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爱秋;陈云波;徐经纬;王恩礼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之一,是重要的肝脏疾病致病因子.HBV感染在临床上可表现为各种不同类型的疾病,包括无症状携带状态,急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等,严重的可能发展为原发性肝癌(HCC).在中国、东南亚和非洲的50%肝硬化和70%-90%肝癌由慢性HBV感染引起,7%-30%的HBV携带者感染了HBV变异体[3].
作者:王照敏;高俊芬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对β-内酰胺酶耐药菌株在院内各科室的分布及细菌耐药性分析,为临床提供可靠而科学的治疗细菌感染的依据.方法 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API系统和VITEK2系统进行细菌鉴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GNS-506药敏卡及双纸片协同试验法,对发生院内感染的标本中分离出的986株革兰阴性菌作ESBLs的检测,比较亚胺培南、氨基糖苷类及喹诺酮类等14种抗菌药物对ESBLs耐药菌的体外抗菌作用.结果 产ESLBs耐药株占全部分离菌的33.6%,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占30.9%,绿浓杆菌.占24.9%,流感杆菌占18.3%,大肠埃希菌占11.3%,阴沟肠杆菌占8.1%,铜绿假单胞菌占5.6%醋酸钙不动杆菌5.3%;亚胺培南对铜绿假单胞菌外产ESBLs耐药菌均表现出强抗菌作用;头孢西丁对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其他产ESBLs耐药菌对头孢西丁呈全部耐药;氨基糖苷类及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呈现出较好的抗菌作用.院内感染发生率为4.2%.感染β-内酰胺酶耐药菌株病原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氏菌、绿浓杆菌、大肠艾希氏菌、阴沟肠杆菌、等.结论 产ESBLs革兰阴性菌所致医院内部感染不容忽视;对产ESBLs革兰阴性菌医院内部感染的治疗,亚胺培南、氨基糖苷类及喹诺酮类可作为首选.提示要重视医院内感染的监测,合理使用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对患者采取有效的保护性措施,防止和治疗院内感染.
作者:周丽娟;王权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患者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核酸(HCVRNA)、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相关性.方法 取123例确诊丙型肝炎的患者的血清,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其HCVRNA含量,用ELISA法检测抗HCV和酶动力学法检测ALT浓度水平,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根据HCVRNA含量(拷贝/L)将资料分为<105组、105-6组、107-8组和>109组,各组的抗HCV阳性率分别为72.4%、84.6%、100%和100%;ALT均值(IU)分别为38.8、88.2、112.1和128.3;ALT异常率分别为24.1%、65.4%、88.9%和100%.HCVRNA含量对数值与ALT线性相关关系分析和显著性检验呈正相关(r=0.441,P<0.05).结论 抗HCV阳性率、ALT的异常率及平均值与HCVRNA的含量有关,HCVRNA含量越高,抗HCV阳性率和ALT含量的均值与异常率越高;HCVRNA含量与ALT含量水平呈正相关.
作者:周远青;梁瑞莲;梁玉全;叶佩玑;刘建辉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主观症状及实验检查对早期干眼症患者诊断的意义.方法 对55例(109眼)已确诊的早期干眼症患者(无或仅伴有轻微体征)的临床症状及实验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比较.结果 患者中主观症状所占比率:干涩感94%,视疲劳感82%,异物感74%,明显高于其他症状(P<0.05).实验检查的阳性率: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 test,SIt)35%,泪膜破裂时间检查(break-up time,BUT)85%,角结膜荧光素(fluorescent,FL)染色60%,其中BUT阳性率明显高于SIt和FL(P<0.05).结论 主观症状及实验检查可为早期干眼症诊断提供有利依据.
