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华;吕荣;杨向军;王维中;吴雁鸣;叶福龙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Pulmonary Sclerosing Hemangioma,PSH)的CT影像诊断特点.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肺硬化性血管瘤,全部行CT检查.结果肺硬化性血管瘤CT表现为密度均匀的孤立软组织肿块或结节,部分可有浅分叶,少数可有沙砾状钙化,纵隔、肺门未见异常肿大淋巴结.结论CT对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更有价值.
作者:赵素岗;邓玉云;李红儒;孙海峰;范士珍;张景凤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发病的预测价值.方法对146例新发病的未分化关节炎(UA)患者随访3年,观察RA发病率,检测血清抗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结果39%的UA患者(57/146)3年中发展为RA,其中包括23.7%的抗CCP抗体阴性患者和93.8%抗CCP抗体的阳性患者(比数比OR为48.3,95%可信区间为16.3~137.6,P<0.01).抗CCP抗体与RF具有相关性.结论抗CCP抗体的出现是UA患者发生RA的高度危险因素,对预测RA的发生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郭大文;王晔;高红华;孟冬娅;胡晓芳;高洪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7例脑静脉系统血栓的住院患者的病因进行探讨,提高对该病发病机制的认识.方法利用化学分光法检测了7例经临床确诊但未查到明确诱因的脑静脉系统血栓患者血清中的E2(雌二醇)、T2(睾酮).结果这7例患者的E2水平升高.结论男性高雌激素血症是其发病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
作者:张葳;胡晓英;吴江;王嘉娣;杨永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感染与微卫星DNA的关系.方法取经咽拭子病毒分离证实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或腺病毒感染的患儿血提取DNA,用聚合酶连反应对基因座D5S818进行扩增,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DNA片段,成象系统分析D5S818基因片段长度多态性;并分析D5S818基因片段长度多态性与病毒感染临床表现的相关性.结果发现病毒感染后D5S818基因座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有明显差异,平均AGAT重复数,观察组较对照组略高,AGAT重复数<12和≥12两组相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毒感染组D5S818基因杂合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病毒感染可能使DNA微卫星发生改变.
作者:孙利炜;刘愉;焦立新;郑丽芬;李栋;赵艳玲;李永富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构建携带HIV-1vpr基因的重组腺病毒,为进一步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AdEasy-1系统,通过含有目的基因片段vpr的穿梭载体pShuttle-CMV/vpr和骨架质粒pAdEasy-1在细菌内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重组腺病毒质粒pAdCMV/vpr.将重组质粒转染293细胞包装出重组腺病毒rvAdCMV/vpr.利用PCR等方法对重组腺病毒进行鉴定.结果获得表达vpr蛋白的重组腺病毒.结论成功构建出携带HIV-1vpr基因的重组腺病毒,为更深入的基因治疗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孟子辉;王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重症难治性风湿病始于九十年代后期,至今,全球已超过800例患者接受HSCT治疗.至2003年5月,欧洲骨髓移植登记(EBMT)和国际骨髓移植登记(IBMTR)资料显示的700多例患者中,386例风湿病患者采用HSCT治疗,主要为系统性硬化症(SSc 10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106例),类风湿关节炎(RA 78例),和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 51例),见表1[1].大部分患者短期疗效肯定,远期随访约5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复发.
作者:孙凌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为了证明缺血预处理对移植肺功能的影响.方法使用套接吻合技术行大鼠左肺同位肺移植,大鼠分为两组①对照组(n=16):同位肺移植未行缺血预处理.②IP组(n=15):同位肺移植前行缺血预处理.结果IP组血气变化和受鼠生存期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血管外水分含量亦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缺血预处理不仅能减少移植肺损伤而且能改善移植肺功能不全.
作者:张兴义;王荣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法(S-P法),检测6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阳性率为25.00%(15/60),与肿瘤分化程度呈正相关(r=0.869,P<0.05),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肝转移呈负相关(r=-0.791,r=-0.741,r=-0.634,P<0.05).结论抑癌基因PTEN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PTEN基因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具有明显相关性,有望成为结直肠癌的诊断和预后判断的标记物.
作者:任辉;姜涛;李颖;张广;田宇;王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由于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具有对红、白细胞形态影响极小,并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等优点,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1993年建议,将EDTA-K2作为血细胞计数的抗凝剂[1].但我们在血常规检验中发现1例由EDTA-K2抗凝剂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典型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窦心灵;何贵山;朱建敏;陈亚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选择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双纸片协同试验佳条件.方法30株临床分离经基因法确定的产ESBLs菌,用CTX、CAZ、ATM、FEP药敏纸片与AMC药敏纸片做协同试验,纸片之间距离分别选择10 mm、15mm、20mm、25mm、30mm和35mm.结果FEP和ATM与AMC协同试验结果佳,纸片之间距离在10mm~25mm时阳性检出率是100%;CTX与AMC协同试验结果次之,距离在10mm~20mm之间时阳性检出率是96.7%;CAZ与AMC协同试验结果较差,距离在10mm~15mm之间时阳性检出率是86.7%,距离在20mm时检测率是83.3%.结论双纸片协同试验检测产ESBLs佳底物是FEP和ATM,佳距离是15mm.
