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Ⅱ型糖尿病患者餐前和餐后血脂变化分析

李贵星;刘双凤;胥劲

关键词:糖尿病, 胰岛素, 血脂
摘要:目的 分析Ⅱ型糖尿病患者餐前和餐后血糖、胰岛素及血脂的变化,探讨Ⅱ型糖尿病患者餐前和餐后血糖、胰岛素及血脂的关系.方法 利用AU5400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3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和30例正常人餐前和餐后血糖、胰岛素、血脂、载脂蛋白及游离脂肪酸.结果 餐前Ⅱ型糖尿病组的GLU、TG、FFA高于正常对照组,HDL-c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餐后Ⅱ型糖尿病组的GLU、TG、FFA高于正常对照组,HDL-c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另外Ⅱ型糖尿病组餐后CHOL、LDL-c、ApoA1、FFA下降程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利用障碍,脂质利用加剧,高胰岛素水平有利于降低血脂水平.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相关文献
  • 糖基化终产物与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关系探讨

    本文通过检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及一些相关疾病患者血清中糖基化终产物(AGEs)水平,探讨AGEs与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关系.

    作者:张林;孙子林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M2抗体重组人源靶抗原二联体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中的检测及应用

    目的 利用重组抗原BCOADA-E2和PDC-E2的二联体(BP),检测PBC患者血清中的M2抗体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经Ni-NTA亲和柱纯化重组表达的BP融合蛋白,分别建立免疫印迹法(IBT)和酶链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60份PBC患者血清,以60份其他肝病患者、60份自身免疫病患者、80例正常人血清为对照组.结果 经常规试剂盒检测为M2(+)的60份患者血清,利用重组抗原检测阳性53例,阴性7例,阳性率为88.3%;经常规试剂盒检测为M2(-)的60份自身免疫病患者血清、60份其他肝病患者和80例正常人血清,利用重组抗原检测为M2(-).结论 利用重组抗原BP检测M2抗体敏感性较高.对临床辅助诊断PBC提供一定的手段.

    作者:陈燕;黄东标;姚定康;胡晓燕;周晔;蒋廷旺;蒋天舒;吴传勇;钱(王争);邓安梅;仲人前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的鉴定及分布特征

    目的 探讨吉林地区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STEC)分离株的分布和特征.方法 采集牛羊粪便及其肉类食品、蔬菜,分离大肠埃希菌,PCR鉴定毒力因子及血清学分型.结果 380份标本中鉴定出12株STEC,3株为产志贺毒素O157:H7型,9株为产志贺毒素非O157:H7型.结论 STEC存在于不同来源的标本中,菌株血清型与毒力因子存在一定差异.

    作者:李秀春;顾世海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表达CGRP的HSV-I型扩增子载体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迟发性血管痉挛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 探讨表达CGRP的HSV-I型扩增子载体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迟发性血管痉挛的保护作用.方法 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大鼠SAH后CVS动物模型,取脑,用HE染色法和TUNEL染色法检测对照组、缺氧缺血组和重组载体治疗组脑组织中凋亡细胞数量和脑组织神经病理改变.结果 缺氧缺血后脑组织内的凋亡细胞明显增加,神经细胞变性明显.治疗组标记的阳性细胞数比同时间的缺氧缺血组明显降低,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减少.结论 重组载体对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有保抗作用,其作用与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吴军;张海鸥;陈玉丙;周芬莉;胡俊;李珂静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缺铁性贫血儿童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广泛存在且常见的细菌感染.近年来Hp感染与缺铁性贫血(IDA)铁缺乏(ID)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1].为进一步探讨儿童Hp感染与儿童IDA之间的关系,本文对我院2002年10月至2004年1月632例儿童进行了上述项目的检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贺秋;周赛军;周艾青;赵颂秋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肺心病红细胞刚性指数与血气及酸碱变化关系的探讨

    近年来,有关肺心病血液流变学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多.但是,肺心病红细胞刚性指数的变化以及有关酸碱血气改变对IR、ηre的影响报道甚少.本文通过120例肺心病急性期病人IR的变化及酸碱血气对IR及其聚集性的影响加以探讨,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德伟林;李彬先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血清铁蛋白和癌胚抗原测定结果分析

    恶性肿瘤的诊断,实验室多以细胞学检查为主,尽管其特异性高但敏感度仅为40%-60%.因此,为提高恶性肿瘤的阳性检出率本文对97例住院病人血清蛋白和癌胚抗原测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靖良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重度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使用机械通气时胆碱酯酶检测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8例病例均为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伴有呼吸衰竭患者,为1999年至2004年我院ICU科住院病人,所有患者都符合国家(GB7794-1987)诊断标准[1],其中男5例,女13例,年龄18-58岁,平均35岁,其中包括甲胺磷中毒6例、乐果6例、氧化乐果2例、敌百虫2例、敌敌畏2例,服毒量为30-300 ml,服毒到入院时间为10 min-1 h,所有病例均为急性重度中毒表现:意识不清,呼吸过缓且表浅,时有不规则,口唇、指端紫绀,瞳孔针尖样大小,皮肤湿冷,两肺闻及大量湿罗音,心率缓慢,PaO2下降,CHE明显下降.

