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关于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免疫功能早有研究报道[1,2],但关于支气管哮喘患者红细胞CR1基因组密度多态性分布及对红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未见文献报道,我们自2004年至今做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蒋玉红;王亚秋;孙宽周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近年来,大量临床观察,血清胆红素的轻度升高是一种健康指标,这与多年来血红素分解代谢中有关胆红素只是一种毒性废物的传统看法有所区别.本文从对2002-2004年我院对老年冠心病人群、健康人群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孙阳;赵喜斌;侯毅锐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PTEN抑癌基因突变在髓母细胞瘤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用PCR-DNA单链构型多态性分析(PCR-SSCP)方法,对34例髓母细胞瘤、10例小脑星形细胞瘤和5例正常脑组织进行PTEN基因第5、8重要功能外显子突变检测.结果 10例小脑星形细胞瘤中exon5和exon8均无点突变的发生;髓母细胞瘤PTEN基因纯合性缺失率为2.9%;exon5-1突变者3例;exon5-2突变者4例;exon-8突变者3例;PTEN基因总变异率为32.4%.结论 髓母细胞瘤中PTEN基因高变异率可能与髓母细胞瘤的发生相关.
作者:王亚明;田增民;罗世祺;田宇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常见的一种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疾病.近年的研究显示骨关节炎不但是一种退行性疾病,而且是一种关节内的炎症反应.通过检测OA软骨细胞CD80/CD86的表达情况,探讨软骨细胞在O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10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软骨标本为病例组,同时收集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软骨标本为正常对照组.进行软骨细胞培养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软骨细胞CD80/CD86的表达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病例组软骨细胞表达CD80的阳性细胞百分率(2.47%±0.59%)比正常对照组软骨细胞(0.94%±0.25%)高(P<0.01).病例组软骨细胞表达CD86的阳性细胞百分率(1.71%±0.71%)比正常对照组软骨细胞(0.93%±0.47%)高(P<0.01).结论 CD80/CD86在骨关节炎患者软骨细胞中表达增加,做为抗原提呈细胞的标志分子,提示软骨细胞在骨关节炎中发挥抗原提呈作用.
作者:许晓东;刘爱华;常乃柏;黄慈波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有部分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者久治不愈,还有一些不明原因、具有相似临床症状的慢性肝病,出现肝功能异常、肝细胞破坏长期用药医治无效,究其原因是由于患者肝脏本身的免疫耐受性减退,不能识别肝组织(抗原)成份而产生免疫反应引起一种非自限性肝炎称为自身免疫性肝炎(AIH).自身免疫性肝炎只要早期确诊,是能够得到有效治疗、控制疾病的进展,甚至达到治愈[1].为使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得到早期确诊我们开展了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自身抗体包括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ASMA),抗线粒体抗体(AMA)、抗肝特异性蛋白抗体(LSP)、抗肝细胞膜抗原抗体(LMA)、可溶性肝抗原抗体(SLA)、肝肾微粒体抗体(LKM-I)等项目.报告如下.
作者:马艳丽;张翠萍;高俊芬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近年来,前列腺癌(PCa)的发病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检测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已成为公认的临床上筛查、诊断和检测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的重要手段.常见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血清TPSA亦可升高,尤其在诊断灰色区域(TPSA处于4.0-10.0μg/L)时,PCa检出率仅为25.4%,TPSA为10.0-20.0 μg/L时检出率为37.7%[1].研究表明,血清中TPSA70%-90%以较稳定的结合PSA(CPSA)形式存在,10%-30%的游离PSA(fPSA)稳定性差,半衰期短,且受多种因素影响,CPSA以其优势已渐成为具有较高临床价值的诊断PCa的重要指标.本文检测214例PCa和BPH患者血清TPSA、CPSA,并计算C/T值,以探讨分析TPSA、CPSA、C/T在诊断PCa尤其是PCa与BPH的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作用.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吕世华;王培麟;黎毓光;王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检测结核性胸膜炎及恶性胸膜炎患者血清与胸水中γ-干扰素(IFN-γ)水平,探讨IFN-γ对结核性胸膜炎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链免疫吸附法检测40例结核性胸膜炎、40例恶性胸膜炎患者血清及胸水和4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的IFN-γ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IFN-γ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①结核性胸膜炎组与恶性胸膜炎组胸水中IFN-γ浓度分别为(448.96±191.97)pg/ml和(47.77±27.67)pg/ml,结核性胸膜炎组的IFN-γ浓度水平显著高于恶性胸膜炎组(P<0.01);结核性胸膜炎组与恶性胸膜炎组血清中IFN-γ浓度分别为(42.63±18.35)pg/ml和(38.43±18.80)pg/ml,与健康对照组血清中IFN-γ浓度(39.19±17.96)pg/ml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②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结果,IFN-γ在结核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佳临界值是145.9 pg/ml,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2.5%、100%和93%.结论 IFN-γ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有重要的作用,可为临床鉴别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提供有效的参考指标.