作者:侯晓娜;傅炜昕;葛海英;孙杰;杨婧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甲亢患者的甲状腺体蛋白抗体(TG-Ab)和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可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升高和甲亢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庞家宝;李卓朝;许秉权 刊期: 2005年第01期
α-L-岩藻糖苷酶(α-L-Fucosidase,AFU)是存在于多种组织中的一种溶酶体酶,在原发性肝癌(PHC)的早期诊断中的意义已有陆续报道[1~7].但对AFU与AFP联和检测提高PHC诊断率的相关报道却很少,AFU的普及应用程度也远不及甲胎蛋白(AFP).因此,我们对160例健康对照者和原发及继发性肝癌、肝硬化患者的血清AFU、AFP进行联合检测,探讨AFU、AFP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侯巍;于秀艳;杨述红;吴雪峰;吴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本院输血患者66例,分为两组.观察组33例,男17例,女16例,年龄18~69岁,平均38.6岁.其中无输血史患者18例,有输血史患者和有HLA抗体反应的患者15例.对照组33例,男15例,女18例,年龄在19~67岁,平均36.2岁.本组均为既往有多次输血史的输血患者.
作者:于天华;刘玉洁;辛然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中存在大量自身抗体,间接反映其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的异常.而CD38在细胞免疫中起重要调节作用,它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中,是否存在表达异常,国内外尚有结论不同的报道[1,2].本研究旨在进一步寻找CD38参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的证据,及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标的可能性.
作者:杨淑珍;孙文铸;宋玉国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血管并发症,是目前引起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其发病机制至今还未完全明了,本文总结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发现DN的发病与氧化应激的诱导、遗传易感因素、肾小球细胞外基质堆积、多种细胞因子如TGF-β表达过多、GH-IGF轴发生紊乱、ICAM-1水平升高、糖基化末端产物(AGEs)产生过多、血小板衍化微粒(PMP)及活化血小板促进血小板黏附聚集,导致肾动脉硬化等诸多因素有关.
作者:付海霞;张桂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经皮腔内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TBMV)可使MS患者的二尖瓣口面积(MVA)显著增加,血液动力学显著改善,脑利钠肽(BNP)是评价心室功能不全良好的无创性血液生化指标.本研究利用PTBMV这一特有心衰模型,研究PTBMV术前后BNP水平的变化,及它与超声心动图(UCG)参数的关系,探讨BNP在判断PTBMV术前后左心室功能变化中的价值.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玉婷;孙坚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外用血CD62P表达的变化与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8例活动性RA患者与15例正常人外周血CD62P的表达,同时免疫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与魏氏法测定血沉(ESR).结果活动性RA组患者的外周血CD62P表达(11.88±2.47%)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78±1.04%)(P<0.01):CRP(54.33±23.35 mg/L)与ESR(86.06±33.67mm/lh末)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3.21±2.18 mg/L)与(12.25±5.05 mm/lh末)(均P<0.01);活动性RA患者组CD62P的表达量与ESR、CRP成直线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5224(P<0,01)与0.7048(P<0.01).结论活动性RA患者存在CD62P的高度表达.
作者:王锋;汪年松;晏春根;高许萍;张晓光;盛晓华;唐令诠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我院于2004年4月20收治1例左前臂肿物患者,术前诊断为左前臂肌肉内血管瘤,术中诊断为脂肪瘤.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升伟;徐明珠;包呼芹;崔树森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围手术期血清胆碱酯酶评估肝硬化肝脏储备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1996年~2003年间肝硬化患者248例、门奇静脉断流术113例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着肝脏功能的下降,血清胆碱酯酶活性也出现相应的降低.术前血清胆碱酯酶活性低于1900 u/L时,有5例患者术后出现肝昏迷.结论血清胆碱酯酶活性与慢性肝病肝脏的严重程度相一致,因其具有受肝脏以外因素影响小、半衰期短(仅为11天)、检测方法简单等优点,可以作为临床评价肝储备功能的手段之一.通过检测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来评估肝脏储备功能可弥补传统的Child分级的不足.当血清胆碱酯酶小于1900 u/L时手术后出现肝功能衰竭的可能性较大.
作者:李俊杰;张学文;张丹;谢英俊;于九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具有智力低下、性发育异常、原发性闭经以及不良孕产史患者染色体变化的有关特点和意义.方法染色体制备采用淋巴细胞培养,应用G、C等显带技术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结果1220例遗传咨询患者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10.49%,其中:122例智力低下患者,检出异常核型57例,异常率为46.72%;123例性发育异常患者,检出异常核型36例,异常率为29.27%;65例原发性闭经患者,检出异常核型18例,异常率为27.69%;405对不良孕产史夫妇,共检出异常核型17例,女12例,男5例,其中夫妻双方均检出异常核型者2例,异常率为1.87%.结论20年工作表明,在基层医院开展染色体分析十分必要,对于明确病因、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昌富;邓明凤;陈永玲;袁琳;张万胜;张银汉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