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鲜明;吕火祥;胡庆丰;沈蓓琼;刘建栋
目的对大鼠同种异体肢体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阶段外周血T淋巴亚群的动态监测,以了解其变化与受者免疫状态之间的关系.方法在异体肢体移植术后1、3、5、7、9 d,运用流式细胞仪测试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动态变化.结果术后1 d,外周血CD4+和CD8+细胞均明显增加,CD4+/CD8+比值与术前CD4+/CD8+比值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3 d,CD4+增加显著,CD8+增加不明显,CD4+/CD8+比值明显升高,与术前和术后1 d比较差异(P<0.01),术后5~9 d,CD4+/CD8+比值仍维持较高水平.结论外周血CD4+/CD8+细胞比值系列变化可用于预测肢体移植急性排斥反应.
作者:王健;滕红林;张怀保;韩冬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ET)及血清一氧化氮(NO)在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时的浓度变化.方法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36例,糖尿病无周围神经病变组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结果DPN组ET水平显著高于DM组(P<0.001),DM组ET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DPN组NO水平显著低于DM组(P<0.001),DM组NO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ET与NO呈负性相关.结论ET、N0的检测作为血管内皮受损的指标,对DPN的发生及病情的判断有参考价值.
作者:郭蔚莹;刘艳;朱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为了解各年龄段人群乙肝疫苗免疫接种情况,为降低乙肝发病率提供依据,现将金昌市河西堡地区2000~2003年部分健康人群乙肝感染情况和免疫水平的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王兴茂;冯丽霞;王淑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据世界卫生组织新资料显示,中国大陆住院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高达80%,其中使用广谱抗生素和联合使用的占58%,远高于30%的国际水准.目前众多抗生素再无昔日的辉煌,原因在于不规范和滥用抗生素.现就实验室MRS检出及大陆地区目前临床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尹朝伦;陈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我院的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方法对2001~2003年间所分离355株铜绿假单胞菌用Walkaway40型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进行鉴定及药敏,测其对12种抗生素的小抑菌浓度.判度结果依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制定的标准进行.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丁胺卡那、妥布霉素、亚胺培南耐药率低;对环丙沙星、头胞吡肟、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庆大霉素耐药率也较低,铜绿假单胞菌对其他抗生素的耐药率则超过40%.结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问题日趋严重,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监测已刻不容缓.
作者:王德;杨虹;苏琪;吴志成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应用RT-PCR法相对定量检测RNA含量时应该注意的几个因素.方法以端粒酶RNA组分基因的RNA为实验材料,进行不同条件下的RT-PCR反应.结果在PCR反应中,扩增内参照和目的基因的引物比例、底物浓度以及PCR反应的循环次数对产物的影响较大,而退火温度的影响较小.结论在相对定量检测RNA含量时,应预先摸索佳反应条件之后再检测样品.
作者:宗成国;王晓波;徐廷国;于静;尹家俊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胰岛β细胞自身抗体检测在糖尿病分型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30例1型糖尿病、168例2型糖尿病及10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GADA、ICA、IAA及IA-2检测.结果GADA、ICA、IAA及IA-2在1型糖尿病组中检出率分别为60%、40%、40%、6.67%,在2型糖尿病组分别为21.18%、14.29%、1.19%、0.60%,以及健康人群中分别为1.00%、1.00%、0.00%、0.00%.1型糖尿病阳性率明显高于2型糖尿病阳性率.GADA易检出,IA-2只在T1DM中检出率高.联合抗体检测较单一抗体检测检出率高.结论GADA是糖尿病有价值免疫学指标,IA-2是急性1型糖尿病免疫学诊断指标.
作者:池莲祥;聂本遂;刘香萍;李秀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近年来,肝癌、肝硬化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不断增长,严重影响人民身心健康.为了探讨甲胎蛋白(AFP)、岩藻糖苷酶(AFU)、β2-微球蛋白(β2-MG)、谷氨酰转肽酶(γ-GT)在肝癌、肝硬化的早期诊断、良恶性鉴别、病情监测和判断疗效方面的价值.我们对50例肝癌、50例肝硬化及50例其它恶性肿瘤患者血清联合检测四项肿瘤标记物.并以60例健康人为对照,探讨其应用价值.
