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穆棱市中学生青春期性心理状况调查

赵健;李春梅;高敏

关键词:青春期, 心理学, 医学, 心理生理学
摘要:为了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的素质教育,了解中学生青春期心理状况是非常必要的.我们于1998年6月对我市15~17岁900名中学生进行了青春期性心理状况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某大学新生乙肝病毒感染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新生近年来HBV感染率的动态变化.方法:连续5年对华北水院共约5 400名新生进行RPHA法过筛,对HBsAg阳性者再用ELISA法进行乙肝两对半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乙肝两对半阳性HBsAg、HBeAg、抗-Hbe和抗-HBc、四项的阳性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男生阳性率明显高于女生;HBV感染模式以小三阳(HBsAg+、抗Hbe+、抗HBc+)、大三阳(HBsAg+、HBeAg+和抗-HBc+)和双阳(HBsAg+和HBeAg+)为主;HBV感染模式不受年度变化、感染率高低和性别的影响.结论:应加强对高校新生,特别是男生人群的乙肝防治工作,在入校时应对新生作乙肝疫苗全程免疫.

    作者:张满意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降低农村中小学生蛔虫感染率的研究

    蛔虫感染是农村学生中的常见病之一,对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有一定的影响.据调查,我市农村小学生蛔虫感染率达54.9%.为此,从1986年开始,在全市农村中小学生中有计划、有目标地进行集体服药驱蛔,经过连续10年的防治,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有力地保障了农村中小学生的健康.

    作者:戴寿桂;耿玮民;徐晓虹;孙中友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直流无频闪荧光台灯与学生注意力的相关性调查

    为了解直流无频闪台灯和学生注意力的关系,笔者于1999年10月,对高中学生用灯情况及注意力的相关性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施文英;陈新潮;姚胜才;黄可人;孙达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连州卫校学生人体蠕形螨感染情况调查

    人体蠕形螨多寄生于面部皮肤毛囊和皮脂腺中,尤其是寄生在鼻唇沟和颊上部,可引起毛囊炎症及继发感染,也是引起痤疮和酒渣鼻的重要原因.为了解卫校学生蠕形螨的感染情况,笔者于1998年10月至1999年7月对连州卫生学校1997级和1998级学生进行了检测.

    作者:潘运珍;梁惠冰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云南贫困地区小学校长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贫困地区小学校长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对云南贫困地区184名小学校长进行调查.结果:小学校长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成人正常水平,其中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高于成人常模,贫困地区小学校长心理问题有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减少的趋势.结论:贫困地区小学校长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重视.

    作者:苏雯;李文权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针刺治疗踝关节扭伤举隅

    踝关节扭伤是高校学生的常见病之一,笔者以针刺治疗此病,收到较好效果.1方法踝关节扭伤后,出现一般红肿者局部阿是穴采用阻力针法及合谷刺法,若仍有显著疼痛,采用远端循经取穴,结合运动行针法;外踝扭伤,取阳陵泉胆囊穴,外丘;内踝扭伤,取地机,阴陵泉;足背扭伤,取足三里,上下巨墟.急性扭伤局部红肿较著不适宜施针者,采用对应点取穴,上下、左右对应属巨刺,缪刺范围.慢性陈旧性扭伤采用健患交替,外踝扭伤,取阳池,养老;内踝扭伤,取阳溪,太渊;解溪部扭伤,取阳池透中泉,结合运动行针法.

    作者:李庆玉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邯郸市小学生意外伤害流行病学分析

    意外伤害是影响儿童少年健康和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已被国际学术界确认为20世纪儿童少年期重要的健康问题,是14岁以下年龄组第一位或第二位的死亡原因[1],为探讨小学生意外伤害的原因和规律,预防和控制小学生意外伤害的发生,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我们于1998年10月对邯郸市小学生进行了调查.

    作者:高玉梅;王菊香;韩永霞;刘秋燕;丁云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苏州大学学生压抑感调查分析

    目的:研究大学生压抑感并为寻找减缓个体压抑感的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苏州大学一年级、四年级的文理科中按性别比例随机抽样,采用<大学生压抑感调查问卷>进行问卷测试并将采集到的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SPSS统计检验.结果:大学生阳性(有压抑感)项目数的平均值为12.02(大值为24),来源按重要性排序为:社会环境因素、学校因素、个人因素和家庭因素,只有学校因素均分性别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社会环境因素和学校因素两个变量上年级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大学生群体压抑程度属正常水平,但不可忽视少数异常现象;压抑感来源主要为社会环境和学校因素.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采取措施帮助学生缓减心理冲突,以减少由此造成的各种身心疾病.

