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国华;刘铜军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发生阿司匹林抵抗的概率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79名冠心病患者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7天以上,分别用ADP和AA作诱导剂,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结果 用光学法(广为使用的方法)测定血小板聚集功能,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为11.4%(n=9).阿司匹林抵抗组高血压患者的比率(44.4%)与阿司匹林敏感组(25.0%)比较有显著差别(P=0.01).结论 对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要检测其血小板聚集功能.高血压患者易发生阿司匹林抵抗,这提示这类患者要调整抗血小板药物,加大阿司匹林的剂量或换用其他抗血小板药物.
作者:辛晓敏;金英玉;张云平;李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后免疫功能的变化,探讨IL-2、IL-6的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并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8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化疗前后血清IL- 2、IL-6含量检测,并与30例正常健康人作对照.结果 急性白血病初治组及短期CR组IL-2水平分别为(18.76±9.43)ng/L,(29.48±6.39)ng/L明显低于长期CR组(46.73±8.26)ng/L及正常对照组(53.61±8.92)ng/L;初治组及短期CR组IL-6水平分别为(126.38±15.62)ng/L,(82.34±10.18)ng/L明显高于长期CR组(30.35±7.65)ng/L及正常对照组(23.52±6.25)ng/L.初治组IL-2和IL-6水平与长期CR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初治及短期CR急性白血病患者体内以Th2型细胞因子占优势,造成免疫抑制状态,与IL-2、IL-6水平有关,白血病易于复发.随着CR时间的延长免疫状态逐渐恢复.IL-2、IL-6的水平可作为临床上评估患者免疫状态和预后的指标.
作者:李焱;索晓慧;牛志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重要并发症之一,各类因糖尿病所致肾功能损伤日益增多,是导致末期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因此,对糖尿病肾病的防治,尤其是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及早发现更是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通过对98例糖尿病患者的尿蛋白定性(URO)、尿微量白蛋白(mAlb)、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测定,以探讨糖尿病患者肾脏早期损害的监测指标.
作者:李毅;詹贞芳;谢必会;宋智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对健康人群N端-前脑钠素(NT-proBNP)浓度水平进行评估.方法 采集103个健康受试者的血清标本,应用罗氏2010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血清NT-proBNP浓度,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分析,探讨20-40岁年龄段健康人群中的NT-proBNP参考值范围.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在该年龄段参考值的范围:男性组为<50.7 ng/L,女性组为<79.3 ng/L.男性组中位数为17.5 ng/L,女性组中位数为35.6 ng/L.女性组明显高于男性组(P<0.05).结论 建立20-40岁年龄段健康受试者的NT-proBNP正常参考值范围.
作者:刘红;汪芳;黄一玲;王杨;段兵;边文彦;李一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ADA总活性及其同工酶ADA1和ADA2活性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日立715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酶显色法测定ADA总活性;在反应体系中加入ADA1的抑制剂后,再测定ADA的活性,即为ADA2的活性;通过计算求得ADA1活性.分别检测112例乳腺癌患者和98例对照组ADA、ADA1和ADA2的活性.根据有无绝经、肿瘤大小、淋巴侵袭进行分组,分析不同组别的差异性.结果 乳腺癌患者的血清ADA和ADA2的活性明显高于对照,ADA1活性无差异;乳腺癌患者中绝经后的血清ADA和ADA2活性高于未绝经者;肿瘤大小、淋巴浸润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乳腺癌患者的血清中ADA和ADA2的活性增高,可能与年龄和激素水平有关,与乳腺癌的预后无关.
