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水通道蛋白与脑转移瘤周围水肿的相关性研究

刘军;赵彬;宿跃田;刘丽丹

关键词:水通道蛋白, 脑转移瘤, 脑水肿
摘要:目的 研究人脑转移瘤及瘤周围脑组织水通道蛋白的表达和调控特征,认识水通道蛋白的异常表达在脑水肿形成和消除中的作用.方法 对5例肺腺癌脑转移病例经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提取总RNA并进一步行RT-PCR反转录扩增明确脑转移瘤组织中水通道蛋白的表达类型,再对肿瘤组织病理切片行相应水通道蛋白的免疫组化染色,测量切片的灰度值.结果 水通道蛋白4(AQP4)在脑转移瘤周围脑组织高表达,而在转移瘤组织内部未见表达.在瘤组织周围,距离瘤组织较远的区域AQP4染色较浅,紧贴瘤组织的区域AQP4染色显著加深.结论 AQP4在脑转移瘤周围区域表达上调并以紧贴脑转移瘤的区域为著的现象很可能跟脑转移瘤瘤周脑水肿的形成有关,在脑转移瘤引起的细胞性脑水肿发生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脂蛋白(a)水平与临床疾病的相关性分析

    脂蛋白(a)[Lipoprotein(a) LP(a)],水平升高与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1].同时LP(a)也被认为是一种敏感的急性时相蛋白.我们对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高血压、糖尿病肾病、急性感染、肝硬变、慢性肾功能衰竭、原发性肾病综合症等患者血清LP(a)进行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作者:刘怀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季节变化与精子参数、精浆果糖、中性α-糖苷酶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季节变化与精子参数、精浆果糖、中性α-糖苷酶的关系.方法 采用精子形态检测系统下人工修正方法进行精子形态分析.采用精子质量检测系统进行精子密度、活力分析.精浆果糖含量、中性α-糖苷酶采用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根据季节变化,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分为四组:3-5月组,6-8月组,9-11月组,12-2月组.结果 平均精子密度在3-5月组高,9-11月组低,9-11月组精子密度显著低于3-5月组(P<0.05);12-2月组形态正常精子百分率显著低于其它三组(P<0.001);精子活力各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12-2月组中性α-糖苷酶含量显著低3-5月组、6-8月组和9-11月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各组精浆果粮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3-5月组其含量低.结论 季节变化可影响精子密度和精浆中性α-糖苷酶含量,在临床应用上应适当考虑.

    作者:李付彪;许宗革;薛百功;刘睿智;Reena;高久春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吉林地区女性尖锐湿疣疣体HPV基因型的研究

    目的 探讨吉林地区女性尖锐湿疣疣体中感染的人乳头瘤病毒基因类型及分布.方法 收集女性生殖器肉眼可见的疣体112例,采用免疫组化法和DNA扩增技术检测疣体中感染HPV基因类型.结果 在112例标本中,疣体感染HPV6型48.3%(54/112)、HPV11型17.2%(19/112)、HPV16型14.3%(16/112)、HPV18型11.4%(13/112)、HPV42型8.8%(10/112).3.5%(4/112)为HPV6型和HPV11型混合感染.结论 本地区女性尖锐湿疣以低危型HPV6、HPV11型为主,少数为高危型,并且出现了两种型别的混合感染.

    作者:李明成;王跃钢;郑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水通道蛋白与脑转移瘤周围水肿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人脑转移瘤及瘤周围脑组织水通道蛋白的表达和调控特征,认识水通道蛋白的异常表达在脑水肿形成和消除中的作用.方法 对5例肺腺癌脑转移病例经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提取总RNA并进一步行RT-PCR反转录扩增明确脑转移瘤组织中水通道蛋白的表达类型,再对肿瘤组织病理切片行相应水通道蛋白的免疫组化染色,测量切片的灰度值.结果 水通道蛋白4(AQP4)在脑转移瘤周围脑组织高表达,而在转移瘤组织内部未见表达.在瘤组织周围,距离瘤组织较远的区域AQP4染色较浅,紧贴瘤组织的区域AQP4染色显著加深.结论 AQP4在脑转移瘤周围区域表达上调并以紧贴脑转移瘤的区域为著的现象很可能跟脑转移瘤瘤周脑水肿的形成有关,在脑转移瘤引起的细胞性脑水肿发生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刘军;赵彬;宿跃田;刘丽丹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氯离子通道阻断剂NPPB对顺铂诱导C6细胞损伤的作用

