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海波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常规化疗药物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来本科住院的肝癌患者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化疗药物灌注的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常规化疗药物为5-氟尿嘧啶1000 mg,表阿霉素50 mg/m2,丝裂霉素10~14 mg。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奥曲肽0.4 mg。所有患者均行3次TACE治疗,手术间歇期为1个月。治疗前及3次TACE术后28 d,ELISA法检测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增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中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水平。术后根据国际公认实体瘤治疗疗效评价标准进行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的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VEGF水平为(254.1±15.6) pg/mL、(298.5±22.6) pg/mL,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观察组治疗后血清VEG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血清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水平为(280.2±12.5)、(145.4±9.1)、(130.4±8.8)、(83.4±6.5)μg/L和(295.3±15.4)、(161.3±11.2)、(141.6±9.4)、(105.5±8.4)μg/L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增加的更加明显(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0%(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奥曲肽联合常规化疗药物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能延缓反复TACE导致的肝纤维化,提高近期临床疗效。
作者:任晓龙 刊期: 2014年第30期
仪器设备采购是医疗设备检测机构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活动,而在仪器设备采购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有可能给机构带来较大的损失。本文通过对仪器设备采购过程中的各种风险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规避这些风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作者:熊树梅;赵杰;刘明进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究高血压性脑出血合并双侧脑疝患者采用微创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高血压性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88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的内科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微创技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病情均有改善,但治疗组的总有效率72.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47.7%,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6、12个月的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合并双侧脑疝患者采用微创技术治疗,有效的清除了患者的血肿,减少了手术的时间,解除了占位效应,临床创口小,损伤轻,预后良好,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陆泳宇;朱颂华;虞聪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CT对食管癌术前分期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60例食管癌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患者手术前均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通过工作站后处理后获取多平面重建、透明显示图像、CT仿真内镜、表面阴影成像等,与横断面图像进行结合,明确术前分期,并将诊断结果与术后病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CT显示均出现阳性表现,60例患者病灶均检出,检出率为100%,其中术前分期准确率为90%;预测食管癌手术切除率为96.7%;术前CT分期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CT诊断食管癌能够明确淋巴结转移、病灶侵犯范围、远处转移等,准确术前分期,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作者:郭建平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CT引导定位下经皮穿刺肺活检的操作技术、并发症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意大利普立塞18G(长度15cm)型弹簧切割式活检针在CT引导定位下对262例患者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结果262例均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100%,肺癌阳性率为72..5%,发生严重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10例,大量咯血2例。结论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对肺部病变确诊率高、并发症少,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实用的检查方法。
作者:刘鸿运;白舒;丁国强;于四海;张大勇;袁井贺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对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的探讨与分析。方法将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4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头孢他啶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止咳、退热和啰音消失的时间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5.16%)明显高于对照组(77.42%),且患者止咳、退热和啰音消失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阿奇霉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能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有效快速改善病人临床症状,而且相对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张安顺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比较臭氧联合射频靶点热凝术与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差异,为患者提供佳治疗方法作参考。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行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治疗,观察组行臭氧联合射频靶点热凝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优良率比较χ2=0.0000(P=1.0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7 d、3个月、6个月观察组VAS评分比较分别为t=9.7544(P=0.0000)、t=11.6537(P=0.0000)、t=12.1268(P=0.0000),术后3、6个月观察组ODI评分比较分别为t=7.7634(P=0.0000)、t=15.5503(P=0.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臭氧联合射频靶点热凝术与经皮椎间盘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优良率无明显的差异,但臭氧联合射频靶点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更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改善椎间盘的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蒋海波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分析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的476株铜绿假单胞菌,菌株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32细菌鉴定仪鉴定,药物敏感性测定采用K-B琼脂扩散法。结果共检出铜绿假单胞菌476株,其中痰液和咽拭子中检出铜绿假单胞菌336株,占70.6%;临床分布以重症监护病房(ICU)多占45.8%。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噻肟耐药率高为66.7%,其次是氨曲南(60.4%)、环丙沙星(53.6%),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5.1%和13.5%。结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较严重,应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监测,防止耐药菌的播散流行。
作者:王旭 刊期: 2014年第30期
针对高职高专助产专业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分析,结合实际工作,提出相应的教育教学方法。