    作者:张莉华;吕晓俊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穆棱市中学生青春期性心理状况调查

    为了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的素质教育,了解中学生青春期心理状况是非常必要的.我们于1998年6月对我市15~17岁900名中学生进行了青春期性心理状况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赵健;李春梅;高敏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试论性心理卫生教育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之关系

    目前,在我国高等学校中,素质教育已全面推行和展开,心理素质对人才整体素质的影响已得到了人们普遍的重视.然而,在注重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时,却对心理活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性心理,还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这无疑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缺陷,如不及早引起警觉,势必会给人才的整体素质带来不利影响.

    作者:陈荣忠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太原市某小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太原市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自拟心理健康问卷对太原市某小学824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男生.认为老师或同学不喜欢自己的学生,分别占50.85%和43.81%;害怕老师的占36.04%,害怕父、母亲的分别占20.02%和15.53%.结论:小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作者:刘广文;王芳芳;邢玉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某高校医院门诊性病患者就诊情况分析

    性传播疾病(STD)是以性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的一类传染性疾病,其传染很强,对人数健康的危害性很大,并能引起多种并发症和后遗症,直接威胁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的社会和家庭问题.

    作者:胡乃东;周荣兰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丽水卫校学生身高增长及影响因素调查

    为了解在校中专生身高增长及影响因素,笔者对浙江省丽水卫生学校1994~1996年入学的1 012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慧珍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长春市单纯性肥胖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及智商研究

    目的:比较单纯性肥胖儿童与正常体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及智商水平.方法:采用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和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对长春市158例单纯性肥胖儿童进行测试.结果:单纯性肥胖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差,突出表现为独立生活能力差,但智商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应重视和加强单纯性肥胖儿童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教育和训练.

    作者:王桂香;王敏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太原市部分学生结核免疫水平调查

    结核病流行已有数千年历史,它对人类危害严重.尤其在人群高度集中的大、中、小学校,更易造成本病的传播与流行.为了解学生结核免疫水平和卡介苗的保护效果.现将太原理工大学、太原市第29中学及太原理工大学子弟小学近10年间PPD试验结果及近5年间卡痕检测结果统计报道如下.

    作者:张小君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安徽省首届校医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

    为了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给学校保健室培养专门的防保人才,以充实学校保健医生的不足,我校于1993年在本省首次设置了校医专业,并于1994年纳入国家统招计划.以初中毕业生为招收对象,学制3年.1997年首届学生毕业.为了解学生的就业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指导,同时,也为该专业的调整做一些准备.为此,对毕业生进行了为期近两年的跟踪调查.

    作者:姜新峰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谈在校学生对性骚扰的识别与预防

    性骚扰是20世纪70年代出现于美国的用语.指在存在不平等权力关系的背景条件下,社会地位较高者利用权利向社会地位较低者强行提出性要求,从而使后者感到不安的行为.是性别歧视的一种表现[1].为了使在校学生能够全面地认识性骚扰行为,进行有效的自我保护,故对性骚扰的概念及其预防与控制对策进行系统阐述.

    作者:廖皓磊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医学论文标题的英译

    为适应对外交流的需要,目前我国生物医学期刊论文一般均附有英文标题,标题是全文的浓缩,它既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又要简练,能吸引读者.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在语法上有相当大的差异,汉英文写作又有着不同的要求,所以将标题译英时,既要注意把原标题意义完整、准确地表达出来,又要使之语言精练、通俗易懂、符合英语习惯.翻阅我国出版的多种医学期刊,不难发现论文题目的英译存在不少问题,本人拟就医学论文标题的写作要求、语言特点进行阐述,同时就标题英译中几个常见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唐崇文;杨国琴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蚌埠市学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调查

    儿童感觉统合是指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大脑,经过组织和统合,对身体内部感觉作出反应,只有经过感觉统合,神经系统的不同部分才能协调整体工作,使身体与环境协调顺利,当这一体系无法正常运转时就称为感觉统合失调.儿童感觉统合失调临床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前庭失调,触觉过分防御,本体感失调,学习能力发展不足等等,在不同的领域发病率各不相同.今就蚌埠市学龄儿童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张旭光;杨晋蜀;何春玲;尹淮强;吴杰;张鹤立;于江;孙雷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统计线图与多边图横轴坐标点的确定

    笔者在实践中发现统计线图横轴坐标点的确定方法不统一,似与统计多边图横轴坐标点的确定方法有混淆之处.现在统计线图横轴坐标点的确定有以下3种意见:(1)举例为某地1982~1986年麻疹和百日咳的发病率资料,所作统计线图横轴第一个坐标点点在1981年与1982年刻度的中间位置,后一个坐标点点在1985年与1986年刻度的中间位置[1].(2)举例为某地1972~1974年脊髓灰质炎发病率资料,所作线图为,横轴第一个坐标点点在1972年与1973年刻度的中间位置,后一个坐标点点在1974年与1975年刻度的中间位置[2,3].(3)举例为某地居民1950~1966年伤寒死亡率资料,所作线图为,横轴第一个坐标点点在正好对应1950年刻度的位置,后一个坐标点点在正好对应1966年刻度的位置[4,5].

    作者:罗文海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