作者:孔虹;梁彬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检测中等粒径葡聚糖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MSPIO)尾静脉注射小鼠后,在小鼠体内的分布情况,同时检测MSPIO在小鼠各脏器(脾、肝、心、肾脏)内的时间量化关系,分析其用作临床MRI阴性对比剂的可行性.方法 在注射后的不同时间点分别做MRI成像,比较注射前后的MRI影像差别;常规HE染色和铁的普鲁士蓝染色法检测肝脏内铁离子的分布;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小鼠体内肝脏、肾脏、脾脏和心脏内MSPIO的含量.结果 注射MSPIO纳米粒子后,随着时间的增加,在各个时间点,与对照组相比,肝脏信号先降低后升高;MSPIO主要分布在肝、脾和循环系统内,且MSPIO在小鼠肝脏、脾脏、肾脏内的含量先快速增高后,l h后达到高,再逐渐降低.10 min、30min、1 h、2 h、3 h、6 h注射组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6 h时除肝脏与对照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外,脾脏与肾脏均无差别.而心脏在给予Fe3O4纳米粒子10min时达到后,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6 h时基本上达到了正常水平.结论 注射后,MSPIO粒子在小鼠体内各脏器中均有分布,其中以肝脏、脾脏吸收多,可用作临床MRI阴性对剂.
作者:丁军;赵继红;李祎;杨海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聚合酶链反应(PCR)是公认的一种简便、准确的核酸检测技术,它的检测依赖于显示DNA的染色方法.荧光测定法是测定DNA浓度敏感的分子技术之一[1].作者对琼脂糖凝胶电泳GoldView染色及EB染色检测人4-1BBL(h4-1BBL)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旨在寻求一种敏感、安全、便捷的PCR产物检测方法.
作者:张莺莺;孙新;吴俊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血清FSH与LH值高低对临床上诊断和治疗男性不育症的意义.方法 通过对58例男性生育正常者和31例不育症患者血清中FSH和LH含量测定结果.结果 病例组FSH与LH值高低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两项或一项指标高于或低于正常.结论 测定男性血清FSH与LH值对男性生育能力的评估,不育症的诊断、治疗具有很重要意义.
作者:时锦桓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住院检验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检验专业特有的教育阶段,是培养高水平专业人才的重要手段,是提高临床医疗队伍素质和我国医疗技术水平,并进一步关系到医院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环节和措施[1].
作者:贾成瑶;李萍;宋昊岚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肾功能不同损害期患者血清胱抑素C(Scc)浓度变化及其与血清肌酐(Scr)和肌酐清除率(Ccr)的相关性,并对血清肌酐和胱抑素C在反映肾小球滤过率(GFR)中的应用作一比较.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125例患者SCC水平;采用Jaffe法测定SCr和Ccr,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Scc与Scr呈高度正相关(r=0.783,P<0.01),Scc与Ccr呈高度负相关(r=-0.835,P<0.01);同时在肾功能损伤早期,Scc比Scr和Ccr更敏感,而且Scc与Ccr的相关性(r=-0.835)要好于Scr和Ccr的相关性(r=-0.615),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Scc是反映GFR的一项敏感指标,可以取代Scr和Ccr在临床上常规应用.
作者:姚虹;苏建荣;李岩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结肠癌病人手术前后外周血中CK-20 mRNA水平变化的情况,从而判断肿瘤微转移情况.方法 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方法(RT-PCR方法),以CK-20 mRNA为靶基因,检测了38例结肠癌病人手术前后CK-20mRNA表达情况.结果 结肠良性疾病组CK-20 mRNA表达均为阴性.结肠癌组(38例)术前CK-20 mRNA阳性率为23.7%(9/38),术后阳性率为37%(14/38),术后明显高于术前(P<0.05).A组(术中先结扎回流静脉及切断相应系膜)术前术后阳性率为30%(6/20),B组(不结扎回流静脉及不切断相应系膜)术前阳性率为35%(7/20),术后阳性率为50%(19/20),B组术后阳性率明显高于术前(P<0.05).结论 结肠癌病人(B期、C期)术前已有部分病人血中存在游离癌细胞,手术中的牵拉刺激可能增加癌细胞扩散的可能性,术中先结扎回流静脉及切断相应系膜可起到阻止癌细胞血行播散的可能性.