    目的 探讨氯离子通道阻断剂NPPB对顺铂(DDP)诱导的神经胶质瘤C6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MTT法检测C6细胞的生存率;RT-PCR检测Bcl-2、Bax及ClC-3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Bcl-2、Bax、Cyt-C的蛋白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NPPB组C6细胞生存率、Bax/Bcl-2比值、ClC-3 mRNA及Cyt-C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DDP组C6细胞生存率明显下降(P<0.05),ClC-3 mRNA表达降低,Bax/Bcl-2比值及Cyt-C蛋白表达明显增高.而DDP与NPPB联合组C6细胞生存率与DDP组相比明显增高,ClC-3 mRNA表达增高,Bax/Bcl-2比值呈下降趋势,Cyt-C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结论 氯离子通道阻断剂NPPB可能通过降低Bax/Bcl-2比值,抑制Cyt-C的释放而拮抗DDP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作者:石璐;苏静;康劲松;张宏宇;孔晓霞;孙连坤;李洪岩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结核分支杆菌耐异烟肼分子机制的研究

    目的 探讨耐异烟肼结核分支杆菌KatG基因突变在结核分支杆菌耐异烟肼耐药性测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分析72株结核分支杆菌KatG基因突变.其中32株为异烟肼(INH)敏感株,40株为INH耐药株,用PCR-SSCP图谱鉴定扩增产物有无突变,H37RV标准株作对照.结果 所有INH敏感株SSCP带谱与对照相同;40株INH耐药株中15株与对照相同,25株有不同程度的差异,INH耐药KatG基因突变或缺失的阳性率为62.5%.结论 多数结核分支杆菌耐INH是由于其KatG基因突变所致,用PCR-SSCP筛选突变株可达到快速检测结核分支杆菌INH耐药的目的.

    作者:宋阳;于宏波;陈晶洁;韩忠波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牙周膜细胞与壳聚糖-聚磷酸三钙复合材料生物相容性研究

    目的 研究壳聚糖-聚磷酸三钙复合材料对离体培养的人牙周膜细胞粘附及增殖的影响,探讨二者的生物相容性,为骨组织工程中生物材料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冻干法制备壳聚糖-聚磷酸三钙复合材料,培养人牙周膜细胞,传代扩增后接种到材料表面,体外继续培养,用倒置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的粘附和生长情况,用MTT方法检测种植后2、4、6、8 d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 种植2 d后细胞呈梭形纤维细胞样,平均每100倍视野下,有生物材料的实验组与无材料的对照组胞数分别为(380±16)个和(80±20)个,二者比较具有差异性显著(P<0.01).MTT法检测对照和实验组细胞增殖情况,两组细胞均保持持续增殖.且实验组增殖快,接种后2、4、6、8 d光吸收值与对照组相比,均有差异性均显著(P<0.01).扫描电镜下可见材料呈多孔网状结构,人牙周膜细胞紧密贴附在材料表面,细胞可沿材料的孔隙活跃生长.结论 壳聚糖-聚磷酸三钙复合材料能促进人牙周膜细胞的增殖,人牙周膜细胞与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作为人牙周膜细胞的载体应用于组织工程.

    作者:马宁;张莉;边立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临床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探讨

    临床生物化学是实验医学的重要内容,涉及病理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多门基础课程,又直接和临床相关,搞好临床生物化学教学对培养具有高素质的检验医师具有重要意义.要求教学工作者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围绕临床进行教学,优化教学内容,以培养广泛社会需求的合格检验人才.我系作为系科合一的特点,教师长期从事临床第一线工作,了解现代检验的现状和要求,在教学中有所侧重,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进行改革.下面从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作者:李贵星;李萍;宋昊岚;刘锦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冠心病并发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冠心病并发糖尿病肾病患者和单纯冠心病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与MMP-2的内在关系.方法 用酶谱分析方法检测62例冠心病并发糖尿病肾病患者和单纯冠心病患者血清MMP-2的表达.结果 单纯冠心病患者MMP-2活性(INT·mm2)(1634±27)高于正常对照组(1031±63)(P<0.05),冠心病并发糖尿病肾病患者(576±46)低于单纯冠心病患者(P<0.001)和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冠心病的患者血清MMP-2正常或降低并不代表斑块稳定,要进一步检查是否并发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的肾组织细胞基质的堆积与MMP-2表达降低有关.

