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构建师生共同发展的医学检验学科课堂教学监控体系的思考

张巍;张昆;斗章;张吉生

关键词:构建, 师生共同发展, 医学检验, 学科发展, 课堂教学, 发展性教学, 教学质量, 学生, 知识储备, 人才培养, 教学理论, 教学大纲, 监控理论, 核心, 方法研究, 发散性, 问题, 思维, 生长, 升华
摘要: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关系到检验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课堂教学是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以教师为原点的发散性过程.课堂教学的核心是促使学生内在的知识储备生长,启发学生的内心的潜力,使学生的思维升华.目前对于发展性教学的方法研究,为指导课堂教学提供了依据.从众多的教学理论着手,应用发展性教学监控理论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相关文献
  • 利用细胞块检测少精子症精液增殖与凋亡的研究

    目的 探讨原因不明少精子症睾丸生精细胞增殖与凋亡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 39例原因不明少精子症患者留取精液,制备细胞块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生精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P16的表达;采用原位3′羟基末端标记法(ISEL)观察生精细胞凋亡.15例正常精液作为对照.结果 原因不明少精子症患者精液细胞块PCNA增殖指数(16.6±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1±5.7)%,P<0.001;P16蛋白表达阳性率(17.4±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2.1)%,P<0.01;生精细胞凋亡指数(1.9±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3±0.1)%,P<0.01,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原因不明少精子症患者精子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生精细胞增殖能力减少及凋亡增加造成增殖与凋亡平衡失调,此种失衡可能与P16蛋白的异常表达有关.精液细胞块监测生精细胞可以作为一种监测少精子症患者的非创伤性指标.

    作者:刘悦;张杰;聂树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乙肝相关疾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与HBV-DNA含量相关性研究

    正常情况下,身体内各T淋巴细胞亚群之间相互作用,维持着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当不同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和功能发生异常时,就可导致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紊乱,T淋巴细胞亚群的功能失衡所导致的组织损伤与乙型肝炎的发生有关,是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之一.

    作者:邱清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液HA测定的意义

    骨性关节炎是骨科临床工作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主要病理变化是以退行性软骨的生化及代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以及关节软骨进行性变性和消失,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质的反应性变化为病理特点的疾病.

    作者:王长军;卫力晋;郭恒冰;孙凤龙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幽门螺杆菌分离培养在慢性胃病患者中的意义

    采用厌氧培养技术,对慢性胃病患者进行H pylori分离培养,分析其与慢性胃病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阳;王珂;张学英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MRI诊断价值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without fracture and dislocation ,SCIWOFAD)是指X线检查未见骨折和脱位,但却有明显临床症状的颈髓损伤,此类损伤临床并非少见,且有逐年上升趋势.现通过对我院61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急慢性损伤病例的回顾性分析,结合相关文献,对SCIWOFAD的MRI表现、损伤机制及临床价值进行探讨.

    作者:李祎;武云涛;李野;朱庆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血清中骨桥蛋白及CA125检测的诊断、监测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骨桥蛋白OPN作为卵巢上皮性卵巢癌标志物及联合检测CA125对卵巢上皮癌的临床诊断、病情监测的价值.方法 采集卵巢上皮癌患者 52例、卵巢上皮类良性肿瘤患者50例及健康妇女50例的血清样品,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及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测定OPN和CA125含量.结果 卵巢上皮癌患者血清OPN和CA125的含量明显高于卵巢上皮类良性肿瘤组和健康妇女组.OPN检测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4.6%、94.0%,CA125检测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5.0%、90.0%,联合检测敏感度、特异度为92.1%、94.0%.卵巢上皮癌患者术前血清OPN和CA125明显高于术后,Ⅲ期卵巢癌患者的OPN和CA125明显高于Ⅰ、Ⅱ期.结论 OPN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卵巢上皮癌肿瘤标志物,其血清水平可作为卵巢上皮癌诊断和病情监测的临床指标,联合CA125检测对提高上皮性卵巢癌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吴富菊;关爽;黄冰玉;魏敏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肺癌中葡萄糖转运蛋白-1过度表达与18氟脱氧葡萄糖摄取的关系

