状况与呼吸道感染的关系.

    作者:高飞;刘淑梅;高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及临床应用现状

    生物标志物是一种生物学参数,能够用来客观地评价和量化正常的生理反应、病理过程及治疗效果,可作为疾病筛查、诊断及监测的一个工具.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 syndrome,ACS)心肌生物标志物是细胞结构的蛋白成分,当心肌损伤发生的时候,可以释放入血液循环.在胸痛、疑诊ACS以及心力衰竭急性恶化患者的诊断、病情监测、治疗、疗效评价以及预后评估等方面扮演了关键的角色.在美国心脏病学会及欧洲心脏病学会提出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新定义当中,已把心肌标志物放在了核心地位[1].

    作者:刘亚巍;衣志勇;王伟夫;孙玉发;蒋知新;陈春亮;熊琪;刘派;李玉龙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我国保健人群慢性病监测现状与新思路

    保健人群是一类拥有一定共同特征的患者群,在不同性质的医疗单位有一定的特殊性,如政府领导、高级军官、公务员、企业高管、知识分子等[1].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关注程度正在逐渐增加,对健康水平和医疗保健有着更多的需求和更高的要求.当前,慢性病已成为我国居民的主要死因,也是保健人群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更是保健工作的重点和核心内容[2].目前,国内外对慢性病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流行病学及各种行为危险因素的现况进行横断面研究,这对保健计划的制订、保健措施的执行以及临床上的预防手段和药物干预等方面所提供的帮助是有限的.开展保健人群的慢性病动态监测,将健康管理与慢性病监测相结合,建立相对完整的健康档案和监测系统,对于慢性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推广到普通人群和其他特定人群,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慢性病预防工作的改革和发展,为国家制定慢性病控制发展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

    作者:沈忆光;卢楠;衣志勇;马家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2006年1月~2011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妇产科26例LEDVT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妇科经阴道手术、恶性肿瘤手术是发生LEDVT的高危因素.26例患者均经抗凝血治疗后好转出院.结论 LEDVT可继发肺动脉栓塞,危及患者的生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对高危因素应积极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魏永芹;孟元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慢性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的管理

    随着社会的人口老龄化,慢性稳定型冠心病患者逐年增多,其发生心肌梗死和心血管病死亡的风险均明显高于无冠心病的普通人群.因此,对慢性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的积极干预不容忽视,其干预主要有两个目的:(1)预防心肌梗死和降低病死率,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命;(2)减少心绞痛症状及心肌缺血的发生,进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要做到积极、准确而有效地干预,首先要对慢性稳定型冠心病患者进行危险分层,根据病情的危险程度,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从而达到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的终目标.

    作者:杨庭树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生活质量的调查研究

    目的 对160例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研究,探讨AMD对高龄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2010年2月~2012年3月在广西省柳州市工人医院治疗的160例AMD患者应用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进行生活质量的调查问卷,将其设为黄斑组,并与眼科检查正常的160例老年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黄斑组老年患者各项生活质量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老年患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D对高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对日常生活、读写、移动能力等均有明显影响,故应进行积极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海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军队干休所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6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军队干休所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低血糖原因及预防,提高卫生所医护人员对低血糖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2012年8月在3处军队干休所发生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老年低血糖68例经积极治疗,好转65例,遗留后遗症2例,死亡1例.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易出现低血糖,症状不典型,多与治疗不当有关,应注意提高卫生所医护人员对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症的认识,早发现、早治疗,以免造成不可逆性损害.

    作者:黄建国;胡燕红;陶张龙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高龄冠心病伴青光眼应用通心络治疗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女,81岁,因阵发性心前区闷胀性疼痛1周就诊,疼痛大多发生在劳累后,偶尔在休息时发作,每次持续3~5min后能自行缓解,不伴恶心、呕吐和冷汗.查体:体温36.7℃,脉搏68 /min,呼吸18/min,血压125/70mmHg(1 mmHg=0.133kPa);神志清楚,双下肺可闻及少许湿性啰音;心律不齐,可闻及房性期前收缩,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无水肿.患者有慢性闭塞性青光眼史30年,有高血压病史5年和左心功能不全史3年.心电图检查示慢性心肌缺血.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

