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招云;戴岳楚;张黎明;吴晓宇
目的 探讨PTEN抑癌基因突变在髓母细胞瘤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用PCR-DNA单链构型多态性分析(PCR-SSCP)方法,对34例髓母细胞瘤、10例小脑星形细胞瘤和5例正常脑组织进行PTEN基因第5、8重要功能外显子突变检测.结果 10例小脑星形细胞瘤中exon5和exon8均无点突变的发生;髓母细胞瘤PTEN基因纯合性缺失率为2.9%;exon5-1突变者3例;exon5-2突变者4例;exon-8突变者3例;PTEN基因总变异率为32.4%.结论 髓母细胞瘤中PTEN基因高变异率可能与髓母细胞瘤的发生相关.
作者:王亚明;田增民;罗世祺;田宇 刊期: 2006年第10期
随着系列单克隆抗体的应用,白血病细胞免疫分型的广泛开展及其研究的深入,伴CD7抗原表达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不断被发现.有学者认为CD7阳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CD7+AML)是一类独特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亚型,具有不伴有CD7抗原表达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不同的临床特点、生物学特征与预后[1,2].本文对56例AML进行免疫表型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旨在探讨CD7+AML免疫表型及临床特点.
作者:林慧君;吴建国;吴茅;吴育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浓度水平与宫颈癌发生、预后及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 抽取正常对照组人群(n=12)、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组患者(n=16)治疗前、宫颈癌组患者(n=45)治疗前及宫颈癌组13例治疗后6个月患者与20例宫颈癌治疗后12-18个月患者肘静脉血,共获得106份血清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GF-Ⅱ浓度.结果 宫颈癌组患者血清IGF-Ⅱ浓度比CIN组及对照组人群血清IGF-Ⅱ浓度明显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且宫颈癌患者血清IGF-Ⅱ浓度水平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呈正相关,宫颈癌患者治疗后血清IGF-Ⅱ浓度比治疗前明显降低.结论 血清IGF-Ⅱ浓度水平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并且可以用于判断宫颈癌预后及治疗疗效.
作者:张利群;李楷滨;王立岩;蔡知天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脑梗塞又称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一种由于脑血管内发生血栓、栓塞或其他原因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的疾病,是我国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血液葡萄糖浓度升高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脑梗塞的危险因素,不论在男性还是女性都超过正常人2倍多[1],本人对我院诊治的脑梗塞患者进行血糖和脂质浓度及血细胞积各参数的分析.
作者:徐黔宁;阮荣华;蒋亚萍;张仙森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肾病(DN)发病的相关因素和早期诊断指标.方法 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41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浆凝血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与24小时的尿白蛋白(uAlb),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TH糖蛋白(THP)的相关性.结果 T2DM患者血浆PAI-1与UAE、α1-MG呈显著正相关(r=0.62和r=0.52,P均<0.01),与THP呈显著负相关(r=0.30,P<0.01).结论 血浆PAI-1与UAE、α1-MG、β2-MG、THP等反映肾脏不同病变部位的指标联合应用,可更准确诊断早期DN,监测其发展.
作者:周文华;罗从娟;卞淑芬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19mRNA、CK20mRNA和CEAmRNA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大肠癌患者76例,健康志愿者30例外周血CK19mRNA、CK20mRNA和CEAmRNA水平.结果 76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19mRNA的水平为5 962.5±19926.1 copies/ml,其中38例阳性,阳性率为50.0%;CK20mRNA的水平为6 244.3±15 113.1 copies/ml,其中28例阳性,阳性率为36.8%;CEAmRNA的水平为7 377.0± 26 281.5 copies/ml,其中36例阳性,阳性率为47.4%.对照组30例未见表达.单项检测阳性率较低,联合其中二项检测阳性率较高,联合三项阳性率可达68.4%.结论 外周血CK19mRNA、CK20mRNA和CEAmRNA可作为大肠癌微转移辅助诊断指标,联合二至三项指标有较高的检出率,定量检测有助于大肠癌微转移的监测.