作者:张冰洁;郝继龙;姜宏 刊期: 2006年第12期
肺结核是常见的胸部疾病之一,近年来由于成人原发肺结核增多以及免疫损害患者合并肺结核增加,使肺结核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且使影像表现很不典型,而CT、HRCT在肺结核的诊断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回顾分析65例临床证实肺结核的影像学特点,希望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黄兴;李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胰腺癌是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明显上升,恶性度高,进展快,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不易发现,预后较差.近年来胰腺癌的血清肿瘤标志物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但目前尚无单一的血清肿瘤标志物能够准确地诊断胰腺癌,其特异性和敏感性仍不理想,而联合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有助于提高胰腺癌的诊断敏感性.我们通过检测血清CA19-9、CA242和CEA水平,初步评价该3项标志物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项红梅;陈丽波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基因转染对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采用凝血酶诱导法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HUVECs)凋亡,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及caspase-3活性.结果 结果显示,凝血酶诱导48 h后,HUVECs细胞浆内颗粒和空泡增多,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caspase-3活性明显增加,而加入Rac-N17干预后,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caspase-3活性明显下降.结论 Rac-N17基因转染能防止细胞的凋亡与衰老,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作者:杜建时;赵晴;宋天琪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Livin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扩增反应对30例结直肠癌组织、30例癌旁正常组织及10例正常成人大肠组织中Livin 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10例正常成人大肠组织中Livin基因均无表达.结直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Livin基因表达阳性率均为100%,但癌旁正常组织Livin基因表达量较癌组织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Livin基因表达量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分期、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ivin基因表达升高与结直肠癌密切相关,可能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
作者:李日恒;宋燕;张海山;郭阳;孟子辉;赵涛;汲崇德 刊期: 2006年第12期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8例病例均为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伴有呼吸衰竭患者,为1999年至2004年我院ICU科住院病人,所有患者都符合国家(GB7794-1987)诊断标准[1],其中男5例,女13例,年龄18-58岁,平均35岁,其中包括甲胺磷中毒6例、乐果6例、氧化乐果2例、敌百虫2例、敌敌畏2例,服毒量为30-300 ml,服毒到入院时间为10 min-1 h,所有病例均为急性重度中毒表现:意识不清,呼吸过缓且表浅,时有不规则,口唇、指端紫绀,瞳孔针尖样大小,皮肤湿冷,两肺闻及大量湿罗音,心率缓慢,PaO2下降,CHE明显下降.
作者:许靖;佘红;李文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因子(RF)三种分型IgG、IgA及IgM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意义及应用价值.方法 90例血清标本,包括32例早期类风湿关节炎,8例强直性脊柱炎,20例未确诊的早期关节炎,30例健康对照,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IgG、RF-IgA、RF-IgM,并随诊9个月.结果 RA组抗CCP抗体、RF-IgG、RF-IgA、RF-IgM明显高于其余三组(p<0.05).抗CCP抗体对RA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RF-IgG、RF-IgA、RF-IgM的相应指标.结论 抗CCP抗体存在于RA疾病的早期,对早期RA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抗CCP抗体检测有利于RA的早期诊断.
作者:王剑英;李萍;王伟刚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翼状胬肉中的表达.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分别对15例翼状胬肉标本和12例正常结膜组织中的VEGF表达进行检测.比较2组间的差异.结果 12例正常结膜中,6例为阴性,3例VEGF蛋白染色弱阳性(+),3例为阳性(++);15例翼状胬肉组织中,1例VEGF蛋白染色阴性,3例为弱阳性(+),7例为阳性(++),5例为强阳性(+++).VEGF蛋白定位于细胞浆,胞核无着色.阳性部位主要在上皮中的杯状细胞.翼状胬肉组的染色级别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VEGF表达增高可能与翼状胬肉发生相关.
作者:张雷;于晓艳;丛璐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甲胎蛋白对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分析体外培养扩增的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及功能变化.MTT法分析树突状细胞增殖情况.结果 甲胎蛋白可抑制人外周来源树突状细胞增殖,下调DC共刺激分子CD1a、CD83、CD80、CD86、CD11c的表达,甲胎蛋白的免疫抑制效应与其浓度有关.结论 甲胎蛋白下调抑制树突状细胞生长及其免疫功能.
作者:池诏丞;王广义;徐凯成;赵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妇科肿瘤虽然位置局限,但肿瘤种类较多,临床表现复杂,治疗方法也因不同种类而不同,特别是良恶性肿瘤,其手术方法差别很大.但部分妇科肿瘤术前临床及影像学检查、术中肉眼检查都难以确定其性质,使这些病人无法得至准确及时的治疗,部分病人不得不于常规石蜡病理检查后行第二次手术,既增加病人的痛苦和风险,也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
作者:陈映缄;黄杰雄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Ⅱ型糖尿病患者餐前和餐后血糖、胰岛素及血脂的变化,探讨Ⅱ型糖尿病患者餐前和餐后血糖、胰岛素及血脂的关系.方法 利用AU5400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3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和30例正常人餐前和餐后血糖、胰岛素、血脂、载脂蛋白及游离脂肪酸.结果 餐前Ⅱ型糖尿病组的GLU、TG、FFA高于正常对照组,HDL-c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餐后Ⅱ型糖尿病组的GLU、TG、FFA高于正常对照组,HDL-c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另外Ⅱ型糖尿病组餐后CHOL、LDL-c、ApoA1、FFA下降程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利用障碍,脂质利用加剧,高胰岛素水平有利于降低血脂水平.
