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季节变化与精子参数、精浆果糖、中性α-糖苷酶关系探讨

李付彪;许宗革;薛百功;刘睿智;Reena;高久春

关键词:男性不育, 季节变化, 精子参数, 中性α-糖苷酶
摘要:目的 探讨季节变化与精子参数、精浆果糖、中性α-糖苷酶的关系.方法 采用精子形态检测系统下人工修正方法进行精子形态分析.采用精子质量检测系统进行精子密度、活力分析.精浆果糖含量、中性α-糖苷酶采用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根据季节变化,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分为四组:3-5月组,6-8月组,9-11月组,12-2月组.结果 平均精子密度在3-5月组高,9-11月组低,9-11月组精子密度显著低于3-5月组(P<0.05);12-2月组形态正常精子百分率显著低于其它三组(P<0.001);精子活力各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12-2月组中性α-糖苷酶含量显著低3-5月组、6-8月组和9-11月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各组精浆果粮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3-5月组其含量低.结论 季节变化可影响精子密度和精浆中性α-糖苷酶含量,在临床应用上应适当考虑.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丙型肝炎核心抗原的检测及在母婴传播中的应用与分析

    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主要经血液传播,婴幼儿垂直传播也是一条很重要的途径.目前,对于丙型肝炎来说,尚无特殊的预防和治疗办法,主要通过对丙型肝炎抗体(抗-HCV)的检测,筛查供血员,从而阻断其传播.但是,抗-HCV的出现是在HCV感染后的6-12周(窗户期),所以抗-HCV阴性并不能排除携带HCV具有传染性的可能[1],而HCV核心抗原(HCVCAg)的出现可将窗口期缩短至15 d[2],因此我们对孕妇及婴儿进行HCVCAg的检测,以此来降低HCV母婴垂直传播的风险,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泽芬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仪器法计数血小板的复审策略研究

    近年来,血细胞分析仪以其计数快、精度高、操作简便而迅速普及,其功能不断完善,所提供的参数也不断增多.血小板由于体积小,又特别容易发生粘附、聚集和变性破坏,加之非血小板颗粒(nonplatelet particles,NPPs)的干扰,因此如何进行准确的血小板计数是血细胞分析仪的工作难点.

    作者:王昌富;彭长华;李琳芸;肖秀林;汪永红;高清平;唐全;陈芳;吴刚珂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季节变化与精子参数、精浆果糖、中性α-糖苷酶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季节变化与精子参数、精浆果糖、中性α-糖苷酶的关系.方法 采用精子形态检测系统下人工修正方法进行精子形态分析.采用精子质量检测系统进行精子密度、活力分析.精浆果糖含量、中性α-糖苷酶采用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根据季节变化,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分为四组:3-5月组,6-8月组,9-11月组,12-2月组.结果 平均精子密度在3-5月组高,9-11月组低,9-11月组精子密度显著低于3-5月组(P<0.05);12-2月组形态正常精子百分率显著低于其它三组(P<0.001);精子活力各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12-2月组中性α-糖苷酶含量显著低3-5月组、6-8月组和9-11月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各组精浆果粮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3-5月组其含量低.结论 季节变化可影响精子密度和精浆中性α-糖苷酶含量,在临床应用上应适当考虑.

    作者:李付彪;许宗革;薛百功;刘睿智;Reena;高久春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以咽痛为首发症状的心肌梗死10例

    2000年5月,我科就诊一位以咽痛为首发症状的50岁男性病人,检查:咽喉部(一),病人要求口服复方新诺明片.第三天,病人心前区不适、胸闷来我院内科就诊,以心肌梗死急诊入院.抢救无效当日死亡.该病人引起了我科的高度警惕和重视.自此,我们先后发现了10例类似症状的病人,均由于及时诊断和治疗,挽救了病人的生命.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碧颖;杨景梅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NADPH氧化酶活性的检测意义

    目的 检测原法性高血压患者(EH)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中NADPH氧化酶活性变化,并统计它们与患者病情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101例EH患者按照年龄、病情分期、以及有无心脑血管并发症进行分组,同时选择56例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做对照,对EH患者进行外周血PMN分离,分离后所得细胞进行NADPH氧化酶活性的检测.结果 EH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中NADPH氧化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年龄的增大、病理分期的加重、及并发心脑血管并发症等因素的变化而逐渐加强.结论 EH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中NADPH氧化酶活性与临床病理特征有很好相关性,是预测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较好指标.