    作者:熊前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G-SCF联合HGF-MSCs治疗肺动脉高压大鼠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SCF)联合携带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野百合碱诱导的实验性肺动脉高压(PAH)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 取3周龄雄性SD大鼠骨髓,经贴壁筛选法体外培养并纯化MSCs,利用腺病毒(Ad)介导的基因转染方法,将HGF基因导入MSCs.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PAH组,采用腹腔注射野百合碱(60mg/kg)复制PAH模型后,经颈内静脉移植1ml低糖伊戈尔培养基(L-DMEM);MSCs组,复制PAH模型后,移植5x106/L的空腺病毒载体转染的MSCs细胞悬液1ml;G-CSF组,经腹腔注射G-SCF[100μg/(kg·d)],连续5d;HGF组,移植5x106/L携带HGF基因的MSCs细胞悬液1ml;HGF+G-CSF组,移植5×106/L携带HGF基因的MSCs细胞悬液1ml并且经腹腔注射G-SCF[100μg/(kg·d),连续5d.21d后,观察各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右心室(RV)与左心室(LV)重量比值(RV/LV比值)、血管密度及血浆中内皮素-1(ET-1)的表达情况.结果 PAH大鼠治疗21d后,实验各组间全身动脉血压无明显差异;HGF+G-SCF组及HGF组中平均肺动脉压较其他各组显著下降(P<0.05);HGF组及HGF+G-SCF组RV/LV比值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HGF+G-SCF组血管密度高于其他各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GF组及HGF+G-SCF组血浆中ET-1的含量显著低于PAH组(P<0.05).结论 G-SCF联合HGF-MSCs移植可有效减轻野百合碱诱导的大鼠PAH的进程,明显改善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这些效应可能是通过增加肺血管数量及减少缩血管因子来实现的.

    作者:郭娜;郭英华;苏龙翔;刘长庭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左西孟旦联合大剂量呋塞米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1例

    顽固性心力衰竭是指经优化的内科治疗消除并发症和诱因后,心力衰竭症状和临床状态仍未能得到改善甚至恶化.心力衰竭和肾功能不全常并存,并互为因果,临床上将此种状态称为心肾综合征,预后差.我们应用左西孟旦联合大剂量呋塞米治疗1例超高龄顽固性心力衰竭并肾功能不全患者,获得成功.

    作者:甄侦;冯荣感;崔自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电风暴患者临床特点和病因分析

    目的 研究电风暴患者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06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在解放军总医院住院,24h内因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接受电除颤≥3次或置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置入后放电次数≥3次患者81例,分析该人群血钾、血清钠、血清氯、血清镁、血清肌酐清除率、心脏功能、原发病因、患者除颤前治疗情况和抢救时用药情况.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陈旧性心肌梗死和心功能不全患者易发生电风暴,多数患者合并肾功能不全,低钾血症可能为电风暴的诱发因素.结论 冠心病、心功能不全为电风暴患者的主要基础疾病.

    作者:汪晶晶;卢喜烈;陈韵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中老年认知障碍的早期干预

    认知功能状况可分为认知功能正常、增龄相关记忆障碍(age-associated memory impairment,AAMI)、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及痴呆4个阶段.有研究报道,当出现AAMI时,与学习能力密切相关的细长型树突大量丢失,但不出现神经细胞的死亡[1-2].一旦出现MCI,由于神经细胞凋亡将使病变发展不可逆,而AMMI病变是可逆的,所以防治阿尔茨海默病(AD)应从出现症状前的AAMI开始.

    作者:马永兴;阮清伟;保志军;俞卓伟;竺越;陈韵美;李瑾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老年前列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后下尿路症状与膀胱老化

    目的 分析老年前列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后的下尿路症状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QOL)的影响.方法 对30例高龄前列腺癌接受内分泌治疗后病情稳定患者的下尿路症状进行问卷调查,B超检测前列腺体积.根据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储尿期症状评分+排尿期症状评分),判断各项评分与QOL的关系.结果 前列腺癌患者接受内分泌治疗后腺体明显萎缩,均有不同程度的下尿路症状,并以储尿期症状为主,IPSS评分、储尿期症状评分与QOL呈正相关.结论 老年前列腺癌患者在内分泌治疗后,梗阻因素不再是下尿路症状的主要原因,膀胱老化所致的储尿期症状成为了影响患者QOL的重要因素.

    作者:孙圣坤;宋兵;徐阿祥;宋勇;郝通利;张旭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利奈唑胺在高龄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目的 评价利奈唑胺在高龄(≥80岁)革兰阳性球菌感染人群中的治疗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11年7月沈阳军区总医院干部病房一科高龄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患者应用利奈唑胺治疗情况.结果 14例高龄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患者接受利奈唑胺治疗,均为男性,年龄80~97岁,平均(88.5±4.9)岁,存在多种基础疾病,治疗时间5~15d,平均(10±4.7)d,其中2例死亡,8例(57.1%)有效,10例(71.4%)出现不良反应,以血小板减少常见,其次是心功能恶化,能耐受利奈唑胺治疗者均治疗有效.结论 利奈唑胺在高龄人群中应用时,不良反应有所增加,应严格监测血小板水平和心功能变化.患者如能耐受,利奈唑胺仍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李春辉;何瑞;刘剑立;邢春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主管: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