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珍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逐渐引起社会、学校、家庭的普遍关注.为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对改善小学生心理状况的作用,我校于1997年试行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分别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前后对2~5年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
作者:刘碧芳;沈雅忠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嗅觉异常一般为鼻腔疾病所致,为了解曲阜师范大学学生嗅觉异常的患病情况及与鼻腔疾病的关系,笔者对本校1998、1999两届大学生在入校体检中嗅觉异常者进行鼻腔疾病检查.
作者:孔鲁英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了解贫困地区小学校长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对云南贫困地区184名小学校长进行调查.结果:小学校长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成人正常水平,其中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高于成人常模,贫困地区小学校长心理问题有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减少的趋势.结论:贫困地区小学校长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重视.
作者:苏雯;李文权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众所周知,缺铁性贫血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主要疾病之一,它不仅降低儿童的免疫功能,增加肠道、呼吸道等易感疾病的可能性,而且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1990年全国儿童营养监测与改善项目基线调查结果表明,全国儿童贫血检出率为38.12%,而河南省为40.40%,其中信阳市淮滨县的马集镇属于贫困地区,贫血检出率达61.9%.为了探索防治贫血的综合措施,以降低该地区儿童贫血的检出率,为预防贫困地区儿童贫血提供科学的依据,笔者于1990~1993年对马集镇3个自然行政村400余名儿童的贫血状况进行了干预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毅;黄河秋;吕继明;赵素强;李兆宏;楚亚光;陈贵贤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小学生肥胖对学生成绩的影响.方法:在石河子市5所小学选取97名肥胖小学生并选择正常体重儿进行配对研究.结果:经配对资料t检验显示,轻度、中度、重度肥胖小学生与正常体重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未见小学生肥胖对学习成绩具有显著影响作用.
作者:李新;郭伟;修志强;徐臻荣;付德润;刘卫民 刊期: 2000年第06期
1999年4月10日上午,地处矿区城乡结合部的一所小学于课间餐后,陆续出现大批学生头晕、腹痛、呕吐.本站接到报告后,立即进行了调查处理.
作者:徐俊娥;王慧;郝伟;张扬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为了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的素质教育,了解中学生青春期心理状况是非常必要的.我们于1998年6月对我市15~17岁900名中学生进行了青春期性心理状况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赵健;李春梅;高敏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癫痫是一组反复发作的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的暂时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的慢性疾病,可表现为运动、感觉、意识、行为、自主神经等不同障碍.临床多为反复发作的以意识丧失和全身抽搐为特点的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GTCS,在原发性癫痫中也称大发作),发作时有时伴小便失禁或舌咬破.本病多见于20岁以前,尤以青少年多见,能影响学生的智力发育和学习成绩,并给学生带来严重的心理障碍,现对本院1992年1月至1999年10月诊治的中小学生癫痫208例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开展健康教育提供资料.
作者:张郁文;王怀谷;刘晓林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笔者在实践中发现统计线图横轴坐标点的确定方法不统一,似与统计多边图横轴坐标点的确定方法有混淆之处.现在统计线图横轴坐标点的确定有以下3种意见:(1)举例为某地1982~1986年麻疹和百日咳的发病率资料,所作统计线图横轴第一个坐标点点在1981年与1982年刻度的中间位置,后一个坐标点点在1985年与1986年刻度的中间位置[1].(2)举例为某地1972~1974年脊髓灰质炎发病率资料,所作线图为,横轴第一个坐标点点在1972年与1973年刻度的中间位置,后一个坐标点点在1974年与1975年刻度的中间位置[2,3].(3)举例为某地居民1950~1966年伤寒死亡率资料,所作线图为,横轴第一个坐标点点在正好对应1950年刻度的位置,后一个坐标点点在正好对应1966年刻度的位置[4,5].
作者:罗文海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口腔疾病是世界卫生组织(WHO)重点研究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1].为了解大学生口腔知识水平,笔者于1999年2月至6月,对武汉地区普通高校大学生口腔知识水平进行了调查,同时对口腔健康教育情况进行了分析.