    恶性肿瘤氟脱氧葡萄糖(FDG)摄取增高本质上是因为恶性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和葡萄糖代谢的变化导致.许多研究表明,恶性肿瘤的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上调在18F-FDG摄取率增高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李冬;魏仲航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6-磷酸葡萄糖异构酶抗原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表达及初步研究

    目的 检测6-磷酸葡萄糖异构酶(GPI)抗原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RA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ELISA法测定116例RA患者、50例疑似RA患者、114例非RA患者及60例健康人血清中的GPI抗原.比较活动性RA患者与非活动性RA患者的GPI抗原水平.分析GPI抗原水平与类风湿因子(RF)的相关性.结果 GPI抗原对RA诊断的敏感性为84.5%,特异性为96.6%;GPI抗原与类风湿因子存在相关性,两者联合检测敏感性增加至90.5%;活动性RA患者与非活动性RA患者GPI抗原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的X线分期GPI抗原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GPI抗原对RA的诊断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与RA的活动性及病程进展相关,有助于RA诊断及病情的判断.

    作者:张建明;程建平;金跃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构建师生共同发展的医学检验学科课堂教学监控体系的思考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关系到检验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课堂教学是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以教师为原点的发散性过程.课堂教学的核心是促使学生内在的知识储备生长,启发学生的内心的潜力,使学生的思维升华.目前对于发展性教学的方法研究,为指导课堂教学提供了依据.从众多的教学理论着手,应用发展性教学监控理论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张巍;张昆;斗章;张吉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HPV检测及其在宫颈癌诊断中的意义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一类具有严格宿主范围和组织特异性的病毒,主要感染人的皮肤或黏膜上皮细胞,引起感染部位发生病变.目前大量研究已证实HPV是感染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宫颈癌是一个由癌前病变逐渐衍变为癌的连续性病理过程.

    作者:郭玉姝;孙捷;陈亚丹;尹一子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自身免疫性肝炎与丙型肝炎患者自身抗体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AIH)与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的特征,相关性及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间接免疫荧光法,免疫印迹法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炎、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出现的ANA、ASMA、AMA及抗SLA/LP、抗LKM-1和抗LC-1等肝脏疾病相关的自身抗体. 结果 AIH患者自身抗体主要以ANA、ASMA抗体为主,其中抗体合并阳性率占53.3%,而丙型肝炎患者仅占3.6%,此外尚有16.6%和3.3%的AIH患者出现抗SLA/LP和抗LC-1抗体,丙型肝炎患者未检测出.在抗体滴度检测中两种疾病存在极大差异(P<0.01),AIH患者以高滴度抗体为主,抗体滴度常在1∶160(64.0%),丙型肝炎患者在1∶100以内(66.6%)以低滴度抗体为主.有5例(6.1%)丙型肝炎患者出现与AIH相似的自身抗体抗LKM-1抗体,其中有2例抗体滴度大于1∶100,进行肝穿病理检测提示符合Ⅱ型AIH.结论 AIH和丙型肝炎患者在感染过程中,免疫介导和病毒对肝细胞都有直接损伤,但在感染病例中如何选择治疗方案成为关键,监测自身抗体滴度对提高诊断调整治疗方案将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张利方;郑山根;阎有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老年肺炎146例临床分析

    肺炎是老年人感染性疾病中常见,患病率高、死亡率高的一种疾病.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日益显著,老年肺炎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群的健康.国内报道显示16%以上的老年人直接死于肺炎,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引起老年人死亡的第三位元凶,并有随着年龄增大而增高的趋势[1].

    作者:王双萍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唾液皮质醇的研究进展

    库欣综合征的实验诊断方法包括血清皮质醇,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Urinary Free Cortisol,24 hUFC),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实验等,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提出将午夜唾液皮质醇(Salivary Cortisol,SC)检测作为库欣综合征的一线筛查实验.

