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68例

满丽娜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 茵栀黄, 蓝光照射, 胆红素
摘要:目的:探索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疗效。方法新生儿黄疸患儿68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34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是采用组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茵栀黄口服液。观察患儿黄疸消退时间,以及治疗过程中的症状,测量治疗前后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DBIL)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胆红素日均下降(43.8±11.5)μmol/L,平均4d左右降至正常水平;对照组为(29.4±12.9)μmol/L,平均6 d左右降至正常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黄疸的患儿进行治疗采用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采用蓝光照射的疗效。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消毒供应室的管理与作用

    随着医院诊疗患者人数、病情的复杂性程度提升,规范医院的消毒供应室管理制度、创新消毒室工作的方法等,是实现消毒供应室控制医院感染作用的基础。本文就规范医院消毒供应室的管理,发挥消毒供应室控制医院感染功能进行了概述。在分析现有医院消毒供应室的现有工作制度、人员等管理基础上,就做好医院消毒供应室人员的培训、功能区域的合理划分、消毒供应室制度的制订与落实等进行了探讨。

    作者:傅蓉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扩血管药与缩血管药联合应用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应用酚妥拉明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垂体后叶素单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出现心悸、胸闷、高血压等不良反应明显少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扩血管药联合缩血管药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疗效优于单药治疗,且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作者:张欣欣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产后康复治疗技术对产后形体恢复作用的探讨

    目的:探讨产后进行康复治疗对于产妇产后形体恢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3月间在我院进行妊娠、并于产后进行康复治疗的10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并于同期在我院妊娠的未进行康复治疗的10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产妇产后的体型恢复情况,其具体测量部位有腹围、臀围及腿围,对本次研究两组以上的数据进一步的研究讨论。结果产妇于临床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恢复效果,其临床满意率高达98%,相比较对照组产妇于临床住院期间,其产妇满意率为68%。观察组100例产妇,其腹围平均变化6.421 cm,臀围平均变化3.438 cm,左腿大腿围平均变化1.684 cm,左腿小腿围平均变化1.644 cm;相比较对照组100例产妇的形体围度变化情况,其腹围平均变化4.331 cm,臀围平均变化2.644 cm,左腿大腿围平均变化0.452 cm,左腿小腿围平均变化0.579 cm。经统计学软件分析以上两组产妇的临床形体围度变化情况,得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100例产妇的临床形体恢复作用显著优于对照组100例产妇的临床形体恢复作用。结论本文已细致介绍了产后康复治疗仪器及产后中医按摩手法,其具体以系统化学习过的产后康复师为准,通过以上200例入选产妇的临床产后5~7 d内的基本数据及产后满月的基本数据差值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产妇的形体恢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产妇的形体恢复效果,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得出产后康复治疗技术对产后形体恢复的作用显著,本次研究结果有待临床有关人士进一步研究使用。

    作者:贾敏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93例热毒宁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在临床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分析其原因,总结经验指导临床安全用药。方法收集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儿科收治的应用热毒宁注射液的93例病例,统计分析用药的不良反应。结果在热毒宁注射液的临床应用中,其不良反应的发生可能与很多因素相关,其中可能包括:年龄、联合用药、用药时间及累及的器官等因素。结论在临床治疗当中,应密切监测热毒宁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合理规范临床用药,降低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张玉梅;宁慧雪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奥沙利铂、氟尿嘧啶联合亚叶酸钙治疗晚期胃癌疗效及毒副作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氟尿嘧啶、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确定其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3年3月-2014年4月入院的4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通过用药的不同分析奥沙利铂、氟尿嘧啶联合亚叶酸钙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通过4个周期疗效发现观察组有效率为76.1%,高于对照组的42.8%,且对照组处于3~4度间的不良反应高于观察组,白细胞减少发生概率对照组为9.52%,观察组为7.14%,贫血对照组为4.76%,观察组为2.38%,神经毒性发生概率对照组要为9.52%,观察组为7.14%观察组为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结论奥沙利铂、氟尿嘧啶联合亚叶酸钙对于晚期胃癌的治疗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程小跃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前列地尔联合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25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疗效评定。结果出院前对两组患者急性治疗效果评估,试验组基本治愈、显著显效、有效分别为10(40%)、12(48%)、2(8%)有效率为88%,对照组基本治愈、显著显效、有效分别为8(32%)、12(48%)、3(12%),有效率为80%,试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出院1个月后随访评估神经功能缺损;SSS评分治疗前与治疗后一个月,实验组分别为(18.2±2.4)、(37.5±4.6),对照组(18.4±2.6)、(24.3±5.0),Barthel评分,治疗前和治疗后一个月,实验组分别为(39.3±2.6)、(78.8±5.4),对照组分别为(39.7±3.0)、(42.5±3.2),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更好的改善临床症状、促进缺损神经功能康复的作用。