    作者:宋春莉;刁鸿英;张基昌;王丽娟;李柏昌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支气管哮喘患者与特异性过敏原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的致病因素,了解支气管哮喘与过敏原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印迹法过敏原体外检测试剂盒,对13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中过敏原特异性IgE(SIgE)抗体进行测定.结果 13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至少有一项过敏原特异性IgE阳性占62%,二种或二种以上过敏原阳性占37%,以吸入物为主占82%,吸入物中以屋尘和粉尘螨阳性率高.少儿组对真菌类过敏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成人组(P<0.01).结论 支气管哮喘与特异性过敏原具有相关性.

    作者:王丽;陈淑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代谢综合征患者血小板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

    目的 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血小板参数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选择单纯性代谢综合征患者20例,合并并发症代谢综合征患者22例,对照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测定3组人员的血细胞比容、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参数、纤维蛋白原浓度、全血及血浆粘度.结果 ①代谢综合征患者血小板平均容积、血小板容积分布宽度和大血小板比率高于对照组(P<0.05);合并并发症组血小板数量低于单纯性代谢综合征组及对照组.②合并并发症代谢综合征患者全血粘度及血浆粘度均高于单纯性代谢综合征患者(P<0.05);单纯性代谢综合征患者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合并并发症代谢综合征患者血小板参数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较单纯性代谢综合征患者及对照组相比改变有显著性意义,说明血小板活化及血液流变学改变参与了代谢综合征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者:徐升强;王顺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104例乳腺癌C-erbB-2、P53、ER、PR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有资料显示[1]全世界共约有乳腺癌患者57万例.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乳腺癌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肿瘤的发生、发展与细胞的异常增殖相关.传统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指标有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组织分类、分级及淋巴结转移等因素,临床分期高和有淋巴结转移是公认的预后不良指标.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乳腺癌的分子预后指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作者:裴劼;翟笃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老年急性肠梗阻病人的麻醉探讨

    目的 比较两种麻醉方法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GE组)和单纯全麻(G组)在老年急性肠梗阻病人术中的应用,指导临床实践.方法 本实验选择老年急性肠梗阻病人36例,分为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GE组)和单纯全麻(G组),每组18例,GE组病人先进行硬膜外穿刺(T10-11),给于2%利多卡因5 ml,测定有效的麻醉平面后,开始常规诱导.两组病人均以芬太尼、维库溴铵、咪唑安定、异丙酚静脉诱导,麻醉维持以持续吸入异氟醚为主,G组辅以单次静注维库溴铵2-4 mg,芬太尼0.05-O.1 mg,GE组术中每1 h硬膜外腔追加0.5%布比卡因5 ml.观测诱导前、插管2 min、探查时、关腹时的SBP、DBP、HR、SPO2,记录催醒药和肌松拮抗药例数和拔管时间.结果 插管2 min、探查时,GE组SBP、DBP均比诱导前显著降低(P<0.05),G组SBP、DBP均比诱导前显著升高(P<0.05),两组间比较,GE组SBP、DBP均比G组显著降低(P<0.01),除插管2min时,HR较明显升高外,两组病人各时点的HR、SpO2变化不明显.GE使用催醒药和肌松拮抗药例数明显减少,拔管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比单纯全麻应激反应小,清醒快,拔管早,不失为老年人急性肠梗阻病人的佳选择.

    作者:刘岩;王金兰;单雪梅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生活习惯监控疗法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运动生活习惯监控疗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肪代谢的影响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50名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运动生活习惯测定仪,对BMI(体重kg/身高(m2)、标准体重、运动目标达成度、总能量消耗(kcal)、运动量(kcal)、运动步数、运动强度等级(0-9级)等进行了8周的全天候监控疗法,观察监控前后BMI、FBG(mmoi/L)、PBG(mmoi/L)、HbA1c(%)、TC(mmol/L)、TG(mmol/L)评价指标的变化.结果 监控实验前后比较除BMI以外,FBG(mmoi/L)、PBG(mmoi/L)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HbA1c(%)、TC(mmol/L)、TG(mmol/L)也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严格的运动生活习惯监控疗法可有效地改善糖、脂肪的代谢水平.

