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TG-Ab、TM-Ab动态观察的临床意义

庞家宝;李卓朝;许秉权

关键词: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甲状腺微粒体抗体, 治疗效果, 甲亢患者, 相关性, 腺体, 临床, 蛋白, 程度
摘要:甲亢患者的甲状腺体蛋白抗体(TG-Ab)和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可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升高和甲亢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相关文献
  • 呼吸道感染小儿军团菌抗体检测

    东北地区一年四季儿科中患有呼吸道感染的小儿占整个儿科门诊就诊人数的60%以上,每逢冬春季这类患者更多,尤其是各类肺炎的患者.虽然感染以细菌、各种病毒、支原体等常见,但军团菌感染也不容忽视.

    作者:刘广华;谢风;何成彦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环氧化酶-2在人脑膜瘤中的表达以及其与微血管密度之间的关系

    目的探讨人脑膜瘤组织中环氧化酶-2(Cyciooxygenase-2,COX-2)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表达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72例人脑膜瘤和15例非肿瘤脑组织的COX-2蛋白和MVD值进行测定,COX-2的表达用评分表衡量.结果COX-2在人脑膜瘤中的表达(平均为3.24)显著高于其在非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平均为0.43),并随肿瘤恶性程度增高而增高;在肿瘤组织中,COX-2与MVD值呈正相关(r=0.627,P<0.05).结论COX-2的过度表达可能在人脑膜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对肿瘤的血管生成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作者:别黎;刘兴吉;洪新雨;罗毅男;付双林;呼其图;许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MRI动态增强和弥散成像对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

    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应用于临床已有20多年了,它大的特征就是优秀的组织对比度和它的多方向成像性能.乳腺MRI在单纯T1、T2摄影条件下,由于信息有限没有得到普及应用.近年来由于高场强设备的开发使用、图像处理技术的改进,使得图像质量大大提高.在乳腺疾病的诊断方面MRI的作用和地位在逐渐提高,Microscopy coil的使用使图象质量进一步得到提高[1].让人产生了浓厚的学习研究兴趣.对于MRI在乳腺疾病的影像研究是2004年MRI研究的热点、潮流之一.

    作者:赵继红;杨海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经皮腔内二尖瓣球囊成形术前后血浆脑利钠肽浓度近期变化的初步研究

    经皮腔内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TBMV)可使MS患者的二尖瓣口面积(MVA)显著增加,血液动力学显著改善,脑利钠肽(BNP)是评价心室功能不全良好的无创性血液生化指标.本研究利用PTBMV这一特有心衰模型,研究PTBMV术前后BNP水平的变化,及它与超声心动图(UCG)参数的关系,探讨BNP在判断PTBMV术前后左心室功能变化中的价值.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玉婷;孙坚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双纸片协同试验检测产ESBLs方法的探讨

    目的选择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双纸片协同试验佳条件.方法30株临床分离经基因法确定的产ESBLs菌,用CTX、CAZ、ATM、FEP药敏纸片与AMC药敏纸片做协同试验,纸片之间距离分别选择10 mm、15mm、20mm、25mm、30mm和35mm.结果FEP和ATM与AMC协同试验结果佳,纸片之间距离在10mm~25mm时阳性检出率是100%;CTX与AMC协同试验结果次之,距离在10mm~20mm之间时阳性检出率是96.7%;CAZ与AMC协同试验结果较差,距离在10mm~15mm之间时阳性检出率是86.7%,距离在20mm时检测率是83.3%.结论双纸片协同试验检测产ESBLs佳底物是FEP和ATM,佳距离是15mm.

    作者:侯晓娜;傅炜昕;葛海英;孙杰;杨婧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小儿感染性疾病血清CRP和TRF测定的意义

    目前,C反应蛋白(CRP)作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而同为急性反应蛋白的转铁蛋白(TRF)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我们对感染性疾病患儿同时进行CRP和TRF的检测,以探讨其对儿童感染的鉴别诊断的价值.

    作者:林晓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小儿病毒感染与微卫星DNA的关系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感染与微卫星DNA的关系.方法取经咽拭子病毒分离证实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或腺病毒感染的患儿血提取DNA,用聚合酶连反应对基因座D5S818进行扩增,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DNA片段,成象系统分析D5S818基因片段长度多态性;并分析D5S818基因片段长度多态性与病毒感染临床表现的相关性.结果发现病毒感染后D5S818基因座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有明显差异,平均AGAT重复数,观察组较对照组略高,AGAT重复数<12和≥12两组相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毒感染组D5S818基因杂合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病毒感染可能使DNA微卫星发生改变.