    作者:祁剑峰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探讨不同护理模式对于改善老年心内科患者的睡眠质量的效果

    目的:探讨对老年心内科患者应用不同护理模式对于改善其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按就诊顺序号将我院心内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96例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8例。对照组采用的护理模式为行常规护理的同时加强旨在改善患者睡眠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护理手段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护理。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接受护理后等不同阶段的睡眠质量进行评分。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PSQI<7分的人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1周或2周后观察组PSQI<7分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综合采用多种护理手段对老年心内科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可有效改善其睡眠质量,对于提高患者对疾病的抵抗力、促使其早日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黄利平;吴艳丽;黄玲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异位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数字随机发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而对照组采取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腹腔内出血量、需镇痛例数情况、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40.6±20.2) min,肛门排气时间(10.1±4.2) h,住院时间为(4.5±1.4) 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3.8±23.1) min、(20.3±5.4) h和(6.4±1.7)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后无需要镇痛患者,对照组有12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腹腔内出血量情况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异位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术后镇痛,缩短肛门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李馨雅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臭氧联合射频靶点热凝与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技术比较

    目的:比较臭氧联合射频靶点热凝术与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差异,为患者提供佳治疗方法作参考。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行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治疗,观察组行臭氧联合射频靶点热凝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优良率比较χ2=0.0000(P=1.0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7 d、3个月、6个月观察组VAS评分比较分别为t=9.7544(P=0.0000)、t=11.6537(P=0.0000)、t=12.1268(P=0.0000),术后3、6个月观察组ODI评分比较分别为t=7.7634(P=0.0000)、t=15.5503(P=0.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臭氧联合射频靶点热凝术与经皮椎间盘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优良率无明显的差异,但臭氧联合射频靶点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更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改善椎间盘的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蒋海波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浅谈医疗单位如何安全应用互联网技术

    在互联网信息化广泛普及的今天,上下级公文的传递、医院管理、医药技术信息、采购招标等医院日常业务需要经常与外界进行数据交流。而属于医院内部网络的电子病案类系统数据及综合性金融、管理类敏感数据,历来都是做为行业内部涉密信息需要妥善加以防护。本文着重探讨如何安全、有效的在医疗单位内部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

    作者:李文健;高勇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农村人群冠心病患病率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某地区农村人群冠心病发病率,判断是否为冠心病高发区,进而总结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该地区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居住的居民200人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相关项目检查后,采用统一调查表调查相关危险因素,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地区农村冠心病的确诊患病率为10.0%,冠心病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且不同年龄组之间的患病率差异显著(P<0.05);冠心病发病与血脂、血压水平紧密相关。结论该地区农村为冠心病高发区,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脂血症与高血压。

    作者:周芳;刘天明;龚东;刘琦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临床路径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临床路径是医疗保险制度实施以来及医疗体制改革的新举措,为医院管理的实施和效果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促进作用,本文针对临床路径建立的背景、实施的基本内容、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展望进行了论述,对临床路径在医院管理中的效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作者:王学义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呼吸训练法在肺叶切除术后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呼吸训练法在肺叶切除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肺叶切除术患者12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成缩唇呼吸训练组和吹气球呼吸训练组,每组60例,缩唇呼吸训练组采取缩唇呼吸训练法进行锻炼,吹气球呼吸训练组采取吹气球呼吸训练法进行锻炼,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缩唇呼吸训练组肺活量增加低于吹气球呼吸训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缩唇呼吸训练组胸肺部并发症、血气分析、自觉症状高于吹气球呼吸训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缩唇呼吸训练组住院时间、留床时间均长于吹气球呼吸训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呼吸训练,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肺部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赵闯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采用消痛汤联合阿昔洛韦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消痛汤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8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消痛汤联合阿昔洛韦)与参考组(阿昔洛韦)各为40例,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及临床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患者随访期内复发情况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及疼痛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大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随访期内复发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结论消痛汤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起效快,可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同时复发率较低,有着显著的使用价值。

