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危险因子调控TF活性和血液致血栓性

关键词:危险因子, 调控, 活性, 血液
摘要: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相关文献
  • ECG与心肌肌钙蛋白T在AMI诊断中的价值比较

    目的探讨心电图(ECG)和心肌肌钙蛋白T(cTNT)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108例胸痛发作3 h内入院的AMI患者,并经ECG和cTNT双重连续性监测,对比AMI患者ECG特征性改变和相应时间里cTNT的变化.结果3 h内ECG巨大高耸T占5.6%、cTNT升高超出正常者54%,24h ECG出现病理性Q波78%、cTNT明显升高者100%,72h心电图ST段稳定下降者65%、cTNT均保持较高水平的升高.结论cTNT对AMI的特异性、敏感性优于ECG,且诊断时间窗宽,但对确立梗死的部位和显示梗死是否穿壁不如ECG.

    作者:肖风兰;宋延梅;张荣梅;田玉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宗师仙逝遗教永存

    著名的临床医学家、医学教育家邓家栋教授溘然仙逝,我们又失去了一位宗师.消息传来,医学界同仁皆感悲痛.

    作者:刘德铭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的类型鉴别及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阳性的类型鉴别,有助于临床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的正确诊断;对血库交叉配血不合的处理有指导意义.方法DAT阳性标本分AIHA组和非AIHA组,进行免疫分型,然后把IgG或IgG+C3的标本进行放散试验,利用放散液与标准抗体筛查细胞进行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结果AIHA组患者的放散液均同标准抗体筛查细胞反应,非AIHA组除了1例SLE患者外均为阴性反应.结论DAT阳性患者可以分为两类:自身抗体引起和免疫复合物引起.

    作者:王显荣;李育;许立;费鲜明;王卫忠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丝裂原反应性和血浆IL-2、IL-6活性及IL-2受体的表达

    肺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极为复杂,对其机制的探讨是当今免疫学研究活跃的领域之一.近年来,免疫监视功能低下和细胞因子网络及其受体间调节失控在本病发病学中的作用已引起重视[1].本文研究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丝裂原反应性和血浆IL-2、IL-6活性及IL-2受体的表达,可望进一步探索肺癌的发病机理.

    作者:刘晓辉;赵洪茹;王显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量子点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进展

    生命科学的高速发展对我们提出了大量新的课题,目前集中在核酸、多肽、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分析中.在生物医学领域里,研究和应用高灵敏度的非同位素检测方法一直是各国学者共同努力的方向.生物大分子检测的主要方法之一是标记分析法,由于大多数生物大分子自身可分析的特性较弱,要获得高灵敏度的检测,必须借助于外来标记物获得可分析的信号.常用的非同位素检测方法主要有:酶联免疫法、化学发光法、电化学发光法及荧光分析法等.其中发光标记是主要的方法之一,其检测灵敏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标记物的发光强度和稳定性.

    作者:侯巍;单亚明;王丽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氨基糖甙类高水平耐药的肠球菌检测及其药敏结果分析

    由于肠球菌感染引起的疾病逐年增加,在医院感染中的地位仅次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革兰氏阳性球菌[1].肠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现象比较复杂,有许多是多重耐药株,临床上常采用协同用药治疗肠球菌感染,如青霉素、氨苄西林、万古霉素与氨基糖甙类联合使用.但当肠球菌获得氨基糖甙类修饰酶后,会对高浓度氨基糖甙类药物产生耐药性,从而失去与其他抗生素的协同作用[2],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难度.为了解肠球菌的耐药情况,本文检测从临床分离出来144株肠球菌进行耐药分析,现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张冰;滕春燕;张曙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乙肝病毒的YMDD变异与血清标志物关系的分析研究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YMDD变异前、后血清乙肝标志物的变化情况.方法检测37例拉米夫定YMDD变异患者治疗前、变异后以及20例YMDD变异患者继续治疗6个月时血清HBV-DNA、HBeAg、前S1蛋白、ALT等指标的水平.结果YMDD变异组治疗后的HBV-DNA、ALT含量及前S1蛋白阳性率明显低于治疗前自身对照组,而HBeAg阳性率则无显著变化;YMDD变异组患者继续治疗6个月时与刚变异时比较HBV-DNA含量显著降低,而前S1蛋白、ALT含量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乙肝病毒的YMDD变异的患者拉米夫定治疗前、变异后血清乙肝标志物HBV-DNA、前S1蛋白、ALT等水平变化显著;尽管发生了HBV聚合酶变异,这些病人在拉米夫定作用下仍显现持续HBV-DNA抑制.

    作者:余振东;吴波;戴佑善;刘为敏;彭雁忠;彭黎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胎儿肝脏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目的建立胎儿肝脏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的分离培养方法,并检测其表面标志及多向分化潜能.方法取胎龄4~5月水囊引产胎儿肝脏,用1.073 g/ml的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分离低密度细胞,MSC培养基纯化贴壁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表面标志,成脂肪及成骨诱导鉴定多向分化潜能,研究其增殖及生长特征.结果流式细胞术证明,胎肝MSC表达干细胞标志,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的特征及多向分化能力.原代及传代培养显示,具有活跃增殖的能力.结论胎儿肝脏中可成功的分离MSC,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和基因工程的载体细胞提供新的、可行的来源.