    作者:刘忠民;李顶;杨晓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B型钠尿肽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后不同时间点B型钠尿肽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危险分层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别检测入选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入院即刻,心肌梗死后3天、7天外周静脉血B型钠尿肽(BNP).检测入选患者入院次日晨检测hsCRP.观察入选患者的TNT和CK-MB的峰值,以及心电图的系列变化.结果 ①第3天和第7天的BNP显著高于入院即刻的BNP.②BNP与hsCRP无相关性.③第7天的BNP与TNT的峰值呈正相关.④住院期间ST段回到等电位性的患者各时间点BNP显著低于ST段持续抬高的患者.⑤行急诊再灌注治疗的患者中,ST段迅速回落的患者第3天和第7天的BNP显著低于ST段回复不良的患者.结论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发病第7天的BNP与预后相关.

    作者:王萍;王宇朋;贾三庆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血浆促动脉硬化指数(AIP)在血脂分析中的应用探讨

    血脂指标反映体内脂质代谢状态,异常可作为心血管疾病危险性的评估.近年来,2型糖尿病患者60%死于心脑血管病变及其并发症[1],其危险因素包括空腹血糖受损、胰岛素抵抗、高血压、血脂代谢紊乱、腹型肥胖等.血脂代谢紊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发病机制,表现为TG升高、HDL-C降低及体积小而密度高的LDL(sLDL)所占比例上升.

    作者:宋醒良;胡冰;连金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岛叶及岛盖胶质瘤的误诊原因分析及处理

    目的 研究岛叶及岛盖胶质瘤的临床及影像特征,早期诊断,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对5年内手术治疗的312例胶质瘤中误诊的19例岛叶及岛盖胶质瘤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并对患者进行了随访.结果 CT显示岛叶及额、颞、顶的岛盖皮层低密度病变.MRI提示额、颞、顶岛盖区及岛叶/T1低信号区域,T2高信号区域,Flair像上环侧裂血管大脑皮层的高信号区,没有明显的边界和典型的肿瘤团块,中线无明显移位.手术中显微镜下所见:肿瘤组织生长于额叶、颞叶、顶叶岛盖面及岛叶表面的软膜下或/和突破软膜到蛛网膜下腔,侵蚀皮层,肿瘤呈灰白色或灰紫色,质地较软,易于吸除,与正常组织边界模糊,肿瘤供血不丰富,肿瘤切除后可见动脉血管深穿枝向正常脑组织供血.手术后病理报告星形细胞瘤Ⅰ-Ⅱ级或星形细胞-少突胶质细胞瘤Ⅰ-Ⅱ级.手术后CT或MRI显示肿瘤全切除13例,大部切除4例,部分切除2例.癫痫症状及头痛症状消失15例,改善3例,手术后1例患者增加对侧下肢力弱的症状.所有患者都进行了随访,仅1例失访,随访期限6个月-3年4个月,患者没有新增加的症状和体征,影像学检查2例提示肿瘤复发.所有患者能够正常生活,11例患者恢复正常工作结论岛叶及岛盖胶质瘤有其独特的病史及影像特征,掌握其演变规律可以做出正确的诊断,早期手术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徐庚;朴月善;孙力泳;明;赵瑞林;单永治;徐建坤;凌锋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结核分支杆菌耐异烟肼分子机制的研究

    目的 探讨耐异烟肼结核分支杆菌KatG基因突变在结核分支杆菌耐异烟肼耐药性测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分析72株结核分支杆菌KatG基因突变.其中32株为异烟肼(INH)敏感株,40株为INH耐药株,用PCR-SSCP图谱鉴定扩增产物有无突变,H37RV标准株作对照.结果 所有INH敏感株SSCP带谱与对照相同;40株INH耐药株中15株与对照相同,25株有不同程度的差异,INH耐药KatG基因突变或缺失的阳性率为62.5%.结论 多数结核分支杆菌耐INH是由于其KatG基因突变所致,用PCR-SSCP筛选突变株可达到快速检测结核分支杆菌INH耐药的目的.

