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丝裂原反应性和血浆IL-2、IL-6活性及IL-2受体的表达

刘晓辉;赵洪茹;王显杰

关键词:癌患者, 外周血, 淋巴细胞, 丝裂原, 反应性, 血浆, 活性, 细胞因子网络, 肺癌, 免疫学研究, 发生和发展, 受体, 免疫监视, 功能低下, 发病机理, 发病学, 失控, 调节
摘要:肺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极为复杂,对其机制的探讨是当今免疫学研究活跃的领域之一.近年来,免疫监视功能低下和细胞因子网络及其受体间调节失控在本病发病学中的作用已引起重视[1].本文研究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丝裂原反应性和血浆IL-2、IL-6活性及IL-2受体的表达,可望进一步探索肺癌的发病机理.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相关文献
  • 从痰液中分离出一株产β-内酰胺酶发光致病杆菌

    2003年11月,我们从一慢性支气管肺炎患者痰液中分离出1株发光致病杆菌(X.luminescens),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咏梅;杨桂红;曹美芳;李燕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学术前辈邓家栋教授与《中国实验诊断学》

    邓家栋教授是我国血液学、诊断学和实验诊断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伟大的临床实践家,伟大的医学教育家,严谨治学,桃李满天下.得到医学界崇敬和爱戴.

    作者:孙荣武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的类型鉴别及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阳性的类型鉴别,有助于临床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的正确诊断;对血库交叉配血不合的处理有指导意义.方法DAT阳性标本分AIHA组和非AIHA组,进行免疫分型,然后把IgG或IgG+C3的标本进行放散试验,利用放散液与标准抗体筛查细胞进行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结果AIHA组患者的放散液均同标准抗体筛查细胞反应,非AIHA组除了1例SLE患者外均为阴性反应.结论DAT阳性患者可以分为两类:自身抗体引起和免疫复合物引起.

    作者:王显荣;李育;许立;费鲜明;王卫忠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糖尿病2545例血脂检测结果与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的规律,分析血脂异常与某些慢性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建立计算机管理糖尿病资料库,血脂测定及并发症筛查.结果2545例糖尿病患者中,血脂4项正常组882例,占35.0%;血脂异常1663例,占65.0%,其中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都升高者占22.8%.高血压检出率正常组39.2%,血脂异常组48.3%,其中高TC和高TG组高达53.2%.大血管病变的检出率与血脂正常组(24.0%)比较,高TC高TG组为33.6%,P<0.01.肾脏病变检出率血脂正常组为2,2%,高TC组为29.3%,P<0.05;高TC高TG组为30.6%,P<0.01.高TC组黄斑病变检出率较高,为10.2%(P<0.05).神经病变的检出率在血脂异常各组与血脂正常组均无显著性差别.结论本组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的发生率高达65%,血脂异常以TC和TG均升高较多.高血压的检出率与血脂异常有一定相关性,舒张压升高更明显.

    作者:敬华;许樟荣;杨晋德;王玉珍;易勇;陈兴明;肖敏;周慧琴;贾丽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甲状腺微小癌颅骨巨大转移1例

    患者,女,68岁.发现左侧颞顶部头皮肿物1年半入院.查体:左侧颞顶部有一10cm×10 cm大小质地较软的肿物,无活动性,右下肢肌力Ⅳ极,未发现其它阳性体征,头颅X线片示左颞顶部10 cm×10 cm大小的骨质破坏缺损.颅脑CT示左颞顶部大层面10 cm×9 cm类圆形软组织影,密度不均,有碎骨片影,左颞顶骨骨质破坏缺损.于2002年8月10日在全麻下施行开颅肿瘤切除,术中见:左颞顶部颞肌下巨大肿物,呈灰白色,质地较韧,内有碎骨片,血动丰富,缺损的颅骨边缘骨质疏松,肿物已侵及颞肌、硬脑膜.术中切除肿瘤同时切除受累的颞肌、硬脑膜.咬除明显破坏的颅骨,并一期修补硬脑膜.

