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宝芝;宋秀华;王淑青;王秋玲
吸烟在我国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吸烟危害健康,已为大量的科学研究所证实,近年来国内外对发展中国家的吸烟人数在逐年增多已有大量报道,而且吸烟年龄在逐年下降,尤其是中小学生吸烟人数已经成为新增烟民数的重要组成部份.为了解本县青少年的吸烟状况以及吸烟的始动因素,探讨如何从心理学角度进行戒烟心理知识的宣传、教育,笔者于1998年5月对本县2所完中的1400名学生做了吸烟行为及其始动因素调查.
作者:孙清海;徐明;邵佩兰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海南省汉、黎族学生月经初潮和首次遗精平均年龄,探讨其性发育规律.方法:以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对汉、黎族7~18岁学生9561名进行询问调查,并采用概率单位回归法分析资料.结果:海南汉、黎族学生月经初潮与首次遗精平均年龄较全国汉族学生提前;与1985~1990年的资料比较呈逐年提前的趋势,并且民族、城乡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营养状况和气候是影响男女学生性发育的重要因素,海南省学生青春期卫生教育宜较早开始.
作者:徐子孟 刊期: 2000年第01期
非创伤性充填(ART)是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近年来开发的一种新型早期充填龋洞的方法.操作方法是使用手用器械如挖器、斧型器将龋洞中龋坏组织去除,采用具有粘接性强,抗压、抗磨性能好,含氟的玻璃离子水门汀将龋洞充填.
作者:周培秀;刘英才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为探讨学生贫血与营养状况间的相互关系,我校于1997年11月初和1998年10月底分别对2000届、2001届的初、高中学生进行了血红蛋白的调查和营养状况的等级评价,以便发现存在的问题,为学生的营养指导提供依据.
作者:高泽麟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肺结核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慢性传染病之一.近年来,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大学生中肺结核发病率有增长趋势,已成为我校大学生休学的第二病因.为进一步了解我校大学生肺结核的发病情况,提出高校防痨、抗痨措施,现对1992年~1999年4月期间,我校大学生肺结核发病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李梅云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为了解大学生口腔卫生和口腔卫生行为的现状,观察口腔综合保健措施对大学生口腔卫生和口腔卫生行为的影响,以便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指导口腔保健工作的开展,我们对中国矿业大学1994级学生于入学和毕业时各进行口腔卫生普查和口腔卫生行为的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周晓娟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了解中专生吸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商校565名14~18岁中专生进行吸烟情况及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采用配对研究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中专生平均吸烟率为15.04%(男生45.90%,女生0.26%);初始吸烟平均年龄为13.34岁,小10岁,吸烟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吸烟的动因主要为好奇和交际应酬需要.中专生吸烟受社会、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经多因素分析,男生每月零花钱多、同伴吸烟影响、健康知识缺乏等皆是吸烟的危险因素;而同伴吸烟、每月零花钱多为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吸烟干预是当务之急.
作者:郭晓梅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为更好地开展学校食品卫生管理工作,提高广大学生的食品卫生质量,防止食物中毒的发生.我们于1998年11月10日至20日,对本辖区中小学生集体用餐场所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徐伟军;韩承宏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为了掌握我校学生的学习技能及考试焦虑度的实际情况,以便更好地开展学习方法指导和心理健康辅导,克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负面影响,训练、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良好心理状态,我们于1998年10月对在校生进行了一次有关学习技能及考试焦虑度的测评.
作者:高光;胡海鸥;陈雅芝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蒙古族儿童血压的年龄分布情况和正常值范围.方法:用秩和比法对4~14岁蒙古族正常儿童血压的年龄分布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制定出了蒙古族儿童血压正常值范围,其回代正常率和外延正常率均较高.结论:制定蒙古族儿童血压正常值范围时,将年龄划分成4~5岁、6~12岁、13~14岁三个时期优.
作者:赵宏林;佟伟军;刘永跃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江苏省中小学校校医配备、人员结构和工作情况.方法:对全省部分中小学采取抽样问卷的方法进行了调查,共调查学校233所,校医330名.结果:我省中小学校医配备率(97%)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7%),但在配备达标率.校医人员结构及开展工作情况等方面仍存在明显不足.结论:学校卫生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作者:叶宝华;白利民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现状及特点.方法:采用心理健康测查表对1346名工科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0.4%,神经症倾向检出率为10.5%;神经症分布以强迫症为多,其构成比为39.3%;男生神经衰弱倾向高于女生;二、三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四、一年级.结论: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对预防大学生心理障碍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振业;陶瑾;曾琳娜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分析高考考生体检结果,可了解学生常见病、生理缺陷及体格发育的变化趋势,可指导和促进学校卫生保健工作,现将我市1989~1998年高考考生体检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蔡泽兰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为了解初中毕业生视力低下及其屈光的现状,我们对本区初中毕业生进行了视力和屈光的调查.
作者:王增云;童融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为做好本地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不断降低其患病率,提高儿童少年的健康发育水平,我们于1991~1997年连续对庆阳一中和庆阳师范附小在校学生进行了健康状况调查.
作者:魏彩娥 刊期: 2000年第01期
1998年11月12日晚攀枝花市某中学发生一起暴发性食物中毒,初中部197名学生因食用本校食堂自制套餐(主食有米饭、粉蒸牛肉、凉拌三丝、炒莲白等),导致108人发生食物中毒.食后3h后陆续发病,食后4~6h为发病高峰期,临床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水样便、偶有发烧等症状,13日上午现场调查取样,现将检测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周霞;胡澜怀;沈来红;余刚;马良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为控制我县中、小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的蛔虫感染,改善学生营养状况,提高学生健康水平.我们于1992年至1998年按<全国学生常见肠道蠕虫感染综合防治方案>规定:以蛔虫感染率为指标,至2000年城市下降到5%以下,农村下降到15%以下的目标,开展防治学生蛔虫病的工作.并于1998年4月至5月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再次对县内14所中小学校的3414名学生,进行蛔虫感染率的调查.
作者:张汝涛;单向东;柯纯荣;杨玉仙;朱慧;王平;赵泽民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等级评价,广泛应用于儿童青少年卫生保健的实际工作中.它可以使人们了解个体儿童少年的发育水平在相应群体中所处的位置,属于什么等级,是否有异常之可能等.近年来学校卫生监督工作也把儿童少年生长发育评价结果作为反映社区健康水平的指标之一.
作者:张新;孟丹枫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为了解中专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因素之间的关系,我们于1998年4月对我校学生进行了一次横断面调查.
作者:薄娅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了解郑州市初中及小学生龋病患病情况及其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对684名7~14岁儿童进行龋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龋患率为51.6%,龋均为1.30,龋患以8岁为高,以后随年龄增大而下降.患龋的8岁、9岁年龄组儿童身高显著低于非患龋组,8岁、9岁、10岁3个年龄组患龋的体重亦显著低于同年龄非患龋儿童.结论:小学阶段仍为龋病高发年龄,有关龋病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需进行深入研究.
作者:裴迎宾;胡巧云;弓美菊 刊期: 200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