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晓华;赵邦霞;陈冬丽;王超云
目的 分析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DAC6)在食道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46例食管癌组织中HDAC6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HDAC6在食管癌和癌旁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76.09%、8.69%,癌组织中HDAC6主要表达于肿瘤细胞胞浆中.HDAC6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浸润程度、病理学分级及淋巴节转移状况无关.结论 HDAC6在食道癌组织中有显著表达,且其表达主要由肿瘤细胞产生.
作者:杨晋;赵绍林;杨新玲;辛莎莎;吴惠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外源性补偿嘌呤核苷酸对海洛因依赖大鼠嘌呤核苷酸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海洛因组、海洛因+嘌呤核苷酸组(HAG).各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大鼠脑中GMP、AMP、GTP、ATP含量.结果 海洛因组与对照组比较AMP、GTP含量明显降低(P<0.01),GMP、ATP含量改变不明显.补偿嘌呤核苷酸后,AMP含量比海洛因组升高明显(P<0.01).结论 海洛因成瘾大鼠脑中存在嘌呤核苷酸缺失的现象,外源性补偿嘌呤核苷酸能够代偿体内嘌呤核苷酸缺失的状态.
作者:何海涛;李鸿梅;李昆;游景艳;高仕谦;刘畅;刘剑凯;洪敏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C-erbB-2和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在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特点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lut-1、C-erbB-2在3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32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和35例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Glut-1、C-erbB-2在各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增生期子宫内膜均为0,不典型增生组分别为46.9%和59.4%,子宫内膜腺癌组82.9%,74.3%;二者在各试验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05).不典型增生组和子宫内膜腺癌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5).Glut-1与C-erbB-2在各组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 Glut-1和C-erbB-2在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协同而独立的作用,对其进行联合检测有助于子宫内膜腺癌及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
作者:张颖;陈海玲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FHIT和Survivin基因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并探讨其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检测FHIT和Survivin基因在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和正常食管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它们与食管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 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对照组中FHIT缺失率分别为82.0%、22.0%、16.7%;Survivin阳性率分别为72.0%、2.0%和0%.随着临床分期越晚,FHIT缺失率、Survivin阳性率呈增高趋势;并且在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鳞癌中FHIT缺失率、Survivin阳性率也呈逐渐增高趋势.在有淋巴结转移与无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FHIT缺失率、Survivin阳性率的差别有显著意义.结论 Survivin和FHIT在食管癌中的表达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两种基因的表达呈负相关.FHIT和Survivin的表达与食管癌患者的年龄,性别无相关性.
作者:张德庆;陈东育;宋兆峰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侵犯心脏所引起的以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和间质性炎症等心肌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在小儿中发病率较高,并呈上升趋势,临床表现轻重不一,严重危害小儿的健康.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与病毒感染后直接作用于心脏及病毒感染后的免疫损伤有关.本文检测了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白介素IL-2(IL-2)、白介素IL-4(IL-4)、白介素IL-6(IL-6)的浓度.探讨细胞因子在病毒性心肌炎时对机体的作用.
作者:王淑桂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前,彩色多普勒超声已应用到骨骼与肌肉系统疾病的诊断,尤其对关节及软组织病变的诊断准确性不断提高,可作出一定的定位及定性诊断,但不能提供组织学诊断,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技术可弥补这一不足.关节肿痛是一常见病,由于其病因不明确,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十分困难.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可获得明确的病理学诊断,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本文旨在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关节滑膜穿刺活检在关节滑膜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冯海艳;刘庆鑫;宋军;周建平;王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腹水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可有多种病因引起,判断其是良恶性腹水对临床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腹水中肿瘤标志物已有各种不同检测方法,但单项检测对恶性腹水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等是有限制的,多项联合检测是否弥补不足?我们对53例腹水患者联合检测腹水中腺苷脱氨酶(ADA)、糖类抗原(CD19-9)和癌胚抗原(CEA)三种标志物含量,供诊断及鉴别诊断良恶腹水参考.