    作者:王运华;徐杰;张志峰;刘淑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氨基糖甙类高水平耐药的肠球菌检测及其药敏结果分析

    由于肠球菌感染引起的疾病逐年增加,在医院感染中的地位仅次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革兰氏阳性球菌[1].肠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现象比较复杂,有许多是多重耐药株,临床上常采用协同用药治疗肠球菌感染,如青霉素、氨苄西林、万古霉素与氨基糖甙类联合使用.但当肠球菌获得氨基糖甙类修饰酶后,会对高浓度氨基糖甙类药物产生耐药性,从而失去与其他抗生素的协同作用[2],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难度.为了解肠球菌的耐药情况,本文检测从临床分离出来144株肠球菌进行耐药分析,现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张冰;滕春燕;张曙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怀念邓家栋教授

    邓家栋教授是著名的前辈医学家,原协和医院内科副主任、天津血液病研究所所长,1960年前后调来北京医院任副院长,兼保健局副局长.在医疗工作方面,除参加重要的保健会诊外,还跟随首长出国访问.

    作者:曾昭耆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大肠癌208例诊治分析

    大肠癌是临床常见疾病,占恶性肿瘤的第四位,由于大肠癌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本文就208例大肠癌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

    作者:孔凡创;曹洁强;倪全法;费建国;邹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阴道超声和宫腔镜在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中的应用

    目的比较阴道超声和宫腔镜检查在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来我院行阴道超声和宫腔镜检查的绝经后阴道出血妇女63例.全部在宫腔镜检查后刮取子宫内膜送病理检查.结果组织取样不足2例(3.1%);萎缩子宫内膜18例(28.57%);正常子宫内膜4例(14.29%);子宫内膜炎1例(1.59%);子宫内膜息肉11例(17.46%);子宫粘膜下肌瘤9例(14.29%);子宫内膜单纯增生3例(4.76%);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2例(3.17%);子宫内膜癌13例(20.63%).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敏感性为69.23%,特异性为88%,阳性预测值为60%,阴性预测值为91.67%;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敏感性为76.92%,特异性为98%,阳性预测值为90.91%,阴性预测值为94.23%;二者联合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9.7%,阳性预测值为92.3%,阴性预测值为100%.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敏感性为94.29%,特异性为39.28%,阳性预测值为66%,阴性预测值为84.62%;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敏感性为94.29%,特异性为92.86%,阳性预测值为94.29%,阴性预测值为92.86%;二者联合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敏感性为96.5%,特异性为93.4%,阳性预测值为91.86%,阴性预测值为9;62%.结论绝经后子宫出血是子宫内膜癌的一个危险信号.子宫内膜厚度大于4mm,宫腔镜直视下活检或诊断性刮宫,是佳诊断手段.

    作者:刘崇东;张震宇;郭淑丽;王淑珍;李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丝裂原反应性和血浆IL-2、IL-6活性及IL-2受体的表达

    肺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极为复杂,对其机制的探讨是当今免疫学研究活跃的领域之一.近年来,免疫监视功能低下和细胞因子网络及其受体间调节失控在本病发病学中的作用已引起重视[1].本文研究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丝裂原反应性和血浆IL-2、IL-6活性及IL-2受体的表达,可望进一步探索肺癌的发病机理.

    作者:刘晓辉;赵洪茹;王显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血清α1-酸性糖蛋白(AAG)检测的临床价值

    α1-酸性糖蛋白(α1 acid glycoprotein,AAG)为一种典型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Acute phase protein,APP);AAG为人类血清中含糖量高、酸性强的糖蛋白,含糖约为45%,PI为2.7~3.5,分子量约为40000KD,正常人体内含量较低.AAG主要在肝脏产生,某些肿瘤组织也可产生[1];早期曾作为一种非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后发现在某些肾病、胃病等患者体内也有所升高而降低研究指数.

    作者:杨勇;董长林;陈广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心脏老化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脑脊液淋巴样细胞与浆细胞检测在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为了探讨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方法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候氏脑脊液细胞学分类新概念对32例结核性脑膜炎,85例化脓性脑膜炎,352例病毒性脑膜炎与20例正常脑脊液的细胞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发现淋巴样细胞和浆细胞在结核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脑脊液中检出率均较高,淋巴样细胞检出率分别为87.5%和73.7%,浆细胞检出率分别为68.8%和45.7%.结论淋巴样细胞和浆细胞检出率较高可能是结核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重要的脑脊液细胞学特征之一.

