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晓东;刘爱华;常乃柏;黄慈波
冠状动脉及其分支正常情况下主要走行于心外膜下脂肪组织或心外膜的深面,有时可被心肌部分覆盖,走行于心肌内的冠状动脉于心肌收缩期受挤压,造成管腔不同程度的一时性狭窄甚至完全闭塞,该部分冠状动脉即为壁冠状动脉,该部分心肌纤维称心肌桥.近年来,随着医学界对心肌桥认识的不断加深,心肌桥的临床检出率不断增多.本文分析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00-2005年通过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出的心肌桥病例64例的临床特点.
作者:王萍;王宇朋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常见的一种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疾病.近年的研究显示骨关节炎不但是一种退行性疾病,而且是一种关节内的炎症反应.通过检测OA软骨细胞CD80/CD86的表达情况,探讨软骨细胞在O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10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软骨标本为病例组,同时收集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软骨标本为正常对照组.进行软骨细胞培养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软骨细胞CD80/CD86的表达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病例组软骨细胞表达CD80的阳性细胞百分率(2.47%±0.59%)比正常对照组软骨细胞(0.94%±0.25%)高(P<0.01).病例组软骨细胞表达CD86的阳性细胞百分率(1.71%±0.71%)比正常对照组软骨细胞(0.93%±0.47%)高(P<0.01).结论 CD80/CD86在骨关节炎患者软骨细胞中表达增加,做为抗原提呈细胞的标志分子,提示软骨细胞在骨关节炎中发挥抗原提呈作用.
作者:许晓东;刘爱华;常乃柏;黄慈波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关于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免疫功能早有研究报道[1,2],但关于支气管哮喘患者红细胞CR1基因组密度多态性分布及对红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未见文献报道,我们自2004年至今做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蒋玉红;王亚秋;孙宽周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多核白细胞弹性蛋白酶及白细胞介素-1α(Interleukin-1α,IL-1α)对人角膜基质细胞胶原降解作用的影响,探讨角膜溃疡的发生机理.方法 角膜基质细胞三维胶原凝胶模型表面添加含多核白细胞弹性蛋白酶及IL-1α的MEM液,培养5天,通过测定培养液中的羟脯氨酸(HYP)的量作为胶原降解活性单位.结果 多核白细胞弹性蛋白酶直接降解Ⅰ型胶原,但对角膜基质细胞胶原降解无明显影响,同时添加弹性蛋白酶和IL-1α,明显增加角膜基质细胞胶原降解.结论 多核白细胞弹性蛋白酶和IL-1α协同作用促进角膜基质细胞胶原降解,可能在角膜溃疡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贾卉;张冰洁;郝继龙;刘泊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肝病患者血清中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β-NAG)、单胺氧化酶(MAO)、脯氨酸肽酶(PLD)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变化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速率法检测以上各种酶的活性.结果 肝病组各种酶的活性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1).肝硬化组又与其它肝病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发现β-NAG、MAO及PLD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SOD活性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明显负相关.结论 β-NAG、MAO、PLD及SOD与肝纤维化程度相关性显著,可以作为检测肝纤维化程度的良好指标.
作者:杨清;王星云;关向荣;于爱清;柳忠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比较野生及重组人类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waFGF,raFGF)的蛋白结构稳定性、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探讨核转位序列的敲除对aFGF促分裂活性的影响.方法 Western-blot检测waFGF和raFGF两种蛋白结构稳定性;MTT法检测NIH3T3细胞增殖,即促细胞分裂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同时,检验肝素(HS)对waFGF和raFGF有关生物学作用.结果 waFGF的结构稳定性大于raFGF;细胞增殖实验表明,waFGF的促分裂活性大于raFGF,P<0.05.在肝素的参与下,waFGF和raFGF表现出更大的促分裂活性;结论 与waFGF比,raFGF的结构稳定性小于waFGF,具有较弱的促分裂性,仍具有刺激DNA合成和细胞增殖的能力.肝素具有增强aFGF活性的作用,可作为aFGF体外实验中模仿机体内环境的辅助因子.
作者:吕文天;付士波;彭菲;吕喆;顾加祥;王志成;李校堃;龚守良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肾病(DN)发病的相关因素和早期诊断指标.方法 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41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浆凝血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与24小时的尿白蛋白(uAlb),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TH糖蛋白(THP)的相关性.结果 T2DM患者血浆PAI-1与UAE、α1-MG呈显著正相关(r=0.62和r=0.52,P均<0.01),与THP呈显著负相关(r=0.30,P<0.01).结论 血浆PAI-1与UAE、α1-MG、β2-MG、THP等反映肾脏不同病变部位的指标联合应用,可更准确诊断早期DN,监测其发展.
