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继军;张滨
碘缺乏可引起人体甲状腺肿大,同样,碘摄入过多亦可引起甲状腺肿大[1].为探讨其影响因素,1998年5月对徐州市东、西部各2个县的中小学生进行了甲状腺肿大情况调查,并测定了学生尿碘和饮用水碘含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虎;吴步华;梁平;刘德成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为了探讨攀钢社区中小学生麻疹发病特点,以便更有效地控制麻疹,笔者对攀钢1989~1998年中小学生麻疹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春蓉;王洪;陈红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对凤台县1997年以来参加大学、中专升学体检的高、初中毕业生8 624人的视力进行统计分析,了解近视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以供开展近视防治工作参考.
作者:方严;赵长龙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大学新生入学体检是一项常规工作,而静脉采血时,常有晕厥现象发生.为此,我们对4 680名新生静脉穿刺采血时空腹与否,采血过程中对疼痛的耐受性与采血后发生晕厥反应的关系做了初步调查,并就采血后发生晕厥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作者:潘冬香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为制作城市小学生的营养教育材料提供依据.方法:对上海市小学生早餐膳食营养状况和饮食行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有8.4%的学生早餐有时吃,有时不吃;早餐食物主要为牛奶、鸡蛋、面包,碳水化合物食品摄取量相对偏少;早餐热能和蛋白质摄入量未达供给量的学生占43.0%和37.9%.上午有饥饿感的学生达48.5%,其中第二、第三节课饥饿者占56.5%.结论:目前城市小学生早餐质量仍需重视,合理安排.
作者:刘艺敏;王朱逸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大学生的主导活动是学习,因此考试是大学生的应激源,可引起考试焦虑.影响考试焦虑的因素很多[1],本调查拟从大学生的焦虑和个性特征方面分析.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哈尔滨医科大学二、四年级预防和临床专业学生214人,其中男生94人,女生120人;二年级学生82人,四年级学生132人.
作者:李玉杰;方庆伟 刊期: 2000年第04期
1998年10月12日我站接报:上海铁路局某校多人发生消化道症状,怀疑食物中毒.后据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表现证实是一起菌痢爆发,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薛淇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按照教育部、卫生部1998年联合下发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标准,1999年高考体检完全合格率为15%,其中视力限考率在70%以上.广州市1999年的21 886名考生中,竞有76.3%视力不合格.江苏省某地1998年高考体检完全合格者仅占5.9%,在限考者中,近视就占66%.山东省1999年是较1998年有所好转的一个省,但在近30万考生中体检,合格者也不及10万人,其中视力受限为突出,在71%的受限率中,视力一项就占了58%,115 455名考生因视力而放弃了应当选择的专业.广东省1998年征兵适龄青年12.4万人,全面合格者3.4万,逾万人为视力原因被淘汰.
作者:汪芳润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我国城市儿童少年快餐饮食行为现况,为制订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三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广州、上海、济南和哈尔滨4城市抽取3~16岁的儿童少年10 216名,采用问卷方式调查他们知晓快餐店的情况、食用快餐的比例和频率以及对快餐营养的认识.结果:90.0%的城市儿童少年知道快餐,其中92.3%的食用过快餐.在食用过快餐的儿童少年中平均每月食用快餐1~3次的占18.8%,每月食用4次以上的占2.9%.有关快餐的信息主要来自广告、父母和同伴.大多数儿童少年对快餐营养的认识不全面.结论:我国城市儿童少年食用快餐行为普遍存在,因此应加强儿童少年的饮食营养知识教育并引导和培养他们良好的饮食行为.
作者:吴瑾;马冠生;胡小琪;马文军;于玲;程桂兰;付柏颖;解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昌平县初一学生贫血现状及与ABO血型系统的关系.方法:用氰化高铁法对2 375名初一学生进行血红蛋白测定,并用标准A、B血清鉴定血型.结果:贫血率为12.00%,农村学生与城镇学生的贫血率无显著性差异;血型分布为B>0>A>AB,贫血分布为0>A>AB>B,贫血在各血型中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女生贫血率显著高于男生,男生和女生的贫血率在各血型中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应加强对学生贫血的防治,适当调整诊断标准.
作者:张文利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为了解高考学生的健康状况变化趋势及限报专业的原因,以指导和促进学校卫生工作,笔者对延边地区1989~1998年高考学生的体检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
作者:金香兰;李松花;李正烈;黄龙德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本研究采用SCL-90和EPQ测查一组初中生和高中生,旨在探讨中学生心理健康与其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的相关程度,以及年龄(年级)的递增对心理健康、个性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的影响.为推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累经验和资料.
作者:王秋英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食品卫生法>和<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办法>,我站于1997年5~6月份对东坎地区各类学校集体食堂卫生状况进行卫生学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健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为了加强中小学生常见病的防治工作,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我们在天津市河北区部分在校生中开展了沙眼患病状况的调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罗德文;李祥华;厥大通;张化先;刘凤霞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有了明显增长.据199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形态发育水平明显提高.与10年前相比,7~18岁学生平均身高增长3.09cm,平均体重增长2.5kg.但是199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的资料是中国29个省会城市的孩子,所得出的结果是大城市孩子的平均体重和平均身高.那么农村的孩子怎样呢?为此从六合县教委1999年全县约11万中小学生的健康体检档案中,抽取10所农村小学和县实验小学(县城)进行小学生身高和体重的检测数据的比较与分析.
作者:孙光龙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了解粤东地区大学生的性知识水平、性心理和性观念.方法:对粤东地区医学院和师范学院的一、二年级841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的性知识水平较低,平均得分为5.752分.男生高于女生,医学生高于师范学院学生,其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大学生手淫发生率较低,为31.4%(男生为44.5%,女生16.7%).调查对象中分别有11.1%和6.6%的人在回答是否与异性或同性性接触的问题时选择了肯定回答.结论:在粤东地区大学生中进一步开展性科学知识的普及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李丽萍;石嵩山;王树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澳大利亚政府十分重视通过学校开展健康教育,笔者有机会在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省对此问题作了一番调查,现介绍如下.
作者:余小鸣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青春期女学生生殖健康状况及其对心理卫生的影响,为在中小学开展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南京市1所小学和1所中学女生862人进行生殖健康、心理卫生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数据采用EPI、SAS系统软件作一元及多元分析.结果:影响青春期女生生殖健康的因素主要有性发育年龄、围经期综合征、个性、体象困扰等,生殖健康状况亦影响心理卫生.结论:由于性发育提前,生殖健康教育(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应从小抓起,中小学新的健康教育模式亟待建立.
作者:戴梅竞;孟庆春;杨雪花;董光华;华晓梅;岳慧;祁爱平 刊期: 200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