作者:李贵星;刘双凤;胥劲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三链形成寡核苷酸(TFO)的125I标记方法及其对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 合成一段能与HBV前S基因特异结合的TFO,并用125I标记;以HepG2.2.15细胞为靶细胞,分125I-TFO、等量TFO、相同活度125I、空白对照四组分别转染细胞,以MTT比色试验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结果 ①125I-TFO的标记率为93%,放化纯为99%,比活度129.6 kBq/ug,体外稳定.②125I-TFO组的细胞杀伤率高于其它组(P<0.05),高抑制率为35.2%.结论 Iodogen法标记连接酪胺的寡核苷酸的方法简便、标记率和放化纯高,标记产物生物活性损失小,体外稳定性好;标记化合物有效抑制了肝癌细胞生长.
作者:侯敏;吕中伟;何俊民;蔡海东;袁雪宇;杨越华;袁世栋 刊期: 2006年第12期
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结核病疫情处于紧急状态,近年来一直呈现出上升趋势.自Koch发现结核菌以来,人类对于结核病的发病机理,化学疗法,诊断的研究不断取得新进展,然而迄今为止仍有许多重要问题有待解决.在实验室诊断方面,传统诊断方法都存在严重的缺点和不足,一些新方法有待去探索、研究.如痰涂片查结核病菌,其阳性率低,只有30%左右,结核菌培养+药敏其结果报告时间长,需要2-3个月,结核抗体检测假阴性率、假阳性率都很高,结核菌PCR实验要求高,不易推广,临床上需要灵敏度特异性都很高的实验室诊断方法.[1]
作者:马兴钢;韩中波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医疗实践中,我们用以界定检验结果临床意义的常用参数有:正常值、参考值、医学决定水平、危险水平、危急值等.其本质是依据实验结果,参照一定的数值区间,对临床意义作出评价,使医生作出诊断,采取对策、观察疗效等,从而发挥检验报告的作用.因此如何应用好这些参数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就上述内容概要说明.
作者:张利;刘伟林;郑柔;李春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评估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及其受体(IL-2 receptor,IL-2R)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期间的变化和临床价值.方法 用ELISA法检测了34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在移植前、预处理后、骨髓抑制期、感染期、造血恢复后2个月以及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发生时血清IL-2和IL-2R的水平.结果 在发生细菌感染的患者中,IL-2和IL-2R分别为233.4±103.6 pg/mL和357.4±159.2 pmol/L,显著高于未发生细菌感染组(169.7±37.3 pg/mL和257.6±48.8 pmol/L,P=0.0490和0.0453)和正常对照组(167.8±38.6 pg/mL和249.7±48.1pmol/L,P=0.0111和0.0062).同时,两者在巨细胞病毒(Cytomegavirus,CMV)感染的患者中(291.4±51.7pg/mL和326.5±108.6 pmol/L)亦显著高于CMV阴性组(187.2±69.7pg/mL和225.3±46.1 pmol/L,P均=0.0005)和正常对照组(P=0.0002和0.0141).此外,患者在发生GVHD时IL-2和IL-2R(328.6±141.7)pg/mL和321.8±49.2 pmol/L)较移植前(201.4±83.4 pg/mL和250.8±39.7 pmol/L)均显著增高(P=0.0055和0.0105).结论 细胞因子IL-2及其受体在感染的发生和GVHD的发病中起重要的正向调节作用,定期检测患者血清IL-2和IL-2R水平有助于预测感染和GVHD的发生.
作者:高晓东;吴文;唐帏;闫骅;徐岚;沈志祥;胡炯;赵维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开放性骨折常合并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损伤,由于具有污染的创口,极易合并感染[1].为了给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我们将我院2000年9月至2004年9月间,收治的126例开放性骨折并发感染且细菌培养阳性的病例进行前瞻性研究,分析了开放性骨折创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作者:吴学东;韩丹;高辉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彩超对人工血管内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 彩超检查23例患者,共28条可疑形成血栓的人工血管,观测人工血管的回声、管腔内血流及频谱流速曲线形态,均经手术或造影证实.结果 人工血管内血栓形成后,管腔狭窄者11条,管腔显著狭窄者7条,管腔闭塞者10条.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人工血管内血栓形成的检测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赵凯军;李莉;葛立本;费丹;牛宝荣 刊期: 200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