作者:赵云虹;冯丽娜;王琦;庞玉林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氯化镉(Cadmium Chloride)和硫酸锌(Zinc Sulfate)对肝细胞癌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 建立人肝细胞癌异位种植转移模型.将荷瘤裸60只鼠随机分成五组,每组12只.种植1周后开始,分别自腹腔一次性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氯化镉(Cd组三个剂量:1.0 mg,2.0 mg,3.0 mgCd/kg)、氯化镉(3.0 mgCd/kg)与硫酸锌联合应用(Zn+Cd).种植后第8周末处死动物,测量种植处肿瘤重量、体积、观察癌细胞转移及腹水出现情况、透射电镜观察肝细胞超微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肝脏及肝癌组织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结果 各组均成瘤,Zn+Cd组、Cd组(3.0 mg,2.0mg,1.0mg/Cd/kg)与对照组相比,裸鼠肿瘤生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腹膜转移率分别为8.3%、9.1%、18.1%、36.4%、100%(P<0.05);透射电镜观察,Cd组与Zn+Cd组相比,线粒体、粗面内质网明显减少,溶酶体、脂滴增多;IHC检测,Zn+Cd组荷瘤裸鼠肝脏组织的MT染色明显加深,肝癌组织MT染色无明显改变.结论 镉对肝细胞癌生长和转移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应用镉剂治疗前预用锌,对正常肝组织有保护作用.
作者:王海峰;张研;任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比较晚孕蜕膜NK细胞(dNK细胞)与外周血NK细胞(pNK细胞)表型变化,探讨dNK细胞特异性标志与母胎界面免疫耐受的关系.方法 分别收集晚孕蜕膜组织及外周血各20例,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淋巴细胞,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两组中NK细胞含量及其表面分子CD16、NKG2A、NKG2D表达水平.结果 dNK细胞占蜕膜淋巴细胞39.1±3.9%,pNK细胞占外周血淋巴细胞10.3±3.2%;dNK细胞表面CD16的表达明显低于pNK细胞,两者分别(10.3±3.9)%与(95.6±2.6)%(P<0.05),NKG2A的表达明显高于pNK细胞,两者分别为(88.7±5.4)%与(24.9±7.8)%(P<0.05),NKG2D的表达两者相近,分别为(90.4±3.9)%与(93.2±3.5)%(P>0.05).结论 晚孕蜕膜中NK细胞的特殊表型可能是维持母胎界面免疫耐受的重要因素.
作者:周颖;石永云;凌斌;高婷;王梅梅;姚凤球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肾病(DN)发病的相关因素和早期诊断指标.方法 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41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浆凝血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与24小时的尿白蛋白(uAlb),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TH糖蛋白(THP)的相关性.结果 T2DM患者血浆PAI-1与UAE、α1-MG呈显著正相关(r=0.62和r=0.52,P均<0.01),与THP呈显著负相关(r=0.30,P<0.01).结论 血浆PAI-1与UAE、α1-MG、β2-MG、THP等反映肾脏不同病变部位的指标联合应用,可更准确诊断早期DN,监测其发展.