    作者:高原;葛青玮;姜林春;蒋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氯化钆对阿霉素诱导大鼠肝脏亚铁血红素氧化酶-1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枯否氏细胞抑制剂氯化钆(GC)对阿霉素(DOX)诱导亚铁血红素氧化酶-1(HO-1)表达的影响.方法7~8周龄Wistar雄性大鼠,分为3组,每组6只,分别为正常组(N):不做任何处理;对照组(DOX):尾静脉注入阿霉素(10 mg·kg-1);实验组(GC+DOX):在注射阿霉素前1、2天腹腔分别注射0.2%的氯化钆溶液(8mg·kg-1).注射阿霉素后24 h,3组大鼠主动脉采血检测ET-1和TNF-α含量,切取部分肝脏用蛋白电泳的方法检测HO-l蛋白表达.结果正常组肝脏组织HO-1表达量很小,对照组HO-1表达是正常组的34倍,实验组HO-1比对照组下降了42%.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清ET-1和TNF-α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实验组血清ET-1和TNF-α比对照组略高(P>0.05).结论枯否氏细胞功能抑制剂氯化钆可以抑制阿霉素诱导的HO-1表达,枯否氏细胞是肝细胞表达HO-1不可缺少的细胞成分.

    作者:张海山;张海霞;马淑荣;房学东;张学文;张德恒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影响实验室检查的生理因素和干扰原因

    生物体的实验检查与其他非生物体标本的实验检查有很大的不同,前者受机体生理与生活的影响以及环境和应用药物的干扰,主要的因素有.

    作者:孙步彤;宋丁;盛传伦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食管癌患者IL-6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对52例食管癌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的动态检测,了解IL-6在食管癌患者中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法)动态检测52例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IL-6值的变化,及正常人血清中水平.结果食管癌患者血清IL-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IL-6水平变化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食管癌病人血清IL-6水平变化与食管癌发生、发展和预后呈正相关.

    作者:戴明;陈群;魏志宏;欧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中血栓前状态的检测及其诊断学意义

    目的探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过程中血栓前状态的出现及其诊断学意义.方法40只兔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A组:间隔24h耳缘静脉内两次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每次40μg/kg.B组:注射方法同A组,第二次注射内毒素后立即注射一次醋酸强地松龙20μg/kg.C组:一次耳缘静脉内注射醋酸强地松龙20mg/kg.D组:空白对照组.各组分别在注射后24h、7 d及21 d,进行血小板、血脂和血浆粘度测定,21 d取股骨头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1、A及B组用药后24h血小板计数减少(P<0.01),血浆粘度、血脂升高(P<0.01),用药后7 d、21 d,A组各项指标逐渐恢复,B组持续异常,与A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C组用药后7 d及21 d血小板降低(P<0.01)、血浆粘度和血脂水平明显升高(P<0.01).B组21d股骨头病理切片见骨细胞变性、坏死,较A、C组为重.结论激素通过增强由内毒素引起的血栓前状态,形成血栓导致骨坏死,血栓前状态的检测对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诊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韩冬;席焕久;张元和;李建军;孙鸿斌;王健;刘冬梅;王国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卵巢癌细胞ERCC1基因ⅤⅢ外显子剪接变异及功能研究

    目的确认卵巢癌细胞ERCC1基因Ⅷ外显子剪接变异的存在,探讨该剪接变异对ERCC1基因表达的作用及其对卵巢癌细胞对铂类药物耐药性的影响.方法采用Northem杂交及RNA酶保护分析确认人卵巢癌细胞内ERCC1基因调控区在RNA水平存在剪接变异.分别构建野生型及缺失ⅤⅢ外显子的ERCC1表达载体,转染中国仓鼠卵巢43-3B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检测ERCC1表达水平研究该剪接变异对ERCC1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采用MTT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研究该剪接变异细胞对铂类药物耐药性的影响.结果卵巢癌细胞ERCC1基因Ⅷ外显子存在剪接变异.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该剪接变异不显著影响ERCC1表达水平,但CHO 43-3B细胞MTT及细胞克隆形成实验表明,该剪接变异显著影响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性.结论本研究首次证明人卵巢癌细胞、组织ERCC1基因ⅤⅢ外显子存在剪接变异,该变异不显著影响ERCC1基因的绝对表达水平,但影响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性.

    作者:李体远;Jing Jie yu;Eddie Reed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端粒酶及其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端粒酶是近年来细胞生物学领域中的研究热点,端粒酶活性的调控机制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及细胞衰老,永生化起着重要作用.端粒酶活性的表达和调控对阐明肿瘤形成和发展进而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岳志红;张正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乳腺错构瘤12例报告

    乳腺错构瘤又称腺脂肪瘤,是一种少见的乳腺良性肿瘤[1].1945年由Spalding首次报告.我院从2000年7月至2003年10月664例乳腺活检标本中发现12例,报告如下.

    作者:苑晓军;许晖;宋东明;雷承宝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