    作者:孙利炜;刘愉;焦立新;郑丽芬;李栋;赵艳玲;李永富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人参皂甙Rh2对脑胶质细胞瘤侵袭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h2对C6胶质细胞瘤体内侵袭的影响.方法将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的pegfp-N3质粒体外转染C6胶质瘤细胞,将C6阳性克隆以立体定向法植入SD大鼠脑实质内,建立大鼠胶质瘤移植模型.一周后经MRI检测接种成功的大鼠,随机分成两组,采用阴性对照及腹腔给药的方法,用病理检查、荧光显微镜及MRI观察Rh2对胶质瘤侵袭的影响.结果稳定转染EGFP基因的C6瘤细胞于体内、外均可发出绿色荧光,在荧光显微镜下易于区分肿瘤与非肿瘤区.16μl/ml Rh2可明显抑制肿瘤体内侵袭.结论Rh2降低了C6瘤细胞的体内侵袭性,抑制肿瘤生长.

    作者:姚兴军;洪新雨;刘兴吉;崔佳乐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国产乙型肝炎病毒(HBV)核酸扩增(PCR)定量检测试剂盒技术现状介绍

    利用核酸扩增技术(PCR)定量检测样本中HBVDNA是乙型肝炎治疗过程中疗效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继乙型肝炎病毒(HBV)核酸扩增(PCR)定性检测试剂盒批准临床使用之后,定量检测试剂盒也已陆续批准临床使用.本文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核酸扩增(PCR)定量检测试剂盒的技术现状,国家定量检测标准品的组成、定值方法、合格标准及国产试剂存在的问题等方面作一粗浅的介绍,以供使用者、临床医生及诊断试剂的研发者参考.

    作者:张丽;高恩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溶组织梭菌胶原酶的提取及活性分析

    目的分离获得高产量、高比活性的胶原酶.方法以溶组织梭菌作为菌种,确立佳培养条件;应用胶原悬浮分析法测定胶原酶总活性;应用FALGPA胶原酶活性测量法进行比活性分析.结果获得了高产量、高比活性的胶原酶.结论通过改良并优化溶组织梭菌培养条件,可以获得低成本、高产量、高活性的胶原酶.

    作者:常淑芳;熊炜;宿晓云;胡春光;颜炜群;郑昌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植物雌激素对雄性生殖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植物雌激素对雄性生殖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方法在实验组(饮食中加入植物雌激素)和正常对照组(饮食中没有植物雌激素),喂养妊娠雌性大鼠,子一代雄性大鼠继续喂养同样饮食,雄性大鼠出生后18天处死,观察大鼠体重、睾丸及附睾重量、测定血清中激素水平变化、生精细胞和Sertoli细胞数量、雌激素和雄激素受体表达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在实验组,大鼠的体重和睾丸重量减轻、生精细胞和Sertoli细胞数量降低、血清中FSH浓度升高和雌激素受体不表达,血清中FSH浓度和Sertoli细胞数量呈明显负相关.结论胎儿期和哺乳期暴露植物雌激素可影响雄性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

    作者:孙梅;张兴义;张小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研究

    不动杆菌属细菌是临床感染的常见细菌,通常可引起患有严重基础性疾病和重症监护室内使用呼吸机等侵入性装置的患者的感染.本菌可通过多种机制对抗菌药物耐药[1].长期应用抗生素、不合理用药也是导致本菌感染的重要因素.为了了解近年来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对我院2000年1月~2003年12月分离出的不动杆菌耐药状况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4年来,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保持着较高的敏感性,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作者:赵金英;路娟;陈淑兰;刘文博;宋熙瑶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载脂蛋白(a)(TTTTA)n重复序列基因多态性与脂蛋白a水平的关系

    目的探讨Apo(a)五核苷酸重复序列基因多态性(PNTR)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中的分布情况及特点,并分析其与血清中Lp(a)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检测了60例肾病综合征患儿及30例健康对照组Apo(a)(TTTTA)n基因多态性;并测定血清中脂蛋白a水平.结果两组人群Apo(a)PNTR共检出6种等位基因和12种基因型.PNS组(TTTTA)5-7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Lp(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增高水平与TTTTA重复次数呈负相关.结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中Lp(a)水平与载脂蛋白(a)(TTTTA)n基因多态性有关.