作者:周文华;罗从娟;卞淑芬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精索静脉曲张(Varicocele,VC)是引起不育的常见原因之一,约占不育病人的21%-41%,明显高于一般人群的10%-16%[1].为了探讨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对精索静脉曲张不育患者精液质量的影响,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2年1月至2006年3月期间70例Ⅱ度、Ⅲ度精索静脉曲张不育行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的患者,并对比其术前、术后精液常规的变化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苗强;周长慧;张羽;于长海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TP、TPR等几项生化指标在胸水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ROC曲线图评价74例患者胸水渗出液和漏出液中的TPR、LDHR、CHOLR等.结果 TP、LDH、CHOL及TPR、LDHR、CHOLR渗出液组均显著高于漏出液组(P<0.01).根据ROC曲线,所有测试中TPR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均高于其他指标,其诊断准确性是高的(94.8%).根据疾病分组,除LDH在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他指标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水与血清的蛋白比值(TPR)、胸水乳酸脱氢酶(LDH)、胸水胆固醇(CHOL)含量对区分胸水渗出液和漏出液以及鉴别胸水疾病的性质方面具有临床意义,特别是胸水与血清的蛋白比值(TPR)对区分胸水渗出液和漏出液更有意义.
作者:毛盛尧;杨振仪;楼亚玲;张钧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异丙酚和七氟醚麻醉对应激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手术提供一种合理的麻醉方法.方法Ⅰ组20例异丙酚静脉诱导,异丙酚静脉持续泵入4-8μgkg/h维持麻醉;Ⅱ组20例七氟醚诱导,七氟醚持续吸入1%-2%维持麻醉.观测两组病人不同时期的血糖、皮质醇及SBP、DBP、HR、SpO2的变化.结果Ⅰ组术中SBP、DBP比Ⅱ组明显降低(P<0.05);术中,术毕Ⅰ组皮质醇明显高于Ⅱ组(P<0.01);术毕时Ⅰ组血糖明显高于Ⅱ组(P<0.01).结论 七氟醚吸入麻醉比异丙酚静脉麻醉应激反应小,血流动力学变化小,更适合于麻醉的选择.
作者:刘岩;王金兰;赵国庆;李龙云 刊期: 2006年第10期
随着系列单克隆抗体的应用,白血病细胞免疫分型的广泛开展及其研究的深入,伴CD7抗原表达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不断被发现.有学者认为CD7阳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CD7+AML)是一类独特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亚型,具有不伴有CD7抗原表达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不同的临床特点、生物学特征与预后[1,2].本文对56例AML进行免疫表型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旨在探讨CD7+AML免疫表型及临床特点.
作者:林慧君;吴建国;吴茅;吴育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近几年来许多高端血液分析仪都配置了自动检测网织红细胞参数的功能,但这些新参数的临床的应用价值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我国目前对成年人网织红细胞各参考范围调查研究已有报道[1,2],而对正常儿童网织红细胞参数参考范围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为此,我们检测了264例儿童的外周血,对其网织红细胞各参数进行了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戈建军;王晓卫;戈萱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我国汉族人群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启动子区-509C/T单核苷酸多态性(NCBI SNP数据库:rs1800469)分布的特征及种群间遗传差异.方法 采用PCR-RFLP结合DNA测序技术,检测鉴定383例无血缘关系的健康中国汉族个体血样DNA的基因型,并与国外其他人群相比较.结果 ①我国汉族人群TGFβ1-509C/T基因型多态性CC∶CT∶TT=125(0.326∶189(0.494)∶69(0.180);等位基因分布频率:C∶T=0.573∶0.427.②与日本、意大利及朝鲜人群比较,我国汉族正常人群TGFβ1基因-509C/T无论是基因型,还是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杂合率比较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我国汉族正常人群TGFβ1基因-509C/T存在高度多态性,与已报导的部分国外人群相比无明显遗传差异性.
作者:薛超;李幼姬;王一鸣;黄俊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重组pUPO-△γ134.5-CGRP扩增子对免疫系统的作用.方法 用重组扩增子感染BALB/C小鼠,分离血清及淋巴细胞,流式细胞仪法、免疫组化法、LDH法、分别检测外周血CD4、CD8分类、TCR、NK细胞、CTL细胞以及LAK细胞活性杀伤活性.结果 重组扩增子明显增强了机体的免疫力.结论 该重组扩增子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作者:吴军;张海鸥;陈玉丙;周芬莉;李珂静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19mRNA、CK20mRNA和CEAmRNA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大肠癌患者76例,健康志愿者30例外周血CK19mRNA、CK20mRNA和CEAmRNA水平.结果 76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19mRNA的水平为5 962.5±19926.1 copies/ml,其中38例阳性,阳性率为50.0%;CK20mRNA的水平为6 244.3±15 113.1 copies/ml,其中28例阳性,阳性率为36.8%;CEAmRNA的水平为7 377.0± 26 281.5 copies/ml,其中36例阳性,阳性率为47.4%.对照组30例未见表达.单项检测阳性率较低,联合其中二项检测阳性率较高,联合三项阳性率可达68.4%.结论 外周血CK19mRNA、CK20mRNA和CEAmRNA可作为大肠癌微转移辅助诊断指标,联合二至三项指标有较高的检出率,定量检测有助于大肠癌微转移的监测.