    作者:干伟;张林;安振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血气分析与生化检测的血离子测定值差异的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血气分析与生化检测的血离子数值之间的差异及形成原因.方法 随机对我院ICU病房100例患者采用一次性血气针行动脉采血4 ml,将抽出的动脉血注入生化管内2 ml,血液凝固后析出血清,进行生化检测血离子;其余2 ml动脉血在与空气隔绝的条件下,与肝素充分混合后行血气检查.若患者的生化检测血离子测定值在正常范围内,则其血气分析的血离子测定值列入考察范围.结果 40例患者的检测结果符合要求.与生化检测相比,血气分析显示的K+、Ca2+离子测定值均显著性降低(P<0.001).结论 由于检测方法不同,血气分析测得的K+、Ca2+离子浓度显著低于生化检测的结果.ICU科临床医生以其作为依据诊治急重症病人电解质紊乱时应慎重.

    作者:张舒岩;及志勇;杨立彬;雷宇;姜晓明;张舒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规律性血液透析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研究

    目的 探讨感染丙型肝炎(HCV)与血液透析(HD)、输血的关系及临床指导意义.方法 用ELISA和PCR法检测128例血液透析患者血清中抗HCV和HCV-RNA.结果 HD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HD输血组明显高于非输血组(P<0.01),而HD输血组与非输血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血液透析(HD)易感染丙型肝炎病毒,输血是引起HD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主要原因.接受异体输血的次数和输血量越多,感染的机率越大,阳性检出率则越高.

    作者:夏凌志;蔡长争;钟慧霞;牛青云;张俊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慢性HBV感染患者血清cccDNA与HBVDNA、HBeAg关系研究

    目的 研究慢性HBV感染患者血清cccDNA与HBVDNA、HBeAg关系.方法 采用分子信标PCR技术检测156例慢性HBV感染患者血清cccDNA.结果 血清HBVDNA、HBeAg阳性组的血清cccDNA阳性率分别与阴性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血清HBVDNA阴性组血清cccDNA阳性率为0,与HBeAg阴性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HBeAg 阳性组血清cccDNA水平较高,与阴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血清cccDNA与血清HBVDNA、HBeAg密切相关,是判断HBV病毒复制、活动、抗病毒效果的指标,可能比HBeAg更有价值.

    作者:覃亚勤;赵登蕴;刘彦慧;李声方;郑伟;刘贵章;唐杏明;冼欢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终末期肾病患者心理社会因素分析及对策

    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是各种进展性肾脏疾病的终结局,美国K/DOQI指南中将肾功能不全的程度分为5期,其中第五期--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为需要肾替代治疗(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移植)的阶段[1].

    作者:李建新;李静;李洪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低危人群中梅毒螺旋体抗体 3种血清学检测方法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3种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用于梅毒螺旋体感染的初筛和确认的必要性.方法 对34 933例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梅毒螺旋体的初筛,初筛结果为可疑阳性的样本进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的检测.结果 559例标本初筛结果为可疑阳性,其中,TPPA阳性423例,TRUST阳性210例.结论 3种检验方法的结果各有其价值,将3种方法的结果均报告给临床医生有助于临床医生的综合诊断,减少医患纠纷.

    作者:王文武;杨杰;丛蓉;杨军;张真路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平阳霉素长效制剂对小鼠移植性肝癌 H22肿瘤细胞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本研究通过制备平阳霉素-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长效缓控释制剂[1],将平阳霉素包裹在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中制备成具有长效作用的贮库式生物降解的微球,探讨其对小鼠移植性肝癌H22肿瘤细胞抑制作用的机制.

    作者:韩冰;张晓红;刘江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TLR-9 rs187084基因多态性与山东汉族人群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山东地区汉族人群TLR-9基因rs187084单核苷酸多态性,探讨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等方法对9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和88名健康对照TLR-9基因rs187084C/T多态性进行分析,计算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1)SLE患者TLR-9基因rs187084CC、CT、TT基因型频率分别是0.185、0.413和0.402,与对照组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χ2=2.99,P>0.05);(2)SLE患者TLR-9基因rs187084C、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是0.394、0.606,与对照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差异(χ2=3.07,P>0.05).结论 山东汉族人群SLE的易感性与TLR-9基因rs187084多态性无关.

    作者:宋卫青;李化会;陈华波;原江水;殷晓婕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