    作者:许靖;佘红;李文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声学密度技术在慢性肾功能不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声学密度(acoustic densitometry,AD)技术是以背向散射积分(integrated backscatter,IBS)为基础的超声组织定量方法[1].IBS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超声组织定征的新技术,目的在于协助研究者将超声图像中的亮度(强度)信号进行定量化.本文采用AD技术检测慢性肾功能不全不同时期肾脏实质和髓质标化IBS值的变化情况,探讨该技术在无创诊断慢性肾功能不全不同时期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春荣;李彤;张金兰;王锐;张玉玲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MMP-8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中的表达

    目的 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中的表达,探讨MMP-8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67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及21例正常妊娠者胎盘组织中MMP-8的表达.结果 正常妊娠组胎盘MMP-8表达阳性率为80.9%,明显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26.9%)P<0.05,随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的加重,MMP-8的表达有下降趋势.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盘组织MMP-8的表达明显减少,且随其病情加重有下降趋势,表明MMP-8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作者:于晓艳;邹颖刚;李才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糖基化终产物对大鼠视觉诱发电位变化的影响

    目的 观察外源性非酶糖基化终产物(AGEs)诱导的大鼠模型视觉诱发电位(VEP)的变化.方法 应用鼠血清白蛋白(RSA)体外孵育AGEs修饰蛋白,并将其注入健康大鼠体内,每日一次,连续两周.对大鼠行VEP检查后取视网膜行HE染色检查.结果 AGEs组大鼠视网膜内核层,神经节细胞层细胞排列疏松,细胞间隙增大,细胞数减少.其VEP表现为潜伏期延长,振幅下降,同正常对照组及RSA组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GEs可作为独立因素导致视网膜组织损害,并引起大鼠VEP改变.

    作者:邵冬;冷瀛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耐药菌株医院内感染及其细菌耐药性研究

    目的 通过对β-内酰胺酶耐药菌株在院内各科室的分布及细菌耐药性分析,为临床提供可靠而科学的治疗细菌感染的依据.方法 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API系统和VITEK2系统进行细菌鉴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GNS-506药敏卡及双纸片协同试验法,对发生院内感染的标本中分离出的986株革兰阴性菌作ESBLs的检测,比较亚胺培南、氨基糖苷类及喹诺酮类等14种抗菌药物对ESBLs耐药菌的体外抗菌作用.结果 产ESLBs耐药株占全部分离菌的33.6%,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占30.9%,绿浓杆菌.占24.9%,流感杆菌占18.3%,大肠埃希菌占11.3%,阴沟肠杆菌占8.1%,铜绿假单胞菌占5.6%醋酸钙不动杆菌5.3%;亚胺培南对铜绿假单胞菌外产ESBLs耐药菌均表现出强抗菌作用;头孢西丁对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其他产ESBLs耐药菌对头孢西丁呈全部耐药;氨基糖苷类及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呈现出较好的抗菌作用.院内感染发生率为4.2%.感染β-内酰胺酶耐药菌株病原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氏菌、绿浓杆菌、大肠艾希氏菌、阴沟肠杆菌、等.结论 产ESBLs革兰阴性菌所致医院内部感染不容忽视;对产ESBLs革兰阴性菌医院内部感染的治疗,亚胺培南、氨基糖苷类及喹诺酮类可作为首选.提示要重视医院内感染的监测,合理使用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对患者采取有效的保护性措施,防止和治疗院内感染.

    作者:周丽娟;王权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吡哆胺对大鼠尾腱胶原蛋白交联的影响

    目的 观察吡哆胺对大鼠尾腱胶原交联的影响.方法 用ELISA检测吡哆胺对体外大鼠尾腱胶原交联的抑制效果;在体内给链脲佐菌素诱发的糖尿病大鼠腹腔注射吡哆胺10周后,检测其尾腱胶原在酸溶液中的溶解性、对限制性胃蛋白酶降解性能、SDS-2-巯基乙醇的可溶性以及吡哆胺对胶原交联的改善作用.结果 在体外实验中,4 mg/ml吡哆胺与阳性对照药氨基胍的作用相当,8、16和32 mg/ml吡哆胺的作用均明显强于氨基胍.在糖尿病大鼠实验中,尾腱胶原在酸溶液、胃蛋白酶溶液和SDS-2-巯基乙醇中的溶解性明显降低,吡哆胺能显著提高尾腱胶原在上述溶液中的溶解性,提示吡哆胺能减轻胶原交联的程度.结论 吡哆胺对胶原交联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作者:赵丽艳;金玉芬;李才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双击大鼠肝脏I-κB和TLR2mRNA的表达及参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失血性休克合并内毒素致大鼠肝脏损伤的机制及参麦的抗休克作用和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双击(HS+LPS)组,参麦注射液大小剂量(HS+LPS+SM)组.双击模型的复制:动物放血至MAP 40 mmHg维持10分钟,然后舌下注射LPS1.5 mg/kg,4小时后测定血清中NO含量、NOS活性以及肝脏TLR2、IκBαmRNA的表达.结果 SM可降低HS+LPS组引起的NOS活性、NO含量的增高以及TLR2mRNA表达的增加,同时增加IκBαmRNA的表达.结论 SM可通过下调肝脏组织中TLR2以及上调I-κBαmRNA的表达,降低NOS活性及NO的含量,减轻内毒素引起的组织过氧化反应,从而实现保护组织细胞的作用.