作者:李招云;戴岳楚;张黎明;吴晓宇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早期肾脏损害的实验诊断方法和意义.方法 回顾32例正常人和52例尿蛋白阴性、血清尿素、肌酐正常的患者晨尿微量白蛋白(MA)及N-乙酰-β-D-氨基酸葡萄糖苷酶(NAG)、碱性磷酸酶(ALP)、亮氨酸氨肽酶(LAP)等尿酶测定结果.结果 病例组MA、NAG、ALP、LAP与正常组相比增高有显著性差异,两项或多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阳性检出率.结论 尿MA、NAG、ALP、LAP是诊断肾脏早期损害灵敏的实验室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的灵敏度.
作者:林云;张小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多核白细胞弹性蛋白酶及白细胞介素-1α(Interleukin-1α,IL-1α)对人角膜基质细胞胶原降解作用的影响,探讨角膜溃疡的发生机理.方法 角膜基质细胞三维胶原凝胶模型表面添加含多核白细胞弹性蛋白酶及IL-1α的MEM液,培养5天,通过测定培养液中的羟脯氨酸(HYP)的量作为胶原降解活性单位.结果 多核白细胞弹性蛋白酶直接降解Ⅰ型胶原,但对角膜基质细胞胶原降解无明显影响,同时添加弹性蛋白酶和IL-1α,明显增加角膜基质细胞胶原降解.结论 多核白细胞弹性蛋白酶和IL-1α协同作用促进角膜基质细胞胶原降解,可能在角膜溃疡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贾卉;张冰洁;郝继龙;刘泊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慢性肾炎患者外周血CD146表达的意义.方法 用ELISA方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11例慢性肾炎患者与10例正常人外周血CD146的表达.结果 慢性肾炎患者外周血CD146表达(425.68±87.84n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68.85%±70.90ng/ml),P<0.01;CD146表达与尿蛋白定量的相关系数为0.08,P>0.05.结论 慢性肾炎患者存在CD146的高表达,但与尿蛋白定量并无相关性.
作者:王锋;汪年松;晏春根;倪培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牛磺酸对运动大鼠心肌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大鼠力竭运动为模型,观察了牛磺酸对运动后大鼠心肌线粒体脂质过氧化水平、抗氧化酶、游离钙及磷脂酶A2(PLA2)的影响.结果 力竭运动可引起大鼠心肌线粒体脂质过氧化水平和磷脂酶A,活性显著升高,心肌线粒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游离钙浓度的显著下降,而牛磺酸可抑制人鼠力竭运动后心肌线粒体脂质过氧化水平和磷脂酶A:活性的显著升高,抑制大鼠心肌线粒体SOD的活性和游离钙浓度的显著下降.结论 牛磺酸可减少力竭运动后自由基对心肌线粒体的攻击,具有保护力竭运动后心肌线粒体的功能和防止心肌损伤的作用.
作者:张陵;张钧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肝病患者血清中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β-NAG)、单胺氧化酶(MAO)、脯氨酸肽酶(PLD)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变化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速率法检测以上各种酶的活性.结果 肝病组各种酶的活性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1).肝硬化组又与其它肝病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发现β-NAG、MAO及PLD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SOD活性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明显负相关.结论 β-NAG、MAO、PLD及SOD与肝纤维化程度相关性显著,可以作为检测肝纤维化程度的良好指标.
作者:杨清;王星云;关向荣;于爱清;柳忠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结核病是一种较严重的传染病,目前的疫情呈上升趋势.结核病的实验室诊断是发现传染源的主要途径和手段,是确定结核病诊断和化疗方案的重要依据,也是考核疗效、评价治疗效果的可靠标准.痰中结核杆菌的检测方法常规采用痰涂片及痰培养.涂片虽简单易行,但阳性率低,培养虽为金标准,但周期太长,均难以满足临床需要.近年来,一些针对结核分支杆菌检测的新方法陆续报道.本文对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噬菌体裂解法、PCR-斑点杂交法,几种结核分支杆菌检测方法的应用进行评价.