作者:李招云;戴岳楚;张黎明;吴晓宇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近年来,前列腺癌(PCa)的发病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检测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已成为公认的临床上筛查、诊断和检测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的重要手段.常见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血清TPSA亦可升高,尤其在诊断灰色区域(TPSA处于4.0-10.0μg/L)时,PCa检出率仅为25.4%,TPSA为10.0-20.0 μg/L时检出率为37.7%[1].研究表明,血清中TPSA70%-90%以较稳定的结合PSA(CPSA)形式存在,10%-30%的游离PSA(fPSA)稳定性差,半衰期短,且受多种因素影响,CPSA以其优势已渐成为具有较高临床价值的诊断PCa的重要指标.本文检测214例PCa和BPH患者血清TPSA、CPSA,并计算C/T值,以探讨分析TPSA、CPSA、C/T在诊断PCa尤其是PCa与BPH的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作用.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吕世华;王培麟;黎毓光;王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关于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免疫功能早有研究报道[1,2],但关于支气管哮喘患者红细胞CR1基因组密度多态性分布及对红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未见文献报道,我们自2004年至今做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蒋玉红;王亚秋;孙宽周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比较野生及重组人类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waFGF,raFGF)的蛋白结构稳定性、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探讨核转位序列的敲除对aFGF促分裂活性的影响.方法 Western-blot检测waFGF和raFGF两种蛋白结构稳定性;MTT法检测NIH3T3细胞增殖,即促细胞分裂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同时,检验肝素(HS)对waFGF和raFGF有关生物学作用.结果 waFGF的结构稳定性大于raFGF;细胞增殖实验表明,waFGF的促分裂活性大于raFGF,P<0.05.在肝素的参与下,waFGF和raFGF表现出更大的促分裂活性;结论 与waFGF比,raFGF的结构稳定性小于waFGF,具有较弱的促分裂性,仍具有刺激DNA合成和细胞增殖的能力.肝素具有增强aFGF活性的作用,可作为aFGF体外实验中模仿机体内环境的辅助因子.
作者:吕文天;付士波;彭菲;吕喆;顾加祥;王志成;李校堃;龚守良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前已发现,瘦素(Leptin,Lep)与除肥胖之外的多种疾病如Ⅱ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1,2].本文探讨了脑梗死急性期血清Leptin和与其相关的胰岛素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樊丽超;李颖;李静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巨幼细胞性贫血(简称MA)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简称MDS)病人骨髓象均可见病态造血现象,如多小核巨核细胞作为分化较好的病态巨核细胞均可在这两病中出现,但我们发现在病态巨核细胞的类型和多小核巨核细胞核象的变化上,各有特征和不同.现将我们观察的结果作一报告.
作者:范贤斌;徐志;卢兴国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小肠Dabska瘤是极罕见的低度恶性肿瘤,现报告1例并作文献复习.1临床资料1.1患者男性,47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黑便3个月伴下腹疼痛1周,于2004年8月10日门诊以盆腔肿物收入院.
作者:陈立平;王玉欣;高洪文;姚敏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比较晚孕蜕膜NK细胞(dNK细胞)与外周血NK细胞(pNK细胞)表型变化,探讨dNK细胞特异性标志与母胎界面免疫耐受的关系.方法 分别收集晚孕蜕膜组织及外周血各20例,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淋巴细胞,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两组中NK细胞含量及其表面分子CD16、NKG2A、NKG2D表达水平.结果 dNK细胞占蜕膜淋巴细胞39.1±3.9%,pNK细胞占外周血淋巴细胞10.3±3.2%;dNK细胞表面CD16的表达明显低于pNK细胞,两者分别(10.3±3.9)%与(95.6±2.6)%(P<0.05),NKG2A的表达明显高于pNK细胞,两者分别为(88.7±5.4)%与(24.9±7.8)%(P<0.05),NKG2D的表达两者相近,分别为(90.4±3.9)%与(93.2±3.5)%(P>0.05).结论 晚孕蜕膜中NK细胞的特殊表型可能是维持母胎界面免疫耐受的重要因素.
作者:周颖;石永云;凌斌;高婷;王梅梅;姚凤球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尿毒症时AGEs与NO的关系,以及AGEs与NO在尿毒症心血管并发症中的意义.方法 用ELISA法检测研究对象血中AGEs的水平,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研究对象血中NO含量.结果 ①血清AGEs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且有心血管并发症组AGEs明显高于无心血管并发症组.②血清NO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且有心血管并发症组NO明显低于无心血管并发症组.③AGEs与NO呈负相关.结论 血中高浓度的AGEs可能通过灭活NO等机制与NO共同参与尿毒症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作者:赵华;蔺勇;孙国华;徐学明;张扬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构建基质金属蛋白酶-26(MMP-26)小干扰RNA(siRNA)表达质粒,以研究其对人肿瘤细胞MMP-26基因表达的沉默效果,探索肿瘤基因治疗的新途径.方法 根据MMP-26基因mRNA序列,设计有小发夹结构的3条寡核苷酸序列,克隆到空载体pSUPERIOR.puro中,构建重组质粒,同时设计构建分别针对GFP和β-actin的干扰质粒作为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并进行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结果 酶切及测序证实重组质粒构建成功.结论 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可成功构建siRNA表达载体.