    作者:周家文;李洪岩;康劲松;林玉洋;计国义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氨基肽酶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目的 测定氨基肽酶中的一种酶(亮氨酸氨基肽酶,LAP)作为临床肝胆疾病的诊断指标并探讨氨基肽酶的临床意义,以便于系统探讨此类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以亮氨酰对硝基苯胺为底物,在405 nm下进行连续监测并对健康体检者及患者标本进行测定.结果 线性范围至少为0-180 U·L-1,批内不精密度为2.9%,批间不精密度为5.6%;适用于各种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亮氨酰氨基肽酶的适条件:选用浓度为125 mmol·L-1的Tris-Hcl缓冲液,适pH为7.2,温度取37 ℃,得出在此实验条件下的米氏常数Km为0.15 mmol·L-1,亮氨酰对硝基苯胺浓度取6.0 mmol·L-1,取健康体检者血清157例(男81例,女76例),测得-x±s为35.7 U·L-1+8.2 U·L-1,建立了适合于临床应用及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方法和参考值.结论 本法是检测肝胆疾病的可靠、稳定、快速的方法之一,对肝胆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起一定的作用;氨基肽酶可以作为多种疾病的临床诊断和监测指标.

    作者:王冬环;李大军;刘楠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小儿支气管肺炎与HLA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反复支气管肺炎的患儿与HLA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SSP/PCR)对86例反复患支气管肺炎小儿和81例随机挑选来院体检的健康儿童HLA-DRB1的19个等位基因进行分析,计算各个位点的基因分布频率和相对危险性RR值;并进行卡方检验,筛选有意义基因.结果 反复支气管肺炎患儿HLA-DRB1*9和HLA-DRB1*12的分布频率明显高于健康儿童,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其它各位的位点无显著性差异.疾病组与正常组之间进行逐个等位基因的比较,以相对危险性RR值计算,HLA-DRB1*9的RR值为2.46,HLA-DRB1*12的RR值为2.23.结论 HLA-DRB1*9和HLA-DRB1*12可能是反复支气管肺炎小儿的易感基因.

    作者:陈显琴;李丽红;焦立新;刘迎新;王振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NO和SOD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前,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我们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一氧化氮(NO)和血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进行检测,旨在探讨NO、SO在VMC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明日;陈宝琴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噬菌体裂解法在结核杆菌检测及药敏实验中的应用

    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结核病疫情处于紧急状态,近年来一直呈现出上升趋势.自Koch发现结核菌以来,人类对于结核病的发病机理,化学疗法,诊断的研究不断取得新进展,然而迄今为止仍有许多重要问题有待解决.在实验室诊断方面,传统诊断方法都存在严重的缺点和不足,一些新方法有待去探索、研究.如痰涂片查结核病菌,其阳性率低,只有30%左右,结核菌培养+药敏其结果报告时间长,需要2-3个月,结核抗体检测假阴性率、假阳性率都很高,结核菌PCR实验要求高,不易推广,临床上需要灵敏度特异性都很高的实验室诊断方法.[1]

    作者:马兴钢;韩中波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支气管内膜结核的HRCT诊断和纤维支气管镜结果的对比分析

    目的 利用HRCT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诊断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利用GE HiSpeed CT扫描机对20例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对病变区行HRCT扫描,层厚1 mm,层间距1 mm,螺距1.5.20例患者均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活检或刷检.结果 经HRCT诊断支气管内膜结核17例(占85%),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诊断18例(占90%),2例手术病理证实.其中浸润型6例,溃疡型4例,增生型3例,瘢痕狭窄型7例.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支气管内膜结核有效的方法,可以直接观察支气管腔的病变.HRCT作为无创性检查,能观察气道病变的部位和范围、气道病变及支气管壁与肺内病变的关系,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作者:徐芳;杨淑琴;李丹丹;梁平;李长峰;孙长江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Ⅱ型糖尿病患者餐前和餐后血脂变化分析

    目的 分析Ⅱ型糖尿病患者餐前和餐后血糖、胰岛素及血脂的变化,探讨Ⅱ型糖尿病患者餐前和餐后血糖、胰岛素及血脂的关系.方法 利用AU5400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3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和30例正常人餐前和餐后血糖、胰岛素、血脂、载脂蛋白及游离脂肪酸.结果 餐前Ⅱ型糖尿病组的GLU、TG、FFA高于正常对照组,HDL-c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餐后Ⅱ型糖尿病组的GLU、TG、FFA高于正常对照组,HDL-c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另外Ⅱ型糖尿病组餐后CHOL、LDL-c、ApoA1、FFA下降程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利用障碍,脂质利用加剧,高胰岛素水平有利于降低血脂水平.

    作者:李贵星;刘双凤;胥劲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