作者:马兴钢;韩中波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三种总铁结合力测定方法.方法 对直接法、美国原装IBCT试剂盒及碳酸镁吸附法测定总铁结合力的精密度、相关性进行比较.结果 直接法、美国原装IBCT试剂盒及碳酸镁吸附法CV值分别小于4.4、4.2、4.8%.三种方法比较,经方差分析显示,F=0.059,P=0.943,三种测定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以美国原装IBCT试剂盒测定结果作为对比方法,直接法与碳酸镁吸附法线性方程分别为Y=0.967X+3.215,r=0.984;Y=1.019X-0.891,r=0.986.结论 三种方法测定结果有较好的可比性;但直接法更简便,快捷,更能适应临床需要.
作者:徐晓杰;徐斐;胡云良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检测人脑胶质瘤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八因子相关抗原(Ⅷ-R Ag)的表达,探讨VEGF在脑胶质瘤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正常脑组织对照标本3例,取自脑外伤后内减压的病人.62例胶质瘤病人的手术标本,其中胶质母细胞瘤23例,间变胶质细胞瘤20例和星形胶质细胞瘤19例.采用VEGF多克隆抗体、兔抗人八因子相关抗原(Ⅷ-R Ag)行常规S-P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计算VEGF免疫活性指数和微血管密度值.结果 VEGF染色指数随着肿瘤恶性度的升高而增高;脑胶质瘤组织微血管密度随着肿瘤级别的升高而增高;脑肿瘤病理分级和VEGF(r=0.941)的表达及与MVD(r=0.907)之间呈正相关性.结论 VEGF可能通过促进肿瘤组织内血管生成,在人脑胶质瘤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表达水平对判断恶性程度及预后有指导意义.
作者:曹浩强;姚明;周永庆;沈剑峰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对室间质量评价的得分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总结室内质控和室间质量评价的经验,以便更好地为临床服务.方法 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盲样19项临床生化指标.结果 六年中质控检测19项指标,变异指数得分(VIS)A级占83.19%,B级占13.14%,C级占3.67%.1999年-2004年Na VIS得分A级从50%提高到60%,Cl VIS得分A级从40%-88%.结论 经过改进使过去结果不太准确的指标得到修正,质量控制对于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质量保证非常重要,只有做好室内质控和室间质量评价,才能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治疗、预后观察的依据.
作者:李红霞;贾玫;岳志红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用基因诊断技术对白血病分型诊断及微小残留病(MRD)监控,同时对所检测数据建立信息系统.方法 巢式RT-PCR扩增急髓性白血病融合基因,PCR扩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基因重排,用Delphi程序设计信息系统.结果 M2b型白血病能扩增出AML1/ETO融合基因;M3型白血病能检测出L型和S型融合基因;慢粒白血病可检测出b3a2和b3a2融合基因;急淋白血病可检测出IgH、TCRγ、TCRδ基因重排.结论 基因诊断能有效进行白血病分型及MRD监控,信息系统的建立方便了检测信息的管理及查询.
作者:孙新六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儿血清骨桥蛋白与血管紧张素Ⅱ变化及关系.方法 测定24例C断患儿及15例健康患儿血清骨桥蛋白(OPN),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采用心脏超声测定CHF患儿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①血清OPN,AⅡ的水平与CHF的心功能状态有关.②血清OPN,AngⅡ的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52,r=-0.64,P<0.05).③OPN与AngⅡ呈正相关(r=0.55,P<0.05).结论 骨桥蛋白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过度激活以及二者相互影响可加速心功能的恶化.
作者:印芳颖;姜伟栋;孙景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我国是肝炎高发地区,乙型肝炎占绝大部分,但临床上仍有10%-20%的肝炎病因未明,自身免疫性肝病可能是一个原因;它包括AIH(自身免疫性肝炎)、PBC(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PSC(原发性肝硬化性胆管炎).乙型肝炎以抗病毒治疗为主,用干扰素治疗(有免疫调节功能)可取得较好疗效,而AIH多以免疫抑制剂治疗为主,PBC和PSC以抑制胆汁淤积为主.[1].本文研究我院42例自身免疫性肝病实验室指标和临床特征,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沈芳;巫善明;陈晓蓉;陈良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脑梗塞又称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一种由于脑血管内发生血栓、栓塞或其他原因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的疾病,是我国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血液葡萄糖浓度升高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脑梗塞的危险因素,不论在男性还是女性都超过正常人2倍多[1],本人对我院诊治的脑梗塞患者进行血糖和脂质浓度及血细胞积各参数的分析.