作者:李宜川;刘国玲;潘立新;沈永杰;常景芝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TBS检测方法、阴道镜及两者联合应用在诊断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抽取272例宫颈病变患者的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BS报告、阴道镜检查结果、组织病理学报告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1)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BS报告结果为不典型鳞状上皮或腺上皮(ASCUS或AGUS)、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宫颈癌(UCC)的病理学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7.6%(38/101)、46.6%(27/58)、81.3%(26/32)、91.7%(11/12).假阴性率为5.8%(4/69).(2)阴道镜检查结果为LSIL、HSIL、宫颈癌的病理学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8.6%(71/146)、73.1% (19/26)、83.3%(10/12).假阴性率为6.8%(6/88).(3)两者联合应用诊断为LSIL、HSIL、浸润癌的病理学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5.8% (58/162)、86.5%(32/37)、100%(15/15).假阴性率为1.7%(1/58).结论 在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联合诊断价值不尽相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联合阴道镜诊断与单独应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或阴道镜相比,能够提高HSIL和浸润癌的病理学阳性检出率,降低假阴性率,但对于LSIL而言联合诊断并无优势.
作者:付军;辛海;华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检测分析恶性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状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流式细胞技术比较分析253例恶性肿瘤患者及28例健康正常人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与正常人比较,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CD3+,CD3+CD4+细胞百分率降低,CD3+CD8+细胞百分率升高,CD3+CD4+/CD3+CD8+比值降低,统计学差异均显著(P<0.05),性别、年龄阶段不影响T细胞亚群水平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监测其T细胞亚群水平对评估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及疾病的诊断和预后判断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齐红;石虹;刘玉侠;王英丽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尿毒症患者不仅存在出血倾向,亦存在严重的高凝状态[1],且为病变持续性发展和肾功能进行性恶化的重要原因[2].为进一步了解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凝血功能的改变,本文对4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的调查分析.
作者:杨国刚 刊期: 2009年第11期
近二十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的使用、器官移植的开展、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和介入治疗等,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高之势[1].为了解第二代三唑类新药伏立康唑及其他抗真菌药物对临床各种酵母样真菌的体外敏感性,我们统计分析了近一年来临床检出的802株酵母样真菌药敏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静;蒋蕾;赵华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血浆BNP (B型利钠肽)水平在心力衰竭(CHF)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53例已确诊心衰患者和40例健康人血浆BNP的含量.结果 CHF患者BNP含量的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为(426.7±502.3) pg/ml,对照组BNP含量相应为(16.2±20.7) pg/ml, 两者有显著差异(Z=14.12,P<0.001).BNP水平随心功能NYHA分类级别增高而升高,各级间有显著差异(χ2=31.14,P< 0.001).结论 检测BNP可为临床诊断CHF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葛咏梅;张立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1 临床资料白血病的发生与遗传有关,同胞之间,特别是单卵双胎之一患白血病,另一胎患白血病的机会是25%,父母与子女之间患病关系报道很少.我们在临床工作中诊断母女同患白血病二例,母亲妊娠后期可能已患病,2年后女儿患病.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春怀;薛露;王玥;梁东;袁长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实验诊断学(laboratory diagnosis)是大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检验医学提供的实验室结果应用于临床诊断、疗效观察、预后估计和健康评价的桥梁学科,是临床医生诊疾病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也是医学生必须学习的重要课程之一,医学生学习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将来医生应用实验室诊断的水平.
作者:程涌江;李丽;卢卫国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MPO G-463A基因多态性与大肠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取103例大肠癌组织和143例癌旁正常大肠组织(对照组)的石蜡切片样本,应用聚合酶联反应(PCR)及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RFLP)进行检测.结果 MPO基因型(GG,GA,AA)在大肠癌组的分布为47.57%、31.07%、21.35%,正常组为27.97%、37.06%、34.9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含MPO G-463A等位片段的基因型在大肠癌组中的分布为38.3%,正常组为53.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O G-463A基因多态性可能是大肠癌发病的一个基因型危险因素,具有对肿瘤进行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潜在价值.