    作者:崔燕;孟晓萍;杨东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老干新枝德医双馨(一)——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

    进入新的世纪,经济科学技术全球化和卫生管理国际化对我国医学科学发展的影响日益加深,先进的医院管理理念和的科学运营模式给综合性大医院赢得了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学科专业化建设和专医师制度的建立是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加快加强医学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3种肝病血清总胆汁酸(TBA)、谷丙转氨酶(ALT)测定结果比较

    肝功能受损时,胆汁酸代谢发生了变化,使其进入血循环的量增加,肝细胞受损后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使进入血循环的ALT增加,但二者升高机制不同,故在不同的肝病中有不同的表现,我们观察了其在肝病中的不同变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朱井丽;郑宏图;荣幸;闫东君;付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介素-10水平检测

    目的 观察柯萨奇病毒感染的心肌炎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及白介素-10(interleukin-10 IL-10)水平,评价柯萨奇病毒感染时机体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在心肌细胞免疫应答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观察组患儿及正常对照组儿童的血清TNF-α及IL-10水平.结果 柯萨奇B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TNF-α浓度为288.58±256.36 pg/ml,IL-10浓度为28.68±4.72 pg/ml,均显著高于对S照组.结论 血清TNF-α及IL-10升高是柯萨奇B组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的一个重要指标.

    作者:于侠;孙景辉;吕民;张金鑫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多媒体课件在超声诊断学教学中应用的几点体会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改革深入,超声诊断学教学课程体系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也发生了深刻变革,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多媒体课件在超声诊断学教学工作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结合自己和其他教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总结有以下几点体会.

    作者:宋军;高冬梅;刘庆鑫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核包膜蛋白gp210自身抗原基因的克隆、表达、纯化及其临床应用

    目的 研究核包膜蛋白gp210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稳定表达、纯化和免疫学活性鉴定.方法 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提取细胞总RNA,应用RT-PCR方法扩增gp210蛋白中含优势表位的基因片段.将该段基因克隆入PET30a表达载体并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中表达.融合蛋白经Ni-NAT树脂柱进行亲和层析纯化,并通过SDS-PAGE电泳及ELISA方法进行鉴定.结果 在原核表达载体中成功构建了PET30a-gp210重组体.重组体诱导培养后,SDS-PAGE电泳分析可见在相对分子量大约69 kD处有gp210融合蛋白的高效表达,经纯化获得纯度达90%的表达蛋白.ELISA检测结果显示该重组蛋白具有较好的抗原性和特异性.结论 应用基因工程方法,获得了gp210重组蛋白,为检测抗gp210抗体提供了特异性抗原,也为临床将抗gp210抗体作为PBC的特异性诊断指标奠定了基础.

    作者:孙庆国;李永哲;刘镭;孙国军;李军红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老年急性肠梗阻病人的麻醉探讨

    目的 比较两种麻醉方法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GE组)和单纯全麻(G组)在老年急性肠梗阻病人术中的应用,指导临床实践.方法 本实验选择老年急性肠梗阻病人36例,分为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GE组)和单纯全麻(G组),每组18例,GE组病人先进行硬膜外穿刺(T10-11),给于2%利多卡因5 ml,测定有效的麻醉平面后,开始常规诱导.两组病人均以芬太尼、维库溴铵、咪唑安定、异丙酚静脉诱导,麻醉维持以持续吸入异氟醚为主,G组辅以单次静注维库溴铵2-4 mg,芬太尼0.05-O.1 mg,GE组术中每1 h硬膜外腔追加0.5%布比卡因5 ml.观测诱导前、插管2 min、探查时、关腹时的SBP、DBP、HR、SPO2,记录催醒药和肌松拮抗药例数和拔管时间.结果 插管2 min、探查时,GE组SBP、DBP均比诱导前显著降低(P<0.05),G组SBP、DBP均比诱导前显著升高(P<0.05),两组间比较,GE组SBP、DBP均比G组显著降低(P<0.01),除插管2min时,HR较明显升高外,两组病人各时点的HR、SpO2变化不明显.GE使用催醒药和肌松拮抗药例数明显减少,拔管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比单纯全麻应激反应小,清醒快,拔管早,不失为老年人急性肠梗阻病人的佳选择.