    作者:王博蔚;李长东;苑春莉;韩丽英;李荷莲;孙连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大肠癌208例诊治分析

    大肠癌是临床常见疾病,占恶性肿瘤的第四位,由于大肠癌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本文就208例大肠癌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

    作者:孔凡创;曹洁强;倪全法;费建国;邹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卵巢癌细胞ERCC1基因ⅤⅢ外显子剪接变异及功能研究

    目的确认卵巢癌细胞ERCC1基因Ⅷ外显子剪接变异的存在,探讨该剪接变异对ERCC1基因表达的作用及其对卵巢癌细胞对铂类药物耐药性的影响.方法采用Northem杂交及RNA酶保护分析确认人卵巢癌细胞内ERCC1基因调控区在RNA水平存在剪接变异.分别构建野生型及缺失ⅤⅢ外显子的ERCC1表达载体,转染中国仓鼠卵巢43-3B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检测ERCC1表达水平研究该剪接变异对ERCC1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采用MTT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研究该剪接变异细胞对铂类药物耐药性的影响.结果卵巢癌细胞ERCC1基因Ⅷ外显子存在剪接变异.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该剪接变异不显著影响ERCC1表达水平,但CHO 43-3B细胞MTT及细胞克隆形成实验表明,该剪接变异显著影响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性.结论本研究首次证明人卵巢癌细胞、组织ERCC1基因ⅤⅢ外显子存在剪接变异,该变异不显著影响ERCC1基因的绝对表达水平,但影响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性.

    作者:李体远;Jing Jie yu;Eddie Reed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Hp感染与胃炎性病变,不典型增生及胃癌关系的研究

    目的通过检测392例不同胃部疾病:慢性胃炎(213例)、消化性溃疡(77例)、不典型增生(53例)及胃癌(49例)中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不同阳性率,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部疾病的关系.方法应用快速尿素酶法,Giemsa染色法及C14呼气实验等3种不同方法检测胃粘膜Hp感染.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人胃癌组织中caspase-3和bcl-xl的表达情况.并对比不同胃粘膜病变中Hp阳性率及caspase-3和bcl-xl表达的差异.结果Hp感染与胃炎性病变及不典型增生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但在胃癌中的检出率较前二者低(P<0.05).胃炎性病变、不典型增生及胃癌中caspase-3的表达依次降低(P<0.05),bcl-xl的表达依次升高(P<0.05).Hp阳性组较Hp阴性组caspase-3表达降低(P<0.05),而bcl-xl表达升高(P<0.05).结论Hp感染与胃粘膜炎性病变及不典型增生程度正相关,Hp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是早期事件,可能与改变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杨占凤;林万隆;王晓燕;王允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丰富运动环境下甲基汞对海马神经毒性减轻效果的Morris water maze实验评价

    目的观察在胎儿期被甲基汞损伤的海马神经在成长过程中通过丰富的运动环境条件对其神经毒性减轻效果的影响.方法C57BL/6Cr鼠妊娠12~14日在3 d内,连续经口投入4mg/kg甲基汞进行染毒,对照组用同量的生理盐水投入.出生后的雄性子代分别在单匹、多匹、多匹+运动装置(丰富运动环境)条件下饲养8周,然后进行Morris water-maze实验.结果因甲基汞暴露到达坐标的时间(空间记忆水平)单匹和多匹群都表现出时间延长的倾向,而丰富运动环境群却没有观察到这一现象.结论从Morris water-maze实验的现象上观察,丰富的运动环境条件对甲基汞的海马神经毒性具有减轻作用.

    作者:刘忠民;李贵阳;高喆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速率法测定及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

    近年来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1ase.NSE)作为神经元损伤的敏感性的特异性标志及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多项研究一致认为NSE是反映脑损伤灵敏且意义大的指标.但以往只能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应用范围局限于科研等,本研究设计了酶联动力学测定法(速率法),可在各型生化分析仪上测定,现报告其实验设计条件及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谭兴文;董理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中血栓前状态的检测及其诊断学意义

    目的探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过程中血栓前状态的出现及其诊断学意义.方法40只兔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A组:间隔24h耳缘静脉内两次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每次40μg/kg.B组:注射方法同A组,第二次注射内毒素后立即注射一次醋酸强地松龙20μg/kg.C组:一次耳缘静脉内注射醋酸强地松龙20mg/kg.D组:空白对照组.各组分别在注射后24h、7 d及21 d,进行血小板、血脂和血浆粘度测定,21 d取股骨头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1、A及B组用药后24h血小板计数减少(P<0.01),血浆粘度、血脂升高(P<0.01),用药后7 d、21 d,A组各项指标逐渐恢复,B组持续异常,与A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C组用药后7 d及21 d血小板降低(P<0.01)、血浆粘度和血脂水平明显升高(P<0.01).B组21d股骨头病理切片见骨细胞变性、坏死,较A、C组为重.结论激素通过增强由内毒素引起的血栓前状态,形成血栓导致骨坏死,血栓前状态的检测对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诊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韩冬;席焕久;张元和;李建军;孙鸿斌;王健;刘冬梅;王国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忆邓家栋教授两三事