作者:杨柳;赵春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6年至2003年49例胃肠间质瘤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本组胃间质瘤26例,小肠间质瘤17例,结肠间质瘤4例,直肠间质瘤2例,平均中位年龄57岁.全组病例均行根治性局部切除手术治疗,病理结果:良性11例,交界性28例,恶性10例.术后随访41例,7例死亡,其余均生存.结论肿瘤的良、恶性与肿瘤的大小、核分裂像密切相关,根治性局部切除术是GIST的主要治疗手段.
作者:马波;孟津;王跃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临床检验是通过感观、试剂反应、仪器分析、动物实验等手段对就诊者的血、尿、便、痰及其它各种体液、分泌物等进行检验,以获得体内信息和数据,为临床诊断、治疗、预后、预防提供客观依据.因此,检验科室提供准确的实验结果对临床医生特别重要.影响实验结果的常见因素主要有三种--标本质量、放置时间和实验操作,现分述如下:
作者:荣爱红;余文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为了预防骨质疏松,探讨运动对跟骨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采用日本制CM-100型超声波跟骨骨密度测定装置,对跟骨的超声波传导速度(SOS)进行测定.同时,采用日本制TBF-300体内脂肪测定仪进行了体脂肪率和身高、体重的测定.结果运动组的跟骨骨密度明显高于非运动组(P<0.001);骨密度还与体脂肪率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运动可使跟骨骨密度明显提高,促进峰值骨量增加,对预防骨质疏松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忠民;张苏;孙良吉;高喆;土井丰;渡边孝男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患者血清对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表达CD226的影响,和CD226分子与PDGF表达的相关性.方法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分析观察妊高征患者血清对于体外培养人血管内皮细胞表达CD226的作用以及该血管内皮细胞和活化血小板黏附后CD226表达百分率的变化,用ELISA定量检测不同条件下活化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PDGF,进一步探讨CD226分子和PDGF在妊高征血管内皮损伤中的作用.结果①妊高征患者血清刺激血管内皮细胞表达CD226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②活化血管内皮细胞和活化血小板孵育后,血管内皮细胞表达CD226百分率明显降低(P<0.05).③妊高征患者血清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分泌PDGF的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呈时间依赖性(P<0.001),与活化血小板作用后,分泌PDGF的量更进一步升高(P<0.005).结论①患者体内存在某种非正常刺激因素,使血管内皮细胞敏感性增强,更易于活化.②PIH患者血清活化的血管内皮细胞与活化血小板孵育后表达CD226的百分率明显降低,提示CD226分子直接或间接参与了妊高征血管内皮细胞和血小板的黏附.③CD226与PDGF的表达有时段相关性.活化血管内皮细胞分泌PDGF增多,并与CD226表达的时间基本一致,提示其可能与CD226一起参与了妊高征形成的相关病理生理机制.
作者:许瑞环;尹学念;宋世军;廖长征;张洪德;郑锐青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99mTc标记的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cAb)C50在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99mTc标记抗CEA单抗C50在直肠镜直视下注射于32例直肠癌患者癌周粘膜下;给药后次日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术中使用手持式γ探测仪(gamma-detecting probe,GDP)对肿瘤、区域淋巴结、手术切缘、直肠系膜等靶部位(target,T)进行放射性检测,以正常肠壁为对照本底(normal tissue,NT),以T/NT≥3为判别直肠系膜、肠壁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的标准;全部标本行病理学检验;病理学阴性的淋巴结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S-P法)寻找微转移灶.结果GDP探测判别肿瘤的灵敏度为93.75%,判别切缘的特异度为95.15%.判别淋巴结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3.10%、90.10%,与临床判别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免疫组化证实RID能够检出部分病例中常规病理检验未发现的淋巴结微转移灶.结论应用99mTc标记抗CEA单抗C50对直肠癌原发病灶及转移灶进行放射免疫检测,有较高的特异性和亲和力,可准确区分肿瘤及正常组织并探测出微小转移病灶,并从肿瘤免疫学方面证实了TME的科学性.