作者:赵喜桂;李维今;刘绪成;陈少珊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大学生压抑感并为寻找减缓个体压抑感的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苏州大学一年级、四年级的文理科中按性别比例随机抽样,采用<大学生压抑感调查问卷>进行问卷测试并将采集到的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SPSS统计检验.结果:大学生阳性(有压抑感)项目数的平均值为12.02(大值为24),来源按重要性排序为:社会环境因素、学校因素、个人因素和家庭因素,只有学校因素均分性别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社会环境因素和学校因素两个变量上年级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大学生群体压抑程度属正常水平,但不可忽视少数异常现象;压抑感来源主要为社会环境和学校因素.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采取措施帮助学生缓减心理冲突,以减少由此造成的各种身心疾病.
作者:张莉华;吕晓俊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我国青少年的吸烟状况、烟草知识及对使用烟草的态度.方法:在中国的天津市、山东省、重庆市、广州和深圳地区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200所中学,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本调查人群吸烟率为4.6%,有22.3%的学生曾尝试过吸烟,吸烟者中10岁前开始吸烟的占30.5%;吸烟者与不吸烟者对烟草知识和态度显著不同;学校对吸烟有关方面的教育尚不普及.结论:我国青少年的控烟工作任重道远,社会、家庭和学校需共同合作,以减少烟草对青少年健康的危害.
作者:王燕玲;黄悦勤;李爱兰;石立红;张桂芝;刘宝花;刘肇瑞;孙江平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太原市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自拟心理健康问卷对太原市某小学824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男生.认为老师或同学不喜欢自己的学生,分别占50.85%和43.81%;害怕老师的占36.04%,害怕父、母亲的分别占20.02%和15.53%.结论:小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作者:刘广文;王芳芳;邢玉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了解蚌埠中市区小学生常见病患病情况.方法:于1998年对蚌埠市城区小学1至6年级的7 327名学生按照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调查.结果:龋齿患病率高为39.31%;视力低下、沙眼患病率次之分别为19.86%和18.67%;,营养不良和肥胖的问题也不容忽视.结论:蚌埠市中市区小学生常见病患病情况比较严重,建议各学校要加强健康教育,加强常见病的防治.
作者:陈道丽;石艳;孙彦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比较单纯性肥胖儿童与正常体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及智商水平.方法:采用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和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对长春市158例单纯性肥胖儿童进行测试.结果:单纯性肥胖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差,突出表现为独立生活能力差,但智商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应重视和加强单纯性肥胖儿童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教育和训练.
作者:王桂香;王敏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中国学校课桌椅高度采用国际标准的可能性.方法:借鉴国外的经验,并在哈尔滨市对4 421名中小学生进行人体测量.结果:国际标准按学生身高划分的各型号桌面高,完全适用于中国.但椅座面高应减低2cm,桌椅高差增高2cm,对身高120cm及其以下者分别减低和增高1cm即可.结论:中国学校课桌椅高度可以参考采用国际标准.
作者:王忆军;唐锡麟;岳凤娟;安柏风;李欣;王秀兰 刊期: 2000年第06期
1999年5月12日~15日,江西省铜鼓县三都中心小学76名学生发生恶心、腹痛、腹泻、头晕、头痛、乏力、发热、咳嗽等症状.经确认是一起胃肠型流行性感冒爆发,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江波 刊期: 2000年第06期
2000年6月14日~15日,贵池市唐田乡尚书小学发生了一起群体性癔症,现报道如上.1一般情况6月14日上午,该小学有36名学生先后出现大哭,同时诉头痛、头晕、四肢发麻、无力、恶心,并伴有神志不清、嗜睡,部分学生有四肢颤抖,颤抖时两眼上翻.发病的学生主要分布在二年级和四年级,且以11~12岁居多,占发病总人数的97.2%(35/36),在未施行任何救治措施的情况下,30min后自行好转.有的学生多次发病,多的达5次.发病的学生中,女生占77.8%(28/36).
作者:孙雅仙;朱贤玉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在党和国家有关领导的热情关怀与支持下,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青少年性教育工作逐渐地开展起来了.综合当今有关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在青少年性教育工作中应掌握下述的方法要领,以期提高性教育的效果.
作者:胡虞志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为了解兰州地区高校食堂食品卫生状况,1997年在兰州地区抽取10所大、中专院校,采集38份自制加工的冷荤、凉菜食品进行卫生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郑永清;李崇善 刊期: 200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