    作者:姜蕾;徐迎涛;宫少波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药物经济学评价在药品定价中的应用

    目的:药物经济学评价在药品定价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合药物经济学评价内容,分析当前我国药品定价机制的局限性、药物经济学应用于药品定价中的意义,探讨药物经济学评价在药品定价中的应用对策。结果品定价过程中,要根据实际的参照药物、价格开展药物经济学评价,同时结合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对成本基础的药品申报价格开展评估、调整工作。结论物经济学评价能够显著提升药品定价的科学、合理性,药物经济学评价在我国还面临着多方面的困境与挑战,药物经济学评价在药品定价中的应用仍然还有十分漫长的道路要开拓。

    作者:李向平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重症监护室患者睡眠剥夺的集束护理干预对策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采取集束护理干预在重症监护室睡眠剥夺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40例重症监护室有睡眠剥夺重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集束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PSQI总分情况与在睡眠潜伏期和睡眠时间情况的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PSQI各个评分和总分情况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干预后的第3周开始睡眠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监护室有睡眠剥夺重症的患者采取集束护理干预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缩短睡眠潜伏期,增加患者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值的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文英花;王润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消毒供应中心的信息化管理

    目的:关于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信息化管理情况。方法采用条形码技术,给每一个手术器械包唯一条形码标识,从而到达预警、监控、安全、追溯的效果。结果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信息化管理后,定岗定位、实时监控,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工作质量的标准也越来越严格,服务大众的能力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结论随着网络的发展,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医院各科室的重点,传统的消毒供应中心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医院的需求,改变传统,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管理有效地提高管理质量和工作效率势在必行。

    作者:陈艳;谭思源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CT对食管癌术前分期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CT对食管癌术前分期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60例食管癌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患者手术前均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通过工作站后处理后获取多平面重建、透明显示图像、CT仿真内镜、表面阴影成像等,与横断面图像进行结合,明确术前分期,并将诊断结果与术后病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CT显示均出现阳性表现,60例患者病灶均检出,检出率为100%,其中术前分期准确率为90%;预测食管癌手术切除率为96.7%;术前CT分期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CT诊断食管癌能够明确淋巴结转移、病灶侵犯范围、远处转移等,准确术前分期,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作者:郭建平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干扰素联合病毒唑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干扰素联合病毒唑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2年5月-2013年6月收治的1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病历资料,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80例,对照组中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取单用干扰素治疗,治疗组中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取干扰素联合病毒唑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的改善程度、生化应答率、病毒应答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率为78%,病毒应答率为45%,生化应答率为72%。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率为78%,病毒应答率为45%,生化应答率为72%,两组间治疗之后的临床症状改善率、病毒应答率以及生化应答率进行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持续应答率为17%,治疗组持续应答率为46%,两组间的持续应答率进行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干扰素联合病毒唑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尤为显著,不仅仅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治疗疗效增强,同时又有着良好的耐受性,有着一定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潘慧;吴美英;魏侠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64排螺旋CT诊断早期中心型肺癌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中心型肺癌患者采用64排螺旋CT诊断意义,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4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早期中心型肺癌患者27例采用64排螺旋CT诊断,分析其临床表现及与手术病理结果。结果27例早期中心型肺癌患者中咳嗽26例,占96.30%;胸痛19例,占70.37%;咳痰23例,占85.19%;发热8例,占29.63%;其他15例,占55.56%。27例癌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扫描时,可发现支气管壁有明显的增厚、支气管腔内肿瘤的征象、其中12例患者存在支气管腔阻塞或支气管腔狭窄,2例患者见支气管远端由于阻塞形成粘液栓塞,病灶周围淋巴结肿大以及肺门淋巴结显著肿大。27例早期中心型肺癌患者经64排螺旋CT扫描后,显示支气管腔异常24例(88.89%)、肺炎14例(51.85%)、支气管壁异常22例(81.48%);手术病理诊断显示支气管腔异常25例(92.59%)、肺炎16例(59.26%)、支气管壁异常23例(85.19%)。两种诊断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64排螺旋CT对早期中心型肺癌患者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但需结合临床特点联合其他诊断方法降低误诊和漏诊。

    作者:蒋龙 刊期: 2014年第30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