作者:王震;田素礼;康悦;张日平;张好刚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急性阑尾炎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遇有症状,体征不典型者,给临床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近年来,随着超声波检查的广泛应用,提高了识别急、慢性阑尾炎声像图特征的能力.现就我院自1996年以来,经超声检查诊断为急性阑尾炎或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82例患者的声像图特征作一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洁;衣淑娟;佟岩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原核表达SARS冠状病毒非结构蛋白RNA多聚酶表位区,了解其在SARS病毒感染诊断及作为病毒复制指标的意义.方法通过PCR扩增获得RNA多聚酶表位区基因,与原核表达载体Pet32a+连接,转化E.coli BL-21表达获得重组融合蛋白.经切胶透析纯化后,应用ELISA检测SARS患者及动物模型血清标本的IgG抗体.结果获得原核表达的RNA多聚酶表位区.ELISA检测正常人血清均阴性,SARS患者血清阳性率为95%;检测SARS病毒感染实验动物血清阳性率100%,灭活纯化病毒接种恒河猴均为阴性.结论RNA多聚酶表位区具有很好的抗原性,可用于感染诊断的检测及作为病毒复制性指标.
作者:沈成利;周育森;石英;寇志华;吴昊;郭彦;赵春惠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颅脑损伤患者合并呼吸道感染,不仅影响患者病情的康复,而且易加重病情、危及患者的生命.及时有效地控制呼吸道感染对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至关重要.本文对113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总结,以期指导临床,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戴金华;叶玉琼;杨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献血者单纯疱疹病毒(HSV)、巨细胞病毒(CMV)、风疹病毒(RV)感染状况及其血液学筛查的意义,进一步提高所供血液的质量.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献血者血液中三种病毒的特异核酸载量.其中有偿献血者140例,(男、女各70例);无偿献血者140例(男、女各70例).结果有偿献血者HSV感染男、女阳性率分别为1.4%,2.8%;CMV感染男、女阳性率分别为2.8%,5.7%;RV感染男、女阳性率分别为0.0%,1.4%.无偿献血者HSV感染男、女阳性率分别为0.0%,1.4%;CMV感染男、女阳性率分别为0.0%,2.8%;RV感染男、女阳性率均为0.0%.结论有偿献血者三种病毒感染阳性率高于无偿献血者.
作者:王吉勇;赵秀华;李克成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评价超声对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空腹饮水膀胱充盈法对68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进行超声检查.结果后确诊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结石37例、狭窄19例、肿瘤5例、因周围肿瘤压迫3例、结核和肾门部囊肿压迫各2例.超声显像诊断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位置的符合率为97.1%,诊断梗阻病因的符合率为91.2%.结论超声显像对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大肠癌组织中p16蛋白的表达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5例正常肠粘摸及70例大肠癌组织中p16蛋白的表达.结果大肠癌组织p16蛋白阳性率显著低于正常肠粘膜(P<0.05),p16蛋白表达与大肠癌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期等密切相关(P<0.05).结论大肠癌组织p16蛋白表达下调,p16蛋白表达与大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检测p16蛋白的表达可能成为大肠癌诊断和判断预后的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指标之一.
作者:王石;王广义;陈怀;谢忠仕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随着医学举证倒置的实施,医疗机构不得不高度重视客观医疗数据及检测标本的保留.应运而生的各级医疗机构对检验标本保留时间提出了不同的保存时间.为了进一步搞清楚检验标本放置时间与检验结果之间的关系,本文对常规检验的42项检验项目进行了放置时间与检验结果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
作者:马尽国;罗春华;易晓芳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