作者:周文华;罗从娟;卞淑芬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检测结核性胸膜炎及恶性胸膜炎患者血清与胸水中γ-干扰素(IFN-γ)水平,探讨IFN-γ对结核性胸膜炎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链免疫吸附法检测40例结核性胸膜炎、40例恶性胸膜炎患者血清及胸水和4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的IFN-γ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IFN-γ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①结核性胸膜炎组与恶性胸膜炎组胸水中IFN-γ浓度分别为(448.96±191.97)pg/ml和(47.77±27.67)pg/ml,结核性胸膜炎组的IFN-γ浓度水平显著高于恶性胸膜炎组(P<0.01);结核性胸膜炎组与恶性胸膜炎组血清中IFN-γ浓度分别为(42.63±18.35)pg/ml和(38.43±18.80)pg/ml,与健康对照组血清中IFN-γ浓度(39.19±17.96)pg/ml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②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结果,IFN-γ在结核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佳临界值是145.9 pg/ml,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2.5%、100%和93%.结论 IFN-γ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有重要的作用,可为临床鉴别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提供有效的参考指标.
作者:赵云虹;冯丽娜;王琦;庞玉林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有部分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者久治不愈,还有一些不明原因、具有相似临床症状的慢性肝病,出现肝功能异常、肝细胞破坏长期用药医治无效,究其原因是由于患者肝脏本身的免疫耐受性减退,不能识别肝组织(抗原)成份而产生免疫反应引起一种非自限性肝炎称为自身免疫性肝炎(AIH).自身免疫性肝炎只要早期确诊,是能够得到有效治疗、控制疾病的进展,甚至达到治愈[1].为使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得到早期确诊我们开展了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自身抗体包括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ASMA),抗线粒体抗体(AMA)、抗肝特异性蛋白抗体(LSP)、抗肝细胞膜抗原抗体(LMA)、可溶性肝抗原抗体(SLA)、肝肾微粒体抗体(LKM-I)等项目.报告如下.
作者:马艳丽;张翠萍;高俊芬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体内外丙戊酸(VPA)和HA14-1联合应用对Bcl-2高表达的白血病细胞的杀伤效能及对外周血象的影响.方法 (1)将BALL-1分为空白对照组、1 mmol/L VPA组、5 mmol/L VPA组、15 mmol/L VPA组,作用72 h,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结果;(2)将BALL-1分为对照组、VPA组、HA14-1组、VPA+HA14-1组,作用后流式细胞法检测各组凋亡率;(3)每组6只NOD/SCID鼠在每只鼠接种1×107/0.2mlBALL-1后24h按如下分组进行实验:①对照组;②HA14-1组,经尾静脉注射灭菌HA14-125 mg·kg-1·d-1,共7天;③VPA组,注射灭菌VPA 250 mg·kg-1·d-1,共7天;④HA14-1+VPA组,注射灭菌HA14-125mg·kg-1·d-1,4小时后再注射灭菌VPA250mg·kg-1·d-1,共7天.记录各组小鼠的存活时间.(4)将普通小白鼠共24只按(3)方法进行分组,比较几组普通小鼠的生存率、存活时间,及外周血细胞计数.结果 (1)VPA15 mmol/L作用72 h BALL-1凋亡率为(24.8±2.8)%,与其它3组比较P<0.01;另3组之间比较P>0.05.(2)HA14-1组、VPA组凋亡率分别为(4.6±0.1)%、(4.8±0.5)%,与对照组比较,P>0.05.HA14-1+VPA组凋亡率高达(76.5±6.9)%,与另3组比较P<0.01.(3)HA14-1+VPA组小鼠生存天数为(87.5±4.5)天,显著长于其他3组,而其他3组之间无差异.(4)HA14-1单独作用组和HA14-1与VPA联合作用组表现为白细胞与血小板轻微而短期下降,而小鼠的生存率、存活时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HA14-1与VPA联合用药,可克服Bcl-2高表达造成的对VPA的抗性.
作者:薛红漫;李文益;孟哲;李晓圆;张金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我国是肝炎高发地区,乙型肝炎占绝大部分,但临床上仍有10%-20%的肝炎病因未明,自身免疫性肝病可能是一个原因;它包括AIH(自身免疫性肝炎)、PBC(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PSC(原发性肝硬化性胆管炎).乙型肝炎以抗病毒治疗为主,用干扰素治疗(有免疫调节功能)可取得较好疗效,而AIH多以免疫抑制剂治疗为主,PBC和PSC以抑制胆汁淤积为主.[1].本文研究我院42例自身免疫性肝病实验室指标和临床特征,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沈芳;巫善明;陈晓蓉;陈良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近几年来许多高端血液分析仪都配置了自动检测网织红细胞参数的功能,但这些新参数的临床的应用价值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我国目前对成年人网织红细胞各参考范围调查研究已有报道[1,2],而对正常儿童网织红细胞参数参考范围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为此,我们检测了264例儿童的外周血,对其网织红细胞各参数进行了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戈建军;王晓卫;戈萱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过去,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依靠临床神经查体和传统的神经传导速度等来评估、研究感觉神经的功能.然而,临床神经查体难以对感觉神经的功能定量化,神经传导速度只能用于评估粗大有髓神经纤维的功能.因此,需要有不同的检查工具来定量化的评估感觉神经,尤其是细小有髓和无髓神经纤维的功能.