作者:孙丽芳;胡立华;王燕颖;赵欣;李秀荣;毛晓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2(COX-2)在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以及病理类型、临床分期、预后关系.方法 用ELISA方法检测56例肺癌患者血清COX-2水平,比较不同患者血清COX-2水平差异.结果 血清COX-2水平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明显高于小细胞肺癌患者,Ⅲ+Ⅳ期患者高于Ⅰ+Ⅱ期患者,有淋巴结转移者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结论 血清COX-2水平可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病理类型、分期、转移、预后的评估.
作者:张爽;王杨;丁慧鑫 刊期: 2009年第11期
肝脓肿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其预后取决于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而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以及病理演变的个体差异,肝脓肿的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使得该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困难.本文收集了近年来经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7例共22个病灶的CT表现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加深对肝脓肿的认识,提高诊断水平.
作者:成钢;潘润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腺样体肥大是儿童常见病,多发病,选择正确全面的检查方法对疾病的诊断,并发症的处理及手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检查腺样体肥大的方法很多,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有鼻咽侧位片显示腺样体大小和计算腺样体厚度/鼻咽腔宽度比率(A/N)[1]以了解腺样体的大小及堵塞呼吸道的程度.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和光学技术的发展,软性纤维鼻咽镜检查、计算机工作站保存处理图像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具有直观,微创的特点[2].螺旋CT显示鼻咽部解剖结构清晰、无重叠,尤其是多平面重建技术的应用,能较全面地显示病变的情况,显示腺样体肥大的程度,及咽鼓管咽口的结构关系,成为腺样体肥大并发症诊断及鼻咽部气道狭窄的鉴别诊断的重要检查方法.
作者:孔隽;戴晓天;张宝林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检测几类贫血患者外周血中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膜上糖化磷脂酰肌醇(GPI)连接的补体调节蛋白CD55和CD59表达情况,综合分析各类贫血中网织红细胞(RET)的变化特点,探讨他们在贫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荧光标记的CD55、CD59单克隆抗体,用流式细胞技术及亚甲蓝活体染色检测,30例正常人、25例缺铁性贫血(IDA)、26例巨幼细胞性贫血(MA)、27例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AHA),27例再生障碍性贫血、2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AA-PNH)、30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患者外周血中CD55-和CD59-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百分率及RET值.结果 正常人CD55-、CD59-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百分率均<5%,44%的IDA患者CD55-、CD59-红细胞百分率在5%-20%之间,中性粒细胞的百分率<5%,MA及AHA患者CD55-、CD59-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均<5%.33%AA患者CD55-、CD59-细胞百分率在5%-15%之间.PNH及AA-PNH患者CD55-、CD59-细胞百分率均>1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类贫血间RET值差异显著(P<0.01).结论 IDA、AA、AA-PNH、及PNH外周血中CD55-、CD59-百分率较正常对照组有不同程度增加,PNH为明显,IDA变化小.联合RET检查有助于各类贫血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愈后判断.
作者:钟琼;马丽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血清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LHBs)检测在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判定中的意义.方法 225例HBV感染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中HBV DNA拷贝数,ELISA法检测HBsAg、HBeAg、HBVPreS1Ag、HBVPreS2Ag、LHBs,全自动速率法测定ALT、AST,制作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LHBs、HBeAg、PreS1-Ag、PreS2-Ag与HBV DNA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2.49%、58.96%、78.03%与79.19%,LHBs结果与HBVDNA无统计学差异(P=0.099),HBeAg、PreS1-Ag、PreS2-Ag结果与HBVDNA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 LHBs水平与HBV DNA拷贝数对数值呈正相关(r=0.852,P=0.022).用LHBs水平判断HBV是否存在复制的ROC曲线,其曲线下面积为0.911.LHBs阳性患者的ALT、AST水平明显高于LHBs阴性患者.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与HBV DNA有较高的符合率,可反映乙肝患者体内病毒复制和活动情况.
作者:莫喜明;许允;董存岩;唐亚梅;唐爱国 刊期: 200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