作者:徐黔宁;阮荣华;蒋亚萍;张仙森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尿毒症时AGEs与NO的关系,以及AGEs与NO在尿毒症心血管并发症中的意义.方法 用ELISA法检测研究对象血中AGEs的水平,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研究对象血中NO含量.结果 ①血清AGEs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且有心血管并发症组AGEs明显高于无心血管并发症组.②血清NO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且有心血管并发症组NO明显低于无心血管并发症组.③AGEs与NO呈负相关.结论 血中高浓度的AGEs可能通过灭活NO等机制与NO共同参与尿毒症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作者:赵华;蔺勇;孙国华;徐学明;张扬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巨幼细胞性贫血(简称MA)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简称MDS)病人骨髓象均可见病态造血现象,如多小核巨核细胞作为分化较好的病态巨核细胞均可在这两病中出现,但我们发现在病态巨核细胞的类型和多小核巨核细胞核象的变化上,各有特征和不同.现将我们观察的结果作一报告.
作者:范贤斌;徐志;卢兴国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浓度水平与宫颈癌发生、预后及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 抽取正常对照组人群(n=12)、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组患者(n=16)治疗前、宫颈癌组患者(n=45)治疗前及宫颈癌组13例治疗后6个月患者与20例宫颈癌治疗后12-18个月患者肘静脉血,共获得106份血清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GF-Ⅱ浓度.结果 宫颈癌组患者血清IGF-Ⅱ浓度比CIN组及对照组人群血清IGF-Ⅱ浓度明显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且宫颈癌患者血清IGF-Ⅱ浓度水平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呈正相关,宫颈癌患者治疗后血清IGF-Ⅱ浓度比治疗前明显降低.结论 血清IGF-Ⅱ浓度水平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并且可以用于判断宫颈癌预后及治疗疗效.
作者:张利群;李楷滨;王立岩;蔡知天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建立大鼠小体积肝移植模型的方法.方法 根据SD大鼠各肝叶/全肝重比例设计大鼠不同比例小体积供肝.用原位肝叶切除法获得小体积供肝移植给相同或相近体重的大鼠.供肝植入用双袖套法.共行大鼠50%小体积肝移植150例.结果 本组大鼠3 d和7 d存活率分别为88%(132/150)和81.3%(122/150).并发症包括:下腔静脉血栓6例,门静脉血栓3例,门静脉扭曲3例,肝上下腔静脉吻合口狭窄3例,肝上下腔静脉吻合口渗血6例,胆漏5例,腹腔感染2例.结论 基于SD大鼠各肝叶/全肝重比例的原位肝叶切除法是获取大鼠不同比例小体积供肝的理想方法.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和细致的操作是成功制作大鼠小体积肝移植模型的关键.
作者:汪根树;陈规划;朱晓峰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两种体外分离培养原代大鼠胚胎肝干细胞(EHSCs)方法,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 用胶原酶灌注法及剪碎消化法分离不同年龄的大鼠胚胎肝干细胞,用含10%优等胎牛血清的H-DMEM培养液培养.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下观察该细胞表面抗原的表达情况,进行鉴定.结果 两种方法分离的大鼠胚·胎肝干细胞体外培养24 h贴壁,5 d左右可长成单层,光镜下为致密圆形细胞,边缘清楚.8 d后细胞铺展,呈上皮样.表达甲胎蛋白(AFP)抗原、细胞角蛋白(CK)18、19.结论 所分离的细胞经鉴定为大鼠胚胎肝干细胞,可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迅速扩增,两种方法所分离培养的肝细胞形态基本一致.