    作者:梁红艳;姜晓峰;温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发病的预测价值.方法对146例新发病的未分化关节炎(UA)患者随访3年,观察RA发病率,检测血清抗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结果39%的UA患者(57/146)3年中发展为RA,其中包括23.7%的抗CCP抗体阴性患者和93.8%抗CCP抗体的阳性患者(比数比OR为48.3,95%可信区间为16.3~137.6,P<0.01).抗CCP抗体与RF具有相关性.结论抗CCP抗体的出现是UA患者发生RA的高度危险因素,对预测RA的发生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郭大文;王晔;高红华;孟冬娅;胡晓芳;高洪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先天性脊椎畸形1例

    乔某,男,13岁6个月,因发现身材矮小于2004年6月9日来诊.患儿系三胎三产,出生正常,否认外伤史及特殊疾病史,父母、兄、姐健康,家族史无特殊记载,无明显自觉症状,其家人认为身材矮小系缺钙所致,给予补钙治疗,但不见好转,故来诊.查体:体重25kg,身高126cm,上部量55 cm,下部量71 cm,两肩不等高,脊柱侧弯,偏离中线,左右腰背变形,有凸起,盆腔和腹腔间距变短.

    作者:周希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单胺氧化酶MAO速率法及对肝病的诊断意义

    单胺氧化酶Monoamine Oxidase简称MAO测定方法有荧光测定法和对苄胺偶氮β萘酚为底物的比色法,这些方法均不适用自动生化分析仪使用.由于测定血清MAO对肝病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很大价值,尤其对早期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的诊断较其他酶类是一个特异性强的诊断指标.为此我们对MAO速率测定法进行了研究,并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铁占;周东方;吴华春;郝贵森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肝硬化、肝癌患者血清sFas和TGF-β1水平的探讨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Fas(sFas)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变化与乙肝后相关性肝硬化、肝癌的关系.方法对20例肝炎、28例HBV相关性肝硬化及20例肝癌患者血清sFas、TGF-β1、血清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进行检测,同时对其中43例慢性乙肝和肝硬化患者进行HBV-DNA的定量检测.结果HBV相关性肝硬化、肝癌患者血清sFas和TGF-β1水平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并且其结果与肝纤维化指标有一定的相关性;而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sFas和TGF-β1水平与HBV-DNA复制程度无显著关系.结论乙肝后肝硬化、肝癌的发展进程可能与血清sFas及细胞因子TGF-β1水平密切相关,而与血浆中HBV复制程度无显著关系.

    作者:林向阳;吴娅娅;陶志华;陈晓东;沈关心;吴健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氏菌感染的监测

    目的了解临床病人感染大肠埃希氏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产生情况及耐药性.方法采用表型确认实验检测ESBLs,用Kirby-Bauer琼脂扩散法作药敏实验;ESBLs阳性菌株进行14种抗生素的药敏实验.结果168株大肠埃希氏菌中,共检出产ESBLs菌30株,检出阳性率为17.9%,以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为主.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或氨曲南几乎全部耐药,对亚胺培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敏感.结论大肠埃希氏菌产ESBLs菌株对大多数抗生素耐药,故应重视ESBLs的检测.根据细菌耐药特性,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张凤珍;张蕴莉;许德顺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1220例遗传咨询患者染色体分析

    目的探讨具有智力低下、性发育异常、原发性闭经以及不良孕产史患者染色体变化的有关特点和意义.方法染色体制备采用淋巴细胞培养,应用G、C等显带技术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结果1220例遗传咨询患者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10.49%,其中:122例智力低下患者,检出异常核型57例,异常率为46.72%;123例性发育异常患者,检出异常核型36例,异常率为29.27%;65例原发性闭经患者,检出异常核型18例,异常率为27.69%;405对不良孕产史夫妇,共检出异常核型17例,女12例,男5例,其中夫妻双方均检出异常核型者2例,异常率为1.87%.结论20年工作表明,在基层医院开展染色体分析十分必要,对于明确病因、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昌富;邓明凤;陈永玲;袁琳;张万胜;张银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血清AFU、AFP联合检测在诊断PHC中的价值

    α-L-岩藻糖苷酶(α-L-Fucosidase,AFU)是存在于多种组织中的一种溶酶体酶,在原发性肝癌(PHC)的早期诊断中的意义已有陆续报道[1~7].但对AFU与AFP联和检测提高PHC诊断率的相关报道却很少,AFU的普及应用程度也远不及甲胎蛋白(AFP).因此,我们对160例健康对照者和原发及继发性肝癌、肝硬化患者的血清AFU、AFP进行联合检测,探讨AFU、AFP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侯巍;于秀艳;杨述红;吴雪峰;吴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