作者:王百辰;丁美萍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牛磺酸对运动大鼠心肌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大鼠力竭运动为模型,观察了牛磺酸对运动后大鼠心肌线粒体脂质过氧化水平、抗氧化酶、游离钙及磷脂酶A2(PLA2)的影响.结果 力竭运动可引起大鼠心肌线粒体脂质过氧化水平和磷脂酶A,活性显著升高,心肌线粒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游离钙浓度的显著下降,而牛磺酸可抑制人鼠力竭运动后心肌线粒体脂质过氧化水平和磷脂酶A:活性的显著升高,抑制大鼠心肌线粒体SOD的活性和游离钙浓度的显著下降.结论 牛磺酸可减少力竭运动后自由基对心肌线粒体的攻击,具有保护力竭运动后心肌线粒体的功能和防止心肌损伤的作用.
作者:张陵;张钧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对室间质量评价的得分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总结室内质控和室间质量评价的经验,以便更好地为临床服务.方法 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盲样19项临床生化指标.结果 六年中质控检测19项指标,变异指数得分(VIS)A级占83.19%,B级占13.14%,C级占3.67%.1999年-2004年Na VIS得分A级从50%提高到60%,Cl VIS得分A级从40%-88%.结论 经过改进使过去结果不太准确的指标得到修正,质量控制对于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质量保证非常重要,只有做好室内质控和室间质量评价,才能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治疗、预后观察的依据.
作者:李红霞;贾玫;岳志红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前已发现,瘦素(Leptin,Lep)与除肥胖之外的多种疾病如Ⅱ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1,2].本文探讨了脑梗死急性期血清Leptin和与其相关的胰岛素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樊丽超;李颖;李静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海蓝组织细胞增生症(SBH)临床少见,且HE染色不易识别,常造成本病的漏误诊,现将我院发现1例局限性乳腺海淀组织增生症误诊为黑色素瘤1例报道如下.
作者:李春伟;杨艳;李雪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PTEN抑癌基因突变在髓母细胞瘤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用PCR-DNA单链构型多态性分析(PCR-SSCP)方法,对34例髓母细胞瘤、10例小脑星形细胞瘤和5例正常脑组织进行PTEN基因第5、8重要功能外显子突变检测.结果 10例小脑星形细胞瘤中exon5和exon8均无点突变的发生;髓母细胞瘤PTEN基因纯合性缺失率为2.9%;exon5-1突变者3例;exon5-2突变者4例;exon-8突变者3例;PTEN基因总变异率为32.4%.结论 髓母细胞瘤中PTEN基因高变异率可能与髓母细胞瘤的发生相关.
作者:王亚明;田增民;罗世祺;田宇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比较晚孕蜕膜NK细胞(dNK细胞)与外周血NK细胞(pNK细胞)表型变化,探讨dNK细胞特异性标志与母胎界面免疫耐受的关系.方法 分别收集晚孕蜕膜组织及外周血各20例,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淋巴细胞,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两组中NK细胞含量及其表面分子CD16、NKG2A、NKG2D表达水平.结果 dNK细胞占蜕膜淋巴细胞39.1±3.9%,pNK细胞占外周血淋巴细胞10.3±3.2%;dNK细胞表面CD16的表达明显低于pNK细胞,两者分别(10.3±3.9)%与(95.6±2.6)%(P<0.05),NKG2A的表达明显高于pNK细胞,两者分别为(88.7±5.4)%与(24.9±7.8)%(P<0.05),NKG2D的表达两者相近,分别为(90.4±3.9)%与(93.2±3.5)%(P>0.05).结论 晚孕蜕膜中NK细胞的特殊表型可能是维持母胎界面免疫耐受的重要因素.
作者:周颖;石永云;凌斌;高婷;王梅梅;姚凤球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尿毒症时AGEs与NO的关系,以及AGEs与NO在尿毒症心血管并发症中的意义.方法 用ELISA法检测研究对象血中AGEs的水平,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研究对象血中NO含量.结果 ①血清AGEs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且有心血管并发症组AGEs明显高于无心血管并发症组.②血清NO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且有心血管并发症组NO明显低于无心血管并发症组.③AGEs与NO呈负相关.结论 血中高浓度的AGEs可能通过灭活NO等机制与NO共同参与尿毒症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作者:赵华;蔺勇;孙国华;徐学明;张扬 刊期: 200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