作者:胡小波;曲丽梅;李玉林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前已发现,瘦素(Leptin,Lep)与除肥胖之外的多种疾病如Ⅱ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1,2].本文探讨了脑梗死急性期血清Leptin和与其相关的胰岛素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樊丽超;李颖;李静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观察24h尿蛋白定量(24Up)与随机尿和晨尿蛋白/肌酐比值(UP/Ugcr)的相关性,研究随机尿和晨尿UP/Ugcr代替24Up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肾内科住院病人119例,对其24UP与随机尿及晨尿UP/Ugcr进行相关分析.采用ROC曲线分析确定随机尿UP/Ugcr相对于24UP为1 g及3 g的诊断界点.尿蛋白采用改良双缩脲法进行测定,血尿肌酐采用Jaffe法测定.结果 按肾功能分组分析显示,肌酐清除率(Ccr)<10 ml/min时,随机尿和晨尿UP/Ugcr比值与24UP两者不相关,Ccr>10 ml/min时高度相关.随机尿Up/Ugcr相应24UP为1 g及3 g的诊断界点分别为0.94g/gcr及2.61g/gcr时敏感性分别为91.6%和96.2%,特异性分别为85.7%和91.1%.随机尿和晨尿UP/Ugcr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相关性好.结论 Ccr>10 ml/min的肾脏病患者,可以用随机或晨尿UP/Ugcr代替24 UP用于监测尿蛋白排泄的变化.当Ccr<10 ml/min时,两者相关性较差,无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焦莉莉;杨文双;李海霞;徐国宾;夏铁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比较野生及重组人类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waFGF,raFGF)的蛋白结构稳定性、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探讨核转位序列的敲除对aFGF促分裂活性的影响.方法 Western-blot检测waFGF和raFGF两种蛋白结构稳定性;MTT法检测NIH3T3细胞增殖,即促细胞分裂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同时,检验肝素(HS)对waFGF和raFGF有关生物学作用.结果 waFGF的结构稳定性大于raFGF;细胞增殖实验表明,waFGF的促分裂活性大于raFGF,P<0.05.在肝素的参与下,waFGF和raFGF表现出更大的促分裂活性;结论 与waFGF比,raFGF的结构稳定性小于waFGF,具有较弱的促分裂性,仍具有刺激DNA合成和细胞增殖的能力.肝素具有增强aFGF活性的作用,可作为aFGF体外实验中模仿机体内环境的辅助因子.
作者:吕文天;付士波;彭菲;吕喆;顾加祥;王志成;李校堃;龚守良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体内外丙戊酸(VPA)和HA14-1联合应用对Bcl-2高表达的白血病细胞的杀伤效能及对外周血象的影响.方法 (1)将BALL-1分为空白对照组、1 mmol/L VPA组、5 mmol/L VPA组、15 mmol/L VPA组,作用72 h,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结果;(2)将BALL-1分为对照组、VPA组、HA14-1组、VPA+HA14-1组,作用后流式细胞法检测各组凋亡率;(3)每组6只NOD/SCID鼠在每只鼠接种1×107/0.2mlBALL-1后24h按如下分组进行实验:①对照组;②HA14-1组,经尾静脉注射灭菌HA14-125 mg·kg-1·d-1,共7天;③VPA组,注射灭菌VPA 250 mg·kg-1·d-1,共7天;④HA14-1+VPA组,注射灭菌HA14-125mg·kg-1·d-1,4小时后再注射灭菌VPA250mg·kg-1·d-1,共7天.记录各组小鼠的存活时间.(4)将普通小白鼠共24只按(3)方法进行分组,比较几组普通小鼠的生存率、存活时间,及外周血细胞计数.结果 (1)VPA15 mmol/L作用72 h BALL-1凋亡率为(24.8±2.8)%,与其它3组比较P<0.01;另3组之间比较P>0.05.(2)HA14-1组、VPA组凋亡率分别为(4.6±0.1)%、(4.8±0.5)%,与对照组比较,P>0.05.HA14-1+VPA组凋亡率高达(76.5±6.9)%,与另3组比较P<0.01.(3)HA14-1+VPA组小鼠生存天数为(87.5±4.5)天,显著长于其他3组,而其他3组之间无差异.(4)HA14-1单独作用组和HA14-1与VPA联合作用组表现为白细胞与血小板轻微而短期下降,而小鼠的生存率、存活时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HA14-1与VPA联合用药,可克服Bcl-2高表达造成的对VPA的抗性.