作者:乔士兴;乔昕;宋斌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心肌酶活性有明显改变,临床上一般用于监测心肌功能状态,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的指标.我们在临床检测中发现很多精神病患者呈现心肌酶谱异常,为探讨精神疾病患者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是否与病种和病情有关,我们对357例住院病人进行了心肌酶谱检测,报道如下.
作者:凌迎春;徐红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我们对我院2004年1月-2005年12月间分离到的25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头孢西丁纸片散法检测到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87株,并对其耐药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萍;周丽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分析2006年度我院门诊妇产科及皮肤科1006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支原体(Mycoplasma)感染及耐药性变迁情况,为临床提供新的流行病学资料及用药指导.方法 采用支原体培养、药敏一体化方法检测我院妇科、皮肤科送检的泌尿生殖道分泌物,分析就诊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以及支原体培养药敏实验结果.结果 2006年疑似非淋菌性尿道炎(non-gonococcal urethritis,NGU,女性为宫颈炎)患者2001例,支原体阳性率为50.3%,其中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人型支原体(Macoplasma hominics,Mh)、混合型(Mh+Uu)分别占总阳性的87.4%、1.5%、11.1%.支原体阳性患者以20-40岁青壮年为主,女性患者多于男性.2006年度Uu对四环素类药物的敏感性高,对大环内酯类次之,对喹诺酮类耐药性为严重.整体上看混合型感染、单纯Mh感染者耐药性较Uu单纯感染者严重.结论 支原体感染已成为非淋球菌性泌尿生殖系统炎症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且耐药性十分严重,临床治疗中合理用药以减少耐药菌株产生是当务之急.
作者:薛文成;孟冬娅;万楠;褚美玲;张春玲;方秀菊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妇女妊娠期间,丙氨酸氨基放酶(AAP)、γ-谷氨酰转肽酶(GGT)、酸性磷酸酶(ACP)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的活性变化.方法 98个不同年龄段的初次妊娠妇女为研究对象,整个妊娠过程进行随访.收集随机中段尿标本,进行AAP、GGT、ACP和NAG活性的测定.结果 妊娠过程中,尿中NAG和AAP活性有显著增高的趋势(P<0.05),ACP和GGT的活性变化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P和GGT活性在正常妊娠期间无显著性变化,可以作为监测肾脏功能异常的灵敏指标.
作者:梁彬;孔虹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显像仪(PET)是利用发射正电子的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为显像剂对脏器或组织进行功能、代谢和分子成像的仪器.广泛应用于肿瘤、神经与精神疾病以及心血管等疾病的诊断、治疗与研究中,是本世纪重要的成像设备.
作者:张浩然;高识;马庆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 LPA)可诱导其他多种类型的细胞发生增生性和形态学改变,对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脑血管痉挛具有重要的作用.而血液流变学的异常是脑血管疾病公认的重要危险因素.我们对145例于2005年6月-2006年5月就诊于我院神经内科住院及门诊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LPA及全血血浆粘度检测与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晓娟;熊劲;曾鸿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为多克隆造血干细胞病,形态学有病态造血现象.临床上有骨髓衰竭,血细胞减少引起的贫血,发热,出血等症状.MDS也曾称为白血病前期,其自然病程从慢性期至快速向白血病转化,终于MDS期骨髓衰竭并发症或白血病期而不治.
作者:张静;熊树民;陈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微量元素是参与机体组成的化学成份[1],必需微量元素缺乏可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2],并引发相应疾病.由于微量元素的含量与人体所处外界环境有重要关系,因此在不同地区的不同人群体内的微量元素含量也不相同.我们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对当地的人群进行大范围的微量元素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田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先天性染色体数目异常或结构畸变而发生的疾病,称为染色体病或染色体综合征.现已发现人类的染色体数目异常和畸变约10000余种.除平衡易位携带者和少数性染色体异常外,智能低下和发育迟缓几乎是所有染色体异常患者共同的特征.18三体综合征在临床上存活病例少见,本文就疾病的诊断分析如下:
作者:王军荣;刘志婷;续薇;关宝杰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