作者:张扬;王建伟;蔺勇;房学迅;李才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重组pUPO-△γ134.5-CGRP扩增子对免疫系统的作用.方法 用重组扩增子感染BALB/C小鼠,分离血清及淋巴细胞,流式细胞仪法、免疫组化法、LDH法、分别检测外周血CD4、CD8分类、TCR、NK细胞、CTL细胞以及LAK细胞活性杀伤活性.结果 重组扩增子明显增强了机体的免疫力.结论 该重组扩增子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作者:吴军;张海鸥;陈玉丙;周芬莉;李珂静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自身免疫性肝病(autoimmune liver diseases,ALDS)的临床、生化及自身抗体特点.方法 分析我院1996年-2005年148例ALDS患者其中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患者52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PBC)患者96例的临床表现,并分析有关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不典型,肝功能各项指标普遍异常,AIH组以ALT升高更为明显,而PBC组患者ALP和GGT升高更为显著(P<0.01).在自身抗体检测情况两组有极大的差异.AIH患者主要以高效价的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ies,ANA)(44/52)和/或抗平滑肌抗体(antismooth muscle antibodies)(35/52)为主,此外,尚有9.6%(5/52)和3.8%(2/52)的AHI患者出现抗可溶性肝抗原抗体(auti-soluble liver antigen autoantibdies,抗SLA)和抗肝/肾微粒体(liver/kidney microsomal,LKM)抗体阳性.PBC组以抗线粒体抗体(mitahondrial anto-antibodies,AMA)阳性(99.0%)为主,93.8%的患者AMAM2阳性.结论 AIH及PBC的诊断可结合临床、生化、自身抗体检查的结果,其中自身抗体的检测尤为重要.
作者:屠小卿;朱烨;周琳;吴萍;耿红莲;竺蓓;顾鹏飞;仲人前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观察24h尿蛋白定量(24Up)与随机尿和晨尿蛋白/肌酐比值(UP/Ugcr)的相关性,研究随机尿和晨尿UP/Ugcr代替24Up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肾内科住院病人119例,对其24UP与随机尿及晨尿UP/Ugcr进行相关分析.采用ROC曲线分析确定随机尿UP/Ugcr相对于24UP为1 g及3 g的诊断界点.尿蛋白采用改良双缩脲法进行测定,血尿肌酐采用Jaffe法测定.结果 按肾功能分组分析显示,肌酐清除率(Ccr)<10 ml/min时,随机尿和晨尿UP/Ugcr比值与24UP两者不相关,Ccr>10 ml/min时高度相关.随机尿Up/Ugcr相应24UP为1 g及3 g的诊断界点分别为0.94g/gcr及2.61g/gcr时敏感性分别为91.6%和96.2%,特异性分别为85.7%和91.1%.随机尿和晨尿UP/Ugcr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相关性好.结论 Ccr>10 ml/min的肾脏病患者,可以用随机或晨尿UP/Ugcr代替24 UP用于监测尿蛋白排泄的变化.当Ccr<10 ml/min时,两者相关性较差,无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焦莉莉;杨文双;李海霞;徐国宾;夏铁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慢性肾炎患者外周血CD146表达的意义.方法 用ELISA方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11例慢性肾炎患者与10例正常人外周血CD146的表达.结果 慢性肾炎患者外周血CD146表达(425.68±87.84n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68.85%±70.90ng/ml),P<0.01;CD146表达与尿蛋白定量的相关系数为0.08,P>0.05.结论 慢性肾炎患者存在CD146的高表达,但与尿蛋白定量并无相关性.
作者:王锋;汪年松;晏春根;倪培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氯化镉(Cadmium Chloride)和硫酸锌(Zinc Sulfate)对肝细胞癌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 建立人肝细胞癌异位种植转移模型.将荷瘤裸60只鼠随机分成五组,每组12只.种植1周后开始,分别自腹腔一次性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氯化镉(Cd组三个剂量:1.0 mg,2.0 mg,3.0 mgCd/kg)、氯化镉(3.0 mgCd/kg)与硫酸锌联合应用(Zn+Cd).种植后第8周末处死动物,测量种植处肿瘤重量、体积、观察癌细胞转移及腹水出现情况、透射电镜观察肝细胞超微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肝脏及肝癌组织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结果 各组均成瘤,Zn+Cd组、Cd组(3.0 mg,2.0mg,1.0mg/Cd/kg)与对照组相比,裸鼠肿瘤生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腹膜转移率分别为8.3%、9.1%、18.1%、36.4%、100%(P<0.05);透射电镜观察,Cd组与Zn+Cd组相比,线粒体、粗面内质网明显减少,溶酶体、脂滴增多;IHC检测,Zn+Cd组荷瘤裸鼠肝脏组织的MT染色明显加深,肝癌组织MT染色无明显改变.结论 镉对肝细胞癌生长和转移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应用镉剂治疗前预用锌,对正常肝组织有保护作用.
作者:王海峰;张研;任辉 刊期: 200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