作者:薛红漫;李文益;孟哲;李晓圆;张金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自身免疫性肝病(autoimmune liver diseases,ALDS)的临床、生化及自身抗体特点.方法 分析我院1996年-2005年148例ALDS患者其中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患者52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PBC)患者96例的临床表现,并分析有关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不典型,肝功能各项指标普遍异常,AIH组以ALT升高更为明显,而PBC组患者ALP和GGT升高更为显著(P<0.01).在自身抗体检测情况两组有极大的差异.AIH患者主要以高效价的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ies,ANA)(44/52)和/或抗平滑肌抗体(antismooth muscle antibodies)(35/52)为主,此外,尚有9.6%(5/52)和3.8%(2/52)的AHI患者出现抗可溶性肝抗原抗体(auti-soluble liver antigen autoantibdies,抗SLA)和抗肝/肾微粒体(liver/kidney microsomal,LKM)抗体阳性.PBC组以抗线粒体抗体(mitahondrial anto-antibodies,AMA)阳性(99.0%)为主,93.8%的患者AMAM2阳性.结论 AIH及PBC的诊断可结合临床、生化、自身抗体检查的结果,其中自身抗体的检测尤为重要.
作者:屠小卿;朱烨;周琳;吴萍;耿红莲;竺蓓;顾鹏飞;仲人前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构建基质金属蛋白酶-26(MMP-26)小干扰RNA(siRNA)表达质粒,以研究其对人肿瘤细胞MMP-26基因表达的沉默效果,探索肿瘤基因治疗的新途径.方法 根据MMP-26基因mRNA序列,设计有小发夹结构的3条寡核苷酸序列,克隆到空载体pSUPERIOR.puro中,构建重组质粒,同时设计构建分别针对GFP和β-actin的干扰质粒作为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并进行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结果 酶切及测序证实重组质粒构建成功.结论 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可成功构建siRNA表达载体.
作者:张扬;王建伟;蔺勇;房学迅;李才 刊期: 2006年第10期
1概述脂联素(adiponectin,APN)是一种由白色脂肪细胞分泌的脂肪因子之一,APN在人类属于可溶性防御性胶原家族成员,由244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人APN基因(aPM1)定位于3q27染色体上,全长16kb,aPM1基因由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构成.
作者:贾玫;张正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过去,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依靠临床神经查体和传统的神经传导速度等来评估、研究感觉神经的功能.然而,临床神经查体难以对感觉神经的功能定量化,神经传导速度只能用于评估粗大有髓神经纤维的功能.因此,需要有不同的检查工具来定量化的评估感觉神经,尤其是细小有髓和无髓神经纤维的功能.
作者:王百辰;丁美萍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细胞外基质(ECM)是细胞的支架结构,在细胞生长、分化、迁移、粘附、增殖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机体的生长发育和许多病理过程与细胞外基质的破坏和重塑密切相关.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是一组结构功能同源的内肽酶家族,能降解细胞外基质多种蛋白成分.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ssue inhibitors of metalloproteinases,TIMPs)为MMPs特异抑制物.两者的调节失衡可导致眼部组织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本文就MMPs与TIMPs在角膜病变中的作用和意义加以综述.
作者:毛永侠;谷树严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小肠Dabska瘤是极罕见的低度恶性肿瘤,现报告1例并作文献复习.1临床资料1.1患者男性,47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黑便3个月伴下腹疼痛1周,于2004年8月10日门诊以盆腔肿物收入院.
作者:陈立平;王玉欣;高洪文;姚敏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冠状动脉及其分支正常情况下主要走行于心外膜下脂肪组织或心外膜的深面,有时可被心肌部分覆盖,走行于心肌内的冠状动脉于心肌收缩期受挤压,造成管腔不同程度的一时性狭窄甚至完全闭塞,该部分冠状动脉即为壁冠状动脉,该部分心肌纤维称心肌桥.近年来,随着医学界对心肌桥认识的不断加深,心肌桥的临床检出率不断增多.本文分析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00-2005年通过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出的心肌桥病例64例的临床特点.
作者:王萍;王宇朋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海蓝组织细胞增生症(SBH)临床少见,且HE染色不易识别,常造成本病的漏误诊,现将我院发现1例局限性乳腺海淀组织增生症误诊为黑色素瘤1例报道如下.
作者:李春伟;杨艳;李雪 刊期: 200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