    作者:刘岩;王金兰;单雪梅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细菌生物膜及其相关研究进展

    细菌生物膜(bacterial biofilm)也称生物膜,是单一或多种细菌为适应自然环境而形成的微菌落聚集物,其主要成分为多糖蛋白复合物,将细菌自身包裹其中,使细菌相互黏连产生特定结构的细菌复合体,形如膜状并不可逆地附着于病灶的表面或导管内[1].这是细菌为适应环境维持自身生命所发生的形态学的变化,从而增强了细菌对外环境的抵抗力.临床上许多顽固性、难治性感染均与形成细菌生物膜有关.

    作者:杨朵;张正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以咽痛为首发症状的心肌梗死10例

    2000年5月,我科就诊一位以咽痛为首发症状的50岁男性病人,检查:咽喉部(一),病人要求口服复方新诺明片.第三天,病人心前区不适、胸闷来我院内科就诊,以心肌梗死急诊入院.抢救无效当日死亡.该病人引起了我科的高度警惕和重视.自此,我们先后发现了10例类似症状的病人,均由于及时诊断和治疗,挽救了病人的生命.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碧颖;杨景梅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叶内型肺隔离症20例的诊治

    肺膈离症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肺发育畸形,其特点为病变肺组织是由主动脉的异常分支所供应的.根据异常肺组织有无完整的胸膜与正常的肺组织分界,分为叶内型与叶外型[1].本病临床少见,极易误诊,同时由于其血供来自体循环术中容易误伤异常血管有意外大出血的危险.本科自1990年至2006年外科手术治疗20例叶内型肺隔离症,现将诊治经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郭喜平;陈树;王春光;杨志广;徐沛然;邵国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B型钠尿肽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后不同时间点B型钠尿肽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危险分层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别检测入选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入院即刻,心肌梗死后3天、7天外周静脉血B型钠尿肽(BNP).检测入选患者入院次日晨检测hsCRP.观察入选患者的TNT和CK-MB的峰值,以及心电图的系列变化.结果 ①第3天和第7天的BNP显著高于入院即刻的BNP.②BNP与hsCRP无相关性.③第7天的BNP与TNT的峰值呈正相关.④住院期间ST段回到等电位性的患者各时间点BNP显著低于ST段持续抬高的患者.⑤行急诊再灌注治疗的患者中,ST段迅速回落的患者第3天和第7天的BNP显著低于ST段回复不良的患者.结论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发病第7天的BNP与预后相关.

    作者:王萍;王宇朋;贾三庆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岛叶及岛盖胶质瘤的误诊原因分析及处理

    目的 研究岛叶及岛盖胶质瘤的临床及影像特征,早期诊断,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对5年内手术治疗的312例胶质瘤中误诊的19例岛叶及岛盖胶质瘤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并对患者进行了随访.结果 CT显示岛叶及额、颞、顶的岛盖皮层低密度病变.MRI提示额、颞、顶岛盖区及岛叶/T1低信号区域,T2高信号区域,Flair像上环侧裂血管大脑皮层的高信号区,没有明显的边界和典型的肿瘤团块,中线无明显移位.手术中显微镜下所见:肿瘤组织生长于额叶、颞叶、顶叶岛盖面及岛叶表面的软膜下或/和突破软膜到蛛网膜下腔,侵蚀皮层,肿瘤呈灰白色或灰紫色,质地较软,易于吸除,与正常组织边界模糊,肿瘤供血不丰富,肿瘤切除后可见动脉血管深穿枝向正常脑组织供血.手术后病理报告星形细胞瘤Ⅰ-Ⅱ级或星形细胞-少突胶质细胞瘤Ⅰ-Ⅱ级.手术后CT或MRI显示肿瘤全切除13例,大部切除4例,部分切除2例.癫痫症状及头痛症状消失15例,改善3例,手术后1例患者增加对侧下肢力弱的症状.所有患者都进行了随访,仅1例失访,随访期限6个月-3年4个月,患者没有新增加的症状和体征,影像学检查2例提示肿瘤复发.所有患者能够正常生活,11例患者恢复正常工作结论岛叶及岛盖胶质瘤有其独特的病史及影像特征,掌握其演变规律可以做出正确的诊断,早期手术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徐庚;朴月善;孙力泳;明;赵瑞林;单永治;徐建坤;凌锋 刊期: 2007年第10期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