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梅竞;孟庆春;杨雪花;董光华;华晓梅;岳慧;祁爱平
根据文献报道,肥胖儿比正常体重儿的血压高[1,2].由于儿童处在生长发育时期,其肥胖状况也处于变化之中.为观察肥胖状况对儿童血压的影响,本文对肥胖儿童及正常对照儿进行了10年前后肥胖状态和血压变化的追踪调查.
作者:萧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有了明显增长.据199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形态发育水平明显提高.与10年前相比,7~18岁学生平均身高增长3.09cm,平均体重增长2.5kg.但是199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的资料是中国29个省会城市的孩子,所得出的结果是大城市孩子的平均体重和平均身高.那么农村的孩子怎样呢?为此从六合县教委1999年全县约11万中小学生的健康体检档案中,抽取10所农村小学和县实验小学(县城)进行小学生身高和体重的检测数据的比较与分析.
作者:孙光龙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为及时掌握全区学生常见病(视力低下、沙眼、营养不良、贫血、龋齿、肠道蠕虫)的发病动态,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卫生部、国家教委、全国爱委会发出的防治方案和总体防治规划,我区于1994年建立了常见病防治监测点,现把1994~1997年监测点学校常见病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张一英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小学生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及预防对策.方法:对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1988~1998年间收治的甲、乙型病毒性肝炎268例中小学生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病中小学生中甲肝170例,乙肝98例;且乙型肝炎起病缓慢,多见于15岁以上的中学生,甲型肝炎发病较多,多见于7~15岁的中小学生;两种肝炎均为农村学生多于城市学生.结论: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健康教育,普种甲、乙型肝炎疫苗以及严格控制传染源等是较为有效的预防措施.
作者:赵守松;朱丽红;高春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近几年来,以治病健身为诱饵的学练活动,传播比较广泛.我们全体医务人员,不相信这个反科学的歪理邪说,广泛宣传自我保健常识和医学知识,号召师生员工积极参加校医院组织的保健查体,并为他们提供健康咨询服务.做到某些疾病早发现、早治疗.有病相信医生、相信先进的仪器设备及诊疗技术、相信药物的治疗作用、广泛宣传和介绍有益的健身活动,如多种方式的晨练、早操、太极拳、太极剑、老年健美操、老年迪斯科等.
作者:刘灿鹏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为加强学校卫生监督工作,掌握怀远县学校生活饮用水水质状况,1999年对全县39所中小学校生活饮用水进行抽样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玉珍;刘淼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对凤台县1997年以来参加大学、中专升学体检的高、初中毕业生8 624人的视力进行统计分析,了解近视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以供开展近视防治工作参考.
作者:方严;赵长龙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儿童少年攻击性行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YG-WR性格量表对武汉1 032名7~10岁的小学生进行了性格检测和攻击性行为的筛查,并对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进行了调查.结果:儿童攻击性行为发生率为6.30%,男(8.77%)明显高于女(3.83%),男女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表明,儿童本身的性格类型与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关系;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儿童的性格特点和师生关系是影响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因素;有攻击性行为儿童的神经递质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儿童攻击性行为受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及神经递质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
作者:吴汉荣;余毅震;徐学俊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卫校学生焦虑障碍状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表(SAS),修订的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及自拟调查表对零陵卫校246名学生进行焦虑障碍调查,探讨焦虑障碍与人格特征的相关关系,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探讨其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女生焦虑障碍现患率均高于男生,一年级新生是焦虑障碍高危人群;SAS分与EPQ中N量表分、P量表分、L量表分均呈显著正相关;焦虑障碍危险因素有父亲职业,N量表分、P量表分、学校学习、生活的适应性、L量表分、归因模式、毕业就业忧虑、个人期望.结论:焦虑障碍与人格特征有关,也受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影响.
作者:卢桂珍;刘建安;陈学彬;卜长林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为使中小学生的甲状腺肿大率迅速下降和促进中小学生的生长发育,达到消除碘缺乏病的目的.我们从1995年开始在全市6~14岁学生中开展普服碘油丸补碘,连续进行了3年,全市共补碘513 456人次,补碘率达96.5%.现将连服3年碘油丸补碘者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蒋敏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1997年9月10日,某县市属某高校发生了一起食物中毒,经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查,证实本次食物中毒由蜡样芽胞杆菌引起,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吴雅儿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青春期女学生生殖健康状况及其对心理卫生的影响,为在中小学开展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南京市1所小学和1所中学女生862人进行生殖健康、心理卫生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数据采用EPI、SAS系统软件作一元及多元分析.结果:影响青春期女生生殖健康的因素主要有性发育年龄、围经期综合征、个性、体象困扰等,生殖健康状况亦影响心理卫生.结论:由于性发育提前,生殖健康教育(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应从小抓起,中小学新的健康教育模式亟待建立.
作者:戴梅竞;孟庆春;杨雪花;董光华;华晓梅;岳慧;祁爱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青春期是儿童发育到成年的过渡时期,也是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为了解城市男生首次遗精情况,为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依据.笔者于1998年9~11月对德阳市区男生的首次遗精及相关因素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周培秀;刘宗心;孙权;骆澍晴;田红兵 刊期: 2000年第04期
1998年10月12日我站接报:上海铁路局某校多人发生消化道症状,怀疑食物中毒.后据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表现证实是一起菌痢爆发,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薛淇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本研究采用SCL-90和EPQ测查一组初中生和高中生,旨在探讨中学生心理健康与其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的相关程度,以及年龄(年级)的递增对心理健康、个性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的影响.为推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累经验和资料.
作者:王秋英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为了解青岛市学生的健康状况,根据<1998年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技术规范>要求,对青岛市大、中、小学生的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李泽民;刘春;李跃勤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护校女生正值青春期,此阶段是生理心理发育重要时期,也是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何通过性健康教育,培养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加强性道德和性法律意识,自觉规范个人性行为是个人、家庭、学校乃至社会不容忽视的课题.
作者:程继军;张滨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研究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学龄儿童生长发育状况.方法:调查学龄期儿童先心病患者的身高、体重,分析生长发育与疾病程度、先心病类型的关系,比较不同年龄之间的差异.结果:先心病学龄期儿童的生长发育落后于同龄儿童,对生长发育的影响程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青紫型先心病对身高的影响较重,非青紫型先心病对体重的影响随年龄增长而加重.结论:先心病影响学龄期儿童的生长发育,并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随年龄增长而加重,早期治疗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作者:柯雪琴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儿童少年是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而营养不良、肥胖、贫血、龋齿等常见病直接影响着儿童少年的健康.为了解桂林、融安两地铁路小学生营养状况及常见病患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我们于1997年5月对桂林和融安两地铁路小学1 393名学生进行了体检.
作者:叶绍燕 刊期: 200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