作者:李焱;李杰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分析种植义齿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诊治的种植义齿行口腔修复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抛硬币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口腔修复方式,试验组患者采用义齿种植,对两组患者的基牙出血指数变化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中有18例表示非常满意,10例满意,2例不满意,总满意率为93.33%;对照组中有12例表示非常满意,11例满意,7例不满意,总满意率为76.67%,试验组患者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基牙出血指数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且试验组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种植义齿在口腔修复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能有效促进基牙出血指数改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王雨新 刊期: 2014年第30期
在互联网信息化广泛普及的今天,上下级公文的传递、医院管理、医药技术信息、采购招标等医院日常业务需要经常与外界进行数据交流。而属于医院内部网络的电子病案类系统数据及综合性金融、管理类敏感数据,历来都是做为行业内部涉密信息需要妥善加以防护。本文着重探讨如何安全、有效的在医疗单位内部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
作者:李文健;高勇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异位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数字随机发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而对照组采取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腹腔内出血量、需镇痛例数情况、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40.6±20.2) min,肛门排气时间(10.1±4.2) h,住院时间为(4.5±1.4) 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3.8±23.1) min、(20.3±5.4) h和(6.4±1.7)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后无需要镇痛患者,对照组有12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腹腔内出血量情况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异位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术后镇痛,缩短肛门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李馨雅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吲达帕胺缓释片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012年11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68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吲达帕胺缓释片,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6周后,观察两组的血压、硝酸甘油片用量、血脂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85.0%明显大于对照组的71.4%,χ2=5.40,P=0.020<0.05;治疗组的硝酸甘油片用量减少总有效率87.5%明显大于对照组的50.0%,χ2=32.73,P=0.000<0.05;治疗后治疗组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脂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高密度脂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0%与对照组的7.1%无明显差异,χ2=0.40,P=0.53>0.05。结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吲达帕胺缓释片进行治疗临床疗效良好,能有效控制病情,值得临床更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许玲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合并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症维持治疗的影响。方法将66例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33例)对照组(33例)。2组均采用帕罗西汀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合并认知行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4、8、12周HAMD评分和治疗前治疗后3、6、9个月自动思维问卷(ATQ)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4、8、12周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3、6、9个月ATO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抑郁剂合并认知行为治疗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对维持治疗亦有明显影响。
作者:杨永春;汪正华;周海丽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治疗的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85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39.64±10.23) min,平均出血量为(57.81±13.23) mL,平均住院时间为(4.61±0.79) d,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37±12.13) min,(106.32±16.37) mL,(7.64±1.36) d,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9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在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其安全性高,恢复快,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案。
作者:吴晓娟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通过氟尿嘧啶、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确定其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3年3月-2014年4月入院的4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通过用药的不同分析奥沙利铂、氟尿嘧啶联合亚叶酸钙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通过4个周期疗效发现观察组有效率为76.1%,高于对照组的42.8%,且对照组处于3~4度间的不良反应高于观察组,白细胞减少发生概率对照组为9.52%,观察组为7.14%,贫血对照组为4.76%,观察组为2.38%,神经毒性发生概率对照组要为9.52%,观察组为7.14%观察组为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结论奥沙利铂、氟尿嘧啶联合亚叶酸钙对于晚期胃癌的治疗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程小跃 刊期: 2014年第30期
中医的“阴阳”是一门哲学术语,是一种方法论。中医能治好病决非偶然,中医治病的科学性,就在于通过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活血化瘀”来净化人体的血液,让人体的组织细胞浸浴在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中,与周边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吸收营养,排出废物,从而组织细胞逐步地来调整和修复自身的功能及时空代谢,使疾病渐渐消失。中医“阴阳”的核心理论是细胞代谢这一命题成立,那么,中医就具有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作者:戴元涛 刊期: 2014年第30期
儿童预防接种能够十分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全面落实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能够很好的解决传统预防接种管理中出现的不完整性和不及时性等问题。但是,虽然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已经发展多年,但仍然缺乏一定的法律支持并且对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管理存在一定的欠缺,甚至出现某些地区的虚假接种信息,使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
作者:王瑜 刊期: 2014年第30期
胆管细胞癌是一种原发性肝癌,肝内胆管细胞癌初期的临床症状并不明显,患者不易察觉,这与胆管细胞癌的临床特点有密切关系,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本文对胆管细胞癌的发病情况、流行病学、临床特征等进行了介绍,并针对当前的治疗方法根治性手术治疗、辅助性治疗等手段进行了阐释。
作者:黄志达;秦春宏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剖宫产产后出血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背带式缝合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产后出血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比较显著(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产后出血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低于对照组的36.1%,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孟钥 刊期: 2014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