    邓家栋教授平静地离开了我们,历历往事萦绕脑际……1940年我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学习时开始接触邓家栋教授,当时我曾表示有志于从事血液学工作.他随即介绍我要熟读Whitby的专著.美日宣战,协和关门,大小医生各寻出路.邓老应聘去了教会办的道济医院(今北京第六医院)任内科主任,包括我在内的一些小大夫也跟随前往.

    作者:张安;张之南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从痰液中分离出一株产β-内酰胺酶发光致病杆菌

    2003年11月,我们从一慢性支气管肺炎患者痰液中分离出1株发光致病杆菌(X.luminescens),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咏梅;杨桂红;曹美芳;李燕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脐血常规血液检查和血红蛋白A定量在诊断新生儿地中海贫血的实验研究和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实验室快速、敏感诊断新生儿地中海贫血(THAL)的简易方法,提高新生儿地中海贫血的诊断率.方法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常规和全自动快速电泳分析系统(REP)作HB区带定量(部分标本做α、β-THAL基因分析).结果共检测4987例新生儿,正常组3696例,THAL组1291例,分为四组:轻型αTHAL静止型组850例,轻型αTHAL标准型组284例,轻型βTHAL组122例,αTHAL复合βTHAL组35例.在血常规中RBC、HB和MCV3项检测中,THAL各组在RBC/HB的比值和MCV值与正常组比较都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尤其是αTHAL标准型组是明显的小细胞低色素性;在HbA定量分析中,尤其是βTHAL组与正常组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HbA值<16%;α与β两类THAL组之间比较也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脐血(足月)血常规RBC、HB、MCV 3项检查和HBA定量,结合父母家系HB分析,可作为诊断新生儿THAL的重要指标,对于暂时无法做THAL基因分析条件的临床实验室具有积极的临床实验诊断意义.

    作者:陈和平;陈冬;周沫;李翠娥;龚彩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一种特异性肝功能检测指标的研究

    目的利用水溶性甲簪显色法测定山梨醇脱氢酶的活性.以此作为肝功能的特异性指标.方法对325例正常成人和82例肝病患者的血清与自研试剂作用后生成紫色化合物--甲簪,在CL-7200型生化分析仪上测定其酶的活性,并对甲簪试剂进行一系列可行性分析.结果甲簪试剂大吸收峰波长为572.6 nm,其酶促反应适pH为8.8,线性敏感度为60 μmol/L,并且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和一定的稳定性.正常人血清中山梨醇脱氢酶活性为2.43±1.04 U/L,肝病患者血清山梨醇脱氢酶活性为6.74±3.10 U/L.结论肝病组山梨醇脱氢酶活性明显高于正常组,可作为临床观察肝脏功能的一项特异性指标.甲簪显色法用可见光波长在570 nm比色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和稳定性,该自研试剂还可通用于需还原型尼克酰胺为辅酶的一系列酶活性的测定.

    作者:黄伏生;周自刚;彭剑虹;朱汉明;周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氯化钆对阿霉素诱导大鼠肝脏亚铁血红素氧化酶-1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枯否氏细胞抑制剂氯化钆(GC)对阿霉素(DOX)诱导亚铁血红素氧化酶-1(HO-1)表达的影响.方法7~8周龄Wistar雄性大鼠,分为3组,每组6只,分别为正常组(N):不做任何处理;对照组(DOX):尾静脉注入阿霉素(10 mg·kg-1);实验组(GC+DOX):在注射阿霉素前1、2天腹腔分别注射0.2%的氯化钆溶液(8mg·kg-1).注射阿霉素后24 h,3组大鼠主动脉采血检测ET-1和TNF-α含量,切取部分肝脏用蛋白电泳的方法检测HO-l蛋白表达.结果正常组肝脏组织HO-1表达量很小,对照组HO-1表达是正常组的34倍,实验组HO-1比对照组下降了42%.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清ET-1和TNF-α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实验组血清ET-1和TNF-α比对照组略高(P>0.05).结论枯否氏细胞功能抑制剂氯化钆可以抑制阿霉素诱导的HO-1表达,枯否氏细胞是肝细胞表达HO-1不可缺少的细胞成分.

    作者:张海山;张海霞;马淑荣;房学东;张学文;张德恒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影响实验室检查的生理因素和干扰原因

    生物体的实验检查与其他非生物体标本的实验检查有很大的不同,前者受机体生理与生活的影响以及环境和应用药物的干扰,主要的因素有.

    作者:孙步彤;宋丁;盛传伦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