    作者:宋阳;于宏波;陈晶洁;韩忠波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水通道蛋白与脑转移瘤周围水肿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人脑转移瘤及瘤周围脑组织水通道蛋白的表达和调控特征,认识水通道蛋白的异常表达在脑水肿形成和消除中的作用.方法 对5例肺腺癌脑转移病例经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提取总RNA并进一步行RT-PCR反转录扩增明确脑转移瘤组织中水通道蛋白的表达类型,再对肿瘤组织病理切片行相应水通道蛋白的免疫组化染色,测量切片的灰度值.结果 水通道蛋白4(AQP4)在脑转移瘤周围脑组织高表达,而在转移瘤组织内部未见表达.在瘤组织周围,距离瘤组织较远的区域AQP4染色较浅,紧贴瘤组织的区域AQP4染色显著加深.结论 AQP4在脑转移瘤周围区域表达上调并以紧贴脑转移瘤的区域为著的现象很可能跟脑转移瘤瘤周脑水肿的形成有关,在脑转移瘤引起的细胞性脑水肿发生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刘军;赵彬;宿跃田;刘丽丹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血清脂蛋白(a)水平与临床疾病的相关性分析

    脂蛋白(a)[Lipoprotein(a) LP(a)],水平升高与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1].同时LP(a)也被认为是一种敏感的急性时相蛋白.我们对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高血压、糖尿病肾病、急性感染、肝硬变、慢性肾功能衰竭、原发性肾病综合症等患者血清LP(a)进行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作者:刘怀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骨性关节炎患者HLA-DRB、HLA-A等位基因表达频率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目的 探讨东北地区汉族人群骨性关节炎患者HLA-DRB、HLA-A等位基因表达频率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72例OA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HLA-DRB、HLA-A各等位基因,探讨HLA-DRB、HLA-A基因多态性表达规律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骨性关节炎患者HLA-DRB1*12(DR5)、HLA-DRB1*08(DR8)、HLA-A0203(A2)基因表达频率增加,而HLA-DRB1*53(DR4)基因表达频率明显降低;其表现型与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受累部位无关,但与关节损伤严重程度有一定关联.结论 HLA基因多态性与骨性关节炎的遗传易感倾向密切相关.

    作者:黄丽红;王江滨;武汉;孙晓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介素-10水平检测

    目的 观察柯萨奇病毒感染的心肌炎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及白介素-10(interleukin-10 IL-10)水平,评价柯萨奇病毒感染时机体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在心肌细胞免疫应答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观察组患儿及正常对照组儿童的血清TNF-α及IL-10水平.结果 柯萨奇B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TNF-α浓度为288.58±256.36 pg/ml,IL-10浓度为28.68±4.72 pg/ml,均显著高于对S照组.结论 血清TNF-α及IL-10升高是柯萨奇B组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的一个重要指标.

    作者:于侠;孙景辉;吕民;张金鑫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日立7150生化分析仪携带污染试验观察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市县级医院得到了广泛使用,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与检验质量,但亦存有少许不足之处.我科使用的是日立715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近的工作中,发现在使用酶法测定肌酐时结果极不稳定,经试验分析,发现由于仪器试剂盘加样针携带污染,造成血糖试剂对肌酐测定的影响,对此我们进行以下试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锦宏;刘铁牛;陈要朋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癌基因C-myc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癌基因C-myc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法(S-P法),检测60例结直肠癌组织、10例癌旁组织及8例正常结直肠黏膜中C-myc蛋白表达.结果 结肠癌组织中,C-myc蛋白表达阳性率为76.7%(46/60),显著高于正常及邻近结直肠组织(P<0.01);C-myc的过度表达与结直肠癌肝转移呈正相关关系(r=5.540,P<0.05),与TNM分期无相关性(r=0.013,P>0.05).结论 癌基因C-myc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C-myc蛋白过度表达不能代表结直肠癌的肿瘤状态,不能作为判断病人预后的单独指标.

    作者:任辉;姜涛;边学海;张研;田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